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04)
- 2023(14909)
- 2022(12933)
- 2021(12279)
- 2020(10086)
- 2019(23165)
- 2018(22862)
- 2017(43191)
- 2016(23761)
- 2015(26620)
- 2014(26646)
- 2013(25821)
- 2012(23686)
- 2011(21353)
- 2010(21480)
- 2009(19562)
- 2008(18921)
- 2007(16967)
- 2006(15022)
- 2005(13021)
- 学科
- 济(89802)
- 经济(89617)
- 管理(69734)
- 业(60325)
- 企(51343)
- 企业(51343)
- 方法(40126)
- 数学(33102)
- 数学方法(32734)
- 中国(25409)
- 农(25251)
- 财(24462)
- 学(23298)
- 业经(21187)
- 地方(19600)
- 制(18749)
- 理论(17718)
- 环境(17419)
- 和(17205)
- 农业(15888)
- 划(14134)
- 融(14125)
- 金融(14117)
- 银(14092)
- 银行(14044)
- 务(14007)
- 体(13969)
- 财务(13933)
- 贸(13922)
- 贸易(13910)
- 机构
- 大学(332596)
- 学院(329731)
- 管理(130198)
- 济(124926)
- 经济(121922)
- 研究(113089)
- 理学(112279)
- 理学院(110955)
- 管理学(108998)
- 管理学院(108398)
- 中国(83573)
- 京(71744)
- 科学(71315)
- 财(61044)
- 所(56600)
- 农(53903)
- 研究所(51510)
- 中心(50903)
- 业大(49786)
- 江(48416)
- 财经(48115)
- 范(45480)
- 北京(45410)
- 师范(45046)
- 经(43765)
- 农业(41931)
- 院(41795)
- 州(39410)
- 经济学(36799)
- 师范大学(36591)
- 基金
- 项目(228934)
- 科学(179586)
- 研究(168174)
- 基金(165111)
- 家(144401)
- 国家(143183)
- 科学基金(122505)
- 社会(105679)
- 社会科(99328)
- 社会科学(99295)
- 省(89350)
- 基金项目(88175)
- 自然(79679)
- 自然科(77643)
- 自然科学(77622)
- 教育(76921)
- 自然科学基金(76213)
- 划(75418)
- 编号(69020)
- 资助(66827)
- 成果(56847)
- 重点(51226)
- 部(50027)
- 发(47917)
- 课题(47912)
- 创(46973)
- 创新(43762)
- 科研(43415)
- 国家社会(42747)
- 教育部(42705)
共检索到4882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强 尚宇辰 杨开忠
我国国土空间治理体系正经历深刻变革,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来,国土空间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逐步成为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工具。但现阶段,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建设层面仍存在各部门尚未形成有效互动格局、部门职能边界不清晰、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的市场部门作用尚未被充分激发、社会主体参与机制不健全、自然部门缺位等深层次问题。因此,本文在分析我国国土空间治理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构建相互促进、互补、嵌套的“自然—政府—市场—社会”四部门国土空间治理体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强 肖劲松 李敏 邵丹丹 王熙然 张诗雯 尚宇辰
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驱动下,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传统"多规"的空间性内容逐步整合为"一张蓝图"。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国土空间区划体系。尝试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各类区划发展历程,以及我国区划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国土空间区划体系总体思路和建构方案。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强 肖劲松 杨开忠
我国国土空间规划正经历深刻变革,中共"十八大"以来,国土空间规划逐步成为践行生态文明的重要工具。以生态文明为基点,从国土空间规划的价值取向理论、国土空间规划空间理论、国土空间规划程序性理论、国土空间规划四"部门"治理理论四方面来建构生态文明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理论体系。提出:(1)生态文明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的基本价值取向包含生态文明、以人民为中心及公平正义,这就要求国土空间规划以实现美丽中国为目标,以既能满足对自然资源干扰最小、对生态环境最友好,又能公平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基准。(2)国土空间规划的对象是人与自然的耦合系统,国土空间规划的本质是对人与自然的活动在时空上的统筹优化安排。(3)国土空间规划是扩大实质性民主、践行生态文明的过程。(4)国土空间规划要构建"自然—政府—市场—社会"四"部门"相互促进、互补、嵌套的治理体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秦宇
本文对于萨缪尔森(SamuelSon)乘数——加速数模型进行了政府支出内生化的修改,将政府支出G区分为政府固有投资G_t~0和政府预期投资G_t~e,而预期投资又会受到前期经济走势的影响,进而将政府支出内生化于乘数——加速数模型中。并利用中国数据对修改后的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政府一次性支出对于中国经济影响程度有限,而持续性支出则可以对中国经济增长起到持续性的影响。(2)当我国经济运行于合理区间时,政府支出对经济的影响不如经济运行偏离稳定时显著,从侧面印证政府干预对经济运行纠偏的重要性。
关键词:
乘数——加速数 一次性支出 连续性支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强 邵丹丹 张鲸 张伟 刘佳宁 苗晨卉
自中共“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逐步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的规划体制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国土空间规划逐步成为践行生态文明的工具。但国土空间规划对象——“国土空间”的内涵、属性、性质等还没有深刻阐释。在系统解析国土空间的内涵的基础上,提出生态文明时代国土空间规划对象的内涵、性质与属性,以及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分析框架、作用与任务,从而为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强 朱婷玮 张鲸 尚宇辰
