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48)
2023(16960)
2022(14602)
2021(13690)
2020(11312)
2019(25796)
2018(25853)
2017(48505)
2016(26727)
2015(30028)
2014(29926)
2013(29144)
2012(26750)
2011(24225)
2010(24114)
2009(22428)
2008(21143)
2007(18700)
2006(16444)
2005(13850)
作者
(77952)
(64590)
(64148)
(61051)
(40898)
(31290)
(29196)
(25393)
(24832)
(23121)
(22155)
(21815)
(20714)
(20265)
(19947)
(19851)
(19601)
(19081)
(18593)
(18401)
(16258)
(15882)
(15655)
(14978)
(14545)
(14515)
(14441)
(14181)
(13206)
(12993)
学科
(99109)
经济(98981)
管理(72648)
(68688)
(54104)
企业(54104)
方法(42489)
(37167)
数学(36309)
数学方法(35809)
中国(27630)
(25484)
(25357)
业经(24854)
农业(24608)
地方(22998)
(20007)
环境(18078)
理论(18035)
(16714)
(16542)
贸易(16533)
(15990)
(15341)
银行(15274)
技术(15006)
教育(14814)
(14797)
(14755)
金融(14746)
机构
学院(368752)
大学(367383)
管理(140969)
(136004)
经济(132659)
研究(127036)
理学(121885)
理学院(120418)
管理学(118021)
管理学院(117394)
中国(93234)
科学(83651)
(79297)
(70950)
(64777)
(62086)
业大(60807)
研究所(59497)
中心(58012)
(55560)
农业(55024)
(51760)
师范(51170)
北京(49504)
财经(49244)
(46836)
(44948)
(44693)
技术(41860)
师范大学(40998)
基金
项目(259248)
科学(201162)
研究(188197)
基金(183962)
(162358)
国家(160957)
科学基金(136090)
社会(115352)
社会科(108639)
社会科学(108610)
(103892)
基金项目(97942)
自然(89597)
自然科(87397)
(87383)
自然科学(87368)
教育(86250)
自然科学基金(85762)
编号(78363)
资助(74966)
成果(63707)
重点(58547)
(55900)
(55353)
课题(54572)
(53509)
创新(49808)
科研(49628)
计划(48049)
大学(47158)
期刊
(155552)
经济(155552)
研究(104650)
中国(75140)
(68328)
学报(66124)
科学(58823)
管理(49299)
大学(49007)
(46700)
教育(46398)
农业(46333)
学学(46074)
技术(31501)
(29833)
金融(29833)
业经(28954)
经济研究(23214)
财经(22539)
(22448)
图书(20811)
问题(20117)
(20043)
(19319)
科技(19001)
业大(18027)
资源(17583)
理论(16421)
技术经济(16227)
现代(15860)
共检索到5402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连升  王颖  姚易轩  
本文以浙江省遂昌县和庆元县为例,从专家、居民、游客三个层次构建美丽乡村主观评价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主观调查评价进行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及回归分析进行客观实证检验,对两县美丽乡村建设进行全面地分析和评价并提出建议,从而为美丽乡村评价体系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洋  
"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升级版"的新农村建设,是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2013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的重要举措和实践。"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因此,当前我们要抓住"美丽乡村"建设这个契机,积极探索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径,从而不断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国栋  孙琪光  
本文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指明实现乡村振兴,要抓好美丽乡村建设,文中以盘锦市美丽乡村建设为例,分析了盘锦美丽乡村的建设实践,并从具体实践的视角,指出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并站在全省乡村振兴的战略高度,提出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着力点和展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佳  王雷  
本文从自然生态景观,人文景观,管理环境和美感效果4个方面,景观多样性,景观破碎化程度,历史文化遗存,地形地貌多样化等共23个评价指标,构建了乡村景观评价体系,为乡村景观建设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明刚  
本文在企业实地调研和专家咨询基础上,构建了一套以碳排放、碳减排、生态文明建设为准则层的企业碳排放评价体系,随后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相对权重,并将该评价体系具体应用到10家调研企业。研究发现,大多数企业都重视碳排放指标,尤其是控制CO_2直接排放量以达到环保监管要求,但较少企业重视碳减排和生态文明建设,即有效利用地质碳汇达到减排效果并重点关注生态经济建设投入产生的绿色收益。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蔡春杰  张沛  高吉奎  
生态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意,更是乡村发展的起点和基础。基于对黄土丘陵沟壑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及乡村发展的研究,从理论角度分析生态文明与乡村发展之间的互动逻辑,认为生态文明是乡村发展的基础、基质与基本要求,乡村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动机、动力与动态变量,二者是辩证统一的互动反馈关系;从实践角度,选取榆林市三鱼路沿线乡村为实证案例,基于生态文明视角提出沟域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修复、人居环境提升、生态产业重构、生态乡村治理等乡村发展的关键路径。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陈新颖  张健军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农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明显增强,部分意识已转化为行为动力,但生态文明行为整体表现滞后。分析了农民生态文明行为现状及对"美丽广西"乡村建设的启示,利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促进公众生态文明行为提升、引导公众生态文明行为养成的八种途径,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付洪良  曹永峰  于敏捷  
