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35)
2023(4983)
2022(4259)
2021(4203)
2020(3548)
2019(7720)
2018(7761)
2017(13893)
2016(8077)
2015(9007)
2014(9052)
2013(8667)
2012(8466)
2011(7811)
2010(8398)
2009(7844)
2008(8258)
2007(7531)
2006(6945)
2005(6172)
作者
(27057)
(22596)
(22550)
(21266)
(14383)
(11108)
(10120)
(8782)
(8508)
(8320)
(8108)
(7885)
(7634)
(7166)
(7063)
(6936)
(6829)
(6817)
(6537)
(6529)
(5871)
(5707)
(5514)
(5209)
(5164)
(5109)
(5072)
(5052)
(4717)
(4698)
学科
(29502)
经济(29466)
管理(20395)
(15926)
(12395)
企业(12395)
方法(11993)
(11924)
(9573)
环境(9202)
数学(8601)
数学方法(8336)
理论(7539)
中国(7042)
业经(6919)
地方(6737)
农业(6661)
生态(6351)
资源(5880)
(5745)
(5649)
(5501)
(5411)
土地(5114)
(4877)
(4311)
贸易(4307)
(4272)
教育(4261)
(4248)
机构
学院(123862)
大学(122989)
研究(46916)
管理(41308)
(38114)
经济(36937)
科学(34875)
理学(34818)
中国(34553)
理学院(34171)
管理学(33009)
管理学院(32794)
(28815)
(27155)
(25876)
研究所(23937)
业大(21725)
(21504)
农业(21467)
师范(21252)
中心(21063)
(20617)
(18707)
北京(18475)
师范大学(17269)
(16962)
(16687)
(15812)
科学院(15070)
财经(14663)
基金
项目(81389)
科学(62517)
基金(57533)
研究(55155)
(52926)
国家(52490)
科学基金(42986)
社会(32743)
(32721)
基金项目(31059)
社会科(30819)
社会科学(30808)
自然(29945)
自然科(29093)
自然科学(29079)
自然科学基金(28523)
(28116)
教育(24943)
资助(24296)
编号(21639)
重点(19340)
(18098)
成果(18050)
计划(16822)
(16574)
课题(15959)
科研(15751)
(15688)
科技(15172)
创新(14752)
期刊
(50534)
经济(50534)
研究(31374)
中国(27442)
学报(26530)
(25039)
科学(24511)
大学(18946)
学学(17944)
农业(17497)
教育(15247)
管理(13624)
(13605)
资源(9542)
(9523)
技术(8935)
(8466)
(8252)
金融(8252)
业经(8235)
业大(7682)
(7570)
财经(6706)
林业(6689)
(6647)
旅游(6647)
(6647)
图书(6586)
问题(6227)
科技(6147)
共检索到1879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石强  余树全  
生态旅游地的保健功能与其诸多环境因子有关,营造良好的保健环境是建造生态保健园的重要任务之一。在阐述生态旅游地保健园植物精气、空气负离子、小气候和绿色环境等多种森林环境因子对人体的生理功效的基础上,以广东增城金坑森林公园为例探讨了生态保健园的选址及树种改造等问题。表3参6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涛  
本文将恢复生态理论与方法引入生态旅游中,探讨受损生态旅游系统恢复的理论基础、主要原则以及恢复时间,并在阐述恢复生态理论在生态旅游开发与规划中的作用的同时,建立了恢复生态理论在生态旅游中应用的多目标非线性规划模型。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宏奎  
一、医疗保健与旅游的关系 现代旅游业如此蓬勃发展,其重要原因之一是人们对健康的追求日益迫切。大工业生产给人类提供了改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基础,但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使环境质量下降;现代化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但同时也使生产者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机器的奴隶。他们每天紧张地重复着机械动作,身心交瘁。暂时摆脱恶劣的生活与劳动环境,求得心理的松弛和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尚天成  赵黎明  
在分析生态旅游系统内涵、指导思想和管理原则的基础上 ,将生态风险分析理论与方法引入生态旅游系统管理中 ,提出生态旅游系统管理的生态风险分析程序和生态风险分析方法 ,并给出生态旅游系统管理的多目标非线性规划模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贾宏  周波  杨保国  
本文在对生态旅游项目进行研究的前提下,针对生态旅游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结合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雪宝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个实例,讨论SWOT分析在生态旅游项目中的应用,并对分析后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静  秦志玉  
工业革命后,特别是二战后的新技术革命,西方国家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迅速提高,但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生态环境被破坏为代价的。20世纪60年代后,自然意识的兴起使西方国家变革了社会发展观,自然意识已成为西方国家处理人地关系的基本准则,这个过程本身对我们国家目前的发展是很有借鉴意义的。本文介绍了自然意识的缘起,比较了自然意识与人本环境论的主要特征;通过对其主要特征的分析,探索生态旅游规划的指导思想,结合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提出了自然意识对生态旅游规划的五点指导原则;并结合安徽板桥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规划介绍五点原则在实际中的具体应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郑羽蘅  赵磊  
