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81)
- 2023(5207)
- 2022(4518)
- 2021(4129)
- 2020(3314)
- 2019(7067)
- 2018(6950)
- 2017(12602)
- 2016(7026)
- 2015(7811)
- 2014(7384)
- 2013(6571)
- 2012(5411)
- 2011(4906)
- 2010(5012)
- 2009(4560)
- 2008(3914)
- 2007(3286)
- 2006(2798)
- 2005(2351)
- 学科
- 管理(20698)
- 济(19124)
- 经济(19106)
- 业(15389)
- 企(13291)
- 企业(13291)
- 环境(8634)
- 农(6992)
- 方法(6502)
- 理论(6263)
- 业经(5888)
- 中国(5815)
- 财(5594)
- 学(5457)
- 生态(5457)
- 数学(4976)
- 划(4941)
- 教学(4908)
- 数学方法(4884)
- 和(4641)
- 农业(4600)
- 技术(4449)
- 教育(4440)
- 地方(4374)
- 贸(4118)
- 贸易(4116)
- 务(4103)
- 财务(4094)
- 财务管理(4091)
- 资源(4076)
- 机构
- 学院(89955)
- 大学(76391)
- 管理(29691)
- 济(28013)
- 经济(27301)
- 理学(25621)
- 理学院(25349)
- 研究(24889)
- 管理学(24789)
- 管理学院(24660)
- 职业(18361)
- 中国(17571)
- 技术(17283)
- 科学(16628)
- 京(15856)
- 江(13833)
- 技术学院(13539)
- 职业技术(13263)
- 财(13056)
- 范(12516)
- 师范(12416)
- 所(11912)
- 州(11752)
- 业大(11725)
- 农(11565)
- 中心(11554)
- 研究所(10864)
- 财经(10464)
- 北京(9489)
- 院(9481)
- 基金
- 项目(60435)
- 研究(49602)
- 科学(47719)
- 基金(40240)
- 家(34312)
- 国家(33987)
- 科学基金(29530)
- 社会(29165)
- 省(27803)
- 社会科(27452)
- 社会科学(27448)
- 教育(25169)
- 编号(23591)
- 划(22142)
- 基金项目(21358)
- 自然(18074)
- 自然科(17535)
- 自然科学(17532)
- 成果(17248)
- 自然科学基金(17171)
- 课题(17119)
- 年(16039)
- 资助(15305)
- 重点(14602)
- 发(14056)
- 创(13502)
- 规划(13285)
- 项目编号(13248)
- 性(12452)
- 创新(12224)
共检索到1220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焦红强
生态文明是科学指导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新的价值理念,对于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也具有指导意义。按照生态文明理念,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有自己的生态位,需要形成自己应然的形态和功能,开拓出应有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当下作为一种迫切需要,就是切实解决中高职衔接问题。为此,亟须厘清中高职衔接的内涵,从而在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定位,实现职业院校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受教育者和谐成才。
关键词:
生态文明 中高职衔接 价值取向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海华 梅亚萍
中高职衔接在不同的时代背景和教育理念指导下,会有不同的价值取向。从历史的角度看,我国中高职衔接价值取向经历了重教育、轻职业,职业性与教育性并举以及人本与科学并举的演变历程。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我国中高职衔接应追求多元化、终身学习导向以及科学发展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
终身学习 中高职衔接 价值取向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芦京昌
本文就浙江省中高职衔接工作在操作层面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展开讨论,从选拔方式、课程衔接、提前介入、工具课和技能课等几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完善选拔比例、加强课程衔接、高职提前介入、抓好工具课和技能课等改革建议。
关键词:
中高职衔接 改革 协作 探讨 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国庆在《江苏高教》2013年第3期撰文分析了中高职课程形成的路径、展开的逻辑、课程分段的处理以及课程任务的分担四大问题。就课程形成的路径而言,目前许多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是按对照式或下延式路径展开。这两种设计路径不能满足中高职衔接最为重要的目的,即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国庆 石伟平
中高职衔接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的热点问题,该问题的本质既不是如何推进局部办学实体之间的衔接,也不仅仅是如何使高职教育体现出相对于中职教育的高等性,而是如何通过中高职课程的衔接,实现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这一重要战略目标。实现中高职课程的衔接,应在思维模式上突破当前的"定位说"之争,采用课程论的思维模式,从对具体课程内容的分析出发实现中高职课程的明确定位及衔接。在方法上,则应采取从职业岗位到工作任务再到职业能力的逐层推进技术路径。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中高职 课程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振元
