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65)
2023(17667)
2022(15094)
2021(13904)
2020(11923)
2019(27044)
2018(26613)
2017(51224)
2016(27742)
2015(30696)
2014(30573)
2013(30126)
2012(27441)
2011(24637)
2010(24495)
2009(22743)
2008(22607)
2007(20329)
2006(17555)
2005(15109)
作者
(82293)
(69045)
(68600)
(65266)
(43305)
(33596)
(31231)
(27092)
(25905)
(24393)
(23427)
(23194)
(21870)
(21555)
(21400)
(21261)
(21056)
(20200)
(19813)
(19742)
(17257)
(16848)
(16793)
(15786)
(15743)
(15348)
(15341)
(15256)
(14020)
(13923)
学科
(113310)
经济(113107)
(80378)
管理(75838)
(59033)
企业(59033)
方法(53308)
(49978)
数学(45738)
数学方法(45147)
农业(33137)
业经(28681)
(28542)
中国(27587)
(24480)
地方(21933)
(21141)
(20398)
贸易(20393)
(19873)
环境(18871)
理论(18206)
(17981)
财务(17926)
财务管理(17882)
(17331)
技术(17306)
企业财务(17014)
(16370)
银行(16308)
机构
学院(397728)
大学(392493)
(156763)
经济(153510)
管理(152890)
理学(133548)
理学院(132068)
研究(131339)
管理学(129489)
管理学院(128788)
中国(98218)
(88805)
科学(86584)
(81269)
(69535)
农业(69377)
业大(69247)
(67441)
中心(62672)
研究所(61996)
(58735)
财经(56408)
(51811)
(51400)
师范(51127)
北京(49775)
经济学(47103)
(46785)
(46622)
农业大学(43974)
基金
项目(278115)
科学(217892)
基金(202074)
研究(195270)
(179496)
国家(177951)
科学基金(151523)
社会(125262)
社会科(117859)
社会科学(117821)
(111490)
基金项目(108280)
自然(100720)
自然科(98363)
自然科学(98329)
自然科学基金(96586)
(93176)
教育(89000)
资助(81831)
编号(77771)
重点(63166)
成果(60927)
(60466)
(60394)
(57870)
科研(54547)
创新(54088)
计划(53380)
课题(53249)
国家社会(51739)
期刊
(169202)
经济(169202)
研究(102007)
(86116)
学报(71458)
中国(71002)
科学(63498)
农业(58252)
(53546)
大学(53323)
学学(51176)
管理(49469)
教育(34481)
业经(34010)
(33632)
金融(33632)
技术(32537)
(29275)
财经(26792)
经济研究(25285)
问题(23742)
(22987)
(22596)
科技(19461)
业大(19440)
统计(19403)
资源(19114)
技术经济(18943)
(18158)
商业(17767)
共检索到5601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胡昕  
文章以贵州省为研究对象,从社会-生态耦合角度加以分析,通过田野调查法和熵值法等构建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从社会、生态、经济三大系统出发,分析生态旅游发展中对农户生态脆弱性的影响程度和影响因子,以此更好地进行生计脆弱性分析。结果表明:(1)农户的生计脆弱性在该研究区域而言尚处于较高水平。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农户可以更为直接地参与其中,说明生态旅游的发展对当地的社会-生态系统有着较大的冲击力度。(2)农户生计脆弱性影响因素多样,其中社会资本和认知资本影响显著。生态旅游发展对农户的生计脆弱性中,风险变化更胜于其收入提升机遇,表明其系统脆弱性增强,而这正是与农户社会资本欠缺、对乡村旅游机遇的认知不充分有关。结论:生态旅游在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对农户生计脆弱性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该影响既有外生冲击力的驱动,同时还与农户自身的社会和认知等资本有关。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蔡晶晶  吴希  
基于社会—生态耦合分析视角,将乡村旅游目的地视为局域性的社会—生态系统,"旅游活动"视为对系统的扰动,"参与旅游"视为农户生存理性下的适应性生计策略;借鉴可持续生计框架对福建省5个案例村乡村旅游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综合运用主客观权重法对农户生计资本和生计脆弱性进行评价与分类对比分析,探究农户生计资本和生计脆弱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乡村旅游在改善农户生计资本的同时也对当地社会—生态系统形成全面扰动和冲击,农户生计脆弱度整体处于中高水平。不同案例村、不同生计策略类型的农户生计情况表现出较大差异。除了生计策略,农户生计资本还受到旅游公司合作、村干部能力和农户互助交流的显著正向影响。社会子系统遭受的不利扰动是农户"降低脆弱性"的最大障碍,社会资本和认知资本本身的高度不稳定性是驱动生计脆弱度上升的关键因素。因此,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应确保农户土地增值收益,引导农户自组织建设,以制度供给保证农户对社区公共事务的主导权,改善自然资本和物质资本,建立更高覆盖面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户抵御生计风险的能力,降低生计脆弱性。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佳  杨新军  王子侨  张立新  
