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15)
- 2023(13600)
- 2022(12060)
- 2021(11452)
- 2020(9437)
- 2019(21502)
- 2018(21524)
- 2017(41323)
- 2016(22643)
- 2015(25063)
- 2014(24650)
- 2013(24133)
- 2012(21836)
- 2011(19593)
- 2010(19437)
- 2009(17831)
- 2008(16718)
- 2007(14073)
- 2006(12270)
- 2005(10349)
- 学科
- 济(86831)
- 经济(86745)
- 管理(62066)
- 业(54578)
- 企(45050)
- 企业(45050)
- 方法(38389)
- 数学(33166)
- 数学方法(32748)
- 农(23733)
- 地方(22585)
- 中国(21950)
- 学(19916)
- 财(19407)
- 业经(19097)
- 环境(17027)
- 农业(15892)
- 和(14976)
- 理论(14975)
- 贸(14238)
- 贸易(14229)
- 易(13692)
- 制(13176)
- 划(12889)
- 技术(12609)
- 务(12326)
- 财务(12261)
- 财务管理(12244)
- 地方经济(12121)
- 教育(11978)
- 机构
- 学院(302727)
- 大学(302077)
- 管理(120015)
- 济(112329)
- 经济(109570)
- 理学(104781)
- 理学院(103502)
- 管理学(101484)
- 管理学院(100965)
- 研究(99584)
- 中国(72450)
- 科学(65249)
- 京(64756)
- 财(49652)
- 所(49041)
- 农(46485)
- 业大(45925)
- 中心(45545)
- 研究所(45102)
- 范(43558)
- 江(43391)
- 师范(43203)
- 北京(40583)
- 财经(40533)
- 院(37356)
- 经(36732)
- 农业(36327)
- 州(35914)
- 师范大学(35042)
- 技术(32615)
- 基金
- 项目(216766)
- 科学(170334)
- 研究(159512)
- 基金(155452)
- 家(135282)
- 国家(134173)
- 科学基金(115567)
- 社会(98674)
- 社会科(93345)
- 社会科学(93323)
- 省(85869)
- 基金项目(84142)
- 自然(75998)
- 自然科(74102)
- 自然科学(74087)
- 教育(73050)
- 自然科学基金(72688)
- 划(72526)
- 编号(66838)
- 资助(62785)
- 成果(52811)
- 重点(48528)
- 发(46897)
- 部(46433)
- 课题(45512)
- 创(44830)
- 创新(41700)
- 科研(41328)
- 项目编号(40439)
- 大学(40112)
共检索到4278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尹贻梅 刘志高 戴俊骋 周青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人类文明建设的更高阶段,涉及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众多方面,因此应当成为当前区域空间规划的新的理念和新的指导思想。以宁波北仑为例,提炼出生态文明理念对区域空间规划的新要求,介绍生态文明空间规划的内容和方法。文章首先分析了北仑发展现状及空间演化过程,认为其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与区域空间格局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建设生态文明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然后详细探讨了北仑生态文明整体空间格局功能区划、产业空间、生态空间以及生活空间规划;最后提出了北仑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区域空间规划 宁波北仑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栗伟迪 张瑞红
<正>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我国实现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然而,这种以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发展不可持续。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而国土空间规划是将这一理念落实到空间上的主要手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不仅关系“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生命共同体的综合治理,也涉及城市规模、土地综合利用、城市结构优化和城乡统筹发展等诸多问题。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石春晖 谢宇 张险峰 汪淳 郭顺 韩孟
专项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五级三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国各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在有序推进,有关专项规划也在新规划体系语境下进行重构调整。从空间规划和发展规划关系视角出发,分析了专项规划的内涵,对特定区域国土空间专项规划的特点进行了解读。以山东省临沂市蒙山生态文明实践区(以世界地质公园为主体)国土空间规划为例,从跨界地区生态空间治理路径、行政主体有限事权下的规划内容、上下联动的规划编制体系三方面,对市级特定区域国土空间专项规划编制重点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和总结。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国斌 王卓识
东北地区作为老工业基地,以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的"三高型"第二产业在县域产业结构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原本生态防护措施很弱的县域地区正面临着大中城市"三高型"企业向县域转移的威胁,因此,在保障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生态文明理念下的县域产业结构优化势在必行。生态文明理念下东北地区县域产业结构优化的路径为: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实现优势产业生态化;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推动农业园区发展。以此推动东北地区县域产业结构的生态化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董毓伊 冯秀丽 黄俊杰 谢立建 张驰 程俊恺
研究目的:基于生态安全格局识别宁波市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区域,并提出保护修复策略。研究方法:构建综合评价体系以确定生态源地,利用电路理论模型识别生态廊道和生态夹点,并引入廊道生态质量评价指标帮助确定各条廊道的合适宽度。研究结果:(1)识别生态源地23处,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为主。(2)识别生态廊道38条,廊道宽度集中在12~72 m。(3)宁波市生态廊道按质量分级,一级廊道6条,二级廊道10条,三级廊道22条,总体生态质量有待提高。(4)识别生态夹点区域14.37 km~2,夹点的分布具有“南少北多、西多东少”的特点。研究结论:该方法识别了宁波市的生态源地、生态廊道及生态夹点,确定了廊道的适宜宽度,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区域识别提供有效的参考路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董玉霞 张广裕
