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41)
2023(3195)
2022(2827)
2021(2762)
2020(2221)
2019(4818)
2018(4946)
2017(8972)
2016(5132)
2015(5713)
2014(5710)
2013(5413)
2012(5296)
2011(4852)
2010(5160)
2009(5043)
2008(5105)
2007(4778)
2006(4402)
2005(3987)
作者
(16181)
(13687)
(13485)
(12853)
(8582)
(6683)
(6117)
(5270)
(5105)
(4909)
(4724)
(4621)
(4321)
(4311)
(4192)
(4164)
(4049)
(4033)
(3941)
(3880)
(3428)
(3422)
(3246)
(3147)
(3026)
(3004)
(2982)
(2982)
(2790)
(2776)
学科
管理(20313)
(18457)
经济(18433)
环境(13434)
(12390)
(10836)
企业(10836)
(7867)
(7453)
方法(7011)
生态(6435)
资源(5852)
(5715)
规划(5685)
环境规划(5528)
数学(5280)
数学方法(5117)
(5068)
(4617)
中国(4525)
地方(4382)
业经(4135)
(4114)
理论(4054)
(3566)
区域(3563)
农业(3546)
(3451)
区域环境(3285)
(3283)
机构
学院(76936)
大学(76889)
研究(27337)
管理(26821)
(26347)
经济(25593)
理学(22574)
理学院(22264)
管理学(21687)
管理学院(21575)
中国(20877)
科学(19455)
(17509)
(14697)
(14413)
研究所(13359)
中心(12922)
业大(12761)
(12554)
(12254)
(11507)
师范(11383)
北京(11228)
农业(11214)
(10121)
(10103)
财经(9663)
(9083)
师范大学(9078)
(8606)
基金
项目(50573)
科学(39011)
基金(35986)
研究(35333)
(32309)
国家(32046)
科学基金(26786)
社会(22081)
社会科(20800)
社会科学(20790)
(20077)
基金项目(19122)
自然(17874)
自然科(17241)
自然科学(17233)
自然科学基金(16877)
(16817)
教育(15288)
资助(14695)
编号(13801)
重点(11709)
成果(11393)
(10995)
(10404)
(9702)
科研(9702)
课题(9690)
计划(9637)
国家社会(9145)
创新(9118)
期刊
(34316)
经济(34316)
研究(19799)
中国(17235)
学报(15513)
科学(13420)
(13241)
大学(11303)
学学(10674)
(9944)
管理(9502)
农业(9185)
教育(8645)
资源(6525)
技术(5631)
业经(5583)
(5263)
金融(5263)
图书(5061)
(4989)
(4943)
财经(4855)
生态(4693)
问题(4349)
(4216)
科技(4160)
林业(4107)
业大(4033)
经济研究(3979)
书馆(3668)
共检索到1186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郭启民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形态。它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环境保护由技术、政策层次的单一领域向经济基础及上层建筑等领域渗透的开始。严峻的生态环境情况表明,不追求生态文明的更高境界,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结果,很可能是大多数人还没有享受到工业文明的成果,却要为工业文明的推进付出巨大代价。我们必须正确认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从国家发展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凌汉  娄成武  王刚  
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实践在各地的深入开展,在明确行政目的、规范政府行为、满足公众需要等方面产生了积极作用。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背景下,有必要通过环境保护绩效评估方式提升区域生态质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基于国内外环境绩效及生态文明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提出地方政府应在尊重生态规律、遵守法律规章的前提下,以地方政协为评估主体,构建系统、科学、有效的环境保护绩效评估体系。为了确保评估体系质量,在构建过程中尤其要注意评估目标、绩效模型框架、指标维度、指标及指标要素的选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志鑫  
环境权因生态环境危机而产生,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在当前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我国实施了以修改《环境保护法》为代表的环境权保障措施,但仍存在宪法未明确公民环境权、环境法对公民环境权立法强化不够等一些缺陷。在总结我国法律对环境权保护现状的基础上,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提出完善我国公民环境权法律保护的建议:把生态文明和环境权写入宪法;在民事基本法律中明确公民环境权的基本内容;完善公民参与制度;拓宽救济渠道。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莫神星  
环境道德是公民在建立可持续发展社会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其主要内容是尊重自然、保护环境、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人与自然界和谐相处。我们必须认识自然,顺应自然规律,科学地协调、改造环境,善待地球,珍惜资源、节约能源,走生态文明、低碳发展之路。再塑中国人的生态环境道德,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和环境道德水准,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环境保护事业的重要措施。我们要改变对自然的态度,寻求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启明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承受着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带来的巨大压力,与城市的环境污染治理程度相比,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框架下,统筹城乡发展,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是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重要路径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芳  
在农民的各种权利中环境权是基础性权利,其能否顺利实现关系着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但目前实现农民环境权的形势比较严峻,立法方面重视城市而忽视保护农民的环境权,农村环境执法力度不足、公开环境信息的机制不健全、农民维权能力不足。所以我们要运用法律制度对农民正当环境权进行保护。本文以阐述农民环境权概念和内涵为基础,分析农民环境权的特殊性,针对农民环境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和研究生态文明视域下法律保护的策略和措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爽  
