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55)
2023(2482)
2022(2157)
2021(2037)
2020(1669)
2019(3554)
2018(3554)
2017(6352)
2016(3709)
2015(3808)
2014(3915)
2013(3922)
2012(3563)
2011(3514)
2010(3745)
2009(3737)
2008(3798)
2007(3642)
2006(3523)
2005(3165)
作者
(11661)
(9866)
(9525)
(9202)
(6199)
(4871)
(4187)
(3633)
(3573)
(3562)
(3539)
(3515)
(3446)
(3165)
(3106)
(2981)
(2978)
(2816)
(2746)
(2740)
(2521)
(2453)
(2340)
(2308)
(2305)
(2214)
(2173)
(2141)
(1953)
(1952)
学科
(15804)
经济(15795)
管理(10733)
环境(7475)
(7137)
(6238)
(5843)
企业(5843)
理论(5351)
方法(5316)
生态(5246)
(4998)
业经(4601)
地方(4169)
中国(3800)
农业(3764)
(3723)
(3660)
资源(3594)
(3345)
教育(3050)
经济理论(2841)
规划(2750)
环境规划(2705)
数学(2599)
数学方法(2555)
(2462)
(2404)
发展(2360)
(2333)
机构
学院(62423)
大学(61285)
研究(21712)
管理(20194)
(19508)
经济(18983)
理学(16368)
理学院(16062)
管理学(15704)
管理学院(15572)
中国(15447)
科学(15354)
(13683)
(13486)
师范(13419)
(11335)
师范大学(10931)
(10639)
(10602)
研究所(10310)
(10147)
(10117)
旅游(9984)
北京(9078)
(8978)
中心(8911)
财经(8441)
(8237)
(7802)
(7599)
基金
项目(36694)
科学(28911)
研究(27778)
基金(25849)
(22643)
国家(22428)
科学基金(18703)
社会(17790)
社会科(16801)
社会科学(16795)
(15328)
基金项目(14237)
(12682)
教育(12204)
自然(11416)
自然科(10955)
自然科学(10953)
编号(10787)
自然科学基金(10738)
资助(10516)
(9214)
成果(8927)
重点(8782)
课题(8287)
发展(7376)
(7270)
(7241)
国家社会(7212)
规划(7082)
(6889)
期刊
(29836)
经济(29836)
研究(18558)
中国(10574)
学报(10550)
科学(10130)
教育(8528)
(7871)
(7723)
大学(7658)
学学(7057)
(6536)
旅游(6536)
(6536)
(6198)
管理(6102)
农业(5416)
业经(5387)
学刊(5263)
旅游学(5254)
游学(5254)
资源(5109)
财经(5007)
(4355)
问题(4223)
生态(3841)
图书(3657)
技术(3647)
(3579)
(3543)
共检索到948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周笑源  
生态旅游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迅速 ,对生态旅游的概念内涵如何理解存在不同观点。文章阐述了生态旅游的产生背景 ,对生态旅游的主体行为进行了分析后 ,综合性地给出了生态旅游的内涵 ,同时 ,简要地分析了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产品和生态旅游的分类。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贺春艳  
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其追求的三大效益之间由于存在复杂的关系而难以同时达到最大化。如果严格限制所有的生态旅游为特殊专项化的活动形式,则存在许多未解决的问题。为了达到生态旅游持续的综合效益最大化,我们应该遵循生态经济学的原则和规律,同时引入技术手段,根据不同生态旅游系统的旅游承载量来开展不同形式的生态旅游活动,而对于人工自然型地域生态旅游系统则应积极开发大众化的生态旅游产品。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敬武  
本文提出生态旅游理论不是以生态旅游(概念)作为生态旅游理论的核心概念的理论体系,也不是自然环境生态学与旅游理论的联姻。生态旅游理论研究的是一种类似于生态学中的生态链的平衡关系及变化规律。旅游生态链是由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媒体(广义)和环境四要素组成。初步探讨了生态旅游中的生态链的平衡、准平衡关系以及变化规律的内容。进而提出生态旅游理论是旅游理论发展的必然,是旅游理论的高级阶段。同时也指出能够出现百种以上的生态旅游概念是理论研究中的一个极不正常的现象,是我们在误区中研究生态旅游理论的必然结果。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卫民  
也论中国旅游业的信息化问题———兼与汤书昆先生商榷□陈卫民信息业已被确定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而旅游业也是第三产业的发展重点之一,对于急剧改变着社会面貌的信息化过程如何影响旅游业,以及如何建立基于现代信息观念的旅游业,目前无论是在信息界还是在旅游界,...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孙琦  
