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06)
- 2023(4812)
- 2022(4178)
- 2021(3849)
- 2020(3072)
- 2019(6394)
- 2018(6491)
- 2017(11967)
- 2016(6335)
- 2015(6593)
- 2014(5893)
- 2013(5451)
- 2012(4523)
- 2011(4104)
- 2010(4168)
- 2009(4072)
- 2008(3519)
- 2007(2892)
- 2006(2520)
- 2005(2146)
- 学科
- 济(20596)
- 经济(20581)
- 管理(17114)
- 业(12283)
- 企(9562)
- 企业(9562)
- 环境(8789)
- 学(7930)
- 农(7897)
- 土地(7667)
- 生态(5693)
- 方法(5576)
- 中国(5481)
- 业经(5200)
- 农业(5131)
- 地方(4708)
- 划(4546)
- 财(4427)
- 经济学(4425)
- 数学(4407)
- 发(4378)
- 数学方法(4317)
- 资源(4274)
- 和(4084)
- 贸(3929)
- 贸易(3927)
- 易(3806)
- 理论(3693)
- 问题(3671)
- 规划(3336)
- 机构
- 学院(78288)
- 大学(73529)
- 管理(28440)
- 济(26627)
- 经济(25999)
- 研究(25960)
- 理学(24365)
- 理学院(24075)
- 管理学(23500)
- 管理学院(23383)
- 中国(19775)
- 科学(17782)
- 京(15995)
- 农(13750)
- 业大(12796)
- 所(12651)
- 中心(12388)
- 江(11916)
- 财(11678)
- 研究所(11640)
- 范(11583)
- 师范(11487)
- 农业(10688)
- 院(10386)
- 州(9590)
- 北京(9535)
- 财经(9409)
- 技术(9109)
- 师范大学(8897)
- 经(8448)
- 基金
- 项目(56216)
- 科学(44263)
- 研究(42187)
- 基金(39498)
- 家(34869)
- 国家(34601)
- 科学基金(29646)
- 社会(26396)
- 社会科(24936)
- 社会科学(24931)
- 省(23506)
- 基金项目(21204)
- 划(19379)
- 自然(18985)
- 教育(18650)
- 自然科(18386)
- 自然科学(18381)
- 编号(18228)
- 自然科学基金(17986)
- 资助(14763)
- 成果(13210)
- 重点(13046)
- 发(13012)
- 课题(12414)
- 创(11998)
- 创新(11192)
- 年(11107)
- 部(11054)
- 国家社会(10749)
- 制(10655)
共检索到1116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周旭 周妍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将"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土地复垦是统筹矿产资源开发与土地资源保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如何贯彻落实《土地复垦条例》、加强土地复垦工作,是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面临的重大课题。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华 龚健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为推进绿色发展方式转变、三生空间协调发展,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土地整治理应发挥更多作用,凸显服务生态的价值功能。如何把握好自然资源统一管理的契机,提升土地生态服务价值功能,开辟多种土地整治发展模式,探索生态化土地整治路径,引导土地整治向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治理转型发展,是当前亟须探讨的问题。目前土地整治面临的问题整治工程均质化问题严重。通过实施土地整治工程,有效耕地面积不断扩展,土地利用集约化程
关键词:
土地整治 农村景观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周守华 谢知非 徐华新
会计是人类社会生产活动中引导资源有效配置、合理分配利润的一种重要的制度安排。局限于狭隘的资本收益最大化的传统会计理论,由于忽视生态环境资源的投入与补偿,导致资源错配、分配不公,引起环境污染,影响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看,会计应该全面地反映生态环境资源投入,合理确定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财富。会计变革的路径主要有两种:一种路径是基于传统会计理论体系,将企业对生态环境资源耗费与补偿成本"内部化",由国家(政府)制定排放标准并实施检查监督,企业投入成本治理污染并保证达标排放。这一路径要求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中对企业生态环境资源消耗与补偿成本的反映进行统一规范。另一种路径是拓展资源投入者和会计主体概念,并重新定义资产、更新资产的确认和计量,重构信息披露体系。这需要经济学理论、法律制度以及会计基础理论的突破与创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文
生态权形式上源于环境权,环境人格权内涵的渗入使环境权升格为生态权。生态权构成要件中的"生态性"和内涵中的"复合性"决定了其所属法域的特殊性及成为独立法律部门的必要性。公私法一体化救济模式是法治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应然性选择。当前应当从立法层面全面梳理现有法律规范,制定符合法治文明和生态文明时代精神的生态法典,明确生态法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确定生态权及生态法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独特地位,发挥生态法在法治文明建设和治理生态危机中的作用,有效地保护饱受危机摧残的生态环境。
关键词:
生态权 生态法 环境人格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卞正富 雷少刚 王楠
本文在总结近年来矿山生态修复成功案例的基础上,提出了矿山生态修复“四融合、一参与”的协同模式和评价标准,即人工修复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矿山生态修复与产业振兴相融合、生态修复与居民福祉相融合、生态修复与文化传承相融合、矿山生态修复利益相关者广泛参与,以及基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评价标准。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常平
党在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加强培养大学生的生态责任,应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生态责任是指个人为解决生态问题、保护生态环境而承担的责任。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每个人应具有良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余广俊
强化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证。然而,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出现了强调经济利益而疏于环境保护的问题,由此带来的负面效应影响了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且环境破坏的后果要由无辜的农民来承担,导致农民环境权不断受到侵害,这显然违背了社会公平原则。本文阐述了生态文明背景下保护农民环境权的必要性,并分析了当前农民环境权保护的法律缺位状况,进而提出了通过法律手段保护农民环境权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农民环境权 法律缺位 策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田满文
