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22)
2023(3498)
2022(3057)
2021(2780)
2020(2126)
2019(4743)
2018(4716)
2017(8149)
2016(4708)
2015(5208)
2014(4953)
2013(4705)
2012(4247)
2011(3995)
2010(4102)
2009(3512)
2008(3397)
2007(2936)
2006(2621)
2005(2272)
作者
(14968)
(12539)
(12455)
(11760)
(7622)
(6086)
(5635)
(4858)
(4714)
(4436)
(4245)
(4239)
(4084)
(4011)
(3994)
(3851)
(3740)
(3645)
(3551)
(3503)
(3211)
(3062)
(2967)
(2867)
(2824)
(2762)
(2698)
(2663)
(2600)
(2561)
学科
(16601)
经济(16593)
管理(11086)
(8334)
环境(8255)
方法(7515)
(6958)
数学(6652)
数学方法(6585)
(5920)
(5732)
企业(5732)
生态(5422)
教育(5175)
(4170)
农业(4067)
资源(3981)
中国(3915)
业经(3742)
地方(3705)
(3604)
思想(3518)
政治(3496)
(3359)
规划(3198)
环境规划(3157)
思想政治(3111)
政治教育(3111)
治教(3111)
德育(3069)
机构
学院(66666)
大学(66267)
研究(24760)
(23823)
经济(23337)
管理(22129)
理学(19533)
理学院(19231)
科学(18808)
管理学(18752)
管理学院(18647)
(17437)
中国(16778)
业大(14182)
(14100)
农业(13899)
(13344)
研究所(12672)
中心(10730)
(10375)
(10304)
师范(10134)
农业大学(9525)
(9086)
(8879)
北京(8547)
(8524)
科学院(8429)
技术(8295)
(8132)
基金
项目(50070)
科学(38698)
基金(35653)
研究(33754)
(32779)
国家(32508)
科学基金(26840)
社会(21278)
(20974)
社会科(20066)
社会科学(20058)
基金项目(19490)
自然(18105)
(17688)
自然科(17551)
自然科学(17547)
自然科学基金(17230)
教育(15615)
资助(13432)
编号(12638)
重点(11945)
(11174)
计划(10724)
(10494)
(10230)
科研(9863)
成果(9841)
创新(9804)
科技(9679)
课题(9345)
期刊
(26715)
经济(26715)
学报(16464)
研究(15925)
(15156)
中国(14117)
科学(13268)
大学(11581)
学学(11065)
农业(10453)
教育(9088)
管理(6560)
(6040)
(5805)
资源(5183)
业大(4666)
(4645)
业经(4441)
技术(4415)
科技(4232)
林业(4070)
农业大学(3813)
生态(3769)
财经(3677)
经济研究(3586)
问题(3298)
(3231)
中国农业(3213)
(2872)
金融(2872)
共检索到931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慎霞  
党的十八大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其他四大主题并列,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上前所未有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这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事实上,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坚持理论自觉与实践自觉的内在统一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方法论原则。海南师范大学孙民教授的著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慎霞  
党的十八大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其他四大主题并列,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上前所未有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这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事实上,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坚持理论自觉与实践自觉的内在统一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方法论原则。海南师范大学孙民教授的著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英侠  史晓婷  
中国自古以来就对人和自然的关系有着深刻的认识,其中蕴含着深厚的生态思想。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中国的发展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化的生态文明思想。我国历代领导人在实践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推动着中国生态文明的发展,创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使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文章通过阐述中国生态思想与马克主义生态思想的内在一致性,梳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阐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内涵,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的启示。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孙晓艳  李爱华  
马克思生态教育思想给我们的首要启示是,中国生态文明观教育不应该是意识形态意义上的外在灌输,而是必须融入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才可能实现其改造经济社会、推进生态文明的重大意义。具体而言,中国当前生态文明观教育应当着力于"四化",即理念化、体系化、制度化和常态化。1.创新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理论和话语体系,引导民众树立内在的生态文明理念。马克思生态教育思想对于这一话语体系建构的启示,至少包括两个相互结合的方面:一是当代中国生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荣涛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在新时代的继续前进,其形成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鲜活的理论素材。从马克思主义发展、传播与运用的角度分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其价值可归为三个方面:一是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运用到审视和解决当代生态环境问题中,促进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二是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特别是其中的生态思想与时代主题、人民需要相结合,促进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时代化;三是用通俗语言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进行解读,促进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大众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渝政  周文  
