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41)
2023(10188)
2022(8522)
2021(7923)
2020(6564)
2019(14187)
2018(14653)
2017(25978)
2016(14809)
2015(16723)
2014(16524)
2013(15389)
2012(13929)
2011(12929)
2010(13189)
2009(12271)
2008(11678)
2007(10686)
2006(9654)
2005(8794)
作者
(41043)
(33819)
(33806)
(32310)
(21436)
(16178)
(15656)
(13122)
(12938)
(12363)
(11598)
(11581)
(10851)
(10554)
(10529)
(10434)
(10405)
(9978)
(9971)
(9793)
(8806)
(8545)
(8113)
(8025)
(7803)
(7601)
(7490)
(7399)
(7037)
(6819)
学科
(46068)
经济(46008)
管理(39929)
(30910)
(21862)
企业(21862)
中国(17134)
地方(16057)
(15087)
(14975)
方法(13884)
(12424)
环境(11738)
业经(11313)
数学(11278)
数学方法(11068)
图书(10843)
(10799)
工作(10763)
书馆(10258)
图书馆(10258)
理论(10196)
教育(10166)
(9808)
农业(9681)
(9278)
银行(9254)
(9033)
地方经济(8847)
(8603)
机构
大学(191158)
学院(190229)
管理(67700)
研究(65315)
(64403)
经济(62334)
理学(55871)
理学院(55127)
管理学(53874)
管理学院(53494)
中国(49674)
科学(42838)
(41606)
(33556)
(33100)
(32550)
(32122)
中心(31414)
(30944)
师范(30628)
研究所(30008)
业大(28243)
(27850)
北京(26072)
农业(25262)
技术(24663)
(24657)
图书(23927)
财经(23913)
师范大学(23605)
基金
项目(127774)
研究(98958)
科学(98476)
基金(86224)
(75234)
国家(74568)
科学基金(62732)
社会(59294)
社会科(55921)
社会科学(55908)
(53767)
教育(45971)
基金项目(45153)
编号(44526)
(44365)
成果(38982)
自然(38110)
自然科(37117)
自然科学(37102)
自然科学基金(36354)
资助(33570)
课题(31206)
重点(29352)
(29270)
项目编号(27625)
(27126)
(26555)
(25677)
创新(24741)
规划(23909)
期刊
(80217)
经济(80217)
研究(54972)
中国(48655)
教育(34508)
学报(33679)
图书(33137)
(29634)
书馆(26116)
图书馆(26116)
科学(26095)
(24885)
大学(24379)
管理(23695)
学学(20390)
农业(19982)
(17065)
金融(17065)
技术(16581)
业经(15386)
(12589)
论坛(12589)
经济研究(12057)
情报(11337)
财经(10818)
职业(10706)
(10243)
(9820)
问题(9638)
(9540)
共检索到3111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段安元  
伴随着高校教育的持续性发展,高校图书馆在教育方面的作用以及高校影响力显得越发突出和明显。高校服务育人体系属于生态区域性基础特征之一,其具备生态演替性的人工系统。当前高校服务育人的生态体系并没有从整体上形成,从服务育人方面的广度、深度以及持续性等多方面均存在比较多的改进与完善空间。鉴于对高校服务育人体系的生态平衡缺乏深入性分析与认知,这也导致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育人价值遭受到了一定约束。对此,为了进一步推动高校教育持续发展,文章分析并探讨了生态文明视域下构建高校图书馆服务育人体系的相关问题。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玉海   谢倩   王常珏  
文章通过解析信息文化的产生和特征,分析信息文化对高校图书馆的深远影响,突出信息文化在培养高质量人才方面的重要性,并提出信息文化五大功能,以满足高质量人才发展需求。将信息文化融入图书馆的服务育人拓新中,为高校图书馆提供了更为新颖和可持续发展的服务内容,促使图书馆在信息时代更好地履行其育人使命。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胜本  李鹤飞  刘旭东  
新时代对高校构建高质量服务育人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要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统领下,坚持五育并举,实施"三全育人",通过主体、过程和资源协同,优化服务育人的理念与实践,实现服务育人的功能,提升服务育人的效果,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静佳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高职院校需要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开展生态教育。文章在分析目前高职院校生态教育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目前开展生态教育的三大不足,从支撑路径、渗透路径、体验路径、深化路径和隐性路径五个方面构建出高职院校生态教育体系,希望能够为高职院校开展生态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胥青  
新时期,实践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新常态下,高校必须开拓创新,通过实践育人活动的主题化设计、基地化运作、项目化管理、品牌化推广、制度化保障以构建实践育人新体系,使实践育人工作成为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手段。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秀芳  苏宝梅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相应的教育理念及实践的支撑,而生态教育将生态的理念融入教育,增强了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和深度。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高等教育就需要建立多维的生态教育体系,开展生态教育,为生态文明建设培养合格的生态型人才。目前我国高校的生态教育与世界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诸多因素制约着生态教育的深入开展,需要社会多层面、多维度的协调与合作。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陆小成  