面对中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在生态文明理念下研究我国经济增长问题就很有必要。文章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首先估计了中国EKC生产函数的参数,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非常低。接着用一个扩展的SOLOW模型研究了中国的经济增长问题,在扩展的模型中忽略了技术因素,增加了能源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中,资本的贡献最大,其次是能源,劳动力的贡献最低。同时,经济增长的环境代价也很高。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经济增长 环境 定量分析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建平
空间规划已成为我国深化规划体制改革创新的重要抓手。基于对空间规划战略属性和行动属性的理解,结合珠三角全域空间规划的开展,对战略与行动相结合的空间规划方法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推进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的四大战略和五项行动。
关键词:
空间规划 战略性 行动计划 珠三角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邓昭明 王甫园 王开泳 王诚庆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也是国家五大建设任务之一,区域旅游规划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文章从生态文明理念重新审视中国旅游规划发展历程,挖掘各时期旅游规划理念、方法和技术中蕴含的生态文明理念。然后,重点论述了当前区域旅游规划在贯彻实施优化国土开发空间格局、促进资源节约、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方面的科技支撑作用。最后,对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区域旅游规划发展的新要求和新趋势进行了讨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冯婧 龙德才
以宁波市北仑区拆迁安置小区调查为基础,在分析安置小区的区位特征、空间形态特征的基础上,指出安置小区建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从规划角度对安置小区的住区布局原则、住区开发规模、住区服务配套设施、住区社区归属感营造、住区公众参与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拆迁安置小区 住区规划 宁波市北仑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晓光 张险峰 杨丹丹
以延庆分区规划为例探讨建立一种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优化利用为宗旨,促进要素有机融合、协调布局的区级国土空间规划策略,构建与生态文明转型相适应的空间格局。首先构建面向生态文明发展的总体任务框架,分宏观和中观两个层次,宏观层面重点突出生态、生产、生活三个子系统的空间关系的整体优化,中观层面增强生态要素与生产、生活空间的渗透和融合,以乡镇为基础规划四类覆盖全域的生态融合单元,将各类控制和引导要求落实到下一层次的乡镇规划中,实现对空间布局优化设想的具体落实。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国土空间规划 分区规划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黄伊婧 张姗琪 林昀 甄峰 赵赛帅 李璐
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机制,提升国土空间规划治理效率和水平,是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战略的重要举措。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应通过对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过程和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行为进行长期性、动态性监测,为了解国土空间规划实时运行状态、推动规划实时反馈优化提供基础。系统回顾中国规划实施监测相关工作的发展历程,从监测工作定位、内容技术体系和传导衔接机制三个方面总结了现有工作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全过程支撑”的工作定位,并以浙江省宁波市为例,从规划要求落实监测、规划实施效果监测和规划过程调整监测三个方面构建了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内容体系,进而建立规划监测指标与规则库、趋势分析与预警模型库和弹性监测分析单元三大技术体系,为全面开展城市级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工作提供经验参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强海洋
推进实施国土空间规划,是贯彻落实中央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要求和实现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的现实需要。本文立足国土空间规划的时代属性和演变,结合我国自然资源本底条件,提出了国土空间规划的着力方向。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沛 杨欢 孙海军
城乡空间是自然生态与人工建设长期博弈的结果,在资源——生态——经济矛盾不断凸显的现实背景下,亟需改变传统的空间构建方法,建立一种生态友好型的新型方法以指导城乡空间健康有序发展。研究以地处西北生态脆弱区的青海海东地区典型城镇带为案例,通过对地区自然生态本底和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分析,运用基于生态功能分区的城乡空间布局方法(EZSC),构建适合西北典型城镇带持久发展的城乡功能空间,以有效控制开发建设活动,指导城乡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生态功能分区 城乡空间 海东地区重点地带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杜宁睿 汤文专
随着城市化快速推进,我国许多城市水问题频发,城、水矛盾严重影响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梳理当前我国与水相关的规划管理现状,然后分析城市水适应空间规划的内涵,并从尊重水系统自然性的角度,总结发达国家水系统空间规划设计的新理念和新思路。在此基础上提出在我国城乡空间规划体系中,通过从战略引导和实施操作两个层面引入水适应性理念,构建一体化空间规划体系框架,使城、水关系完美融合。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战伟
通过对生态文明与产业结构关系的分析,指出了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和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认为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该省产业结构优化。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建立现代生态产业、增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是优化河南省产业结构的必要途径。
关键词:
生态文明 产业结构优化 生态产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