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49)
2023(10532)
2022(8735)
2021(7889)
2020(6336)
2019(13325)
2018(13254)
2017(24108)
2016(12580)
2015(13576)
2014(12815)
2013(12232)
2012(10964)
2011(9949)
2010(10064)
2009(9017)
2008(8323)
2007(7437)
2006(6551)
2005(5701)
作者
(34443)
(28731)
(28608)
(27101)
(18166)
(13666)
(12734)
(11083)
(10692)
(10006)
(9790)
(9679)
(9150)
(9041)
(8973)
(8679)
(8572)
(8373)
(8234)
(8070)
(7083)
(7000)
(6702)
(6566)
(6381)
(6354)
(6275)
(6170)
(5786)
(5554)
学科
(51269)
经济(51241)
管理(45933)
(38901)
(33383)
企业(33383)
技术(19699)
环境(17571)
方法(16826)
地方(14369)
中国(14069)
(13843)
数学(13819)
数学方法(13655)
技术管理(13104)
(12702)
业经(12379)
(11217)
农业(9753)
(9652)
(9647)
地方经济(8803)
理论(8735)
(8451)
贸易(8444)
生态(8192)
(8173)
资源(8051)
(7876)
金融(7875)
机构
学院(171652)
大学(166466)
(69530)
经济(68114)
管理(66934)
研究(58349)
理学(57798)
理学院(57144)
管理学(56185)
管理学院(55854)
中国(42991)
科学(36834)
(34739)
(28552)
(28218)
中心(27062)
(26442)
研究所(25804)
(24905)
业大(24587)
(23587)
师范(23374)
财经(22781)
(22251)
北京(21518)
(21125)
经济学(20892)
技术(20832)
(20652)
农业(19187)
基金
项目(122826)
科学(99147)
研究(92406)
基金(88255)
(77482)
国家(76902)
科学基金(66974)
社会(60117)
社会科(57153)
社会科学(57142)
(51312)
基金项目(47131)
(42362)
自然(41965)
教育(41534)
自然科(40930)
自然科学(40923)
自然科学基金(40169)
编号(36660)
资助(32877)
(32163)
(29103)
创新(29076)
重点(28635)
成果(27330)
课题(26063)
(25638)
国家社会(25229)
发展(23528)
(23412)
期刊
(78876)
经济(78876)
研究(47787)
中国(36878)
管理(26986)
科学(25086)
学报(24018)
教育(22508)
(22323)
(21080)
技术(18263)
大学(18190)
学学(17236)
农业(16062)
业经(14404)
(13363)
金融(13363)
经济研究(12899)
科技(12723)
财经(10447)
技术经济(10295)
资源(9707)
(9479)
(9233)
(8981)
论坛(8981)
问题(8848)
商业(8142)
(7922)
职业(7840)
共检索到2527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陆小成  
基于技术批判理论的解读,低碳创新观是面向生态文明与低碳发展,实现技术系统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和五位一体的价值追求,向人性与自然更高水平迈进的新型价值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低碳创新观的社会建构,应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为重要导向,实施低碳创新驱动战略,构建低碳创新型国家;制定低碳产业发展规划,构建低碳创新型经济;培育低碳创新社会氛围,构建低碳创新型社会;营造低碳创新文化环境,构建低碳创新型文化;强化生态环境技术创新,构建低碳创新型生态环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陆小成  
城市群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构建是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支撑。基于创新主体的多元性,本文从企业、政府、大学与科研院所、中介服务机构和社会公众五个层面指出构建城市群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所面临的问题:自主创新体系尚未形成、创新体制机制不够完善、存在“卡脖子”技术瓶颈、技术创新服务能力薄弱、绿色低碳消费理念缺失等。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绿色低碳发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国家战略要求,提出构建城市群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的主要路径:夯实企业地位,提升绿色低碳技术创新能力;完善创新政策,实施绿色低碳技术创新计划;强化基础研究,激发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动力;培育中介机构,优化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服务;鼓励公众参与,提升绿色低碳市场消费活力。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田满文  李敏  
本文分析了宝钢实施低碳并购的动因与模式,并评价其低碳并购绩效。研究发现,宝钢的低碳并购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其中生态效益最为显著,社会效益次之,经济效益由于受到钢铁产能过剩及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影响而较弱。宝钢成为当前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低碳并购的成功典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田满文  李敏  
低碳并购是生态文明建设中出现的新型并购模式,文章首次分析了低碳并购的生态效率改善状况及优化策略。实证发现:总体上大部分低碳并购公司的生态效率有了较大改善,少量低碳并购样本甚至达到了DEA有效,但小部分低碳并购样本的生态效率反而下降。低碳并购生态效率的变化规律基本体现为先由小变大,后由大变小的趋势。企业低碳并购的短期生态绩效改善力度较大,长期生态绩效改善甚微,企业低碳并购的生态效率缺乏持续推动力。对于非有效低碳并购样本,提出了生态效率的优化路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徐君  高厚宾  王育红  
本文从转型的指导思想、转型目标、参与主体、支撑体系4个方面构建了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的战略框架,并对生态文明视域下的低碳转型路径进行了设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邱高会  丁明刚  
基于生态文明视域下低碳发展的内涵,从发展性和低碳化两个维度,立足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低碳排放和碳汇能力四个子系统,构建低碳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熵权法和TOPSIS法对四川省2006~2014年低碳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应用灰色GM(1,1)模型对四川省2015~2018年的低碳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四川省低碳发展水平震荡上升,为促进低碳发展所作的努力程度不够,高碳排放成为低碳发展的最大障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唐松林  王静  