城市群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构建是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支撑。基于创新主体的多元性,本文从企业、政府、大学与科研院所、中介服务机构和社会公众五个层面指出构建城市群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所面临的问题:自主创新体系尚未形成、创新体制机制不够完善、存在“卡脖子”技术瓶颈、技术创新服务能力薄弱、绿色低碳消费理念缺失等。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绿色低碳发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国家战略要求,提出构建城市群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的主要路径:夯实企业地位,提升绿色低碳技术创新能力;完善创新政策,实施绿色低碳技术创新计划;强化基础研究,激发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动力;培育中介机构,优化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服务;鼓励公众参与,提升绿色低碳市场消费活力。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高莎   向政  
高质量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应有之义,而高质量的民族学生服务育人体系不仅是高质量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密结合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剖析非民族高校民族学生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系列问题,探索出打造互嵌校园环境助启航、协同多元教育资源齐护航、立足社会发展需求促远航、锤炼技能提质培优强续航的服务育人体系,推动以重技、强核、铸魂的创新性服务实践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波  
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内涵与外延包含历史、精神、职业、特色、器物各要素,发现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存在认识缺位、理解偏位、实践错位等问题。结合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提出应从理念、课程、实践、保障等方面构建高职院校专业文化育人体系。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春光  张旭  牟献友  
实践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环节。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实践教学的现状,对目前高等教育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构建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多元化实践育人体系的观点,并从构建科学的多元化实践育人体系,设计合理的实践教学内容,探讨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设置最优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方法,建立有效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与制度保障等方面进行探讨。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任萍萍  
[目的/意义]在国家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和"云数智"赋能时代背景下,数字孪生作为基于信息流模型驱动的全产业价值链协同的实时虚拟映射系统,是影响工业4.0实现的重要核心技术与效能提升工具。数字孪生与智慧图书馆的深度融合将赋能5G/6G时代未来图书馆的智能应用变革,全域全要素将在虚实共生空间实现多维度全息交互与智能协作,高效实现智慧服务的全域仿真管控与过程预测分析。[方法/过程]通过系统梳理数字孪生相关理论研究、发展历程与最新态势,提出孪生图书馆的定义与典型特性,设计构建面向全周期管理的数字孪生图书馆赋能闭环生态体系,并提出其应用情境与对策建议。[结果/结论]依托全域资源标识、精准状态感知、智能模型决策与精准过程执行,实现孪生图书馆"数据—模型"双驱动与多元智能运行服务模式的全新升级,开拓未来智慧图书馆转型发展新格局。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宋灵超  张立彬  
[目的 /意义]智能咨询服务正在改变高校图书馆咨询服务模式,调研分析其应用现状有助于完善智能咨询服务功能体系,推动图书馆智能咨询服务向智慧咨询服务转型。[方法 /过程]以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为调研对象,采用网络调研结合内容分析法对图书馆智能咨询服务的自动问答功能和拓展服务功能进行详细调研,并从功能边界、功能可用性、自动问答功能等分析角度对服务现状进行梳理总结。[结果 /结论 ]研究发现高校图书馆智能咨询服务功能边界正在重构,系统功能多样性与低可用性并存,自动问答功能识别读者意图能力不强,回复信息粗细粒度不一致。未来可从以下角度推动智能咨询服务的发展:整合在线咨询服务,增强智慧服务能力;明确服务功能需求,完善服务保障体系;优化自动问答,推动精准咨询服务;等等。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陈幼华  吴仕明  
文章分析科学家图书馆兴建的时代背景,梳理科学家纪念性场馆的建设现状与发展特点;从社会发展需求、从图档博优势功能融合视角提出高校科学家图书馆八个维度的复合功能体系建构:征集保管、陈展、社教、研究、学科支持、数字化建设与服务、科创型复合功能空间、文创开发与服务;探讨重点拓展方向与发展路径。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景发  
建设全覆盖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有效途径,是把县以下基层图书馆建设纳入总分馆体系建设之中。省级公共图书馆不应该在省会城市开展延伸服务,而应该把省会城市的空间让给属地市、区级图书馆;也不应该采取在省会城市之外直接办流通站的方式,而应该将有限的资金和人力配置在全省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制的构建上,为全省图书馆服务体系构建提供学术和智力支持,提供人员培训和技术服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智勇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旅游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生态文明视角建立对区域旅游的评估体系,能够科学合理地反映出不同区域旅游业的优势以及不足之处,对区域旅游业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借助调查问卷,构建生态文明视角下的评估体系,以内蒙古区域旅游为实证,进行了系统的评估。研究发现:内蒙古区域旅游在植被、交通以及气候等方面存在明显优势,同时存在着住宿不方便、旅游景点服务差、相关设备质量差等问题。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建设基础设施、人才引进以及加强招商引资等措施,来不断推动内蒙古区域旅游业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