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48)
2023(6941)
2022(5903)
2021(5547)
2020(4382)
2019(9269)
2018(9204)
2017(17104)
2016(9069)
2015(9421)
2014(8702)
2013(8157)
2012(7124)
2011(6692)
2010(6732)
2009(6229)
2008(5506)
2007(4819)
2006(4447)
2005(3794)
作者
(23650)
(19697)
(19688)
(18575)
(12346)
(9533)
(8804)
(7500)
(7383)
(6712)
(6672)
(6659)
(6243)
(6193)
(5912)
(5883)
(5879)
(5792)
(5789)
(5519)
(4909)
(4739)
(4536)
(4461)
(4415)
(4316)
(4290)
(4253)
(3874)
(3848)
学科
(35165)
经济(35145)
管理(26305)
(18246)
环境(15424)
(14337)
企业(14337)
地方(13319)
方法(10493)
(10297)
中国(9232)
(9076)
数学(8728)
数学方法(8616)
(8387)
地方经济(8345)
业经(8102)
生态(7149)
农业(7065)
(6922)
资源(6758)
规划(6551)
(6519)
(6358)
环境规划(6356)
贸易(6355)
(6062)
(6055)
理论(5318)
(5174)
机构
学院(117179)
大学(112781)
(44418)
经济(43406)
管理(42812)
研究(40640)
理学(36969)
理学院(36500)
管理学(35767)
管理学院(35569)
中国(29591)
科学(26948)
(23470)
(20131)
(18913)
中心(18716)
研究所(18541)
(17811)
(17679)
师范(17513)
(17441)
业大(16607)
(15558)
财经(15144)
(14566)
北京(14335)
师范大学(13964)
(13609)
经济学(13392)
农业(13388)
基金
项目(85331)
科学(67782)
研究(63714)
基金(60768)
(53332)
国家(52925)
科学基金(45573)
社会(41133)
社会科(38940)
社会科学(38932)
(35371)
基金项目(32564)
(29108)
自然(28519)
教育(27914)
自然科(27657)
自然科学(27648)
自然科学基金(27072)
编号(26309)
资助(22808)
(20660)
重点(20092)
成果(19860)
课题(18201)
(18062)
国家社会(17269)
(17232)
创新(16889)
发展(16664)
(16384)
期刊
(52894)
经济(52894)
研究(30740)
中国(22406)
学报(17356)
科学(17039)
(15945)
管理(14986)
(13711)
教育(13335)
大学(12793)
学学(12139)
农业(11427)
业经(10506)
技术(9530)
资源(8915)
经济研究(8556)
(7883)
金融(7883)
财经(6585)
科技(6340)
问题(6139)
(6034)
商业(5795)
(5791)
(5773)
图书(5683)
生态(5492)
(5184)
现代(5121)
共检索到1682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国棉  
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生态建设。五台山生态修复是黄河中下游所包括的京、津、冀、晋、蒙等省(直辖市、自治区)全域经济社会中密不可分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明代以来大规模林业开发对五台山森林植被的破坏直接导致了其生态环境的巨大变迁。要扭转当前五台山面临的生态现状,不能仅仅停留在孤立的、局部的修修补补,而应以系统的、全面的、战略的视野来进行审视,突出五台山生态修复在晋北乃至于华北生态修复中的全局意义。在经济方面,五台山生态环境的改善不仅对文化旅游业体量、项目的拓展意义重大,而且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意义巨大。所以,应该进一步就五台山生态修复的问题进行研究,并针对性地制定出相应的战略规划。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卢鸿雄  
自五台山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后,五台山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变为旅游产业优势,实现了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和历史性的飞跃。文章从五台山佛教文化悠久历史的影响力,五台山佛教文化精神慰藉作用的感悟力,五台山佛事活动、佛教景观的吸引力三个维度论述了五台山佛教文化与旅游经济发展,并对五台山佛教文化旅游提出几点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余昀,吴攀升  
