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56)
- 2023(17372)
- 2022(14387)
- 2021(12858)
- 2020(10629)
- 2019(23771)
- 2018(23320)
- 2017(43901)
- 2016(23717)
- 2015(26579)
- 2014(26646)
- 2013(26169)
- 2012(24776)
- 2011(22730)
- 2010(23231)
- 2009(21574)
- 2008(20964)
- 2007(18927)
- 2006(17309)
- 2005(16120)
- 学科
- 济(121370)
- 经济(121250)
- 管理(61950)
- 业(58314)
- 企(43356)
- 企业(43356)
- 方法(42065)
- 数学(36106)
- 数学方法(35821)
- 中国(35042)
- 地方(33721)
- 农(32584)
- 业经(25721)
- 学(25297)
- 农业(22586)
- 财(22220)
- 制(20348)
- 环境(19388)
- 融(19155)
- 金融(19147)
- 地方经济(18215)
- 银(18085)
- 银行(18056)
- 贸(18053)
- 贸易(18037)
- 行(17585)
- 易(17289)
- 发(17286)
- 理论(16153)
- 体(15370)
- 机构
- 学院(344918)
- 大学(343870)
- 济(148201)
- 经济(145092)
- 研究(130935)
- 管理(124259)
- 理学(104814)
- 理学院(103469)
- 管理学(101611)
- 管理学院(100953)
- 中国(98729)
- 科学(79261)
- 京(75065)
- 财(67709)
- 所(67145)
- 农(61260)
- 研究所(60591)
- 中心(58734)
- 江(56699)
- 财经(52483)
- 业大(49841)
- 范(49717)
- 师范(49185)
- 北京(48052)
- 院(47609)
- 经(47432)
- 农业(47254)
- 经济学(46374)
- 州(44317)
- 省(41927)
- 基金
- 项目(226137)
- 科学(178144)
- 研究(166054)
- 基金(162628)
- 家(143235)
- 国家(141752)
- 科学基金(119924)
- 社会(107349)
- 社会科(101689)
- 社会科学(101662)
- 省(90956)
- 基金项目(85101)
- 划(75303)
- 教育(75091)
- 自然(74625)
- 自然科(72759)
- 自然科学(72739)
- 自然科学基金(71408)
- 资助(66581)
- 编号(65793)
- 发(54978)
- 成果(54269)
- 重点(52205)
- 部(49152)
- 课题(48257)
- 创(46213)
- 国家社会(45115)
- 发展(44379)
- 展(43709)
- 创新(43374)
- 期刊
- 济(179863)
- 经济(179863)
- 研究(109307)
- 中国(80031)
- 农(57315)
- 学报(56428)
- 科学(51966)
- 财(49806)
- 管理(48067)
- 大学(42607)
- 教育(40518)
- 学学(39881)
- 农业(38816)
- 融(36237)
- 金融(36237)
- 技术(30358)
- 经济研究(29083)
- 业经(28978)
- 财经(26972)
- 问题(23488)
- 经(23409)
- 业(21048)
- 贸(18559)
- 资源(17829)
- 技术经济(17430)
- 世界(17053)
- 国际(16606)
- 图书(16452)
- 统计(16410)
- 版(16353)
共检索到5524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张毓利 陈肇星 徐彤 王莉琴
生态旅游作为连接“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重要路径,其一体化发展契合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和区域一体化战略要求,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将建设“浙皖闽赣国家生态旅游协作区”视为区域推动生态旅游一体化的准自然实验,基于2009年—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合成控制法等探究生态旅游一体化能否以及如何助推省域经济发展“弯道超车”问题。研究发现:“浙皖闽赣国家生态旅游协作区”建设可显著提升省域经济发展水平,表明生态旅游一体化能有效推动省域经济增长,助力区域经济发展“弯道超车”;生态旅游一体化促进了“协作区”各省经济增长,有效助推了福建、安徽和江西经济发展“弯道超车”;生态旅游一体化可以通过发挥产业集聚效应、产业结构升级效应、科技创新效应和环境改善效应等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文章厘清了生态旅游一体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影响机制,丰富了旅游一体化研究,为生态旅游和旅游一体化的政策制定提供了理论支撑。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凯 邹楠 甘畅 胡奕
政策红利是影响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在剖析区域一体化政策影响城市旅游发展的理论基础上,以中国2008—2019年211个城市为研究样本,将实施长江经济带区域一体化政策的城市作为处理组,其他城市作为控制组,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检视长江经济带区域一体化政策对旅游发展的影响,并运用中介效应模型进一步识别区域一体化政策影响旅游发展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区域一体化政策的施行有利于沿线城市旅游发展,且通过政策外生性检验、平行趋势检验、替换指标检验、倾向得分匹配检验、安慰剂检验、内生性检验后仍然稳健。作用机制检验和异质性分析的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区域一体化政策可以通过加强经济联系、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创新水平间接地促进城市旅游发展;然而,长江经济带区域一体化政策对城市旅游发展的影响存在异质性,“涓滴效应”大于“极化效应”。以上结论为长江经济带优化政策内容,精准施策,构建区域旅游协调发展机制提供了重要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蒋丽芹 张丹
