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08)
2023(7113)
2022(5410)
2021(4743)
2020(3880)
2019(8323)
2018(8355)
2017(16033)
2016(8917)
2015(9893)
2014(10175)
2013(9822)
2012(8863)
2011(8100)
2010(8269)
2009(7607)
2008(7655)
2007(6913)
2006(6520)
2005(5805)
作者
(27460)
(23047)
(23007)
(21885)
(14567)
(10796)
(10187)
(8696)
(8695)
(8298)
(8073)
(7876)
(7692)
(7310)
(7199)
(7104)
(6833)
(6693)
(6668)
(6635)
(5917)
(5766)
(5688)
(5302)
(5241)
(5224)
(5123)
(5070)
(4652)
(4649)
学科
(42497)
经济(42462)
管理(21827)
(21248)
(15660)
企业(15660)
方法(13818)
(13491)
业经(12807)
地方(12080)
中国(11727)
产业(11111)
环境(10214)
(10183)
数学(10140)
数学方法(10019)
农业(9689)
(8251)
理论(7259)
技术(6496)
发展(6462)
(6450)
生态(6375)
(6358)
(6209)
地方经济(6125)
(5583)
(5540)
信息(5526)
资源(5498)
机构
学院(136719)
大学(133539)
(53420)
经济(52373)
研究(50409)
管理(48847)
理学(41872)
理学院(41283)
管理学(40377)
管理学院(40132)
中国(35437)
科学(33697)
(29312)
(25970)
(24734)
研究所(24101)
(22349)
(21922)
(21793)
师范(21705)
中心(21574)
业大(20698)
农业(19190)
北京(18484)
(18340)
财经(18218)
师范大学(17644)
(17442)
经济学(16497)
(16358)
基金
项目(93495)
科学(74146)
研究(67555)
基金(67201)
(59683)
国家(59233)
科学基金(50026)
社会(44223)
社会科(42008)
社会科学(41996)
(38418)
基金项目(36501)
(31583)
自然(31374)
自然科(30475)
自然科学(30464)
自然科学基金(29925)
教育(28832)
资助(26346)
编号(26088)
(23609)
重点(21916)
成果(20308)
(19259)
发展(19176)
(19066)
课题(18933)
(18871)
国家社会(18720)
创新(18018)
期刊
(65608)
经济(65608)
研究(36703)
中国(24395)
(23874)
科学(22916)
学报(22658)
管理(17039)
农业(16822)
大学(16713)
学学(15927)
(14687)
业经(12833)
教育(12323)
技术(9992)
经济研究(9475)
(9381)
金融(9381)
问题(9370)
(8819)
资源(8769)
财经(8404)
(7511)
(7396)
(7355)
科技(7108)
商业(6768)
现代(6599)
(6597)
旅游(6597)
共检索到1982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翔  王艳平  杨桂华  李鹏  
阐述了生态文明旅游的定义语境,并讨论了相应的禁忌与产业化问题。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文章认为,迄今的相关研究多不能准确把握生态文明旅游与生态旅游的关系,切入问题后多滑向客体性很强的生态旅游,或者进入与生态学有关联的管理学视角。生态文明虽然是个大概念,但其出现在生态旅游被提出来之后,因而也可作为实现生态旅游的一个路径。文章从四个角度定义了生态文明旅游的语境,分别基于主体、路径、拟人与生产立场,进而讨论了与生态文明相关的禁忌问题。作者在最后就生态文明旅游的产业化,提出了中定位发展方略,不能一蹴而就地迅速做大,需要大分散、小集中,其是一个需要潜伏期的产业,对人的要求要高于对资源的规定。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龚振  邬爱其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黄平芳  胡明文  
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态意识的增强,旅游解说与生态文明建设表现出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密切关系。实现旅游解说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耦合,就是要通过旅游解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向度实现旅游解说的功能,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涌涛  
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进入转型阶段,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为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提供了机遇,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是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乡村旅游的生态化仍然面临许多困境,如缺乏相关规范标准、生态意识较低等问题。为促进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升级,需系统梳理二者关系,分析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针对现实困境提出解决方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淑新  胡仪元  唐萍萍  
在旅游与生态环境矛盾趋于加剧的背景下,生态化可促进产业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同发展,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在产业生态化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具有重要生态战略地位的秦巴汉水区域为例,提出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同时指出产业生态化的发展路径,以旅游产品与服务供给的生态化为根本形成推力系统,以旅游消费模式的生态化为重点形成拉力系统,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形成支撑系统,以产业生态化发展环境的营造为手段形成保障系统,推动旅游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推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汉祥  赵海东  
在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增大的背景下,近年来国内外都对旅游产业生态化相关问题做了大量研究。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十多年来代表性研究论文进行梳理总结,发现国外更加注重生态旅游、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等具体问题研究,而且多采用定量研究方法;而国内旅游产业生态化研究紧跟国情和宏观政策,经历了思想启蒙到理论建构,再到深化应用的发展过程,总体上更加注重旅游产业生态化理论体系和产业政策研究,并多采用规范分析和定性研究方法。为此,今后国内应该在继续深化理论创新的同时加强实证研究,在努力借鉴国外成果的同时充分结合国情,立足中国实际,吸收中国智慧,逐步建立起富有中国智慧的旅游产业生态化理论体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兆峰  
旅游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包括社会组织要素和非社会组织要素,集群系统中各种群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竞争与合作关系。旅游产业集群生态成长受到资源、成长机制和内外环境等的制约,其生态位会不断地发生扩充和压缩。实现旅游产业集群的生态化发展,可从生态资源保护、构建集群与外部环境的互动机制、维护种群间的和谐及选择正确的生态位策略等方面入手。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程子建  钟笑寒  
旅游开发与文物保护的权衡取舍是文物旅游业的核心问题。本文从这一视角出发,利用不完全合同理论,构造模型分析了两种典型的文物旅游管理体制——企业经营和事业单位经营。结果显示,企业经营的开发程度大于社会最优,事业单位开发程度小于最优。但是企业和事业单位的保护程度都小于社会最优。最优的管理体制取决于两个因素——开发收益性及文物脆弱性。当文物脆弱性和开发收益性较大时,最优体制选择偏向事业单位,反之则偏向旅游企业。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吉林  
旅游在当今社会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时尚,而是一种根深蒂固的生活方式,一个拉动社会生产的巨大需求。面对这样一个在短短的几十年的时间里,以其独特的发展轨迹迅速成长的产业,如何分析认知,如何从现代经济的角度阐明其经济特征,衡量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从而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吉林  
旅游在当今社会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时尚,而是一种根深蒂固的生活方式,一个拉动社会生产的巨大需求。面对这样一个在短短的几十年的时间里,以其独特的发展轨迹迅速成长的产业,如何分析认知,如何从现代经济的角度阐明其经济特征,衡量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从而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宋亚非  刘国忱  高敬华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冯德显  
文章从旅游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出发,论述了区域经济中旅游产业的基本特征,以此为基础探讨了旅游产业组织的基本原则和重点,提出了河南区域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概念和组织发展模式,探讨了河南省旅游产业化的具体措施。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梁学成  李树民  刘洋  
本文通过对近几年来我国旅游教育与旅游产业发展的状态比较 ,在抽样调查和实证数据分析的基础上 ,指出旅游教育与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种均衡与非均衡状态 ,并提出了一种旅游教育与旅游产业协调发展的动态教育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