五台山旅游区域旅游资源丰富,时、空组合良好,区位、交通、客源等优势也较突出,然而其旅游业发展相对滞后。本文拟从资源特征、开发条件、开发现状人手对五台山旅游区域进行客观分析,并对其未来开发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措施和远景设想。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再清  陈国海  孟永庆  李建国  刘命荣  
在太行五台山地区,调查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分16块标准地,并测定了单株平均木各器官生物量及营养元素含量,拟合了华北落叶松林木各器官生物量随年龄变化的logistics生长方程。试验表明:华北落叶松立木及林分生物量年平均生长随年龄呈抛物线变化,24年生时达到高峰,而叶片对干材的净光合同化率18年生时即达顶峰,约为400g/m2。15年生林木各器官主要营养元素总积累量,从大到小顺序为N、Ca、K、Mg、P,林分每公顷可积累以上五种营养元素的总量是888.91kg。N为406.86kg,其中叶片中N积累214.56kg,占总N积累的52.74%;干中N积累54.35kg,占总N积累的13.36%。15...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超  尤海舟  毕君  
选取典型样地对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桦林的群落结构和各项林分因子进行了调查,分析了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植物种类组成,绘制了乔木层中红桦、云杉、华北落叶松和黄花柳4个主要树种的种群年龄结构图,结果表明:红桦是乔木层的建群种和优势种,和云杉、华北落叶松组成了针阔混交林;灌木层以山地耐寒种类为主,其中云杉幼树成为灌木层的优势种;种群年龄结构分析表明,红桦种群呈稳定型,落叶松和黄花柳种群呈衰退型,云杉种群呈增长型;由于处于中幼林龄期,红桦林目前是稳定的针阔混交林,长期将向云杉纯林演替。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鹏宇  冯文勇  张慧  王选娃  
运用内容分析法和扎根理论,对携程旅行网上游客发表的有关五台山景区的176篇游记样本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游客对五台山旅游形象有8大积极感知因素,分别为佛教圣地、静心拜佛、建筑精湛、艺术精美、清凉胜地、许愿还愿、朝台揽胜、典故传说,此外还有景色优美、佛缘之地、民风淳朴、红色旅游之地;游客对五台山旅游形象的消极感知因素可分为6个核心类属,分别为旅游体验、旅游服务、旅游设施、旅游环境、旅游安全、旅游供给。因此应从旅游体验、旅游服务、旅游设施等方面提升五台山的旅游形象。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章异平  江源  刘全儒  陶岩  王耿锐  
放牧通过家畜的啃食、践踏、排泄干扰草甸环境,使草甸的物种组成发生改变,植物种群的优势地位发生更替。在样带和样地调查基础上,获取草地群落组成和样地环境数据,通过CCA排序对五台山高、亚高山草甸在经历放牧后的退化状况进行数量化评价,辨识草甸退化的不同等级。结果表明:共划分出5个退化等级,随着退化加剧:①群落环境因子牛马粪数量增加、土壤紧实度加大,土层厚度降低。极度退化草甸与其他4个退化等级之间的环境因子差异显著;②群落数量特征总盖度、生物量、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降低,同时一二年生植物所占百分比升高;③放牧干扰草甸的优势种是嵩草、高原嵩草和直梗高山唐松草,轻度干扰草甸中嵩草、高原嵩草(亚高山草甸)...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燕伟  冯卫红  杨小莉  
旅游企业作为旅游地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合作关系对旅游地的市场发展和产品服务创新有着重要影响。五台山景区作为山西省乃至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研究其旅游企业的合作关系对企业自身的竞争规范和整个景区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实地问卷调查,论文就五台山景区旅游企业的合作态度和认知、合作内容、合作原因以及合作障碍进行研究分析,得出五台山景区旅游企业认为合作重要,之间存在合作,并以非正式合作为主,可以更好地利用本地关系和资源等成为了企业间合作的重要原因,同时利己主义和缺乏行业领导者成为了企业合作的障碍。最后,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关海玲  梁哲  
