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24)
- 2023(14517)
- 2022(11724)
- 2021(10719)
- 2020(8906)
- 2019(19852)
- 2018(19497)
- 2017(35772)
- 2016(20215)
- 2015(22115)
- 2014(21890)
- 2013(21337)
- 2012(19506)
- 2011(17599)
- 2010(18167)
- 2009(16926)
- 2008(16868)
- 2007(15343)
- 2006(13931)
- 2005(12880)
- 学科
- 济(104944)
- 经济(104853)
- 业(83891)
- 企(77043)
- 企业(77043)
- 管理(73368)
- 方法(38983)
- 数学(30727)
- 业经(30716)
- 数学方法(30563)
- 财(28675)
- 农(26644)
- 中国(25632)
- 务(21336)
- 财务(21329)
- 财务管理(21314)
- 地方(20671)
- 企业财务(20296)
- 农业(19964)
- 教育(19366)
- 技术(19101)
- 学(17617)
- 划(17610)
- 理论(17598)
- 环境(17231)
- 制(16536)
- 策(16228)
- 和(15900)
- 体(14343)
- 贸(13847)
- 机构
- 学院(294478)
- 大学(292497)
- 济(130901)
- 经济(128675)
- 管理(112688)
- 研究(100913)
- 理学(97242)
- 理学院(96204)
- 管理学(94945)
- 管理学院(94391)
- 中国(71770)
- 京(61320)
- 科学(58320)
- 财(58290)
- 所(50540)
- 农(49635)
- 财经(46570)
- 研究所(45743)
- 江(45577)
- 中心(43429)
- 经(42267)
- 范(42079)
- 业大(42040)
- 师范(41712)
- 经济学(40383)
- 北京(39062)
- 农业(38882)
- 经济学院(36264)
- 院(35726)
- 州(34995)
- 基金
- 项目(187864)
- 科学(151390)
- 研究(140023)
- 基金(136804)
- 家(118786)
- 国家(117593)
- 科学基金(101958)
- 社会(92411)
- 社会科(87618)
- 社会科学(87594)
- 省(75094)
- 基金项目(72320)
- 教育(69296)
- 自然(64436)
- 划(63392)
- 自然科(62916)
- 自然科学(62896)
- 自然科学基金(61854)
- 编号(55271)
- 资助(54324)
- 成果(43977)
- 重点(43465)
- 部(42868)
- 发(42806)
- 创(41967)
- 课题(40751)
- 业(40582)
- 创新(38343)
- 国家社会(37987)
- 教育部(37641)
- 期刊
- 济(153494)
- 经济(153494)
- 研究(95684)
- 中国(60091)
- 教育(49046)
- 财(48993)
- 管理(46745)
- 农(44808)
- 学报(41483)
- 科学(40037)
- 大学(32800)
- 农业(30589)
- 学学(30513)
- 技术(29219)
- 经济研究(24875)
- 业经(24835)
- 财经(24665)
- 融(23742)
- 金融(23742)
- 经(21488)
- 问题(19493)
- 业(19006)
- 技术经济(18185)
- 贸(15041)
- 世界(14910)
- 商业(14323)
- 现代(13969)
- 财会(13575)
- 国际(13429)
- 经济管理(13225)
共检索到4492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甜甜 李佩芹
探讨生态文明教育对企业环保投资与经济绩效的影响,揭示其对企业环保意识的引导作用,以及环保投资对经济绩效的积极影响。结果表明:生态文明教育鼓励企业加强环保投资,塑造绿色企业形象,从而提升品牌价值,增强创新竞争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双赢。研究旨在激发社会各界对环保意识的重视,呼吁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共同构建绿色、环保、可持续的美好明天。
关键词:
生态文明教育 企业环保投资 企业经济绩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贞权 丁忠甫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科课程渗透的主渠道作用,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生态环境,积极开展生态文明主题教育活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态文明素质。
关键词:
大学生 生态文明教育 途径与方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经伟
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过程中,高等教育要充分发挥其基础和先导作用,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障。探讨了高等学校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意义以及应如何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更好地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服务。
关键词:
高校 生态文明 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烨
生态文明教育是指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借助现代综合教育手段,促进生态文明的传播和实践,使受教育者的意识、知识和技能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生态文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良好的人文环境,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储备。生态文明教育应注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相互交融,注重体制机制的设计、师资力量的培养和法律制度的保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平芳
生态文明是一种新的文明形式,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之一。本文在探讨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要着力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观、重新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生态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的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全球生态意识和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科研活动等具体的措施。
关键词:
高校 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教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孙正林
高校以传承和创新自然科学知识成果的重要文化使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应当充分有效地融入高等教育的全过程。当前,我国高校教育在资源配置和基本职能发挥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缺乏生态保护内涵,忽视生态保护规范。反思市场取向、学科壁垒和科技理性的办学模式所导致的生态文明教育困境,强化生态文明教育的自觉性,我国高校才能切实肩负建设美丽中国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生态文明教育 科学技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廖志丹
