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18)
2023(7265)
2022(6069)
2021(5746)
2020(4783)
2019(10440)
2018(10705)
2017(20508)
2016(10730)
2015(11944)
2014(11418)
2013(10789)
2012(9064)
2011(8279)
2010(8621)
2009(8184)
2008(7486)
2007(6692)
2006(5671)
2005(4900)
作者
(28364)
(23578)
(23202)
(22408)
(14692)
(11159)
(10618)
(8952)
(8780)
(8179)
(7911)
(7899)
(7299)
(7259)
(7158)
(6996)
(6968)
(6873)
(6792)
(6548)
(5795)
(5616)
(5583)
(5417)
(5296)
(5188)
(5166)
(5132)
(4672)
(4668)
学科
(41394)
经济(41358)
管理(31074)
(25966)
方法(21522)
(21129)
企业(21129)
数学(19393)
数学方法(18869)
(12394)
环境(10569)
中国(10250)
业经(9263)
理论(8489)
(8365)
农业(8175)
(7918)
(7695)
贸易(7691)
(7436)
地方(7120)
(7083)
(7067)
生态(6307)
(5904)
教学(5748)
(5494)
银行(5489)
(5480)
资源(5465)
机构
学院(145743)
大学(139768)
管理(57326)
(54758)
经济(53588)
理学(50255)
理学院(49790)
管理学(48474)
管理学院(48264)
研究(42429)
中国(32236)
(28402)
科学(27416)
(23826)
业大(20965)
(20628)
(20278)
(20270)
中心(20060)
财经(19430)
(19419)
师范(19256)
研究所(18618)
北京(17588)
(17522)
(17161)
技术(16848)
经济学(16028)
(15795)
农业(15735)
基金
项目(101372)
科学(80304)
研究(74668)
基金(72385)
(62586)
国家(62102)
科学基金(54389)
社会(46991)
社会科(44579)
社会科学(44569)
(41707)
基金项目(37664)
教育(35621)
自然(35499)
自然科(34643)
自然科学(34638)
(34194)
自然科学基金(33942)
编号(31924)
资助(30047)
成果(23691)
重点(22896)
(21720)
课题(21651)
(21393)
(21011)
创新(19888)
科研(19356)
项目编号(19078)
国家社会(18906)
期刊
(62155)
经济(62155)
研究(37194)
中国(25273)
管理(21075)
学报(19389)
科学(19271)
(18651)
教育(17949)
(16866)
大学(15053)
学学(14327)
技术(14232)
业经(13441)
农业(13300)
经济研究(10980)
(9934)
金融(9934)
统计(9168)
商业(8935)
(8550)
财经(8321)
决策(7617)
资源(7279)
(7209)
(7136)
技术经济(6782)
科技(6713)
(6645)
问题(6609)
共检索到2009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徐岩  
和谐消费是人类对消费行为的深刻反思和理性选择,是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消费模式,强调人类的消费行为与自然环境相和谐、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相统一、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相适应。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和谐消费的实现,不仅有赖于人们消费理念的提升,更需要政策的引导与激励。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俞建国  王小广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其重要内容中之一,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新军  杨娟  邵超峰  黄磊  
实施生态移民,特别是将位于生态脆弱区的贫困人口有计划、有步骤地迁移至环境宜居新区,是摆脱生态贫困和人口贫困恶性循环的必要举措,是我国西部落后地区新时期移民工作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全新探索。通过对国内外生态移民研究与实践进展分析,探讨了生态文明视域下生态移民的定位和内涵。围绕生态移民新区的可持续发展,针对生态移民三个环节,即原住地的生态修复、安置区的开发与移民的安置以及安置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探讨了迁出区的生态修复和安置区的扶贫开发模式。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群  
和谐理念贯穿中国传统法文化始终,形成独特的"息讼"与"无讼"的价值内核,并具有现代特质。和谐主义是职权主义与当事人主义的高层次超越,是我国民事诉讼模式在转型期的发展向度与最佳选择。因此可以借鉴儒家和谐理念的现代特质,重新审视道德教化的独特作用,打破传统诉讼模式的禁锢,科学设定法官与当事人的权力与权利关系,从理念与制度上重构和谐的民事诉讼模式。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敬  张忠潮  
不同的文明形态下形成不同的消费观念。适度消费观是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消费观。它克服了工业社会单纯的立足于经济发展,毫无节制的牺牲环境与过度消耗资源的缺陷。适度消费观倡导:生态消费,即人类的消费应与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为上限;均衡消费,即代际以及空间分布均衡的消费;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消费;综合型消费,反对"纵欲"的物质消费,提倡更高层次的精神消费。要将适度消费观推向实践,应该从教育、资源的循环利用以及法律等方面做好工作。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吴迪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的宏伟目标,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时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先需要把自然生态环境自觉地纳入到生产实践活动的规划之中,将自然融入到人、经济、文化、科技所构成的有机整体中;需要我们在价值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进行相应的变革。而构建可持续消费模式,正是在消费领域落实生态文明理念的具体体现。可持续消费是对传统高消费、高污染的消费模式的变革,是对消费异化现象的修正。可持续消费模式的构建,是落实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环节,需要通过转变消费观念、优化消费结构等途径来实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众  