"中高职衔接"是构建职业教育体系的应有之义,作为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由来已久,但是在长期的教育发展现实中却举步维艰。制约因素是多方面的,而根本的原因在于"应试教育"体制的制约,而围绕体制制约又盘结着课程不衔接、专业不匹配、学制不融合等多重制约因素。2015年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规定的"全面实现中高职衔接"之年,长期形成的困局必须破解,而破解这一困局需要树立系统思维,从长计议、精细安排,以体制改革创新为抓手,课程衔接、专业匹配、学制融合等多重要素协同推进,注重调动中职和高职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合力攻关,努力将写在纸面上的美好愿景变为当下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现实成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宋春林
"十三五"期间,新的发展形势对我国职业教育提出更高要求,着力完善现有职业教育体系,搭建中高职衔接的"立交桥"意义重大。当前中高职衔接中存在办学特色不足,校企合作深度不够,教育衔接存在脱节,师资交流浅且经验不足等四个方面问题。针对中高职衔接失调特征,应在以下方面着力突破:建立中高职衔接保障运行机制;推动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促进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衔接;加强师资建设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兴洲 耿悦
目前,中高职衔接已成为应对职业教育外部改革与内在发展需求的必然趋势,而课程衔接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中高职衔接背景下"课程链"的建构是对课程衔接实践理念指导的初步探索。以德、美两国为代表的国际背景为基础,从"课程链"的内涵、意义、建构的具体要求以及保障等四个方面来阐释,强调课程衔接要依据社会发展需求、人才培养规律和职业发展规律,突出衔接的灵活性、人本性与规律性等特征,在国家政策、优质师资队伍以及评价机制等保障体系下,以课程衔接推进中高职的有效衔接,逐步建立与完善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关键词:
中高职衔接 “课程链” 建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松林 纪昌峰 叶晓星
对中高职衔接办学管理的研究表明:中高职衔接的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管理的有效性低,学生管理是薄弱环节;五年专缺乏分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技能发展目标;五年专的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的重复率低,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中高职衔接必须从中高职接续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理念出发,省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明确职责,建立衔接办学的退出机制,建立课程与教学衔接机制,加强监督评估。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高职教育 中高职衔接 案例研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谈竹琴 王友良
文章阐明了中高职衔接和课程衔接的涵义,分析了我国高职英语的教学现状,论述了课程衔接对高职英语教学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中高职衔接视角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设想。
关键词:
中高职衔接 课程衔接 高职英语 改革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金泽龙
构建中高职衔接职教体系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明确该体系的内涵、把握和遵循该体系的理论依据,是有效构建中高职衔接职教体系的重要前提。通过对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哲学等科学体系的深度解读和研判,以上述学说为建构中高职衔接体系的学术依据与支持基石,应用其科学理论为指导,围绕外部适应性、内部适应性、内在衔接性、内外交融性四个方面来探索中高职衔接职教体系的有效构建。
关键词:
中高职衔接 职教体系 理论依据 现实构想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少华
中高职衔接是培养高技能人才,实现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最终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对国内外中高职衔接现状的阐述,针对当前我国中高职衔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包括:适应区域产业需求,明晰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保障体系;建立课程标准,强化内容衔接;强化师资建设,统筹教师专业发展。
关键词:
现代职教体系 中高职衔接 技能型人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湛年远 谭永平
中高职衔接贯通、产学研用合作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的重要通道。因此,在我国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型时期,要从招生考试、课程改革、联合培养以及考核评价、平台建设等方面入手,探索和建立中高职衔接贯通、产学研用合作协同的系统化育人模式。
关键词:
中高职 衔接贯通 产学研用 协同育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磊
中高职衔接已经成为构建我国现代职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培养质量的视角审视当前的中高职衔接实践仍存在许多问题,如无考核升学导致学习能力弱无化,膨胀的招生规模导致质量平庸化,无内涵的衔接导致培养质量表面化,管理欠规范导致运行过程随意化,以及两个办学主体导致隔阂的固有化等。针对这些实然问题,建议坚持严进严出的培养策略、以增退机制为抓手、以课程衔接为突破和以评价机制来促进过程管理等应然取向。
关键词:
培养质量 中高职衔接 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