苏浙皖沪三省一市同处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虽地缘相近,文脉相系,但由于市场、经济、历史等方面原因,旅游经济发展差异明显。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发展将直接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苏浙皖沪三省一市旅游一体化发展将强化旅游业对该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对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发展起积极推动作用。文章尝试从差异和原因出发,借助于必要性和可能性分析,提出实现三省一市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对策建议。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俞益武 于由
生态省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建立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这与生态旅游的目标完全一致。在生态省、市、县的建设指标中,与旅游或生态旅游相关的直接指标有旅游环境达标率,间接指标有物种多样性指数、珍稀濒危物种保护率、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单位GDP能耗、单位GDP水耗、城市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和公众对环境的满意率等。生态旅游对这些指标的实现有重要影响。生态旅游的规范是实现生态省建设指标,构建循环经济的重要手段。生态旅游通过教寓于游的潜移默化,对大众的生态环境意识的提高,是其他教育形式无法替代的。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应对当前的生态旅游产品进行规范,吸收国外先进经验,推动生态环境教育。虽然浙江几乎包括了北半球...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生态旅游 生态省建设指标 浙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怡
文章在Carlino和Mills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新的生态旅游收敛模型,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北五省区以及西南四省区共九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宏观统计数据,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生态旅游发展的收敛性进行实证研究,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但各省区的协整关系存在一定差异,从表示地区差异的β收敛性来看西北五省区显著通过检验,生态旅游业每年以0.27%收敛速度缩小地区之间差异,西南四省区大部分没有通过检验,但丝绸之路经济带在整体上通过检验,表示整个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旅游业的区域差异性在逐渐缩小。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生态旅游 收敛性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芳
环境与资源是人类发展永恒的的话题。如今,旅游业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发展,其发展对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在旅游业中注重生态旅游,发展循环经济,体现了旅游与环境、资源相协调的原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由湖北大学旅游发展研究院院长、湖北旅游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马勇教授主编的《旅游生态经济学》一书融入了生态学、经济学和旅游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方法与原理,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旅游生态经济学,极具参考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文捷 刘冬晔
在当今经济发展迅速的趋势下,人们越来越期待通过多元化的旅游模式来缓解自己面对的生活巨大压力,因此所形成的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型新产业——农业生态旅游应运而生。本文将立足于河北省农业环境及特色,对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前景给予合理的展望,并且在对农业生态旅游所形成的相关经济效益上进行深入分析,进而将其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对农业生态旅游的经济带动给予较好的策略性研究,同时从相关的理念及经济角度进行剖析,以期待为以后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给予优化型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
农业生态旅游 旅游产业 区域经济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邱守明 聂铭 朱永杰
基于2016年7月~8月在云南省4个国家公园的432份农户调查问卷,运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前后,参与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的农户和未参与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的农户在收入方面发生变化的差异。从基本回归结果看,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前后,处理组和对照组相比较,人均总收入和人均工资性收入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人均财产性收入虽然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增加,但是与是否参与生态旅游发展无关;参与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对农户的人均经营性收入、人均转移性收入没有显著性影响。在增加了控制变量后,结果显示,农户的读书时间、家庭耕地面积、林地面积、参与生态旅游发展时间正向影响农户的人均总收入,家庭人口数对农户人均总收入有负向影响;家庭人口数、耕地面积和参与时间对人均财产性收入有正向影响;参与时间会正向影响人均工资性收入,家庭人口数对人均工资性收入有负面影响。
关键词:
