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30)
- 2023(5178)
- 2022(4566)
- 2021(4253)
- 2020(3421)
- 2019(7284)
- 2018(7543)
- 2017(13975)
- 2016(7665)
- 2015(8288)
- 2014(7757)
- 2013(7319)
- 2012(6439)
- 2011(5811)
- 2010(6021)
- 2009(5893)
- 2008(5550)
- 2007(4924)
- 2006(4563)
- 2005(4264)
- 学科
- 管理(24575)
- 济(23780)
- 经济(23746)
- 业(17848)
- 企(14073)
- 企业(14073)
- 农(10346)
- 环境(9646)
- 中国(7758)
- 方法(7285)
- 财(7015)
- 业经(6667)
- 农业(6625)
- 学(6426)
- 制(5968)
- 地方(5895)
- 生态(5797)
- 数学(5771)
- 划(5721)
- 数学方法(5590)
- 贸(5364)
- 贸易(5360)
- 易(5211)
- 和(5049)
- 资源(4934)
- 银(4921)
- 银行(4917)
- 理论(4809)
- 行(4682)
- 发(4628)
- 机构
- 学院(99465)
- 大学(94330)
- 济(36997)
- 经济(36048)
- 管理(36022)
- 研究(33475)
- 理学(29963)
- 理学院(29647)
- 管理学(28945)
- 管理学院(28794)
- 中国(27213)
- 科学(21226)
- 京(20303)
- 财(18227)
- 所(17067)
- 中心(16176)
- 江(16069)
- 农(15840)
- 研究所(15087)
- 范(14095)
- 师范(13993)
- 业大(13895)
- 财经(13691)
- 州(13271)
- 北京(13204)
- 院(12276)
- 经(12141)
- 农业(11969)
- 技术(11527)
- 省(11066)
- 基金
- 项目(63580)
- 研究(49649)
- 科学(49555)
- 基金(43854)
- 家(37833)
- 国家(37508)
- 科学基金(31914)
- 社会(30422)
- 社会科(28707)
- 社会科学(28700)
- 省(26594)
- 基金项目(23069)
- 教育(22265)
- 编号(21781)
- 划(21767)
- 自然(19660)
- 自然科(19069)
- 自然科学(19065)
- 自然科学基金(18656)
- 成果(17362)
- 资助(17287)
- 课题(15104)
- 重点(14810)
- 发(14789)
- 年(13503)
- 创(13272)
- 部(12865)
- 项目编号(12572)
- 性(12364)
- 创新(12360)
共检索到1557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尹立颖
生态文明是以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平等、共同、持续发展为宗旨的,科学的、自觉的文明形态。能源是一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方面所面临的挑战日益成为实现生态文明的巨大障碍。破解能源安全问题,就是要确保经济运行所需要的合理的、持续的能源供应和高效使用,且对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不会造成威胁,探索一条低投入、低消耗、少排放、高产出、可持续的能源开发利用道路,实现经济与能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中央党校"能源安全问题研究"课题组 曹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雷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与生产国之一,中国能源安全问题是国家持续发展所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和基本任务。鉴于迅速变化的消费结构、有限的资源和生态环境基础, 21世纪中国能源安全的基本任务是:在不断扩大资源国际化的基础上,实现资源进口来源和方式的多样化以及及早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宋德星
从长历史时段考察可知,能源安全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而真正全球性的能源安全问题的突现,当数工业化时代石油供应可能中断或短缺带来的风险问题,以及伴生的地缘政治角力问题。结果,以石油为核心的能源交易,不再是简单的经济意义上的交易,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异化为一种政治商品,它不仅要服从市场经济的规律,更要受制于权力政治的作用。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政府在能源安全问题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而制定一项合理的能源安全战略,也就成为当今中国必需解决的紧迫战略课题。
关键词:
能源 安全 中国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于文金 邹欣庆 朱大奎 张永战
21世纪是海洋经济时代。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能源问题日益突出。2005年石油进口量达到了12 280万t,对外依存度达到34%。由于我国陆上石油资源日益枯竭,海上石油开发就成为能源的战略重点。南海陆架具有良好的生油和储油岩系,可能成为另一个波斯湾或北海油田。南海扼海上要冲——马六甲海峡,南海航线是我国能源的海上生命线,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发展深海油气的勘探和开发技术,开发我国的南海深水石油资源,维护海域主权已经刻不容缓。优先进行南海石油开发是破解我国石油能源困局、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选战略。
关键词:
石油资源 海洋开发 能源安全 南海 中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罗海平 王妍华 朱勤勤