自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国土空间治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生态文明为基点,以美丽国土为目标的“空间治理体系”概念逐步被提出。但目前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发展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的协同机制尚需完善。第二,基于产权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尚不完善。第三,国土空间治理权力配置尚不完善。第四,治理机制的协同性不足,基于自然的治理机制薄弱。在深入分析国土空间治理相关理论、中国国土空间治理发展历程及现状问题的基础上,从生态文明的视角,提出以构建美丽国土、推进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建立统一、协同的空间规划体系、基于产权的自然资源监管体系、基于开发权的全域空间用途管制体系、完善国土空间治理权力配置体系以及四“部门”治理机制为核心内容的现代化国土空间治理体系。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国土空间治理体系 国土空间规划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马亚明 张洁琼
文章采用TVP-VAR模型系统考察了我国非金融企业部门、金融部门、居民部门、政府部门四部门杠杆分别对总产出和资产价格波动的时变影响,从产出效应和潜在风险两方面实证检验了各部门杠杆率的可持续性。研究发现:杠杆率过快增长会加重资产价格波动,使金融不稳定性上升,削弱杠杆率对产出增长的促进作用。当前,非金融企业部门、政府部门、居民部门杠杆对产出仍有较显著的正向影响,而金融部门杠杆上升对产出的正向影响最小,对资产价格波动的正向影响最大。进一步,文章实证研究了杠杆率变动在部门间的信息溢出,发现政府部门加杠杆将显著推升全社会杠杆率,金融部门杠杆率上升对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有挤出作用,居民部门杠杆则可以分担部分非金融企业和政府部门的过剩杠杆。因此,当前应优先调控金融部门杠杆,减少资金在金融体系内空转套利,其他三个部门则应保持杠杆率总量的平稳。研究结论对于宏观金融稳定和结构性去杠杆政策的实施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部门杠杆率 经济增长 资产价格波动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高延利 蔡玉梅
国土空间是指国家主权与主权权利管辖下的地域空间,是国民生存的场所和环境,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载体,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以国土空间发挥的功能为标准,国土空间可以分为自然生态空间(以下简称生态空间)、城镇空间和农业空间。其中生态空间是指具有自然属性、以提供生态产品或生态服务为主导功能的国土空间。进入新时代后,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内容之一的自然生态空间保护,其意义与作用不言而喻。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近期,河南省高院、检察院、公安厅、环保厅四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依法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的若干意见(试行)》(下简称《意见》)。《意见》规定,对环境污染刑事案件不能以罚金刑来代替主刑,同时要加大对罚金的适用力度,慎用缓刑、免刑。《意见》规定,各级环保部门办理环境污染案件,应当强化证据意识,采用现场勘察、调查询问、采样监测等行政执法方式固定证据;对于涉嫌环境污染犯罪,其证据可能灭失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影
基于金融杠杆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区域内和区域间作用机制的理论分析,运用空间偏微分方法,依据测算出的2010—2019年我国各省(区、市)四部门金融杠杆和系统性金融风险数据,考量我国四部门金融杠杆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空间溢出。结果显示: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较强的空间趋同性特征;由于金融杠杆部门结构和所在区域的不同,其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区域内溢出存在显著差异;此外,金融杠杆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区域间外溢效应明显,忽视该区域间溢出,将不利于准确评估金融杠杆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冲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光迅 苗恩文
工业文明时代创造的物质财富超过了以往一切时代的总和,但生态赤字日趋严峻。面对人与自然不断激化的矛盾,人类自身亟须实现从"经纪人"到"社会人"或"生态人"的角色转换,真正跨入生态文明新时代。相对于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人类历史上一种全新的文明形态。在生态文明时代,大学作为特殊的社会组织,负有引导人类文明新走向、把握生态文明时代新特征、认识大学新使命、共建大学新蓝图的特殊使命。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大学使命 大学生态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肖朗
从中国封建社会“四部之学”到近代社会“七科之学”的转型 ,是中国传统学术形态向现代学术形态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 ,也是中国近代大学学科体系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本文结合晚清“西学东渐”及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 ,着重探讨了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转型的进程及特点 ,并分析了其对中国近代大学学科体系形成的意义及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冯华艳
文章以政府能力理论和善治理论为基础,依据公众对社会治理效果的主观评价,构建了包括4个要素和20个指标的地方政府社会治理能力评价体系,并利用CSS2019调查数据对构建的指标体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了地方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的四要素构想,分别为提升民生保障水平的能力、促进社会公平的能力、维护社会秩序的能力和增强社会凝聚力的能力;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社会治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的20个测量指标信效度理想、4个要素内部具有一致性和较高的解释能力、4个要素之间独立性较强且具有良好的拟合度。
关键词:
地方政府 社会治理能力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敬嵩
本文以案例形式讨论了壳牌公司布伦特斯帕油轮公司事件。透过油轮事件,文章分析了当今企业实际上面临的生存环境。最后,运用制度经济学、社会学、契约理论分析指出,在当今资讯发达,消费者生态意识、人权意识逐步提高的情况下,企业认真对待其社会责任是一种理智的选择。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社会责任 契约理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