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69)
2023(14269)
2022(12255)
2021(11544)
2020(9510)
2019(21801)
2018(21628)
2017(41832)
2016(22963)
2015(25651)
2014(25833)
2013(25543)
2012(23630)
2011(21390)
2010(21622)
2009(19579)
2008(19038)
2007(16942)
2006(15045)
2005(12907)
作者
(65630)
(54452)
(54006)
(51722)
(34873)
(25939)
(24718)
(21349)
(20875)
(19775)
(18882)
(18288)
(17419)
(17213)
(16912)
(16771)
(16205)
(16038)
(15714)
(15644)
(13545)
(13497)
(13263)
(12534)
(12216)
(12171)
(12138)
(12044)
(10968)
(10744)
学科
(95140)
经济(95053)
管理(65281)
(59648)
(48376)
企业(48376)
方法(38848)
数学(33374)
数学方法(32974)
(27663)
地方(26661)
中国(25224)
业经(22071)
(21017)
(20732)
农业(18304)
环境(17750)
(15815)
(15752)
(15748)
贸易(15741)
(15198)
理论(15083)
技术(14821)
地方经济(14258)
(13861)
产业(13499)
(13440)
(13015)
银行(12980)
机构
学院(320581)
大学(318503)
管理(128907)
(126699)
经济(123794)
理学(111128)
理学院(109882)
研究(109704)
管理学(108071)
管理学院(107510)
中国(80632)
(69050)
科学(68881)
(56901)
(54541)
(52142)
(50586)
中心(50138)
研究所(49772)
业大(47432)
财经(44904)
(44721)
师范(44351)
北京(43203)
(40821)
(40661)
(39680)
农业(39226)
经济学(36368)
师范大学(35616)
基金
项目(221909)
科学(174621)
研究(165946)
基金(158313)
(136957)
国家(135796)
科学基金(116783)
社会(102880)
社会科(97397)
社会科学(97372)
(88586)
基金项目(84505)
自然(75431)
教育(75384)
(73607)
自然科(73480)
自然科学(73465)
自然科学基金(72107)
编号(69299)
资助(64609)
成果(56057)
重点(49949)
(49244)
(48293)
课题(48252)
(45875)
创新(42710)
科研(41662)
项目编号(41644)
国家社会(41132)
期刊
(144146)
经济(144146)
研究(94816)
中国(62610)
学报(47531)
管理(46764)
(45765)
科学(45131)
(40307)
教育(39834)
大学(35838)
学学(33351)
农业(32180)
技术(28776)
(27825)
金融(27825)
业经(25292)
经济研究(21602)
财经(20613)
图书(18988)
问题(18578)
(17627)
资源(16638)
科技(16199)
(16070)
理论(15539)
技术经济(15468)
现代(15173)
实践(14386)
(14386)
共检索到4745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周国兰  季凯文  龙强  
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产业是构筑生态文明的经济基石。通过总结生态产业的内涵及特征,分析了江西省近年来生态产业建设成效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树立绿色低碳理念、实施示范推广工程、强化科技创新、探索建立环境资源产权制度、完善生态产业统计和评价制度及建立健全法律强制体系等6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晶  方卫武  阮秀梅  
生态文明是比工业文明更进步更高级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它的核心是从"人统治自然"过渡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在江西省旅游业快速发展中,如何处理科学发展与自然和谐的辩证统一关系,积极探索一条既能建设生态文明、保住青山绿水,又能发展和谐旅游的具有江西特色的旅游发展之路,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分析江西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建设生态文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入手,提出了江西省旅游业建设生态文明的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修玉   滕飞达   庄长伟   孔玲玲   郑子琪   韩瑜   关晓彤   曹君   谢紫霞   马秀玲   胡习邦   田岱雯   侯青青   代雪娇   陈星宇   姚一博  
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珠三角地区作为我国高质量发展区域之一,需要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鉴于此,论文以2015年为基准年、2020年为目标年,基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目标和任务,围绕生态制度、生态安全、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生活、生态文化六大领域,综合评估2020年珠三角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深入剖析各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与短板,为2025年前珠三角地区分阶段完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提供科学支撑。结果表明:(1)2020年珠三角地区生态文明整体发展状况良好。(2)生态制度分领域成效较为突出,但生态空间和生态经济领域不平衡较为突出,短板明显。(3)深圳市、珠海市、惠州市生态文明建设处于上游水平,并且相比之下,深圳市在六大领域建设的平衡度较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修玉   滕飞达   庄长伟   孔玲玲   郑子琪   韩瑜   关晓彤   曹君   谢紫霞   马秀玲   胡习邦   田岱雯   侯青青   代雪娇   陈星宇   姚一博  
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珠三角地区作为我国高质量发展区域之一,需要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鉴于此,论文以2015年为基准年、2020年为目标年,基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目标和任务,围绕生态制度、生态安全、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生活、生态文化六大领域,综合评估2020年珠三角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深入剖析各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与短板,为2025年前珠三角地区分阶段完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提供科学支撑。结果表明:(1)2020年珠三角地区生态文明整体发展状况良好。(2)生态制度分领域成效较为突出,但生态空间和生态经济领域不平衡较为突出,短板明显。(3)深圳市、珠海市、惠州市生态文明建设处于上游水平,并且相比之下,深圳市在六大领域建设的平衡度较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项赟  刘晓文  张剑鸣  张玉环  李宇  温勇  方晓航  
通过文献统计及客观赋权的方法,从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文化和生态制度五个方面构建了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效评估指标体系,同时对江苏和广东各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进行了综合评价与验证。结果显示通过该方法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较客观地反映各地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对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金堂  王志强  
