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64)
- 2023(8839)
- 2022(7426)
- 2021(6745)
- 2020(5294)
- 2019(11862)
- 2018(11563)
- 2017(21710)
- 2016(11875)
- 2015(12716)
- 2014(12868)
- 2013(12808)
- 2012(12260)
- 2011(11417)
- 2010(11712)
- 2009(10734)
- 2008(10598)
- 2007(9558)
- 2006(8743)
- 2005(8243)
- 学科
- 济(55023)
- 经济(54976)
- 管理(30395)
- 业(28805)
- 企(20569)
- 企业(20569)
- 地方(19367)
- 中国(17966)
- 农(16513)
- 方法(16352)
- 业经(13633)
- 环境(13116)
- 数学(12818)
- 学(12733)
- 数学方法(12688)
- 农业(11811)
- 发(10916)
- 融(10738)
- 金融(10738)
- 地方经济(10580)
- 银(10443)
- 银行(10426)
- 行(10250)
- 财(9765)
- 制(9434)
- 贸(8838)
- 贸易(8828)
- 技术(8761)
- 易(8454)
- 和(8277)
- 机构
- 学院(173619)
- 大学(168776)
- 济(68367)
- 研究(67786)
- 经济(66779)
- 管理(60241)
- 中国(50834)
- 理学(50331)
- 理学院(49579)
- 管理学(48666)
- 管理学院(48334)
- 科学(43646)
- 京(37945)
- 所(35697)
- 农(33196)
- 研究所(32344)
- 财(32027)
- 中心(30006)
- 江(27959)
- 范(26878)
- 师范(26576)
- 业大(25998)
- 农业(25586)
- 院(24878)
- 北京(24786)
- 财经(24598)
- 州(23219)
- 省(22502)
- 经(22194)
- 师范大学(21333)
- 基金
- 项目(112996)
- 科学(88583)
- 研究(81778)
- 基金(79983)
- 家(71167)
- 国家(70526)
- 科学基金(59149)
- 社会(52024)
- 社会科(49373)
- 社会科学(49360)
- 省(46361)
- 基金项目(42653)
- 划(38517)
- 自然(37569)
- 自然科(36505)
- 自然科学(36491)
- 自然科学基金(35820)
- 教育(35642)
- 资助(32681)
- 编号(31708)
- 发(31372)
- 重点(26308)
- 成果(25480)
- 发展(24979)
- 展(24535)
- 课题(23784)
- 部(23457)
- 创(23171)
- 创新(21703)
- 国家社会(21587)
共检索到2755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桂华,王跃华
生态旅游与传统大众旅游不同,强调开发与保护并举。本文对照传统大众旅游的弊端,阐述了生态旅游保护性开发的新思路,即:从系统和保护的观点出发,以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探讨生态旅游保护性开发的新模式和新原则。
关键词:
生态旅游 保护 开发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梅燕
若尔盖湿地以其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为湿地生态旅游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从分析若尔盖湿地的旅游资源入手 ,提出了若尔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若尔盖 湿地 生态旅游 保护性开发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显春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可以有效地将经济效益、生态环境保护、社会效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对我国旅游产业向深层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在发展生态旅游业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创新的发展思路推动生态旅游产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
生态旅游 旅游产业 产业发展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彭宗兰
乡村民俗生态旅游开发与传统的乡村旅游开发比较更注重对自然、人文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更有利于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乡村民俗生态旅游开发以突出核心民俗旅游资源的原生性、真实性、文化性、独特性为根本出发点,在打破行政区域限制的基础上以资源的类型和重要程度划区域、分层级在一定范围内系统综合循环开发,在当地农牧民的积极参与下突出特色民俗文化,采用农户加公司的集体经济模式,在充分保护、利用乡村民俗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实现农村精准扶贫,解决农民脱贫致富的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彭宗兰
