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14)
2023(16543)
2022(14217)
2021(13267)
2020(10967)
2019(25071)
2018(24945)
2017(47595)
2016(25962)
2015(28983)
2014(28432)
2013(28075)
2012(25786)
2011(23164)
2010(23123)
2009(21210)
2008(20335)
2007(17922)
2006(15703)
2005(13245)
作者
(72746)
(60360)
(60015)
(57215)
(38364)
(28976)
(27292)
(23649)
(23124)
(21642)
(20801)
(20321)
(19232)
(18816)
(18699)
(18327)
(18146)
(17855)
(17326)
(17153)
(14976)
(14671)
(14609)
(13675)
(13487)
(13363)
(13334)
(13263)
(12102)
(12032)
学科
(105033)
经济(104925)
管理(73376)
(64431)
(52279)
企业(52279)
方法(46388)
数学(40539)
数学方法(40119)
中国(29704)
(28935)
地方(28048)
(24174)
业经(22894)
(22341)
环境(20533)
农业(19542)
(17240)
贸易(17230)
理论(17028)
(16880)
(16619)
(16553)
技术(15240)
(15034)
(14907)
财务(14831)
财务管理(14805)
(14133)
金融(14130)
机构
学院(353853)
大学(353160)
管理(139454)
(135850)
经济(132590)
理学(120846)
理学院(119443)
研究(117432)
管理学(117294)
管理学院(116672)
中国(86410)
(77056)
科学(74883)
(61583)
(57744)
(56325)
中心(54378)
业大(53577)
研究所(52785)
(52257)
财经(49618)
(49508)
师范(49074)
北京(48824)
(45116)
农业(43921)
(43770)
(43173)
经济学(40419)
师范大学(39702)
基金
项目(249602)
科学(195846)
研究(183452)
基金(178975)
(155610)
国家(154318)
科学基金(133042)
社会(114964)
社会科(108810)
社会科学(108782)
(98310)
基金项目(96042)
自然(86547)
自然科(84422)
自然科学(84402)
教育(84280)
(83067)
自然科学基金(82837)
编号(75910)
资助(72729)
成果(60419)
重点(56113)
(54172)
(53943)
课题(52427)
(51551)
创新(48076)
科研(47375)
国家社会(46629)
大学(46215)
期刊
(149533)
经济(149533)
研究(102061)
中国(69069)
学报(55722)
科学(50866)
(50656)
管理(48590)
(45373)
教育(43822)
大学(41862)
学学(38946)
农业(35358)
技术(31240)
(28404)
金融(28404)
业经(25752)
经济研究(23014)
财经(22847)
图书(20973)
问题(20579)
(19455)
资源(18236)
(18202)
科技(17211)
理论(16516)
(16144)
技术经济(16084)
现代(15875)
(15605)
共检索到5149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陆小成  
加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北京出台了系列关于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措施,但绿地系统规划的单一性,导致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内容的单调和系统性功能的缺失,城市人口密度过大,增加了绿地面积拓展的压力及其基础设施建设任务的艰巨,城市绿化不够完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乏力,公众参与不足,没有建立有效的区域协调机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应建立多尺度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体系,以复合功能为导向重视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多元化参与机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文英  杨燕英  徐丰  
本文以北京农村地区为例,通过实地考察、入户问卷调研等方法,经研究分析得出结论:农村基础设施还存在城乡统筹不足、"民生设施"和"环境设施"建设滞后、运营维护不到位、设施利用效率低下、农民满意度较低、运营维护长效机制不完善等现实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城乡统筹的多元化建设模式和多形式运维模式、形成稳定的专业化队伍和专项资金的配套措施建议以及进一步加大农民参与力度以提高农民满意度等对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亚平  
绿色商业是绿色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北京世界城市定位的确立,发展绿色商业已成为北京发展经济、提升产业、满足消费需求的迫切要求。但是,目前还缺乏绿色商业相关的系统理论,因而难以对绿色商业建设进行系统的指导;相应的绿色行业组织与机构还没有成立,政策与法规有待完善,绿色商业的规范和标准仍比较缺失。所以,需要加强绿色商业制度建设,并做好绿色商业发展规划与计划:时间上细化到各个阶段或年度;空间上细化到各个区域;要求上落实到不同的商业企业,这样才能有助于世界城市的建设。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穆献中  徐鹏  胡广文  余漱石  
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出发点,针对我国特大城市产业结构实际,以北京市为例,从耗散结构角度分析了北京市产业结构系统的困境,以及造成北京市产业结构失衡的熵增因素,提出产业结构生态化是特大城市未来产业结构演化方向。基于生态城市产业发展相关理论,结合耗散结构理论,提出通过引入含有负熵流的生态化政策与技术,如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培养高新技术人才等,引起城市产业结构涨落,形成新的稳定结构,是我国特大城市产业结构生态化转型的重要解决途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军礼  徐德举  
通过对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统计测度,挖掘出两者的相互影响的深层联系,即产业结构变动对基础设施投资结构变动的影响大于基础设施投资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得出产业结构变动是基础设施投资结构变动的单向格兰杰原因;初步给出两者相互作用的机制和途径,进而从各自结构内部的活跃因素的角度提出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涛  陈畅  
