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85)
- 2023(6331)
- 2022(5717)
- 2021(5285)
- 2020(4609)
- 2019(10885)
- 2018(11009)
- 2017(20957)
- 2016(11941)
- 2015(13756)
- 2014(14427)
- 2013(14253)
- 2012(13427)
- 2011(12306)
- 2010(12713)
- 2009(11799)
- 2008(12127)
- 2007(11401)
- 2006(9735)
- 2005(8765)
- 学科
- 济(49761)
- 经济(49715)
- 管理(33911)
- 业(30273)
- 方法(24328)
- 企(23710)
- 企业(23710)
- 数学(21344)
- 数学方法(21137)
- 农(15196)
- 财(12957)
- 学(12537)
- 中国(12038)
- 环境(11345)
- 地方(10894)
- 农业(9897)
- 业经(9838)
- 贸(9577)
- 贸易(9574)
- 易(9261)
- 制(9226)
- 和(9124)
- 理论(8645)
- 务(8093)
- 财务(8071)
- 财务管理(8037)
- 银(7542)
- 银行(7515)
- 企业财务(7511)
- 划(7495)
- 机构
- 学院(178798)
- 大学(176965)
- 济(69281)
- 经济(67554)
- 管理(64780)
- 研究(59499)
- 理学(54934)
- 理学院(54255)
- 管理学(53154)
- 管理学院(52828)
- 中国(45292)
- 科学(39498)
- 京(38193)
- 农(34702)
- 财(32399)
- 所(32020)
- 江(29348)
- 业大(29107)
- 研究所(28998)
- 中心(28289)
- 农业(27387)
- 财经(25541)
- 北京(24320)
- 范(24093)
- 师范(23830)
- 州(23397)
- 经(22821)
- 经济学(21207)
- 院(20992)
- 技术(20428)
- 基金
- 项目(112803)
- 科学(85979)
- 研究(82137)
- 基金(78167)
- 家(68459)
- 国家(67866)
- 科学基金(56373)
- 社会(48689)
- 省(46149)
- 社会科(45924)
- 社会科学(45906)
- 基金项目(41897)
- 划(38385)
- 教育(38381)
- 自然(36667)
- 自然科(35615)
- 自然科学(35601)
- 编号(35201)
- 自然科学基金(34934)
- 资助(32623)
- 成果(28789)
- 重点(25961)
- 发(24896)
- 课题(24586)
- 部(24384)
- 创(22815)
- 科研(21823)
- 创新(21327)
- 计划(21213)
- 大学(21143)
共检索到2655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陶磊 张荣华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最新形态,人民群众是这一文明形态的实践主体,真正跨入生态文明时代首先需要达成生态文明的民众共识。这是满足民众生态需求的要求,也是遵循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质的要求,还是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要求,更是兑现中国共产党执政承诺的要求。生态文明达成民众共识至少要满足以下条件:民众生态文明意识的觉醒,生态执政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主流,经济发展不再成为生态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启动第一阶段的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
生态文明 民众共识 条件 中国共产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陶磊 张荣华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最新形态,人民群众是这一文明形态的实践主体,真正跨入生态文明时代首先需要达成生态文明的民众共识。这是满足民众生态需求的要求,也是遵循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质的要求,还是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要求,更是兑现中国共产党执政承诺的要求。生态文明达成民众共识至少要满足以下条件:民众生态文明意识的觉醒,生态执政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主流,经济发展不再成为生态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启动第一阶段的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
生态文明 民众共识 条件 中国共产党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忠祥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而生态环境面临严峻形势的今天,生态文明建设势在必行。我们应积极探索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并将其付诸实践,从而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建设 途径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刘海霞 马洪建
人类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同时带来了不容忽视的生态环境问题,习近平在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和胡锦涛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启迪下,提出了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其主要内容表现在三个层面:生产力层面,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生产关系层面,主张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调整并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的双重和谐;社会层面,强调关注生态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都具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蒋飞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林业获得蓬勃发展的机会,产业规模逐渐扩大,产业结构日臻完善,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尽管中国林业资源丰富,但存在产业化水平低、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之间联系不紧密、林产品种类单一等问题。鉴于此,应立足于生态文明建设背景,积极探索林业可持续发展策略,推进林业现代化发展进程。由王培君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概论》一书,系统分析了生态文明理念和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为中国林业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彭文英 戴劲
生态文明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新型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建设已融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生态文明建设包含生态伦理树立、生态文化营造、生态行为调控、生态环境建设四大基本内容,以及生态政治建设、生态科技进步两大基础保障。生态关系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基础科学问题,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科学议题,是生态补偿、区域协调的重要科学依据。文章以城乡关系为例,从生态产品供给、生态调节净化、生态文化服务及生态危害影响四个方面,探讨了城乡生态关系基本内容,提出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应加强生态关系研究,建立生态资产台账;以调控生态关系为核心,科学制定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与规划;以生态关系为依据,合理构建配套...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梁志敏