本文列举了生态旅游的几个典型定义,通过分析,指出了生态旅游的标准:旅游对象以自然为基础,以可持续性为原则,以环境教育或自然知识普及为核心内容,生态旅游是一种旅游形式。在此基础上,将生态旅游和其他旅游形式进行了辨析,揭示出生态旅游的真正内涵。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宋振春  陈方英  李瑞芬  
由于旅游业的特殊性 ,关于其内部构成问题至今没有形成统一认识。本文认为 ,旅游业“支柱说”只是对旅游业的一种短期的、近视的、静态的认识 ,不具有普遍意义 ,不能全面反映旅游业的本质 ,不适合“大旅游”发展趋势。从旅游者需求角度和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看 ,旅游业是依托旅游吸引物、为旅游者提供综合旅游产品与服务的产业集群。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林红  王湘  
旅游吸引物的系统论再分析与杨振之先生商榷林红王湘本文有感于杨振之先生的《旅游资源的系统论分析》一文(见《旅游学刊》1997年第3期)而作。杨文用系统论的方法重新诠释、加深和拓展旅游吸引物的概念内涵,对旅游吸引物的开发利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对杨文中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周笑源  
本文认为生态旅游市场营销包括生态旅游理念营销和生态旅游产品营销,并从生态旅游产品的概念、生态旅游产品生命周期营销策略、生态旅游产品组合策略、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策略等方面论述了生态旅游市场营销的产品策略。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张存刚   韩鸿飞  
基于对理论史、党史和政策史这些历史层面的梳理,周文、司婧雯忽略了逻辑层面的分析,无视所有制范畴,仅从经营方式的角度理解民营经济,进而提出“超越‘公’与‘私’之辩”“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是逻辑起点”“是‘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重要途径之一”等对民营经济性质、作用存在误读的观点。实际上,所有制与经营方式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所以民营经济必然涉及所有制范畴,无法超越“公”与“私”之辩;非公有制性质民营经济的逻辑起点始终是自身利润最大化;发展民营经济不是重建个人所有制的途径;仅从经营方式角度理解民营经济的观点缺乏解释力,从所有制角度才可以论证“民营经济不是资本主义经济”。同时对民营经济的内涵作出了再界定,明确了我们现在所说的民营经济实际上就是非公有制经济。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傅林放  
对《旅游权利法案及旅游者法典》的误读造成了对旅游权利理解的诸多混乱。文章从应然的角度分析,旅游权利根据义务主体的不同,可分为个人针对经营者享有的旅游民事权利,个人针对国家享有的公民旅游权利。前者系私法权利,包括法定权利、约定权利,这一类权利甚少争议。后者属公法权利,包括前往旅游目的地的自由、旅游资源享用权,这一类权利从基本概念到具体内涵都十分混乱,比如错误地将休息、休假权、旅行自由等权利视为旅游权利。上述两类权利中,公民旅游权利在当前制度环境下存在救济的困难,但这并不影响旅游权利整体的现实价值,它可以成为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德琥  
花鼓灯艺术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在长期的文化涵化、濡化过程中,花鼓灯已成为一种相互融合、以和为贵、自娱又娱人的开放性和共荣性很强的文化载体。花鼓灯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农耕文明的稻作文化和粟作文化在淮河流域的有机融合,其中粟作文化占有明显的优势。因此,花鼓灯艺术具有兼容南北文化之优长、而以北方文化为主的根本特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宋子千  
本文对研究者建立的一个区域旅游合作动力机制模型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区域旅游合作动力机制新的理解。本文将区域旅游合作的动力机制理解为区域基础条件和旅游市场对旅游企业或政府产生作用并促使他们采取合作行为的机制。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余书炜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综论———兼与杨森林商榷余书炜本文有感于杨森林的《“旅游产品生命周期论”质疑》一文①而作。杨文提出的质疑总体上来说颇中要害,很有份量。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产生于国外,国内旅游学界对这一理论只是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况。杨的质疑,无疑...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远凤  
《经验学派的方法论研究》一文曾对经验学派的研究方法作了简要的介绍和评价。本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经验学派方法论的特点,从基本前提和适用范围的角度探讨了经验学派方法论的发展途径,并讨论了经验学派的方法论在管理学多元化研究范式中的意义及其定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