学术界对并购模式研究已形成较完善的理论框架,但这种框架多半都局限于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由于只重视并购的经济效益考量,而忽视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现有的并购模式已不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在当前生态文明主导下下,基基于低碳技术整合,谋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的低碳并购,将是崭新的并购模式。本文对低碳并购的各种可行模式,包括低碳能源型并购、低碳技术型并购、低碳产业型并购、森林碳汇型并购等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析,旨在进一步推动并购理论出与实践的发展。
关键词:
生态文明 低碳并购 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莫欣岳 李欢 潘峰 张镭 付鹏 安伟铭
近年来,我国环境形势不容乐观,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环境保护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结合《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引用最新的数据和典型案例分析了我国当前环境问题现状,解读了《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对地方政府赋予的新责任、新要求,最后提出关于区域环境保护工作的思考和建议,以期为今后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鸣
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是以绿色高科技与绿色管理为手段,使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表现为以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低碳经济运行机制是绿色科技、生态人文与绿色管理的有机融合,是生态法律、道德机制、生态管理机制有机结合的一项绿色系统工程。我们既要向国际上生态环保先进的国家学习,又要结合我国国情,制定出符合实际、系统有效的低碳经济运行机制。
关键词:
生态文明 低碳经济 运行机制 构建策略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雄化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经典论述是包含人、自然与经济三者共生共融的高质量生态文明观。深圳生态文明的地位较高,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生态体系相对脆弱、能源结构待优化、相关碳政策待出台等挑战。夯实生态系统、善用数字技术、节能减排、提高城市碳汇、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制定生态标签、携手国际合作,以及进行相应的科技、金融和制度创新等举措,利于深圳生态文明内涵式发展,深圳必将于2035年前建成全球生态文明标杆城市。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碳达峰和碳中和 深圳经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莫欣岳 李欢 潘峰 张镭 付鹏 安伟铭
近年来,我国环境形势不容乐观,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环境保护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结合《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引用最新的数据和典型案例分析了我国当前环境问题现状,解读了《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对地方政府赋予的新责任、新要求,最后提出关于区域环境保护工作的思考和建议,以期为今后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正惠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已明确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面对资源趋紧、环境污染等各方面的压力,加快我国天然气开发利用成为能源领域的重要举措。本文对我国天然气开发利用的前景进行了展望,针对天然气市场发展中所遇问题,从4个方面提出了加快我国天然气开发利用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天然气 开发利用 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蒋洪昉 冯建国 薛正旗 张颖
为贯彻落实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北京市提出在二道绿隔地区开展新一轮的平原造林建设,并以此为契机,全面推进该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该文在空间布局分析的基础上,概述了北京市城镇化发展的阶段特征,并从现实角度出发深入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包括科学布局城镇体系、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推动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化以及大力整治城镇环境4个方面。同时,该文基于规划、土地利用、资金支持、农民利益、绿色产业等多方面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制约因素,并针对性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即从空间布局入手,优化人口与产业的结构;从规划入手,制定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顶层规划设计;从政策入手,确保农民全面、持...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北京 新型城镇化 问题 建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谭万霞 李越开
环境宪法是指在宪法位阶上以环境保护、经济开发和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规范体系。我国环境宪法主要是宪法或宪法修正案中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条文。宪法序言中“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作为国家任务的宣示,符合环境保护的宪法目的,要求通过建设符合美好生活需要的生存空间,保护人民健康的生存环境以及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在宪法总纲中,可以得出与生态环境保护有关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内容。环境保护应在宪法现有的基本权利保护的体系内涵基础上加以充实或重构,通过宪法体系的客观规范内容以及价值决定的方式,成为国家任务的一部分,而非宪法基本权利。在国家机构方面,需要重点把握国家权力的“双重体系”结构、环境宪法所蕴涵的“两项原则”以及“三权分工”。总之,“生态文明宪法”有利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美丽中国 环境宪法 环境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