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87)
- 2023(13950)
- 2022(11000)
- 2021(9874)
- 2020(7772)
- 2019(16891)
- 2018(16764)
- 2017(30847)
- 2016(16648)
- 2015(18187)
- 2014(17993)
- 2013(17262)
- 2012(15639)
- 2011(14326)
- 2010(14593)
- 2009(13510)
- 2008(12870)
- 2007(11420)
- 2006(10543)
- 2005(9896)
- 学科
- 济(72907)
- 经济(72839)
- 管理(42997)
- 业(39611)
- 企(28651)
- 企业(28651)
- 中国(26685)
- 地方(26291)
- 农(24520)
- 业经(19606)
- 方法(18909)
- 农业(17011)
- 环境(15757)
- 数学(15592)
- 数学方法(15394)
- 发(14996)
- 学(14665)
- 地方经济(14352)
- 融(13093)
- 金融(13089)
- 银(12868)
- 银行(12851)
- 制(12843)
- 财(12694)
- 行(12569)
- 贸(12100)
- 贸易(12088)
- 易(11575)
- 发展(11359)
- 展(11322)
- 机构
- 学院(230671)
- 大学(223805)
- 济(91958)
- 经济(89845)
- 研究(85731)
- 管理(81403)
- 理学(68397)
- 理学院(67504)
- 管理学(66204)
- 管理学院(65775)
- 中国(65022)
- 科学(53142)
- 京(48891)
- 所(43464)
- 财(41281)
- 农(39265)
- 研究所(39264)
- 中心(38700)
- 江(37578)
- 范(35067)
- 师范(34743)
- 业大(32381)
- 院(31772)
- 财经(31620)
- 北京(31131)
- 州(30660)
- 农业(30013)
- 经(28440)
- 经济学(27656)
- 师范大学(27558)
- 基金
- 项目(153206)
- 科学(120846)
- 研究(117246)
- 基金(106918)
- 家(93386)
- 国家(92551)
- 科学基金(78522)
- 社会(74754)
- 社会科(70698)
- 社会科学(70684)
- 省(62998)
- 基金项目(55820)
- 教育(52591)
- 划(52397)
- 编号(49466)
- 自然(46840)
- 自然科(45614)
- 自然科学(45604)
- 自然科学基金(44722)
- 资助(41082)
- 发(40848)
- 成果(40170)
- 重点(35839)
- 课题(35709)
- 发展(33168)
- 展(32591)
- 创(32461)
- 部(31603)
- 国家社会(30973)
- 创新(30338)
共检索到3668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段小力
以五大发展观为引领,加快民族地区"特色城镇化",对于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实现"绿色发展"和"特色城镇化"有效互动,具有重大意义。从生态文明视角出发,探讨西部民族地区特色城镇化推进的战略、发展时序与科学布局。该研究对于我国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进程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生态文明 西部民族地区 特色城镇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冠军
立足新时代的要求,以生态文明为重要依托,探究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以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并推动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深度分析了生态文明与新型城镇化的内在逻辑关系,全面探究了生态文明视角下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障碍,以此为据,提出了新时代下基于生态文明视角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路径。
关键词:
生态文明 新型城镇化 协调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胡伟 柯新利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逐步演进,如何推动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良性互动发展,是我国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与城镇化进程所面临的首要问题之一。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分析工具,从全国(1952-2012年)、地方(2000-2012年)两个层次对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中的演化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并不存在显著相关的协同发展关系,改革开放之前城镇化与工业化的相关性较小,改革开放之后城镇化与工业化的相关性进一步弱化;各省(市、区)的城镇化、工业化在发展水平上差异较大,极化现象正进一步加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毅 李阳艳 景冬梅
流通产业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础,而新型城镇化建设则能够为流通产业发展提供载体,实现二者的协同发展,既有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也有助于提升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本文选取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在2016-2018年的面板数据作为分析样本,通过构建灰色综合评价模型,对流通效率与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关联性与协同发展路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6-2018年间,在5%显著条件下,我国各省份流通效率与新型城镇化质量相关系数分别为0.431、0.415和0.392。其中,东部地区在2016年流通效率与新型城镇化质量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442;中部地区流通效率与新型城镇化质量相关性不显著;西部地区流通效率与新型城镇化质量的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为负,表现出不显著的相关性。我国流通效率对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影响系数为0.4503,即流通效率对新型城镇化质量没有绝对影响,但提高流通效率也能够使得新型城镇化质量得到提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晓英 刘映霞
城镇化建设是国内外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建设起步晚、整体落后于全国水平。在贵州城镇化建设进程中要避免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忽略民族文化内涵、盲目建设没有灵魂的城镇。贵州优秀的民族文化传承是贵州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在城镇化建设中,不仅要注重经济效益,更应结合贵州当地的经济特色、资源特色,尤其是民族文化特色,正确选择城镇化建设模式和文化定位,创新文化注入城镇化建设的手段,做到现代城镇化建设与民族文化建设协同发展,打造贵州独具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城镇。
关键词:
民族文化 文化传承 城镇化建设 协同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蔡昭君
本文基于西部地区12个省份的统计数据,构建了商贸流通业和城镇化协同发展模型,在探讨协同发展机制的基础上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重庆、内蒙古、陕西等省份在城镇化与商贸流通业协同发展中充分体现出了相互促进作用,二者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甘肃、贵州等地区的协同发展指数较低,而四川、宁夏和西藏等省份在商贸流通产业与城镇化水平上出现了显著的差异性发展。最后根据各省的协同发展现状,从产业布局、政策扶持和区域优势等角度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
协同发展 城镇化 商贸流通业 西部地区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孟立慧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是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实现城乡共同富裕的战略选择,二者互为推手且导向一致。目前,我国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在要素、生态、经济、社会协同发展方面仍存在一定梗阻,突出表现为城乡人口流动矛盾凸显、城乡生态环境尚不协调、城乡金融体系建设不相匹配、城乡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失衡。为此,本文在研判国外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以人为中心”推进城乡联动“、以环境为突破口”促进城乡蝶变“、以金融为抓手”助力城乡融合“、以服务均等化为载体”赋能城乡共生发展的实践创新策略,全面加速城乡协同发展进程。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春雨 刘英英 李萍 陈秋霞