近年来北京市交通问题日益明显,市区交通拥堵路段日益增多;交通的阻塞使车辆低速运行,造成燃料的浪费和污染物排放增加,加剧环境的恶化;北京市车用燃油在其能源消费的比例以及道路建设用地在其总建设用地的比例大幅度上升。文章在对交通生态足迹模型进行改进,将其分为建设用地、化石能源用地、森林用地和水资源消耗四个账户的基础上,计算了北京市多种绿色交通工具的生态足迹,并与私人轿车的生态足迹作对比,计算结果表明:北京市私人轿车生态足迹与公用汽电车生态足迹的比例约为6.2,与地铁生态足迹的比例约为22.8,约是公共自行车生态足迹的19 402倍。因此,绿色交通在提高交通运行效率、减少交通污染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杜海龙  徐小伟  李迅  李冰  
在研究国内外生态城区指标体系基础上,以国家及北京市区域发展战略为依据、以北京市既有科技商务区现状及规划为基准,针对其现状建设特点和未来发展方向,研究适合北京市既有科技商务区的绿色生态示范区可量化、可操作的成套生态提升指标体系,以期推广到全国同类地区形成经验借鉴,作为政府制定政策、编制规划、出台标准、实施考核与评估的技术依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楠  申俊利  贾丽静  
本文通过构建基础设施承载力指标体系,对北京市1986—2006年间基础设施承载状态进行了测度,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基础设施承载力指数,并使用相对资源承载能力测度方法测度基础设施承载状态。进而,对北京市各区县2007年基础设施承载力进行了聚类分析,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廖明球  
本文运用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理论和投入产出分析的方法,对绿色消费与绿色生产核算的关系、绿色消费的界定和核算方法进行了讨论,并以北京市为例进行绿色消费的核算与分析,得出北京市绿色消费已达到较高水平,扩大绿色消费还具有一定潜力的结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廖明球  岳洋  
文章以北京市开展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数据为依据,编制了北京市2007年绿色GDP投入产出表;利用该表数据并结合其他相关数据对北京市的绿色经济进行较为深入地分析。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袁红姗  吴水荣  余洋婷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深入,北京市资源环境问题得到明显改善,但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森林和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文章在研究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客观地量化了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贡献,为"十三五"期间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决策参考。针对北京市2008~2017年10年生态建设的相关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出各个指标的权重,客观评价了北京市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特别是利用SPSS软件分析,应用"林业贡献率"指标量化了林业在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进而提出了发展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宋秋明  冯维波  
文章立足国内外绿色基础设施发展研究与我国城市更新特点和诉求,通过对更新视角下绿色基础设施的内涵与类型进行解析,提出"绿色骨架构建、空间魅力塑造、发展动力重构"3条绿色基础设施建设驱动城市更新的路径,以期探究绿色基础设施与城市更新的内在关系,并为我国城市更新探求一条具有可操作性的绿色生态途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莉  骆毅  赵苹  
农产品供应链是供应链研究热点之一,而蔬菜供应链更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类。本文探讨了蔬菜绿色供应链的概念和实用价值,首次从绿色角度,对北京市蔬菜供应链的现状做了梳理,并以蔬菜龙头企业为切入点,就构建北京市蔬菜绿色供应链提出了建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陶晓波  
本文基于居民视角,开发了一组用于测评社区商业设施满意度的量表体系并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本体系共包含19个具体指标,构成"安全性"、"便利性"、"健康性"、"选择性"、"舒适性"和"经济性"六个维度。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其具有较高的测评信度和效度。为今后围绕社区商业进一步开展相关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本文所提供的指标体系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诊断工具,也对我国政府日后对社区商业的管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于志慧  何昌磊  
绿色创新是推动城市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以“宽带中国”示范政策作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使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和空间双重差分模型,系统考察了“宽带中国”示范政策对城市绿色创新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空间效应。研究发现: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提升了城市绿色创新水平,经过异质性处理效应等一系列检验后结果仍然稳健,且这一提升效应在长江经济带下游城市、重点城市、科教资源丰富的城市中表现更为明显。机制检验表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人才集聚效应、互联网水平提升效应和数字金融助推效应提高城市的绿色创新水平。空间双重差分结果表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绿色创新产生空间溢出效应,政策效应同时受到经济相似、地理邻近城市的影响。研究结论为进一步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赋能城市绿色创新发展提供了经验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