乡村民俗生态旅游开发与传统的乡村旅游开发比较更注重对自然、人文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更有利于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乡村民俗生态旅游开发以突出核心民俗旅游资源的原生性、真实性、文化性、独特性为根本出发点,在打破行政区域限制的基础上以资源的类型和重要程度划区域、分层级在一定范围内系统综合循环开发,在当地农牧民的积极参与下突出特色民俗文化,采用农户加公司的集体经济模式,在充分保护、利用乡村民俗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实现农村精准扶贫,解决农民脱贫致富的问题。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梅青 白彩云 孙淑荣 宋永生
1996年国家设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基金,用于历史文化名城中重点街区的专项保护整治。历史街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国家政策的支持引导,使保护性旅游开发成为一种有效保护历史街区的途径和方式,我国山西平遥南大街、云南丽江古街区、浙江桐乡市乌镇古街等就是很好的例证。
关键词:
芙蓉街 历史街区 保护 旅游开发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孝青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岑博雄
本文以人们十分关注的涠洲岛为例 ,从资源优势、市场定位、产品定型、发展目标、指导思想、开发原则、开发措施等方面 ,对一个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经济仍欠发达的海岛的旅游开发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提出了旅游生态岛的概念和开发性保护的指导思想及发展模式 ,形成了较完整的海岛生态旅游开发思路。
关键词:
涠洲岛 生态旅游 开发性保护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健 李丰生 闫新禹
广西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现状分析表明,广西开展生态旅游过程中存在粗放式开发导致环境污染严重和生态系统失衡,缺乏健全的管理体制和先进的科技手段,环境容量短板等问题。为此,对于广西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应建立兼顾约束与激励的具体机制,在立法约束机制、多元补偿机制、创新激励机制、评估监管机制的综合作用下,夯实广西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生态补偿 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陶表红 焦庚英
江西是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境内生态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农村生态旅游已成为江西的一种主流旅游形式。在保护农村生态旅游资源的同时要对江西农村生态旅游进行合理的定位开发,以利于江西生态旅游业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
江西 农村生态旅游资源 保护 定位开发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大悟
生态旅游与自然观光旅游相比,前者是更新换代的旅游产品,是21世纪重点开发的新一代的旅游产品。高成本、高附加值、高知识含量是生态旅游的三大特征。生态旅游是一项需慎重开发的系统工程,必须走经营——保护——知识——科研——生产联动开发之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贾鸿雁
近年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以及相关科研、教育的深入和宣传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走向大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旅游开发势在必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模式有原生地静态开发模式、原生地活态开发模式、原生地综合开发模式、异地集锦式开发模式等,但任何一种开发模式都或隐或显地存在伤害遗产的可能性。建立健全由法律机制、行政机制、规划机制、经济机制、教育科研机制构成的保障机制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的必要之举。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肖星 姚若颖 罗聪玲
哈尔滨、大连、天津、青岛、北京、烟台和济南是中国北方现存西洋近代建筑最为集中和最具代表性的城市,西洋近代建筑是它们各自风貌特色突出、开发价值颇高的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如何在有效保护的同时,让其得到合理的旅游活化利用,从而使老建筑有新作为,乃是北方7市共同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在将2008年—2018年间多轮考察调研所获大量一手实例梳理概括为3种类型,对北方7市西洋近代建筑保护性旅游开发现状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今后的5种创新路径:更新理念,形成制度;科学修缮,保持风貌;理顺产权,腾退置换;创新业态,以用求护;健全标识,丰富解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芳 韩福文
无锡是中国民族工商业发祥地之一,在百余年工业发展进程中遗留下众多的工业遗产。这些工业遗产具有重要的旅游价值,是城市文明不可或缺的历史见证。文章从城市文化、工业文化与工业遗产三者关系出发,在梳理无锡工业发展历史脉络和总结无锡工业遗产分布特征的基础上,论述无锡工业遗产的旅游价值及其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提出城市文化建设视角下无锡工业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的基本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