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60)
2023(10745)
2022(9083)
2021(8194)
2020(6861)
2019(15347)
2018(14671)
2017(27984)
2016(15296)
2015(16599)
2014(16195)
2013(16060)
2012(14636)
2011(13202)
2010(13105)
2009(12002)
2008(11701)
2007(10130)
2006(8815)
2005(7325)
作者
(47093)
(39375)
(39306)
(37061)
(24824)
(18908)
(17554)
(15426)
(14937)
(13798)
(13605)
(13170)
(12581)
(12210)
(12158)
(12028)
(11845)
(11490)
(11276)
(11211)
(10088)
(9550)
(9470)
(9051)
(8941)
(8672)
(8538)
(8455)
(7994)
(7884)
学科
(62485)
经济(62415)
管理(43160)
(40918)
(31896)
企业(31896)
方法(27586)
数学(23805)
数学方法(23597)
(19719)
(15661)
中国(15292)
地方(15090)
(14847)
业经(14831)
环境(14422)
农业(13659)
(12947)
贸易(12944)
(12536)
(10216)
(10055)
技术(9752)
(9525)
(9164)
金融(9163)
理论(8892)
(8788)
银行(8730)
(8700)
机构
学院(220075)
大学(219958)
(88711)
经济(87000)
管理(82895)
研究(78686)
理学(73508)
理学院(72561)
管理学(71163)
管理学院(70802)
中国(55874)
科学(52925)
(48817)
(44977)
(41199)
业大(40575)
农业(38848)
研究所(38459)
(37482)
中心(35439)
(32456)
财经(31112)
(29876)
师范(29475)
(28443)
(28261)
经济学(27156)
北京(26974)
农业大学(26258)
(26022)
基金
项目(161407)
科学(127477)
基金(118702)
研究(110097)
(107304)
国家(106402)
科学基金(90031)
社会(72458)
社会科(68664)
社会科学(68645)
(65710)
基金项目(64511)
自然(60431)
自然科(58989)
自然科学(58965)
自然科学基金(57920)
(54766)
教育(49545)
资助(46005)
编号(41287)
重点(37329)
(35476)
(34903)
(34314)
计划(32201)
创新(32061)
成果(31576)
科研(31469)
国家社会(30417)
教育部(29126)
期刊
(93561)
经济(93561)
研究(57004)
学报(44623)
(43552)
中国(39360)
科学(39145)
大学(32318)
学学(31057)
农业(29796)
管理(27470)
(26116)
教育(18353)
业经(17040)
(16214)
金融(16214)
(15907)
经济研究(15017)
技术(14524)
财经(14488)
资源(12877)
问题(12706)
(12674)
业大(12608)
(12509)
科技(11932)
商业(10675)
农业大学(10581)
技术经济(10053)
(10050)
共检索到3063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程钰 任建兰 徐成龙  
“十八大”报告特别强调生态环境建设.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之一人地关系协调研究也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命题。以具有中国缩影之称的经济大省、工业大省、人口大省与资源大省山东省为例.构建协调度、锅合度、响应度模型.探讨山东省人地关系演进趋势.并识别人地关系演进的驱动因素。研究表明:(1)1991-2012年山东省人类活动强度呈逐步上升趋势.由0.410上升至 0.819.资源环境水平呈小幅度波动下降趋势.由0.736下降至0.537;(2)人类活动强度与资源环境水平的协调度基本在0.959以上.属于高水平协调.由磨合阶段向高水平锅合阶段演变;(3)资源环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程钰  王亚平  张玉泽  任建兰  
以黄河三角洲为研究对象,运用地理数学模型与数理统计分析方法,探究人地关系演变趋势及驱动因素,得出以下结论:1黄河三角洲地区开发强度与资源环境水平变动特征基本一致,区域开发强度指数由0.277增强为0.834,资源环境水平指数由0.102提升为0.866,人地关系协调度基本在0.903以上,处于高度协调状态,耦合水平不断提高,但处在耦合状态的初级水平;2区域开发强度对资源环境水平的影响始终表现出正响应,响应度指数介于0.05100.0568之间,表明黄河三角洲区域开发模式正在由粗放向集约转变,但也应注意到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程钰  王亚平  张玉泽  任建兰  
以黄河三角洲为研究对象,运用地理数学模型与数理统计分析方法,探究人地关系演变趋势及驱动因素,得出以下结论:1黄河三角洲地区开发强度与资源环境水平变动特征基本一致,区域开发强度指数由0.277增强为0.834,资源环境水平指数由0.102提升为0.866,人地关系协调度基本在0.903以上,处于高度协调状态,耦合水平不断提高,但处在耦合状态的初级水平;2区域开发强度对资源环境水平的影响始终表现出正响应,响应度指数介于0.0510~0.0568之间,表明黄河三角洲区域开发模式正在由粗放向集约转变,但也应注意到随着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发展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面临诸多资源环境新问题和约束性条件;3经济发展、开发效率、产业结构、市场发展、环境规制、外资利用等因素是促使响应度演变的核心影响因素,影响系数介于0.0457~0.0526。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宁  刘铭  杨印生  