生态文明的内涵符合当前我国大力提倡可持续发展理念,也是乡村生态旅游的重要指导理念。乡村生态旅游是结合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特点的新型旅游产业,它的出现有利于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也有利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笔者从市场需求和经营管理主体为出发点讨论目前我国乡村生态游的主要发展模式,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以期其得到更好的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惠杰  
生态文明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新成果,大学生创业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大学生创业教育,在生态文明视阈下探讨大学生创业教育,对提高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可持续性,对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华军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银华  
城市虽然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但同时也是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集中地。随着珠海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本文基于DPSIR建立低碳城市建设水平评价体系对2010-2014年珠海市低碳建设水平情况进行评价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华军  
从生态文明视阈出发,在环境生产技术和DEA框架下,采用基于全局基准技术的非径向方向性距离函数模型构建一种新型的环境污染排放绩效指数,测度2000年~2012年中国分省及区域环境污染排放绩效,并基于Bootstrap截断回归方法实证考察环境污染排放绩效的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样本考察期内,我国环境污染排放绩效指数均值为0.812 2,表明环境污染排放绩效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以2005年为拐点,中国的环境污染排放绩效指数呈"V"型变化,"十二五"以来的提升速度明显快于"十一五"时期;在空间分布上,东部地区的环境污染排放绩效最高,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低;"十一五"以来,东部地区的环境污染排放绩效的提升速度明显快于中西部地区,区域之间环境污染排放绩效的差距呈现先缩小后扩大的演变趋势;经济发展、结构调整和环境规制是影响环境污染排放绩效的重要因素,应通过不断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完善环境规制等措施,来提升环境污染排放绩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言  
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推动了我国各个领域的发展进步,包括军事领域、科技领域和文化领域等,同时居民的文明意识也得以提升。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生态文明思想,使得生态文明受到了教育界的高度重视。文章首先阐述了高职院校学生的特殊性,包括素质的特殊性、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和培养周期的特殊性;其次分析了高职院校生态文明建设与思政课程结合现状,进一步分析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生态文明教育的问题,包括内容活动实效性和创新性不强、学生缺乏生态文明意识、思政课教师队伍普遍缺乏生态文明教育相关专业知识;最后提出生态文明视阈下高职思政教育的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焦红强  
生态文明是科学指导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新的价值理念,对于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也具有指导意义。按照生态文明理念,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有自己的生态位,需要形成自己应然的形态和功能,开拓出应有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当下作为一种迫切需要,就是切实解决中高职衔接问题。为此,亟须厘清中高职衔接的内涵,从而在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定位,实现职业院校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受教育者和谐成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爽  
环境权是农民的一项基础性权利,其实现程度关乎着国家的经济繁荣与社会稳定。在现实层面上,农民环境权的实现面临着严峻的形势,现有的环境立法偏重于城市,缺乏对农民环境权的直接保护,农村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不完善,环境执法存在缺陷,农民的环境维权能力弱。为此,我们需要对农民环境权的保护进行有效的法律规制。具体措施包括:完善农民环境权保护立法,加强农村环境执法管理,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同时,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环保的资金支持,建立专门的农村环境法律援助机构,落实农民的环境知情权与平等的环境参与权,提高农民的环境权利意识。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尹立颖  
生态文明是以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平等、共同、持续发展为宗旨的,科学的、自觉的文明形态。能源是一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方面所面临的挑战日益成为实现生态文明的巨大障碍。破解能源安全问题,就是要确保经济运行所需要的合理的、持续的能源供应和高效使用,且对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不会造成威胁,探索一条低投入、低消耗、少排放、高产出、可持续的能源开发利用道路,实现经济与能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