工业文明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工业文明对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破坏,使其发展陷入困境。与此同时,一种新的文明——生态文明正在逐渐兴起。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是生态自然观、生态文明观的理论来源。实践表明,只有树立生态文明观,建设生态文明,才能摆脱工业文明的困境,确保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华启和  
马克思虽然没有对生态经济问题进行专门的论述,但他的著作中却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经济思想。本文通过分析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挖掘和梳理了马克思的生态经济思想:生态经济发展的技术维(生态技术)、生态经济发展的知识维(可持续发展经济)、生态经济发展的制度维(生态政治)、生态经济发展的文化维(生态文明),这些都为我国解决生态危机问题提供了重要启示。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瑾  侯子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始终坚持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并行。就实践来看,在“两山论”和“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指引下,我国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部分地区初步实现了生态恢复与区域发展的良性互动。十九届五中全会全面勾勒出了“十四五”时期我国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对“绿色发展”理念再次提出了新的指引和部署。本文通过剖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涵,积极探寻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发展路径,铸牢生命共同体意识,推动实现人民群众对建设良好生态环境的美好愿景,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一臂之力,使中国的崛起变成真正的“绿色崛起”。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淑梅  
在马克思之前,思想家们从三种路向探讨了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一是论证资本主义文明社会的永恒合理性,二是主张返回到人类简单需要的原始状态,三是提出超越资本主义文明社会的未来社会的空想。马克思从人的物质生产劳动出发,提出了人类文明演变的思想。马克思认为资本具有二重性,资本打破了人对狭隘的人群共同体的依赖,但又迫使人依赖物化社会关系;资本为了逐利刺激生产力发展,却又无法驾驭生产力;资本通过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榨取剩余价值,使社会有了大量自由时间;资本以殖民侵略和掠夺方式促使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在资本的统治下,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社会生活关系、政治关系和精神文化关系都扭曲了。资本的内在矛盾促使其走向解体,被社会主义的高级文明形态所代替。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使它们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姜文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伟大的成就,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但与此同时我国也面临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从战略全局和中华民族长远发展角度做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决策。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保障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政策法规体系;各级政府不断加强生态环保公共支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姜文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伟大的成就,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但与此同时我国也面临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从战略全局和中华民族长远发展角度做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决策。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保障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政策法规体系;各级政府不断加强生态环保公共支出,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罗福午  
“建筑结构工程专业概论”课是一门面向大一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课。通过8年的教学实践,我们认识到在整个大学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一系列的专业思想教育,使学生认识所学专业、热爱专业,从而具有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主人翁思想和献身精神。这是高等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为社会培养高质量专门人才的需要,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自觉地发展成长的需要。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灿  
西方产权理论风行中国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90年代中期以后国内才开始马克思产权经济思想的研究,但由于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阶级立场、基本方法、"范畴口径"等的不同甚至对立,使它们在相当程度上存在着"不可通约性"问题,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兰久富  周竹莉  
马克思的伦理思想是一种完善论思想,这种思想体现在他对劳动的目的、生活中最高的善以及衡量社会进步尺度的看法中。马克思指出人的劳动有两种目的,即满足生存需要和实现本质力量,其中实现本质力量是高于满足生存需要的超功利目的。马克思认为对人而言最重要的是人自身的发展,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是生活中最高的善。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作为善是完善论意义的善,亚里士多德的完善论思想也包含这种善的观念。马克思把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作为社会的完善标准,用以衡量和评价各个社会的善恶。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理论依据不是某种正义论,而是追求人的发展的完善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余维祥  余小雅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思想,对世界文明发展态势敏锐洞察和对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关系认识飞跃基础上的社会发展理念的升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客观评价我国当前面临的生态问题,探索适合国情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培育全民生态意识,构建生态和谐屏障,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指导下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的共同和谐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