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07)
2023(8689)
2022(7174)
2021(6196)
2020(4911)
2019(10355)
2018(10156)
2017(19441)
2016(10118)
2015(10739)
2014(10009)
2013(9690)
2012(8309)
2011(7737)
2010(7527)
2009(6828)
2008(6130)
2007(5406)
2006(4636)
2005(3974)
作者
(27018)
(22616)
(22488)
(21337)
(13999)
(10650)
(10016)
(8707)
(8342)
(7764)
(7632)
(7534)
(6926)
(6868)
(6830)
(6767)
(6750)
(6645)
(6570)
(6294)
(5589)
(5294)
(5203)
(5061)
(5058)
(4867)
(4805)
(4755)
(4507)
(4355)
学科
(43373)
经济(43344)
管理(33947)
(26705)
(22572)
企业(22572)
环境(17030)
方法(15829)
数学(13709)
数学方法(13587)
地方(12563)
(10900)
(10366)
(10164)
中国(10050)
业经(9779)
(8921)
(8451)
(8090)
地方经济(8005)
生态(7999)
资源(7755)
(7626)
贸易(7624)
农业(7455)
(7361)
规划(6768)
环境规划(6619)
(6502)
(6461)
机构
学院(138284)
大学(133193)
(56391)
经济(55349)
管理(53541)
理学(47247)
理学院(46733)
管理学(45952)
管理学院(45716)
研究(43616)
中国(32013)
科学(27985)
(26392)
(24482)
(20749)
中心(20303)
财经(20241)
(19474)
业大(19435)
(19340)
研究所(19141)
(18674)
师范(18519)
(18393)
经济学(17787)
(16780)
经济学院(16208)
北京(15903)
(15791)
财经大学(15029)
基金
项目(101502)
科学(82010)
基金(74958)
研究(74698)
(65492)
国家(65033)
科学基金(56995)
社会(50276)
社会科(47858)
社会科学(47851)
(41056)
基金项目(39998)
自然(35937)
自然科(35011)
自然科学(35005)
自然科学基金(34337)
(34112)
教育(33102)
编号(29906)
资助(28272)
(23838)
重点(23499)
(21822)
国家社会(21597)
(21326)
成果(21290)
创新(20366)
课题(19977)
发展(19356)
科研(19356)
期刊
(60984)
经济(60984)
研究(35497)
中国(21966)
学报(19469)
科学(19275)
(18764)
管理(18309)
(16779)
大学(14515)
学学(13983)
业经(12429)
教育(12343)
农业(12093)
经济研究(10560)
技术(10375)
(9398)
金融(9398)
财经(9186)
资源(8839)
(7978)
商业(7847)
问题(7326)
(6737)
科技(6709)
(6098)
(6012)
现代(5937)
(5902)
技术经济(5895)
共检索到1880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田满文  李敏  
本文分析了宝钢实施低碳并购的动因与模式,并评价其低碳并购绩效。研究发现,宝钢的低碳并购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其中生态效益最为显著,社会效益次之,经济效益由于受到钢铁产能过剩及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影响而较弱。宝钢成为当前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低碳并购的成功典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田满文  李敏  
低碳并购是生态文明建设中出现的新型并购模式,文章首次分析了低碳并购的生态效率改善状况及优化策略。实证发现:总体上大部分低碳并购公司的生态效率有了较大改善,少量低碳并购样本甚至达到了DEA有效,但小部分低碳并购样本的生态效率反而下降。低碳并购生态效率的变化规律基本体现为先由小变大,后由大变小的趋势。企业低碳并购的短期生态绩效改善力度较大,长期生态绩效改善甚微,企业低碳并购的生态效率缺乏持续推动力。对于非有效低碳并购样本,提出了生态效率的优化路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陆小成  
基于技术批判理论的解读,低碳创新观是面向生态文明与低碳发展,实现技术系统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和五位一体的价值追求,向人性与自然更高水平迈进的新型价值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低碳创新观的社会建构,应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为重要导向,实施低碳创新驱动战略,构建低碳创新型国家;制定低碳产业发展规划,构建低碳创新型经济;培育低碳创新社会氛围,构建低碳创新型社会;营造低碳创新文化环境,构建低碳创新型文化;强化生态环境技术创新,构建低碳创新型生态环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徐君  高厚宾  王育红  
本文从转型的指导思想、转型目标、参与主体、支撑体系4个方面构建了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的战略框架,并对生态文明视域下的低碳转型路径进行了设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邱高会  丁明刚  
基于生态文明视域下低碳发展的内涵,从发展性和低碳化两个维度,立足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低碳排放和碳汇能力四个子系统,构建低碳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熵权法和TOPSIS法对四川省2006~2014年低碳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应用灰色GM(1,1)模型对四川省2015~2018年的低碳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四川省低碳发展水平震荡上升,为促进低碳发展所作的努力程度不够,高碳排放成为低碳发展的最大障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陆小成  
城市群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构建是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支撑。基于创新主体的多元性,本文从企业、政府、大学与科研院所、中介服务机构和社会公众五个层面指出构建城市群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所面临的问题:自主创新体系尚未形成、创新体制机制不够完善、存在“卡脖子”技术瓶颈、技术创新服务能力薄弱、绿色低碳消费理念缺失等。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绿色低碳发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国家战略要求,提出构建城市群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的主要路径:夯实企业地位,提升绿色低碳技术创新能力;完善创新政策,实施绿色低碳技术创新计划;强化基础研究,激发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动力;培育中介机构,优化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服务;鼓励公众参与,提升绿色低碳市场消费活力。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国文   耿奖研   吴丹  