脆弱性及其评估框架为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文章借鉴社会-生态系统及其脆弱性相关理论,探索在旅游发展背景下秦岭山区乡村人地关系的测度与解释。从敏感性和适应能力结合的角度出发,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农户参与式问卷调查与实地调研,在农户生计分类的基础上,测度以农户为基础的局地社会生态系统脆弱度,厘清不同类型农户和景区脆弱性的影响机理。以农户适应性为切入点,提出实践对策与建议,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依据。研究表明:(1)以旅游生计和综合生计型为主的农户较传统生计型(务工/农)农户脆弱性降低。局域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田喜洲  
论述了生态旅游及生态旅游资源的概念,生态旅游资源“脆弱性”概念的界定,生态旅游资源脆弱性的认识;阐述了生态旅游资源脆弱性的表现;深入分析了产生脆弱性的原因,最后提出了解决生态旅游资源脆弱问题的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吴诗嫚   祝浩   卢新海   谢金华   张超正   赵景辉  
[目的]揭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对农户生计“脆弱性-恢复力”耦合关系的影响,探究农户生计由“生存型”向“发展型”升级转型的新路径。[方法]在分析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对农户生计“脆弱性-恢复力”耦合关系影响机理的基础上,以湖北省荆门市、潜江市、荆州市和仙桃市的466份农户调查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揭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对农户生计“脆弱性-恢复力”耦合关系的影响效应及其区域差异。[结果](1)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通过构建科学高效的“三生空间”,系统优化土地的功能和效能,全面提升土地经济、社会、生态价值,可显著促使农户生计“脆弱性-恢复力”耦合关系由“高脆弱性—低恢复力”、“高脆弱性—高恢复力”和“低脆弱性—低恢复力”向“低脆弱性—高恢复力”转变。(2)相比于丘陵山地,平原地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更能促使农户生计“脆弱性-恢复力”耦合关系由“高脆弱性—低恢复力”和“低脆弱性—低恢复力”向“高脆弱性—高恢复力”和“低脆弱性—高恢复力”转变。[结论]应树立统筹协调的系统治理观,立足于“全域全要素”综合整治,实现区域土地利用系统的良性循环;结合资源禀赋与环境特征,因地制宜开展具有区域特色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长效保障农户生计安全与质量,促使农户生计实现“低脆弱性—高恢复力”的最优耦合目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田喜洲  
生态旅游近年来发展迅猛 ,得到了人们的参与和喜爱。但是 ,越来赵多的资料显示 :生态旅游资源破坏严重。因此应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本文在分析生态旅游资源脆弱性的界定、认识、表现、产生原因基础上 ,提出解决方案。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会琴  谢雪莲  董晓晴  
农户是乡村地区最基本的社会单元。降低农户生计脆弱性,提升其生计结果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在可持续生计和"暴露—敏感性—适应能力"分析框架的基础上,以武汉市黄陂区为例,构建乡村旅游地农户生计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生计脆弱性指数分析农户参与旅游前后的生计脆弱度,探讨生计脆弱性影响因素和影响机理。研究发现,乡村旅游改变了农户传统的生计组合模式,促进了生计方式的重构和生计资本的改善,降低了农户生计脆弱性;户主年龄、家庭劳动力数量及生计方式数量对农户生计脆弱性指数有显著影响;但由于农户参与旅游后其生计环境仍存在一定风险,实现生计脆弱性稳定有效降低受到阻碍。最后,针对案例地农户生计脆弱性现状和影响机理,提出了降低农户生计脆弱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郭圣乾  张纪伟  
通过对农户生计资本脆弱性的界定,笔者构建了农户可持续生计资本衡量指标,并在5省10县(市)422户农户生计资本状况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因子分析,对农户生计资本的脆弱性作出评价。结果显示,农户生计资本的脆弱性不仅在空间格局上存在差异,且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上;影响农户生计资本脆弱性的主要因素是农户家庭可用资金数量、劳动力的就业及教育和职业培训状况。据此,笔者从发展农村小额信贷、开展住房贷款,以及制定职业培训规划、以就业促进人力资本提升两个方面提出了规避农户生计资本脆弱性的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钊  朱其静  刘昌琪  王盼盼  王倩  刘少杰  
可持续生计框架在新时代共同富裕目标指向下出现新的要求。通过对典型案例地皖南川藏线沿线旅游利益相关者深入访谈以及网络文本数据分析发现,廊道旅游地面临跨区域综合整治、生态约束趋紧、消费持续升级、疫情等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冲击等新的脆弱性挑战,亟待有效的调控措施提高农户生计可持续性。基于此,融入新木桶理论,探索廊道作为支点带动更多域内农户共同富裕的可持续生计新框架体系。廊道因更大空间延展、更广人员参与、更长消费链供给具有更大的辐射域,通过挖掘农户自身及旅游地双重尺度的生计长板,构建更大的旅游地生计命运共“桶”体。应对脆弱性变化,通过夯实支点、挖掘长板、坚实底板、强化桶箍、激发铆钉,带动更多农户参与分享实现物质和精神双重富裕。随着廊道空间和品牌延伸,旅游地自然资本的潜力将被进一步释放,更多农户得到参与分享的机会。新木桶的整合思维为其他类型旅游地寻找可持续发展“支点”提供有益借鉴,“人”和“地”双重尺度的新木桶调控措施为旅游地可持续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视角与分析方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和月月  周常春  
