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22)
2023(5721)
2022(5041)
2021(4622)
2020(3695)
2019(7879)
2018(7898)
2017(14544)
2016(7682)
2015(8065)
2014(7231)
2013(6753)
2012(5989)
2011(5497)
2010(5681)
2009(5395)
2008(4843)
2007(4235)
2006(3901)
2005(3455)
作者
(20547)
(17123)
(17056)
(16158)
(10733)
(8224)
(7643)
(6414)
(6359)
(6001)
(5783)
(5686)
(5371)
(5230)
(5151)
(5147)
(5018)
(4972)
(4959)
(4734)
(4238)
(4119)
(3934)
(3871)
(3870)
(3766)
(3761)
(3675)
(3413)
(3331)
学科
(25928)
经济(25905)
管理(24886)
(17654)
(14585)
企业(14585)
环境(14566)
(9290)
方法(8522)
(8218)
(8120)
中国(7175)
业经(6859)
生态(6755)
数学(6625)
(6584)
数学方法(6501)
地方(6379)
规划(6201)
农业(6084)
环境规划(6029)
资源(5846)
(5757)
(5338)
理论(5251)
(5147)
贸易(5143)
(4982)
(4938)
(4005)
机构
学院(101197)
大学(97227)
(37749)
经济(36925)
管理(36575)
研究(34822)
理学(31371)
理学院(31030)
管理学(30368)
管理学院(30209)
中国(25740)
科学(22617)
(20631)
(17522)
(17375)
(16785)
中心(15844)
研究所(15792)
(15788)
业大(15141)
(14536)
师范(14407)
财经(13709)
(13278)
农业(12869)
北京(12749)
(12506)
(12296)
师范大学(11332)
技术(11148)
基金
项目(70634)
科学(55646)
研究(52868)
基金(50400)
(44493)
国家(44128)
科学基金(37698)
社会(33774)
社会科(31944)
社会科学(31937)
(29099)
基金项目(26885)
(24050)
自然(23852)
教育(23372)
自然科(23134)
自然科学(23128)
自然科学基金(22638)
编号(21696)
资助(19336)
重点(16559)
(16408)
成果(16355)
(15090)
课题(15013)
(14352)
国家社会(14075)
创新(14040)
(13633)
科研(13610)
期刊
(46841)
经济(46841)
研究(27668)
中国(19770)
(15791)
学报(15704)
科学(15069)
(13575)
管理(13010)
教育(11642)
大学(11600)
学学(11029)
农业(11026)
业经(9657)
(7539)
金融(7539)
技术(7377)
经济研究(7223)
资源(7006)
财经(6288)
(5676)
问题(5622)
(5477)
科技(5336)
(5156)
生态(5101)
商业(4588)
现代(4567)
图书(4507)
(4499)
共检索到1496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求索  [作者] 颜运秋  
工业文明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科学技术发展、提高劳动效率和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威胁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呼唤高质量绿色可持续发展、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抵制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取而代之。在生态文明的大背景下,环境司法必然要发生一系列的理论与制度转变。环境法治实际上就是生态法治,环境司法伦理必然要实现从人类中心主义向生态整体主义的转变;生态环境利益作为一种新型的法律利益,环境司法利益必然要实现从人身财产私益向生态环境公益的转变;环境诉讼实际上就是生态环境公益诉讼,环境司法类型和特点必然要实现从私益诉讼向公益诉讼的转变;鉴于提供环境公共产品的国家义务,环境司法重心必然要实现从民事公益诉讼向行政公益诉讼的转变。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淅勤  唐梅  
新审计风险模型将审计的重心放在了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新的评估框架带来了一些重要概念的重构。本文比较分析了新旧审计准则中会计责任、内部控制、审计证据等一些基本概念的表述、内涵的变更,以利于更加系统地理解新审计准则的基本思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余广俊  
强化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证。然而,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出现了强调经济利益而疏于环境保护的问题,由此带来的负面效应影响了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且环境破坏的后果要由无辜的农民来承担,导致农民环境权不断受到侵害,这显然违背了社会公平原则。本文阐述了生态文明背景下保护农民环境权的必要性,并分析了当前农民环境权保护的法律缺位状况,进而提出了通过法律手段保护农民环境权的具体策略。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谭万霞  李越开  
环境宪法是指在宪法位阶上以环境保护、经济开发和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规范体系。我国环境宪法主要是宪法或宪法修正案中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条文。宪法序言中“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作为国家任务的宣示,符合环境保护的宪法目的,要求通过建设符合美好生活需要的生存空间,保护人民健康的生存环境以及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在宪法总纲中,可以得出与生态环境保护有关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内容。环境保护应在宪法现有的基本权利保护的体系内涵基础上加以充实或重构,通过宪法体系的客观规范内容以及价值决定的方式,成为国家任务的一部分,而非宪法基本权利。在国家机构方面,需要重点把握国家权力的“双重体系”结构、环境宪法所蕴涵的“两项原则”以及“三权分工”。总之,“生态文明宪法”有利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马志娟  韦小泉  
近年来,环境污染事件频繁发生,生态环境的恶化开始制约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的发展战略,生态文明建设被提高到更高的战略高度。生态环境问题与领导干部任期环境责任不清、环境治理不作为和环境责任追究不力存在很大的关系。在生态文明背景下,依托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文章首先探讨了政府环境责任审计的理论基础和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政府环境责任审计及环境责任问责的实施路径,即细分环境责任、明确审计内容、规范审计实施,多元化审计主体和问责主体、完善环境责任问责机制,优化政府环境责任审计方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谭万霞  李越开  
环境宪法是指在宪法位阶上以环境保护、经济开发和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规范体系。我国环境宪法主要是宪法或宪法修正案中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条文。宪法序言中“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作为国家任务的宣示,符合环境保护的宪法目的,要求通过建设符合美好生活需要的生存空间,保护人民健康的生存环境以及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在宪法总纲中,可以得出与生态环境保护有关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内容。环境保护应在宪法现有的基本权利保护的体系内涵基础上加以充实或重构,通过宪法体系的客观规范内容以及价值决定的方式,成为国家任务的一部分,而非宪法基本权利。在国家机构方面,需要重点把握国家权力的“双重体系”结构、环境宪法所蕴涵的“两项原则”以及“三权分工”。总之,“生态文明宪法”有利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余广俊  