生态安全是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我国面临粮食供给与需求、国内外粮食市场以及农业生态资源等多个维度和层次的粮食安全压力,粮食安全的生态安全问题突出。水资源、土壤环境日趋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安全问题严重影响到我国可持续性的粮食安全战略。为此,需防范粮食安全的生态风险,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集中治理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农业生态承载力,通过农田生态治理实现我国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双重目标。
关键词:
生态安全 粮食安全 生态治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惠杰
生态文明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新成果,大学生创业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大学生创业教育,在生态文明视阈下探讨大学生创业教育,对提高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可持续性,对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大学生 创业教育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徐岩
和谐消费是人类对消费行为的深刻反思和理性选择,是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消费模式,强调人类的消费行为与自然环境相和谐、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相统一、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相适应。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和谐消费的实现,不仅有赖于人们消费理念的提升,更需要政策的引导与激励。
关键词:
生态文明 消费 和谐消费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银华
城市虽然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但同时也是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集中地。随着珠海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本文基于DPSIR建立低碳城市建设水平评价体系对2010-2014年珠海市低碳建设水平情况进行评价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
低碳建设 生态文明 低碳城市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华军
从生态文明视阈出发,在环境生产技术和DEA框架下,采用基于全局基准技术的非径向方向性距离函数模型构建一种新型的环境污染排放绩效指数,测度2000年~2012年中国分省及区域环境污染排放绩效,并基于Bootstrap截断回归方法实证考察环境污染排放绩效的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样本考察期内,我国环境污染排放绩效指数均值为0.812 2,表明环境污染排放绩效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以2005年为拐点,中国的环境污染排放绩效指数呈"V"型变化,"十二五"以来的提升速度明显快于"十一五"时期;在空间分布上,东部地区的环境污染排放绩效最高,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低;"十一五"以来,东部地区的环境污染排放绩效的提升速度明显快于中西部地区,区域之间环境污染排放绩效的差距呈现先缩小后扩大的演变趋势;经济发展、结构调整和环境规制是影响环境污染排放绩效的重要因素,应通过不断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完善环境规制等措施,来提升环境污染排放绩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言
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推动了我国各个领域的发展进步,包括军事领域、科技领域和文化领域等,同时居民的文明意识也得以提升。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生态文明思想,使得生态文明受到了教育界的高度重视。文章首先阐述了高职院校学生的特殊性,包括素质的特殊性、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和培养周期的特殊性;其次分析了高职院校生态文明建设与思政课程结合现状,进一步分析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生态文明教育的问题,包括内容活动实效性和创新性不强、学生缺乏生态文明意识、思政课教师队伍普遍缺乏生态文明教育相关专业知识;最后提出生态文明视阈下高职思政教育的路径。
关键词:
生态文明 思政教育 高职院校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焦红强
生态文明是科学指导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新的价值理念,对于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也具有指导意义。按照生态文明理念,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有自己的生态位,需要形成自己应然的形态和功能,开拓出应有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当下作为一种迫切需要,就是切实解决中高职衔接问题。为此,亟须厘清中高职衔接的内涵,从而在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定位,实现职业院校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受教育者和谐成才。
关键词:
生态文明 中高职衔接 价值取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