评估农户的生计脆弱性,有利于明确脆弱性表现、脆弱人群分布以及脆弱性成因。文章以云南省巧家县、大姚县、龙陵县、红河县4个国家贫困县为研究对象,基于"风险-适应-敏感性"框架,构建了农户生计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478户农户调查数据,采用综合指数法和熵值法计算和评价云南省贫困地区农户的生计脆弱性。结果表明:整体上农户生计脆弱性值为正值,表明农户应对风险的能力低于所遭遇的风险,生计脆弱性比较大,其与农户遭遇的自然灾害风险和市场风险具有直接的联系。结果发现,农业户的生计脆弱性最大,非农业户的生计脆弱性最小,表明随着家庭非农就业的增加,农户生计脆弱性逐渐减小。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永丽  陈建仲  
以农户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为研究目标,基于生计脆弱性分析框架,使用甘肃2016和2021年两期调查数据考察了农户在脱贫前后生计资本、暴露风险与生计脆弱性的变化。就农户的生计资本来看,在精准扶贫后有了较大变化,特别是人力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等维度的提升幅度较大,贫困户的生计资本增长幅度高于非贫困户,二者之间的差距明显缩小;就农户的风险暴露来看,健康风险和自然风险有所下降,但市场风险和突发事件有所上升;就农户的生计脆弱性程度来看,绝大部分农户处于较低脆弱性位次,但有近8.43%的农户脆弱性程度比较高,属于易返贫人群,应高度关注、及时预警,并制定一系列精准应对措施。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罗万云   郭世豪   贾铖  
农村相对贫困的治理事关全国共同富裕目标能否如期实现。文章根据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8年、2020年数据,使用预期贫困脆弱性方法测算不同生计策略农户的相对贫困脆弱性,实证检验社会资本对农户相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进一步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基于中介效应模型分析社会资本的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2020年较2018年农户相对贫困发生率下降了1.13个百分点,务农型农户的相对贫困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类农户,分别提高了5.83个百分点、7.43个百分点;中国农村相对贫困多以暂时贫困为主,占比20.24%,远高于长期贫困的12.83%。(2)社会资本对缓解农户相对贫困脆弱性具有正向显著作用,机制分析表明社会资本在农户生计策略转型中能够降低农户相对贫困脆弱性,尤其对务农型农户的缓解效果最为显著。(3)个人及家庭特征、村庄等因素对不同生计策略农户的相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基于脆弱性理论,文章结合农户生计风险及外部环境冲击,构建社会资本对农户相对贫困脆弱性的缓解分析框架,并采用基于预期贫困脆弱性方法识别农户相对贫困,按照不同生计策略进行分类,探索社会资本对农户相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能为提升脱贫巩固政策的瞄准精度与有效性提供借鉴。根据研究结论,建议根据农户的社会资本状况和生计策略差异制定脱贫成果巩固政策,构建抵御返贫风险冲击的社会网络,扩宽非农就业渠道,促进农户生计策略转型以提升收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丙乾  李小云  
与国内大多数村庄不同,三江平原农村社区的耕地资源较为丰富,当地大多数农户以种植业为主要收入来源,具有种植规模化与机械化、生产资料与农产品商品化、劳动雇佣化、农业生产投入资金信贷化等显著特点,文中称之为"经营农户"。然而在日益卷入工业化、城市化的宏观背景下,在自然与市场风险的双重压力下,农户经营盈余非常有限,其生计系统仍然异常脆弱,维持着低水平的"年吃年用"生存型经济状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郑荣宝  倪少春  王龙  
以广州市为例,利用2005年的TM影像,并结合DEM、水土流失现状图、地质灾害图、有机质含量分布图及社会经济等数据,分析全市生态环境脆弱性的空间格局特征,并将生态脆弱性区分区图与土地利用规划图进行空间叠加分析。结果表明:①研究区生态环境优越,生态良好区占85.96%;②人类活动对生态脆弱性格局具有重要的影响,各生态脆弱性类型区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平原地区好于山区,城区好于郊区;③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结构调整和布局已经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因素影响,符合广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规划实施有利用于提升环境生态服务功能。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万紫昕  贺小荣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脆弱性研究已成为全球环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热点和重点问题。采用VSD模型,通过暴露度、敏感性和适应能力分解脆弱性,构建包括3个层级、20个指标、5个评价等级的生态脆弱性评价体系,对"大湘南"的三个单元分区进行脆弱性评价。结果显示:衡阳地区为重度脆弱,郴州地区为微度脆弱,永州地区为轻度脆弱。根据生态脆弱性评价结果,提出切实且可行的"大湘南"地区可持续旅游发展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