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99)
2023(14107)
2022(12453)
2021(11661)
2020(9627)
2019(21603)
2018(21579)
2017(41293)
2016(22445)
2015(24844)
2014(24242)
2013(23483)
2012(21264)
2011(19117)
2010(18952)
2009(17364)
2008(16449)
2007(14006)
2006(12192)
2005(10478)
作者
(62196)
(51523)
(51459)
(48777)
(32700)
(24784)
(23303)
(20291)
(19629)
(18231)
(17785)
(17240)
(16200)
(16105)
(15866)
(15753)
(15454)
(15311)
(14744)
(14551)
(12809)
(12470)
(12364)
(11735)
(11612)
(11445)
(11388)
(11288)
(10271)
(10180)
学科
(81620)
经济(81523)
管理(66184)
(58643)
(50057)
企业(50057)
方法(37354)
数学(31602)
数学方法(31198)
(22837)
(21586)
(21155)
中国(21132)
环境(19917)
业经(19469)
地方(17019)
(15267)
理论(15255)
农业(14980)
(14610)
(14564)
(14516)
贸易(14509)
(14330)
财务(14264)
财务管理(14241)
(14060)
企业财务(13519)
技术(13083)
(11830)
机构
大学(305176)
学院(304943)
管理(121805)
(114086)
经济(111448)
理学(106520)
理学院(105333)
管理学(103411)
管理学院(102887)
研究(100701)
中国(73208)
科学(65038)
(64456)
(52337)
(49647)
(47103)
业大(46029)
中心(45736)
研究所(45723)
(42854)
财经(42759)
(42278)
师范(41907)
北京(40376)
(38937)
(37578)
农业(36795)
(35175)
师范大学(34081)
经济学(33397)
基金
项目(218358)
科学(171721)
研究(160301)
基金(157793)
(137827)
国家(136675)
科学基金(117419)
社会(99942)
社会科(94491)
社会科学(94465)
(85445)
基金项目(84638)
自然(77132)
自然科(75197)
自然科学(75181)
自然科学基金(73777)
教育(73166)
(72359)
编号(66162)
资助(63372)
成果(52578)
重点(49249)
(47372)
(46475)
(45459)
课题(44879)
创新(42288)
科研(42017)
项目编号(40856)
大学(40500)
期刊
(123558)
经济(123558)
研究(86343)
中国(53261)
学报(49204)
科学(45631)
管理(42512)
(42310)
(38429)
大学(36883)
教育(35806)
学学(34649)
农业(30033)
技术(24825)
业经(21793)
(21288)
金融(21288)
经济研究(19356)
财经(19323)
图书(16846)
(16384)
资源(15653)
问题(15531)
科技(15454)
(14941)
(14478)
理论(14353)
现代(13704)
技术经济(13297)
实践(13255)
共检索到4274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晶  
《"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开宗明义地指出,提高环境质量,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是当前的核心任务,这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重点与方向的战略调整。在环境事务与生态危机愈演愈烈的情境下,总结与提炼环境善治的方案与路径成为学术界不容推辞的历史任务。文章通过分析环境治理的可持续性与复杂性、主体的多元性与自组织性以及治理过程的"去中心化"与"合作化"倾向等特征,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经验性参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晶  
《"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开宗明义地指出,提高环境质量,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是当前的核心任务,这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重点与方向的战略调整。在环境事务与生态危机愈演愈烈的情境下,总结与提炼环境善治的方案与路径成为学术界不容推辞的历史任务。文章通过分析环境治理的可持续性与复杂性、主体的多元性与自组织性以及治理过程的"去中心化"与"合作化"倾向等特征,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经验性参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志鑫  
环境权因生态环境危机而产生,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在当前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我国实施了以修改《环境保护法》为代表的环境权保障措施,但仍存在宪法未明确公民环境权、环境法对公民环境权立法强化不够等一些缺陷。在总结我国法律对环境权保护现状的基础上,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提出完善我国公民环境权法律保护的建议:把生态文明和环境权写入宪法;在民事基本法律中明确公民环境权的基本内容;完善公民参与制度;拓宽救济渠道。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吴迪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的宏伟目标,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时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先需要把自然生态环境自觉地纳入到生产实践活动的规划之中,将自然融入到人、经济、文化、科技所构成的有机整体中;需要我们在价值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进行相应的变革。而构建可持续消费模式,正是在消费领域落实生态文明理念的具体体现。可持续消费是对传统高消费、高污染的消费模式的变革,是对消费异化现象的修正。可持续消费模式的构建,是落实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环节,需要通过转变消费观念、优化消费结构等途径来实现。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煜莹  洪燕真  杨小军  林伟星  陈婕  林晓芸  江海艺  
森林生态治理体系的完善是森林生态资源保护与利用的重要条件。森林资源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经验性探索一直受到多学科领域众多专家的关注,丰硕的研究成果对实现森林资源优化、国土绿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的推进具有重要的价值。然而由于森林系统的特殊性及复杂性,森林资源的可持续供给与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依旧存在,森林治理与林业发展的任务仍然艰巨。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背景下,梳理与总结森林生态治理的研究,对未来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付诸实践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文章将从森林生态治理的概念及演化出发,总结相关理论支撑与方法体系,从“社会-生态”系统视角下梳理森林治理在行动主体、政策制度及效益评估等方面研究成果,发现当前森林生态治理文献在研究内容上尚存在盲点和不足之处。基于当前局限提出未来在治理主体方面的研究应逐渐向主体间的互动机制转变,注重治理理论在实践中的适用性交融、本土化提升,强化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形式探索,进一步丰富森林政策与地方制度关系的研究,建立现代森林治理效益的综合评估框架等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丽霞  