国家公园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载体,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重要结晶。国家公园是一种自然存在的典范之地。它是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有效联结的自然保护地范式,其所内生的自然价值是支撑其内涵的核心要义。自然价值是人类对自然界中能够满足地球生态系统的整体存在需求及其有用性的存在物的诠释。从自然价值所折射出的新生境哲学,构成了国家公园融入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基础。自然生命与地球生态和谐融合的新生境哲学,体现了原生生态系统有效修复并融于自然的新境界。新生境哲学是对新生境之存在与发展的辩证反思与哲学诠释。保护国家公园的自然价值,需要从新生境哲学的内涵中提炼人、公园、土地、生态与自然之间的逻辑关系及其伦理原则,既在自然价值序列中吸收新生境的道德要素,又从人类敬畏自然的善意行动中理解万物存在于国家公园中的意义价值。以新生境哲学为指导保护国家公园自然价值,必须遵循自然至上、系统整全、多元共生和美丽循环四个原则,以维护和实现国家公园生态系统和自然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完整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国文   耿奖研   吴丹  
国家公园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载体,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重要结晶。国家公园是一种自然存在的典范之地。它是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有效联结的自然保护地范式,其所内生的自然价值是支撑其内涵的核心要义。自然价值是人类对自然界中能够满足地球生态系统的整体存在需求及其有用性的存在物的诠释。从自然价值所折射出的新生境哲学,构成了国家公园融入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基础。自然生命与地球生态和谐融合的新生境哲学,体现了原生生态系统有效修复并融于自然的新境界。新生境哲学是对新生境之存在与发展的辩证反思与哲学诠释。保护国家公园的自然价值,需要从新生境哲学的内涵中提炼人、公园、土地、生态与自然之间的逻辑关系及其伦理原则,既在自然价值序列中吸收新生境的道德要素,又从人类敬畏自然的善意行动中理解万物存在于国家公园中的意义价值。以新生境哲学为指导保护国家公园自然价值,必须遵循自然至上、系统整全、多元共生和美丽循环四个原则,以维护和实现国家公园生态系统和自然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完整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田满文  
学术界对并购模式研究已形成较完善的理论框架,但这种框架多半都局限于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由于只重视并购的经济效益考量,而忽视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现有的并购模式已不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在当前生态文明主导下下,基基于低碳技术整合,谋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的低碳并购,将是崭新的并购模式。本文对低碳并购的各种可行模式,包括低碳能源型并购、低碳技术型并购、低碳产业型并购、森林碳汇型并购等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析,旨在进一步推动并购理论出与实践的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谢丽丽  
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背景下,系统梳理了祁连山生态保护修复取得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建设路径。当前祁连山生态保护和修复取得的良好成效,森林覆盖率和蓄积量增加,荒漠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草原生态稳定,生物多样性增加,整体呈现稳中向好趋势,但依然面临自我修复能力较差、保护修复难度较大以及生态产品短缺等问题。持续推进祁连山生态保护和修复,须着重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坚持保护优先,加强综合统筹谋划;坚持绿色理念,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坚持改革创新,健全完善长效机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秀芳  苏宝梅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相应的教育理念及实践的支撑,而生态教育将生态的理念融入教育,增强了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和深度。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高等教育就需要建立多维的生态教育体系,开展生态教育,为生态文明建设培养合格的生态型人才。目前我国高校的生态教育与世界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诸多因素制约着生态教育的深入开展,需要社会多层面、多维度的协调与合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新军  杨娟  邵超峰  黄磊  
实施生态移民,特别是将位于生态脆弱区的贫困人口有计划、有步骤地迁移至环境宜居新区,是摆脱生态贫困和人口贫困恶性循环的必要举措,是我国西部落后地区新时期移民工作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全新探索。通过对国内外生态移民研究与实践进展分析,探讨了生态文明视域下生态移民的定位和内涵。围绕生态移民新区的可持续发展,针对生态移民三个环节,即原住地的生态修复、安置区的开发与移民的安置以及安置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探讨了迁出区的生态修复和安置区的扶贫开发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犹建  
生态文明理念是环境保护概念下促进制造业和产品生产向更大规模和更高水平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生态文明警醒于后工业时代给人类带来的诸多环境困境,在生态文明的视域中提出的产品生态设计的要求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这种生态观念所包含的绿色设计领域,是在结合现代工业发展的需求条件下提出的绿色产品概念诉求,它在更高意义上寻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自身关系的协调,逐步成为生态观念下生产制造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银华  
城市虽然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但同时也是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集中地。随着珠海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本文基于DPSIR建立低碳城市建设水平评价体系对2010-2014年珠海市低碳建设水平情况进行评价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清  
生态文明建设旨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文章提出两型社区内涵,并在生态文明视域下进一步提出两型社区建设体系、理论逻辑框架以及两型社区物理环境、制度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建设策略。提出两型社区的物理环境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物质基础,制度环境是人与自然良性互动的重要保障,人文环境是两型社区建设的最终归宿,其最终目标是培育社区居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生活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