"绿猫"理论希望中国成为一个"绿色国家"。绿色发展,是中国必然的抉择。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不仅能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推动绿色科技研究与创新,还能辐射和带动公众绿色观念的形成。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也丰富着"绿猫"理论的内涵,切实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
关键词:
“绿猫”理论 高校 生态文明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祁琳琳 邵光学 杜昌建
我国正处于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阶段。虽然经济发展举世瞩目,但是能源资源消耗与日俱增,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公民生态文明素质整体不高。鉴于此,必须深入了解社会转型与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内涵,明确社会转型期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四个方面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顺利实现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
关键词:
社会转型 生态文明教育 实施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傅冀耀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旨在推进新时期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通过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大学生逐渐树立使命意识、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通过分析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建设的必要性,进一步强调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理念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探寻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
高校教育 生态文明 实施路径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陈时见 邵佰东
生态文明教育既体现教育涵化属性,又彰显公共管理属性,具有公共性、耦合性、全面性、长期性等特征。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的场域下,生态文明教育是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础性工程,不仅要在理论内涵上体现中华民族生态复兴的教育愿景、人民中心生态民生的教育立场、民众生态心智形塑的教育目标、本土生态资源整合的教育特色,而且行动方略上要基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使命任务,构建生态文明教育整体性发展格局,建设生态文明教育中国特色理论体系,夯实生态文明教育主体责任自觉,完善生态文明教育协同治理机制,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冯建军
从人性的视角反思生态危机,占有性个人主体性是生态危机的根源。走出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超越占有性个人主体性,走向类主体。从占有性个人主体到类主体,需要从个人哲学到类哲学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转换。教育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本在于培养类主体,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类主体教育超越了以往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和生态人教育,全面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统一。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黄娟
生态文明教育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强国梦的根本基础,是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与主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教育,要求将生态文明融入国民教育体系;陈宝生部长提出将生态文明教育内容融入课程设置、社会实践、校园活动等环节。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我们要以新发展理念指导生态文明教育现代化,其中,创新发展是引领生态文明教育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当前要重点推进生态文明教育理论、制度与科技创新。
关键词:
生态文明教育 科技创新 生态文明建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玉涵 吴鹏
目前,我国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与体系日趋成熟,在社会发展的很多方面都已融入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这无疑是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各个高校也开始把生态文明融入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这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但是,在当前的高校教育过程中,针对生态文明的教育内容还不够完善,忽视了对学生生态道德情感的培养和学生生态行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旭原 万琳 张世兴
在推动实体经济绿色转型以实现高质量发展进程中,金融化行为是否会对环保投资产生影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大课题。以2011—2021年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金融化对实体经济环保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金融化与环保投资呈负相关性,即金融化程度越高,则环保投资水平越低,存在明显的“挤出”效应,作为外部监督方式之一的媒体关注度和内部治理方式之一的股权制衡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金融化对环保投资的“挤出”效应。机制检验发现,债务融资成本是企业金融化对环保投资的传导机制,即金融化通过提高债务融资成本进而“挤出”环保投资。据此,不仅丰富了金融化与环保投资方面的研究成果,也为外部监管方与内部管理者如何推动实体经济实现绿色发展提供了合理可行的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旭原 万琳 张世兴
在推动实体经济绿色转型以实现高质量发展进程中,金融化行为是否会对环保投资产生影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大课题。以2011—2021年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金融化对实体经济环保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金融化与环保投资呈负相关性,即金融化程度越高,则环保投资水平越低,存在明显的“挤出”效应,作为外部监督方式之一的媒体关注度和内部治理方式之一的股权制衡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金融化对环保投资的“挤出”效应。机制检验发现,债务融资成本是企业金融化对环保投资的传导机制,即金融化通过提高债务融资成本进而“挤出”环保投资。据此,不仅丰富了金融化与环保投资方面的研究成果,也为外部监管方与内部管理者如何推动实体经济实现绿色发展提供了合理可行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