生态旅游 农户收入 DID模型 国家公园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邱守明 聂铭 朱永杰
基于2016年7月8月在云南省4个国家公园的432份农户调查问卷,运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前后,参与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的农户和未参与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的农户在收入方面发生变化的差异。从基本回归结果看,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前后,处理组和对照组相比较,人均总收入和人均工资性收入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人均财产性收入虽然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增加,但是与是否参与生态旅游发展无关;参与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对农户的人均经营性收入、人均转移性收入没有显著性影响。在增加了控制变量后,结果显示,农户的读书时
关键词:
生态旅游 农户收入 DID模型 国家公园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韩冰 刘浩 田小燕
农业生态旅游作为旅游产业的重要分支与组成,可以发挥农业的多功能价值,提升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就业,增加农业收入。当前中国农业生态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缺乏科学规划与经营管理、形象定位不准确、生态示范作用不强、当地居民参与积极性较低、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等问题。通过对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农业生态旅游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经验进行分析,中国发展农业生态旅游应该确定健康的发展理念,立足于本土文化产业,增强当地居民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对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最终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三效合一。
关键词:
发达国家 农业生态旅游 经济 协调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汀 鲁波涛
从生态文明视角出发,分析了当前我国生态旅游发展面临的种种问题,指出了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及根本原因,并从注重生态规划、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加强生态观念培养以及提高生态旅游科技含量方面对生态旅游发展路径进行了深入思考。
关键词:
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 生态文明 生态旅游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辉 任新玉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人们生活消费理念的不断变化,绿色环保逐渐成为时代赋予旅游产品开发设计的重要概念。在乡村旅游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以农业为基础的体验型生态旅游受到青睐,有效推动了农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很多地区在发展体验型生态旅游时很难践行生态理念,以旅游替代农业生产也脱离了当地经济基础,不利于新农村长期建设与发展。如何在乡村旅游中融入生态理念,充分发挥农业的旅游价值,实现生态旅游与农业的协同发展仍然是需要探索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生态旅游 体验经济 可持续发展 农业生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冬英 王燕 华梅芳
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对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文章在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背景及优势条件的基础上,从吃、住、行、游、购、娱六大产业要素方面探讨了其生态旅游产业结构,构建了产业空间布局,并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政府主导和全民参与、实施精品战略、促进区域生态旅游联动发展及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发展战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媛媛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逐渐融入人民的日常生活中。而生态旅游,自20世纪90年代在国内兴起后,便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然而,生态旅游却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如何使生态旅游长期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内在矛盾以及生态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等,亟待解决。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斯人 戴斌
在人与自然交互循环圈的可持续发展中 ,生态旅游消费不仅是可持续旅游消费“三维结构”的一维 ,而且也是有效推动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行为方式之一 ,大力倡导生态旅游消费文明观念、深入开展生态旅游消费理论的系统研究对于建立可持续消费模式体系、推动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战略意义。本报告首先把生态旅游消费的研究角度定位于它与可持续旅游战略的同一性并对生态旅游消费与传统大众旅游消费加以比较 ,然后概析生态旅游消费的形式、结构以及“成本———收益” ,最后分别讨论生态旅游消费对旅游者和旅游厂商以及对政府产业战略的影响。
关键词:
生态旅游 消费行为 可持续发展 发展理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