在生态旅游国内市场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识别与分析国际旅游者对我国生态旅游地的需求与行为规律成为重要话题。文章基于跨文化视角,运用混合研究方法,在探寻国内外旅游者对我国生态旅游地视觉表征差异的基础上,建立了生态旅游地形象的社会构建循环模型。研究发现:(1)自然景观、人造景观、人物、休闲活动、户外活动与旅游支持系统是国内外旅游者最为关注的6大生态旅游地节点类目。(2)相较之下,国内旅游者热衷于表征生态旅游地的休闲活动和旅游支持系统,视觉呈现简洁且聚焦,而国际旅游者则更关注人物与户外运动,常运用复杂视觉元素的叙事手法。(3)生态旅游地形象的社会构建是一个以“即时互动”为核心诉求,包含表征感知、表征确认、表征探新与表征修正的4个阶段动态演化过程。依赖传统目的地营销组织、互动平台受限与需求差异不清是我国生态旅游地国际化发展的阻滞因素。文章结论丰富了生态旅游地形象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拓展了视觉表征与社会构建在旅游领域中的应用,并具有一定的实践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梁锦梅  
本文分析了生态旅游兴起的背景及其定义 ,提出生态旅游产品具有自然性、生态性、高雅性、参与性和高成本高附加值等五个特点。认为生态旅游地开发与管理中应重视确立地方风格、加强环境保护、做好功能分区规划、在景观建设与管理中充分体现生态性、重视人才培养等六项步骤和措施 ,以保证生态旅游地可持续发展。雁南飞茶田旅游度假区是一个集三高农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为一体的旅游度假区 ,其包含了独特的生态理念、丰富的文化内涵、高雅而细腻的风格 ,为生态旅游地的开发与管理做出了榜样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徐红罡  
这篇文章运用生态—经济的理论,利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将生态旅游的一些零散论述加以系统化,并通过建立生态旅游的结构模型,探讨生态旅游发展中生态、社会和经济系统之间的结构和行为关系。生态旅游发展的模型涉及了物质资源、文化资源、基础设施、工作市场、游客和财务促销等6个部分,模型的模拟功能有助于理解旅游发展的复杂结构。模型得到验证后,可以成为评价旅游发展政策的工具。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家明  杨新军  
简要总结了两种生态旅游观点,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生态旅游的可操作性定义。针对旅游地4个方面的限定,提出相应的生态旅游地规划的要求,认为生态旅游地的规划属于微观尺度的社区旅游规划,更注重景点及服务设施的建设设计与布局,而不是宏观的发展战略及中观的规模聚集效应,其出发点和归宿点是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从生态旅游地的规划目标出发给出了生态旅游地的规划内容,探讨了生态旅游地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实施方略,指出功能分区、游客管理、形象策划及景观设计在生态旅游地开发及规划中的重要意义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郑群明  
在新兴的森林保健旅游研究领域中,日本以森林浴为突破口进行研究与开发,获得了丰硕的成果,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本研究通过全面调查和系统整理日本森林浴基地开发建设的详细情况,对日本森林保健旅游的研究与开发成果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出了森林浴基地审核标准、森林浴基地建设、森林浴人才培养3个方面的特征和经验。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森林保健旅游的研究与开发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卢素兰  
本研究通过查阅,整理分析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森林养生、保健等森林健康旅游域的理论研究,从搜集的文献,发现国内对养生旅游的研究中,在温泉养生旅游的研究相对较全面,不仅有对其资源的养生保健功能而且还涉及温泉养生市场需求、产品定位、目标市场定位等方面,而在其他类型养生保健旅游还研究的不多。对于森林养生保健方面,现在国内学者主要集中在森林养生保健的功能和森林保健因子的测定和评价研究,对开展森林养生旅游是否符合目前休闲养生市场的需求,消费者对森林养生旅游的认知和消费意向、消费情况等还缺乏研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祁小波  
目前旅游市场竞争激烈,肇庆旅游业出现了难以突破的发展瓶颈,本文利用经济学与营销学基本原理,运用特色析出法、市场细分、博弈分析方法,对目前肇庆旅游市场营销现状进行分析,为该市旅游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些许思路上的参考。研究结果表明:肇庆鼎湖山旅游利用独占的北回归线理念资源打造个性化旅游名片是其树立生态旅游形象的关键;使用MI、VI、SI三种标识系统可使其生态旅游形象更加清晰可识别;积极利用网络营销、微博微信营销是其扩大营销影响力,突破发展瓶颈的利器;教育与鼓励游客向生活方式游形式转变,是其旅游市场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郑群明  刘嘉  朱岩  钟林生  
深度挖掘森林资源的保健价值,发展森林保健旅游,有助于改善城市居民的亚健康状态。选取海南尖峰岭、湖南大围山和江西庐山的过夜旅游者为研究对象,在构建森林保健旅游体验量表和森林保健功效感知量表的基础上,对301份正式调研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发现森林保健旅游的三大体验要素是自然景观、生态环境、保健设施,森林保健旅游的三大保健功效为身体健康恢复、心理状态调整、社会关系改善。以健康状态作为调节变量进行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检验,发现健康旅游者对"生态环境体验→身体健康恢复"、"保健设施体验→社会关系改善"两条路径感知显著,亚健康旅游者对"自然景观体验→身体健康恢复"、"自然景观体验→心理状态调整"、"自然景观体验→社会关系改善"、"生态环境体验→身体健康恢复、生态环境体验→心理状态调整"、"生态环境体验→社会关系改善"、"保健设施体验→身体健康恢复"七条路径感知显著,健康状态的调节效应得到部分证实。基于此,提出了三点森林保健旅游管理启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郑群明  刘嘉  朱岩  钟林生  
深度挖掘森林资源的保健价值,发展森林保健旅游,有助于改善城市居民的亚健康状态。选取海南尖峰岭、湖南大围山和江西庐山的过夜旅游者为研究对象,在构建森林保健旅游体验量表和森林保健功效感知量表的基础上,对301份正式调研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发现森林保健旅游的三大体验要素是自然景观、生态环境、保健设施,森林保健旅游的三大保健功效为身体健康恢复、心理状态调整、社会关系改善。以健康状态作为调节变量进行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检验,发现健康旅游者对"生态环境体验→身体健康恢复"、"保健设施体验→社会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