强化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证。然而,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出现了强调经济利益而疏于环境保护的问题,由此带来的负面效应影响了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且环境破坏的后果要由无辜的农民来承担,导致农民环境权不断受到侵害,这显然违背了社会公平原则。本文阐述了生态文明背景下保护农民环境权的必要性,并分析了当前农民环境权保护的法律缺位状况,进而提出了通过法律手段保护农民环境权的具体策略。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周旭  周妍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将"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土地复垦是统筹矿产资源开发与土地资源保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如何贯彻落实《土地复垦条例》、加强土地复垦工作,是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面临的重大课题。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华  龚健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为推进绿色发展方式转变、三生空间协调发展,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土地整治理应发挥更多作用,凸显服务生态的价值功能。如何把握好自然资源统一管理的契机,提升土地生态服务价值功能,开辟多种土地整治发展模式,探索生态化土地整治路径,引导土地整治向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治理转型发展,是当前亟须探讨的问题。目前土地整治面临的问题整治工程均质化问题严重。通过实施土地整治工程,有效耕地面积不断扩展,土地利用集约化程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周守华  谢知非  徐华新  
会计是人类社会生产活动中引导资源有效配置、合理分配利润的一种重要的制度安排。局限于狭隘的资本收益最大化的传统会计理论,由于忽视生态环境资源的投入与补偿,导致资源错配、分配不公,引起环境污染,影响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看,会计应该全面地反映生态环境资源投入,合理确定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财富。会计变革的路径主要有两种:一种路径是基于传统会计理论体系,将企业对生态环境资源耗费与补偿成本"内部化",由国家(政府)制定排放标准并实施检查监督,企业投入成本治理污染并保证达标排放。这一路径要求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中对企业生态环境资源消耗与补偿成本的反映进行统一规范。另一种路径是拓展资源投入者和会计主体概念,并重新定义资产、更新资产的确认和计量,重构信息披露体系。这需要经济学理论、法律制度以及会计基础理论的突破与创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文  
生态权形式上源于环境权,环境人格权内涵的渗入使环境权升格为生态权。生态权构成要件中的"生态性"和内涵中的"复合性"决定了其所属法域的特殊性及成为独立法律部门的必要性。公私法一体化救济模式是法治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应然性选择。当前应当从立法层面全面梳理现有法律规范,制定符合法治文明和生态文明时代精神的生态法典,明确生态法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确定生态权及生态法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独特地位,发挥生态法在法治文明建设和治理生态危机中的作用,有效地保护饱受危机摧残的生态环境。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卢维英  
文章围绕我国森林公安文化建设问题,对云南、福建、内蒙古大兴安岭等地采取公开问卷、座谈会、实地考察等形式调研,深入分析了森林公安文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如何做好森林公安文化建设工作提出了积极的对策和建议,对于稳步有序地推进森林公安文化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伟涛  
<正>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正式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2019年3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2019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推进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则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入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核心特征,其中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报告提出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两个十五年目标:到2035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21世纪中叶,美丽中国目标完全实现。
关键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子舒  
自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党的十九大报告和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又再次强调指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尤其是目前相对薄弱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意义更为重要、问题更为突出。本文通过分析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突出问题,提出从提高和普及农业科学技术、提升农村居民生态环保意识、协调推进城乡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持续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步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伟涛  
<正>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正式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2019年3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2019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推进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则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入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核心特征,其中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报告提出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两个十五年目标:到2035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21世纪中叶,美丽中国目标完全实现。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