生态文明的建设不只是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而是将其融入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中,从而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协调机制进行深入探究。文章以生态文明为视角,选取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矛盾突出的内蒙古地区为研究对象,运用PRA法对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赤峰市30家外资企业进行调查,运用SPSS将所得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得出结论 :(1)外资企业承担的基本企业环境责任的主要原因是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2)外资企业承担的中级企业环境责任的主要原因是提升企业品牌形象;(3)外资企业承担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强   朱婷玮   张鲸   尚宇辰  
自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国土空间治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生态文明为基点,以美丽国土为目标的“空间治理体系”概念逐步被提出。但目前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发展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的协同机制尚需完善。第二,基于产权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尚不完善。第三,国土空间治理权力配置尚不完善。第四,治理机制的协同性不足,基于自然的治理机制薄弱。在深入分析国土空间治理相关理论、中国国土空间治理发展历程及现状问题的基础上,从生态文明的视角,提出以构建美丽国土、推进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建立统一、协同的空间规划体系、基于产权的自然资源监管体系、基于开发权的全域空间用途管制体系、完善国土空间治理权力配置体系以及四“部门”治理机制为核心内容的现代化国土空间治理体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胡彪  李健毅  
通过构建非期望产出模型,并选择全国30个省市作为研究对象,从时空的角度对其环境效率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从时间角度上看,2003—2012年环境效率水平总体在平稳进步,东南部地区领先于中部、西南部和北部地区。从效率分解变化上看,整体上对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呈规模效率变化>纯技术效率变化>技术进步变化。从空间角度上看,北部和东南部地区的环境效率已呈现两极化趋势,中部和西南部地区环境效率的集聚型由"低-高"进入"高-低",并与东南部地区的集聚特征日趋接近,使得原有的三类型集聚空间格局分布正逐渐转变为二类型格局分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莫神星  
环境道德是公民在建立可持续发展社会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其主要内容是尊重自然、保护环境、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人与自然界和谐相处。我们必须认识自然,顺应自然规律,科学地协调、改造环境,善待地球,珍惜资源、节约能源,走生态文明、低碳发展之路。再塑中国人的生态环境道德,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和环境道德水准,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环境保护事业的重要措施。我们要改变对自然的态度,寻求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晓荣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十八大更是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更是强调农村生态文明的重要性。生态文明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以生态文明为指引,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障。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的土壤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难题及产生的因素,并从地方法规建设、生态环保意识、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生态环境保护设施建设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推进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具体路径和措施,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建设性意见。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谢涤湘  
经历了漫长的农业文明、快速发展的工业文明后,我国正向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文明社会转型。《城乡规划法》的出台,意味着城乡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是未来区域规划建设发展的方向。从发展生态文明的角度探讨了我国城乡规划应改革的一些方面和应重点强调的几个问题,包括在规划编制中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改革城乡规划管理体制、统筹城乡规划、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等。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敬  张忠潮  
不同的文明形态下形成不同的消费观念。适度消费观是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消费观。它克服了工业社会单纯的立足于经济发展,毫无节制的牺牲环境与过度消耗资源的缺陷。适度消费观倡导:生态消费,即人类的消费应与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为上限;均衡消费,即代际以及空间分布均衡的消费;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消费;综合型消费,反对"纵欲"的物质消费,提倡更高层次的精神消费。要将适度消费观推向实践,应该从教育、资源的循环利用以及法律等方面做好工作。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迅  张爱华  
在揭示生态文明与城市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城市文化与生态文明的关联性;探讨了生态文明建设中需要重视的众多城市文化现象,包括:城市生活方式的选择、城市建筑形态的崇尚、城市社会结构的变迁和城市价值理念的取舍等。试图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从现象到本质给予探讨与分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冠军  
立足新时代的要求,以生态文明为重要依托,探究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以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并推动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深度分析了生态文明与新型城镇化的内在逻辑关系,全面探究了生态文明视角下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障碍,以此为据,提出了新时代下基于生态文明视角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路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淑新  胡仪元  杨名  
以具有重要地理区位与战略地位的汉江流域为例,基于当前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水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突出矛盾的分析,深入探讨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流域发展问题;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汉江流域解决当前流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凸显的资源环境问题、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提出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汉江流域发展应通过促进流域产业生态化、形成消费生态化模式、实现流域内部协同、推动流域内外共生途径,形成四位一体的发展战略,构建科技创新驱动、法律制度保障和生态安全监控三大支撑体系,从而有效推动汉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