[目的]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测度泉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明确新型城镇化的优缺点,有利于经济与环境、城市与乡村之间协调发展。[方法]文章以泉州市为靶区,从社会生活、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3个层面构建指标体系,利用变异系数确定指标权重,并通过评价模型定量估算泉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结果](1)在2000—2015年,在社会发展系统和经济发展系统上晋江市发展最好,洛江区发展最差;在生态环境系统上南安市发展最好,发展最差是惠安县, 3个层面内都有一定的波动。(2)泉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处于0.246 5~0.805 0之间,呈现"中间高,边缘低"的空间分布;泉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中晋江市(0.805 0)最高,洛江区(0.246 5)最低,它们之间差距近2倍,城市差异明显,存在一定的聚集状态。[结论]今后,亟需从社会生活系统、经济发展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3个层面同步发展,推动泉州市新型城镇化永续发展,以期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定量研究提供基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钟家雨 柳思维 熊曦
旅游业与城镇化协同发展既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打造旅游城镇的必然要求。采用2000—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分别从全国及东中西3个区域对我国旅游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持续的区域经济增长对所有区域的城镇化均有正向影响,工业与旅游业发展对不同区域的城镇化影响存在差异。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增长如果能协调发展则会加快城镇化,反之,则会迟滞城镇化。旅游直接投资额对中西部地区城镇化能产生显著影响,而对东部地区的影响并不明显。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对所有地区的城镇化有显著影响,而城镇人口自然增长仅对西部地区城镇化产生正向影响。
关键词:
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 城镇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占纪文
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需要贯彻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城镇化与耕地保护协调发展是福建省宁德市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在确定城镇化水平的综合指标后,对耕地面积、城镇化水平变化情况进行了描述。整体来看,随着宁德市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耕地数量呈下降趋势。表明耕地保护任务还很艰巨。利用协调度指标对宁德市1978~2010年的城镇化水平与耕地面积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关系经历了不协调,协调,不协调3个阶段。这反映了城镇化建设与耕地资源保护的矛盾。对耕地与城镇化水平变化的曲线拟合发现有代表两种发展趋势的倒S曲线、倒U曲线,表明随着城镇化水平推进,耕地面积有可能缓慢稳定,但也可能加速减少。后者是...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城镇化 耕地保护 协调发展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向从武 谢正发
民族特色村镇旅游扶贫效果的好坏,最为关键的就是旅游协同发展机制的建立与否。文章以旅游协同发展机制的构建为线索,分析了武陵山片区跨省边缘民族特色村镇:重庆市秀山县洪安镇和湖南省花垣县茶洞镇旅游扶贫与协同发展的条件与障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两镇旅游扶贫与协同发展相关问题,并从四个方面构建了旅游开发与旅游扶贫的协同机制,以期为民族跨界地区特色村镇的旅游扶贫协同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晓鹏 刘皆谊
生态文明强调的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速度不断加快,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引起了农村的人员减少,耕地、房屋闲置荒废的空心化现象。农村空心化现象破坏了农村人居环境,不符合生态文明的要求,其原因是由于城乡的二元制等多种因素导致的,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引起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为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通过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结构、健全农村社会管理等措施,探索出治理农村空心化问题的科学路径与对策。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农村空心化 现状 对策构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海龙 孙业红 崔莉
一、生态文明视角下“一带一路”旅游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要求是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调整完善区域政策体系,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增强创新发展动力,形成优势互补,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①。旅游业具有综合性强、带动性强、关联度强的特征,使其势必成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排头兵。中国地大物博,不同地域资源禀赋、文化特征各异,形成了特色鲜明、种类丰富的旅游产品。区域旅游协同发展能够充分发挥不同地区的特色,打破区划局限,建立利益平衡和共享机制,通过政策有效推进产品营销,促进投资,更好地满足区域内游客的需求,使旅游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穆兰 方兰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必然选择,水是其他生态稳定的基础,因此水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进程协调发展是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必由之路。从生态文明的概念分析水生态文明的内涵,通过规划引导、发展方式变革、水文化培育和水文明制度建设构建了水生态文明视阈下城镇化质量的提升机制,提出基于城镇化质量提升机制的对策建议,从而建立和谐的水生态文明城镇。
关键词:
水生态文明 提升 城镇化 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林
在我国快速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安置问题成为影响西部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如何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有效进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西部地区城镇化建设协同发展,不仅是社会问题,也是关系到地区稳定发展的经济问题。本文从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入手,以西部地区现实状况为出发点,对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当地城镇化发展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合理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对策建议,旨在促进协调城镇化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协同发展,共同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新型城镇化 协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