以生态补偿理论为基础,通过对五台山国家森林公园367位游客问卷调查的数据实证分析了游客对于保护森林环境,提高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水平的补偿意愿。研究结果表明:在对五台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游客进行的调查中,有277人选择非零值的生态补偿,每个人愿意支付的平均补偿费用为每人每年62.95元,五台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旅游资源受到游客影响的总价值为2.02×108元/年。此外,全样本回归结果显示,游客的收入水平、旅游偏好、环境保护意识、进入景区是否携带垃圾袋以及是否了解生态补偿政策对游客的支付意愿产生显著的影响,而性别、年龄、从事何种职业、受教育程度的高低等因素对游客是否愿意选择支付补偿费用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芳  
在农民的各种权利中环境权是基础性权利,其能否顺利实现关系着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但目前实现农民环境权的形势比较严峻,立法方面重视城市而忽视保护农民的环境权,农村环境执法力度不足、公开环境信息的机制不健全、农民维权能力不足。所以我们要运用法律制度对农民正当环境权进行保护。本文以阐述农民环境权概念和内涵为基础,分析农民环境权的特殊性,针对农民环境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和研究生态文明视域下法律保护的策略和措施。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程锦红   王峥   程占红  
厘清酒店从业者低碳认知与行为差异,对实现碳中和目标与推动景区酒店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采用主成分分析、耦合协调度、配对样本T检验和地理探测器方法,探讨了五台山景区酒店从业者低碳认知与行为的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酒店从业者低碳认知和行为主要涉及低碳饮食、低碳住宿、低碳管理、低碳循环、低碳服务和低碳供应6个维度,而影响因素包含人地观、气候变化观、碳中和知识与方式、生态文化、低碳服务成本、低碳社会氛围与政策、低碳设施与条件7个维度。(2)根据酒店星级不同,将酒店从业者分为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三星级以下及民宿从业者四组,且其低碳认知水平呈逐步下降趋势。(3)四组酒店从业者的低碳认知与行为均存在显著差异,在低碳认知方面,四组类型均表现为低碳饮食认知滞后,而在低碳行为方面,四组类型则均表现为低碳供应行为、低碳住宿行为、低碳管理行为、低碳循环行为和低碳服务行为滞后。(4)基于低碳认知与行为耦合协调的不同,五星级酒店从业者在低碳住宿、循环与供应维度均处于中级协调,而影响其协调的主导因素是人地观、低碳设施与条件。四星级酒店从业者在低碳供应维度处于初级协调,低碳住宿与循环维度则为中级协调,主要驱动力是低碳设施与条件、低碳服务成本、碳中和知识与方式。三星级酒店从业者在低碳供应维度处于初级协调,低碳住宿与循环维度则为中级协调,主要因素是生态文化、碳中和知识与方式。三星级酒店以下及民宿从业者在低碳循环和供应维度处于中级协调,主要影响因素是低碳服务成本、低碳社会氛围与政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鹏宇  崔嫱  常咪  
五台山景区关键词在网络关注度表现为:不同关键词关注度具有差异,五一和十一期间关注度排名均有差异,关键词"五台山旅游攻略"、"五台山天气预报"、"五台山门票"、"五台山在哪"、"五台山旅游"和"五台山天气"的关注度始终排在前列;三类搜索方式比较,2015年网络关注度的整体趋势与移动趋势同步变化,PC趋势在假日之前出现关注度高峰,移动趋势在假期期间出现关注度高峰。在空间分布特征上:北京、山西、天津、河北、山东、河南、浙江、江苏、上海、广东是五台山景区的核心客源市场;东北、华中地区是五台山景区的潜在客源市场;西北、西南和华南地区对五台山的关注度不高,应做好宣传工作,提升知名度。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程占红  程锦红  张奥佳  
文章以五台山景区为例,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游客低碳旅游认知及其非人口学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游客低碳旅游认知主要由6个隐变量构成,其关系密切程度依次是低碳住宿认知、低碳出行认知、低碳循环认知、低碳购物认知、低碳就餐认知、低碳游览认知。(2)影响因素由9个隐变量构成,其关系密切程度依次是社会参照规范、碳排放认知、制度约束感知、低碳成本认知、个体专业技能、外部条件认知、碳减排意识、人地价值观、个体-社会责任感,但是个体-社会责任感对游客低碳旅游认知无显著影响。(3)从游客认知角度看,五台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