绿色崛起赋予了新时代江西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内涵,也是江西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本文在梳理国家及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政策主张后,阐述了绿色崛起背景下江西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内涵。认为江西生态文明建设还存在认识和行动误差、生态资源优势潜力未得到充分挖掘、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和生态技术落后四个方面的问题,使得生态文明建设难以标本兼治。在此基础上从重引导、强宣传、努力形成"四位一体"绿色发展的共识共为;挖潜力、创品牌、打造"江西样板"典型模式;补短板、缩差距,促进江西区域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以及加快技术创新、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质量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旨在为江西省探索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经济社会飞速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重大矛盾和障碍。党和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和规律性的认识越来越深刻,生态环境保护能力不断增强,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上世纪七十年代,党中央就消除污染、保护环境做出过明确要求,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确定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我国首个环境保护"32字方针"。党的十八大将生态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冯弋江  陈苏  武丹  王微  杨丽梅  
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职院校内涵发展在本质上都统一于科学发展观理念之中,二者基本要义均是追求发展、核心均是强调以人为本、基本要求都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均是统筹兼顾。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职院校内涵发展具有高度的同构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最大特色就是生态,最终的目标就是实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文章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视角,在分析生态文明建设与江西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同构性的基础上,从人才培养、专业设置、课程模块、实践基地建设等四个方面,探讨了江西高职院校内涵建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亦晴  张建玲  
2017年中国官方首次发布国家绿色发展指数,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更高的实践层面。江西作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试验区、首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之一,在具备良好的绿色资源和政策支持条件下,如何建设生态文明试验区值得深思。文章选择福建、江西和贵州三个生态文明试验区进行比较,在绿色资源储量、财政金融基础、生态环境治理、乡镇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六个方面进行横向比较,分析出江西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问题和不足。并从制度建设、投融资供给、对接乡村振兴策略以及推进公众参与四个方面探讨江西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发展思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超   吴水荣   孟贵   李婷婷   陆霁  
为客观准确地评估山西省生态文明建设成效,论文构建了包括资源能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经济发展、生态制度建设和生态民生改善5个方面共35项指标的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999—2019年山西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动态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山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指数由1999年的0.169提高至2019年的0.803,总体呈上升态势。其中,生态环境保护子系统对生态文明的贡献最大,生态制度建设子系统对生态文明的贡献最小。山西省应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强化公众生态文明意识,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提升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超   吴水荣   孟贵   李婷婷   陆霁  
为客观准确地评估山西省生态文明建设成效,论文构建了包括资源能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经济发展、生态制度建设和生态民生改善5个方面共35项指标的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999—2019年山西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动态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山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指数由1999年的0.169提高至2019年的0.803,总体呈上升态势。其中,生态环境保护子系统对生态文明的贡献最大,生态制度建设子系统对生态文明的贡献最小。山西省应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强化公众生态文明意识,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提升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清  
生态文明建设旨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文章提出两型社区内涵,并在生态文明视域下进一步提出两型社区建设体系、理论逻辑框架以及两型社区物理环境、制度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建设策略。提出两型社区的物理环境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物质基础,制度环境是人与自然良性互动的重要保障,人文环境是两型社区建设的最终归宿,其最终目标是培育社区居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生活方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程波  
环境政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文章在回顾自新中国建国以来环境政策发展、演进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环境政策在经济、环境安全和法制等方面的"不足"。为此,需要努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大力发展科技,进一步加强国际环境合作以及深化环境法律体系改革,从而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贾舒娴  黄健柏  钟美瑞  
有色金属矿产开发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诸多环境问题,在此现状下,如何评估由此造成的生态损失及系统的状态已成为研究的焦点。借助能值分析可衡量和比较不同类别、不同等级能量的真实价值这一特点,研究江西省有色金属矿产开发生态影响问题。对系统2009~2013年的能值总量、投入产出、生态损失进行核算,分析能值效率、生态效率指标变动趋势,并得出符合实际的生态补偿标准的制定依据。经过计算,2009~2013年江西省有色金属矿产开发能值自给率为0.65左右,整体变化幅度较小;能值投资率在0.23~0.31之间波动,处于较低水平;净能值产出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环境承载率整体较高,最低为138.01;可持续发展指数非常小,全部在0.02、0.03;生态补偿指数在62%~69%之间小幅波动。说明江西省有色金属矿产开发对当地的不可更新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虽然生产效率较高,但当前的生产利用活动已超出环境可承受的范围,系统不可持续发展。为改善环境2009~2013年各年应承担的生态补偿额分别为1.45×10~9元、1.49×10~9元、2.06×10~9元、2.59×10~9元、1.82×10~9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亚飞  程远贝  周琳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被提出以后,党中央对其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并将其进一步纳入"五位一体"建设进程中来,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四川省自身的实际,四川省的生态农业建设虽取得了一些明显的进展,但仍存在着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恶化、草地沙化退化、生活垃圾污染严重等问题。对此,应着重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调整产业结构、加大技术投入、抓好示范工程、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深化综合改革等几个着力点来实现四川省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