山东省作为能源大省虽然在近年来的工业节能减排工作中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生态建设进程的推进中,山东省面临的节能减排任务依然严峻。对山东省工业节能减排绩效进行实时评估与动态监测,可促使其实现"十二五"规划中的节能减排目标,并能够提出针对性的措施确保节能减排工作的有效实施。文章运用基于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从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和污染物综合处理三个方面对山东省2003~2012年工业的节能减排绩效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山东省节能减排工作除2006年出现短暂下降外,整体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并根据测算结果,提出了山东省工业节能减排绩效提升的重点领域及措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苟露峰  高强  
揭示海洋产业结构发展与生态环境互动演化的一般规律,通过定量分析2002-2012年山东省海洋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得到以下结论:2002年以来山东省海洋产业结构发展势头良好,海洋生态环境水平小幅下降。山东省海洋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呈现出逐年增大趋势,表明二者的耦合程度不断提高;同期山东省海洋产业结构发展对生态环境水平演变产生明显的"胁迫"影响,但胁迫程度逐渐减小。海域利用效率提升、海洋产业结构优化、环保投入增加及海洋保护区面积比重加大等因素对胁迫程度减小具有推动作用,其中海域利用效率提升是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凯  任建兰  张理娟  王泽楠  
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关系是复杂人地关系的特殊表现形式,以及地理学面向人文要素和自然要素综合集成与相互关系研究的重要内容。在"人地协调、多维视角、综合集成"理念下建立"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关系"概念模型,运用响应指数和响应度公式,对1991—2014年山东省城镇化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响应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运用回归分析得出响应关系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山东省城镇化综合指数整体呈现不断上升趋势,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指数整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2山东省城镇化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响应指数由"正响应"转变为"负响应",城镇化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响应度由相对稳定转变为急剧提高;3环境规制和产业结构是影响山东省城镇化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响应关系演变的两大主要因素。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务伟   高帅  
在“双碳”背景下农业生产要素的使用受到限制,实现农业绿色生产,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对尽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显得尤为必要。山东省力争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对提升农业生态效率的需求更为迫切。基于此,首先选用基于松弛变量测量(SBM)的超效率模型综合测度山东省农业生态效率,其次利用标准差椭圆、自然断点分级法、Dagum基尼系数分析山东省农业生态效率空间演化趋势及空间发展差异,最后利用OLS回归分析山东省农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整体来看山东省农业生态效率有了显著提升,省域内达到了较高水平,但省内三大经济圈间及经济圈内部各地市有显著差异,发展不均衡;农村电力设施、农村水利设施、土地规模化水平对山东省整体农业生态效率有显著促进作用,工业化水平、财政支农力度、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对山东省整体农业生态效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此外各因素对山东省三大经济圈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存在差异,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建事  程钰  王鑫静  丁立  
研究运用生态足迹模型、LMDI分解模型、Tapio脱钩理论等方法,测算2007—2016年山东省及17市生态足迹时空演变特征,探讨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为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山东省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研究发现:(1)2007—2016年,山东省生态足迹呈上升态势,生态承载力缓慢下降;(2)山东省17市生态足迹空间差异明显,东部半岛沿海地区高于鲁西南和鲁西北内陆地区;(3)从LMDI分解因素看,生态足迹正向响应于经济效应和人口效应,而技术效应对生态足迹的变化贡献值为负值,说明技术进步能够有效降低山东省人均生态足迹。(4)在生态足迹和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中,强脱钩、扩张连接、弱脱钩出现的频率分别是22.222%、11.111%、66.667%。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马永生  
近几年来,扩大内需、增加有效需求,进而提高消费率,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推动国民经济更加健康持续快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个持续性的热点话题。一、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演变趋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梁碧波  周怀峰  廖东声  