农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但近年来农业生态环境面临着化肥、农药、残膜等土壤和水污染,面临着秸秆焚烧等大气污染,面临着地下水资源严重短缺等问题,基于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农业生态治理迫在眉睫。文章通过对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原因的分析,探索通过完善地方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建立均衡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提高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科学配置化肥农药和地膜等农用物资、循环使用农业废弃物、推广使用节水灌溉技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等途径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农业生态 生态治理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严也舟#副教授 成金华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共产党在反思工业文明导致的生态危机,深刻认识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作出的理性选择,是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生态危机和人类的生存危机的唯一出路。本文对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理论的形成过程进行了系统梳理。
关键词:
生态运动 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卢洪友 许文立
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需要发挥"政府-市场-社会"三维机制的协同作用。在自然资源越来越稀缺和环境质量恶化越来越严重的双重压力之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安排中存在诸多矛盾与问题,因此,本文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机制创新"和"体制创新"两个方面,提出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政府-市场-社会"三维机制协同作用的措施建议,以期提高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国洪 朱芳芳
生态安全是一国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之一,它属于国家治理核心问题的一部分,而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监督子系统的组成部分,因此生态文明审计应该服务于国家治理。文章在论述生态文明审计与国家治理关系的基础上,从生态文明审计有利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维护人民切身利益以及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三个方面分析生态文明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职能作用,从完善生态审计制度、构建生态文明审计大格局、创新生态审计技术方法以及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四个方面探讨生态文明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路径。
关键词:
生态文明审计 国家治理 职能定位 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孙曜
"课程思政"的实施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创新提供了新的路径,目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导致大学生缺乏生态信仰、生态文明行为不够理性,教育实效有限。文章分析了当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困境,探讨基于"课程思政"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路径。
关键词:
“课程思政” 高校 生态文明 教育路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詹玉华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建设为了人、依靠人,建设成果由人民共享,把生态文明建设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其中,以广大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是根本属性,人民的主体力量是基本依靠,建设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内在动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根本价值理念和目标导向。以人为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丰富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引领建设的新维度、新方向和新境界。
关键词:
以人为本 生态文明 推进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维浩
针对我国现存的生态问题,习近平在反思人与自然关系、传统生产力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以人为本"的生态观、生态生产力的观点,实现了理论上的反思与超越;在反思工业文明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和明确了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全新的人类生存方式,是现代社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此外,还在反思超越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生态红线"、生态法治和全民生态自觉等新思想,从他律和自律两个层面上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要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既有理论上的构建,又有实践上的指导,为此,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扎实发展生态生产力,严格遵守"生态红线",全面施行生态法治,并逐步实现全民生态自觉。唯有如此,才能确保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成功。
关键词:
以人为本 生态生产力 生态自觉 生态红线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孙曜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大学生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力量,其生态文明素养高低是衡量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重要标尺。文章以"美丽中国"战略思想对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新要求为切入点,总结提炼出当前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从优化生态教育资源、建设生态校园、创新活动形式、培育低碳生活习惯等方面提出解决路径,以期为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
美丽中国 高职院校 生态文明 教育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