波普尔批判理性主义把理论系统的可证伪性作为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主张科学知识依靠人的批判理性而发展,猜测和反驳成为学术的基本方法。其所具有的学术创新功能是:信奉怀疑与批判是研究过程的本质,消解迷信学术权威的教条主义,还原人人都是研究主体的学术生态环境;其所引发的学术价值取向是:实用与创新是学术的逻辑起点,学术自觉与学者自立是学术的基本人格,“批判问题”与“容忍错误”是学术的基本范式。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琳达·卡斯塔内达  本·威廉森  肖俊洪  
本文是《教育研究新方法期刊》(Journal of New Approaches in Educational Research)“教育技术研究‘非常规’路径:创新概念和方法”专题的“编者按”,但又有别于一般的“编者按”。本期专题重点推介从批判性、复杂性和社会科学角度研究教育技术的新方向。本文作为一个“引言”主要阐述与教育和技术的研究相关的两个主要方面:第一个方面是近年来教育技术研究的新焦点,即教育技术的强势新参与者、教育技术应用规模和范围的扩大,以及新的技术性能和我们必须掌握与之相适应的专门知识;第二个方面是与批判性研究处于变化中的教育技术领域相适应的各种创新概念、理论和方法,把研究重点从教育技术的效果扩展到教育技术赖以出现并影响实践、教育机构与系统的动态和社会物质关系以及这些关系的集成。文章强调必须更加重视采用复杂性、关系性和细致入微的方法开展批判性教育技术研究,把教育技术看作是与社会融为一体的与人类实践密不可分且盘根错节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和技术环境中的。文章最后呼吁研究者集成新方法和新理论对教育技术开展批判性研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崔龙燕  崔楠  
低碳经济是指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借助产业升级、制度优化、技术创新等手段,最大限度地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旨在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共生共赢的经济发展模式。然而,由于思想观念、发展方式、生产方式、技术资金等因素综合所致,低碳经济这一全新经济范式,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推行难度大、阻碍较多、困境重重,短期内尚未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态。故此,除了要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构建绿色生产方式之外,还应以生态文明为视角,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以尊重自然环境整体价值为核心,对阻碍农村低碳经济发展的因素进行深度分析,借此寻求更加有效的低碳经济发展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邵光学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文章首先强调了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视角研究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性,然后论证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治理创新二者之间的关系。紧接着从社会治理理念的更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社会治理领域的拓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社会治理主体的扩大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文娟  
农作模式的优劣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业产量、营收所得以及社会效益的实现。在当前农村经济低碳运作化趋势愈发明显的背景之下,以农作模式的调整、变革为切入点,扭转农村较为单一的经营观念,集中进行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经营制度的升级,就可逐步推动农业及其相关联行业生产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从高能耗到低碳化的转变,继而实现农作模式创新与农村低碳经济发展的互促共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文娟  
农作模式的优劣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业产量、营收所得以及社会效益的实现。在当前农村经济低碳运作化趋势愈发明显的背景之下,以农作模式的调整、变革为切入点,扭转农村较为单一的经营观念,集中进行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经营制度的升级,就可逐步推动农业及其相关联行业生产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从高能耗到低碳化的转变,继而实现农作模式创新与农村低碳经济发展的互促共进。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栗伟迪   张瑞红  
<正>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我国实现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然而,这种以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发展不可持续。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而国土空间规划是将这一理念落实到空间上的主要手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不仅关系“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生命共同体的综合治理,也涉及城市规模、土地综合利用、城市结构优化和城乡统筹发展等诸多问题。
关键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赖章盛  孟庆林  
生态文明视域内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将生态元素注入到人类的生产方式中,使得从生态价值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角度出发,来规范人类生态生产观念成为生产发展的必然。基于当前工业文明的价值观体系导致的人与自然不能和谐共处,为从坚持生态化生产观这一发展理论出发,思考人与自然和解的根本途径打下实践基础。推动从生产技术生态化、生产观的生态化,遵循生产方式的循环性、可持续性、整体性的原则,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性生产发展这一根本的价值诉求,最终实现人类生产观的彻底转型。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荣长海  
人们总是生活在特定的国度或地区,往往忽略人类社会是一个共生共存的整体。自从生态危机发生以来,人们才逐步认识到,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生命个体都共生于一个生态利益共同体中,生态危机的到来使得谁也不能独善其身。事实上,这种生态危机是人类破坏自然规律、违背生态平衡规则所造成的。但我们可以肯定,与人类文明的长久积累和延续相比,生态危机只是近几十年来人类面临的一个挑战,因而我们有理由相信,人类能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