环境权是农民的一项基础性权利,其实现程度关乎着国家的经济繁荣与社会稳定。在现实层面上,农民环境权的实现面临着严峻的形势,现有的环境立法偏重于城市,缺乏对农民环境权的直接保护,农村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不完善,环境执法存在缺陷,农民的环境维权能力弱。为此,我们需要对农民环境权的保护进行有效的法律规制。具体措施包括:完善农民环境权保护立法,加强农村环境执法管理,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同时,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环保的资金支持,建立专门的农村环境法律援助机构,落实农民的环境知情权与平等的环境参与权,提高农民的环境权利意识。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宏岳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建设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内在统一的关系,发展循环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在生态文明观指导下,我国走新型工业道路又有新的内涵和路径选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程波  
环境政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文章在回顾自新中国建国以来环境政策发展、演进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环境政策在经济、环境安全和法制等方面的"不足"。为此,需要努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大力发展科技,进一步加强国际环境合作以及深化环境法律体系改革,从而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胡世强  刘金彬  
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企业环境成本控制,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协调与共赢。然而,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现状却不容乐观。本文通过总结企业环境成本控制过程中的得与失,并在剖析其成因基础上,结合生态文明观对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提出的新要求,探讨了加强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对策,期望能为实现企业环境成本的有效控制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提供参考。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洪远  金书秦  张灿强  
当前中国农业资源环境问题突出表现为资源约束增强、污染形势严峻、生态系统退化。这些问题制约农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导致农村居民健康水平下降,甚至引发群体性冲突。在今后一段时期,农业的资源环境约束仍将进一步趋紧,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难以得到根本扭转,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要点是遏制工业和城市污染向农村扩散、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土壤污染。加强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一要健全农村生态文明管理体制和制度,二要创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技术体系和服务方式,三要强化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四要加大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投入力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侃  栾胜基  
工业文明所持有的机械世界观是生态危机的根源所在,也是农业环境问题的根源所在。生态危机的解决需要一种文明范式的转型。建立于有机世界观之上的生态文明借用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将人和自然放置于同一巨系统中进行考虑,旨在重构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视角强调农业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联性。农业作为人与自然环境交互界面上的活动,不仅仅具有生产功能,更具有生态功能。而自然环境不是单纯的基本农业生产资料的提供者,其同时也反作用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因此,未来农业环境保护需要采用主动保育的做法。一方面,制定相应的政策发挥农业对环境的正外部性;另一方面,对农业环境给予人文关怀,让其休养生息。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崔亚虹  
民族地区的生态文明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和整个国家的生态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基础上,提出了民族地区加快生态农牧业建设、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和完善税收制度、加强生态环境法制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丽  
面对日益严峻的农村生态文明现状,农民生态伦理素质必须尽快得到有效加强与提高。这就需要我们从生态文明视野出发,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切实培育新时期农民的生态伦理意识。因此,本文将首先解释下生态伦理的内涵及特征,然后指出了当前农民生态伦理问题,最后提出了当前我们应该在生态文明视野下加强对于农民生态伦理意识的培育工作,让他们能够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具备较高的生态伦理意识,促进他们更为积极主动的保护生态环境,协调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华启和  
通过对生态危机问题进行道德的思考,阐述了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价值诉求,在分析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内容的基础上,进而提出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路径:以创建"绿色大学"为契机,利用课堂载体、网络载体、社区载体来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培育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为生态文明的建设造就可持续发展的人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