新贸易保护主义思潮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于20世纪80年代全面兴起并形成一股浪潮迅速席卷全球。进入21世纪前后,新贸易保护主义本身从形式到内容又发生了相当明显的变化,并继续沿着一定的趋势演变。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演变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背景,同时,一些贸易理论流派和学术主张也为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演变提供了理论渊源和动力。在未来可以预见的一段时间内,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和纠纷将会以较高的频率发生。在策略上主动、积极地运用多边贸易体制所允许的合法手段保护自己特定的产业,同时在战略上将目前的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谷缙  任建兰  于庆  张玉  
文章采用2016年相关数据,基于投影寻踪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对构建的山东省17地市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进行水平测度与障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生态文明建设整体水平较高,11个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高于平均值,空间上高值区域大都处于济南、青岛两极辐射范围内,低值区域大都集中在鲁西与鲁南地区,但生态文明建设子系统间发展不协调;区域间生态文明建设的障碍因素存在相似性,经济发展质量不高、产业结构不协调、创新驱动力不足是制约五大地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同因素,另外较高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山东省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尚杰  张馨悦  
为促进山东省农业绿色全要素率,以2003—2018年数据为例,利用格兰杰改进ISM模型计算,研究认为,劳动力老龄化是影响农业绿色全要素率的直接因素,农业信息化水平是根本因素;劳动力老龄化、土地规模是表面层依赖因素,需借助其他层级发挥作用;劳动力女性化、人力资本和非农就业是具体层自制因素,具有保障其他层级因素的作用;经济发展水平、农业保险发展水平、农业信息化水平是关键层驱动因素,是影响其他层级发挥作用的核心因素。因此,将从促进3个层级作用的发挥提出提升山东省农业绿色全要素率的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成龙  任建兰  程钰  
运用SE-DEA和EVIEWS6.0模型对山东省环境规制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得到以下结论:12000—2012年山东省环境规制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具有波动性;2山东省环境规制效率逐渐由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演变为相对均衡的空间格局,但淄博、枣庄和德州等市的环境规制效率仍然较低;3经济发展水平、环境保护力度、工业化水平、产业类型以及利用外资水平等是山东省环境规制效率的影响因素。其中,经济发展水平和利用外资水平与环境规制效率显著正相关;而环境保护力度和工业化水平与环境规制效率显著负相关。研究表明,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环境准入门槛、制定差别化区域环境政策等是提高山东省环境规制效率的主要措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延兵  秦岭  王润丰  陈二影  尹秀波  刘玉芹  张素梅  丛新军  李国瑜  王乐政  管延安  
【目的】谷子籽粒产量是谷子生产最重要指标之一。气候因素的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巨大,研究山东地区不同生态条件下气候因素的变化对谷子产量的影响,解析不同生态条件下育成谷子品种籽粒产量的变化规律,为优质特色谷子品种选育及生产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华北夏谷区选育的8个优质、特色谷子新品种,2016—2017年种植在山东省不同生态条件下的5个试点,成熟收获后测定谷子籽粒产量,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利用Duncan方法检测籽粒产量差异显著性;利用Pearson方法对谷子产量和谷子生育期间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不同年份、地点×年份、地点×品种对谷子籽粒产量影响极显著(P<0.01),品种、品种×年份、地点×品种×年份对籽粒产量影响显著(P0.05);与生育期总平均气温显著正相关(P0.05);与6月中旬、6月下旬苗期降雨量负相关(P>0.05),与7月下旬至8月中旬孕穗至开花期的降雨量负相关(P>0.05);与9月中下旬灌浆中后期光照时间正相关(P>0.05)。【结论】山东地区不同年份、地点、品种、地点×年份、地点×品种等因素对谷子产量影响有较大影响;不同年份、不同地点的气温和降水是影响谷子产量的重要原因,谷子全生育期平均气温升高提高了谷子籽粒产量;苗期、抽穗开花期降雨多对谷子产量有不利影响。不同年份、不同地点品种产量存在较大差异,济谷20、济谷22、济绿谷1号、济糯谷2号、中谷2号等品种在山东地区不同生态条件下有较好的丰产性和稳定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臧传琴  刘岩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现代经济增长和发展不可或缺的投入要素。提高能源效率是破解当前经济发展中面临的能源紧缺与环境污染两大困境的必经之路。本文选取基于投入导向的规模报酬不变的超效率DEA能源效率模型,以山东省全要素能源利用效率作为研究对象,运用1996-2010年山东省17地市际面板数据,在生产函数中加入环境污染这一非合意产出,测算出山东省各地市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对各地市节能潜力进行评价,并进一步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目标区间内,山东省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均值呈不断上升趋势;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全要素能源效率变化趋势大体相同,但差距较为明显;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对外开放程度同全要素能源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