与城市相比,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更为紧迫,但动力不足。浙江美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成绩显著,探究其动力机制的形成演变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梳理了浙江美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演变,阐释了动力作用机理,利用因子分析,发现政府推动力、经济拉动力和生态自觉力是浙江美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因子,其中,政府是浙江美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外部推动力,经济利益是重要外在诱因,生态自觉力是内在动力且其贡献率逐渐增强。最后总结了浙江美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动力机制并给出启示。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周  
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的推进,极大地丰富了商品供给,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生活,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国家实力,然而也出现了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等问题。为了纠正这个偏差,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蔡永海  孙垚  
生态旅游就是将生态文明理念与旅游业相结合,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对第三产业的内涵式增长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并有助于推动美丽中国建设。乡村生态旅游作为我国生态旅游的一种形式,内蕴丰富的现代生态文明理念,它既汲取了我国"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精髓,亦借鉴了国外生态旅游的新经验,是在结合我国地区特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本文以四川省达州市为例,就其乡村生态旅游实际提出了应加强其资源规划与保护、着重挖掘其文化内涵、打造其旅游品牌、实施其管理与引导相结合等对策,从而进一步促进乡村生态旅游的繁荣。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强   朱婷玮   张鲸   尚宇辰  
自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国土空间治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生态文明为基点,以美丽国土为目标的“空间治理体系”概念逐步被提出。但目前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发展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的协同机制尚需完善。第二,基于产权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尚不完善。第三,国土空间治理权力配置尚不完善。第四,治理机制的协同性不足,基于自然的治理机制薄弱。在深入分析国土空间治理相关理论、中国国土空间治理发展历程及现状问题的基础上,从生态文明的视角,提出以构建美丽国土、推进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建立统一、协同的空间规划体系、基于产权的自然资源监管体系、基于开发权的全域空间用途管制体系、完善国土空间治理权力配置体系以及四“部门”治理机制为核心内容的现代化国土空间治理体系。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何成军  李晓琴  银元  
休闲农业的发展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美丽乡村建设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和管理支持,二者的协调发展对于乡村地区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具有重大意义。在对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两个子系统预选指标选择的基础上,通过专家筛选、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指标鉴别和定量检验,构建一整套科学、全面评价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耦合度的指标体系,并通过层次分析法和包络数据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再以物理学上容量耦合模型为依据构建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以都江堰现代农业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运用这套指标体系进行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之间耦合度的评价,为休闲农业和美丽乡村耦合协调发展以及进一步破解"三农"问题提供指...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继志  
[目的]"美丽乡村"建设是全面推进现代化农业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归纳天津市"美丽乡村"建设模式,构建效益评价体系,并对乡村建设效益进行评价,以期为实现该市乡村建设奋斗目标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调研天津市乡村发展现状,在归纳总结该市乡村建设模式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加权法,从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3个层面构建了美丽乡村建设效益评价体系,并对"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实施前和2016年的建设效益进行评价。[结果](1)天津市乡村建设模式可分为4种类型,分别为休闲旅游、文化传承、高效农业和环境整治型,涌现出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典型村落,发展较为迅速。(2)从启动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止2016年,该市乡村建设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评价分值相比项目实施前分别提高了65.13%、41.67%和36.21%,综合效益评分提高了50%。[结论]天津市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其他村庄在建设过程中,可参考已建设成型的典范,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规划的发展模式。已建设成型的村庄发展空间还很大,仍需不断缩短城乡差距,推动美丽乡村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兰英  邢红  吴英俊  龚笑飞  李浪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有利于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指导和依据。基于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框架,运用市场价值法、费用替代法、替代工程法和防护支出法等,对浙江省遂昌县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9年遂昌县森林生态系统调节服务价值为192.839亿元;可计量的供给价值为4.495亿元,两项合计197.334亿元,相当于当年GDP的47.86亿元的4.12倍。文化服务类型多样,内容丰富。如果进行绿色GDP核算,将明显提升遂昌县地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洪华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高级形态。以生态文明视角审视职教师资培养体系,发现职教师资培养体系还存在个体失衡、群体失衡与环境失衡等问题。为此,需要超越工业文明思维,遵循生态文明原则,以建构和谐共生立交桥为前提,坚持生命自主,消除生态位重叠,强化合作意识和竞争能力培养,基于"互联网+"技术整合内外部资源,从个体、群体、环境等层面积极构建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一体化生态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