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19)
- 2023(11966)
- 2022(9983)
- 2021(9099)
- 2020(7327)
- 2019(15948)
- 2018(15690)
- 2017(28718)
- 2016(15554)
- 2015(17042)
- 2014(16770)
- 2013(16309)
- 2012(15273)
- 2011(14071)
- 2010(14482)
- 2009(13387)
- 2008(12922)
- 2007(11675)
- 2006(10806)
- 2005(9644)
- 学科
- 济(67134)
- 经济(67077)
- 管理(39404)
- 业(33626)
- 地方(25468)
- 企(24561)
- 企业(24561)
- 中国(23491)
- 农(21001)
- 方法(17915)
- 业经(17229)
- 环境(15073)
- 农业(14667)
- 学(14463)
- 地方经济(13780)
- 数学(13680)
- 数学方法(13478)
- 发(13235)
- 融(11733)
- 金融(11732)
- 财(11549)
- 银(11345)
- 银行(11329)
- 和(11246)
- 理论(11200)
- 行(11144)
- 制(11045)
- 贸(10674)
- 贸易(10661)
- 易(10158)
- 机构
- 学院(215256)
- 大学(209006)
- 研究(81814)
- 济(81503)
- 经济(79390)
- 管理(75552)
- 理学(62566)
- 中国(61799)
- 理学院(61632)
- 管理学(60391)
- 管理学院(59971)
- 科学(51743)
- 京(47499)
- 所(41518)
- 财(37454)
- 研究所(37372)
- 中心(37291)
- 农(36057)
- 江(35989)
- 范(35216)
- 师范(34874)
- 院(30796)
- 北京(30731)
- 业大(29903)
- 州(29355)
- 财经(28060)
- 师范大学(27906)
- 农业(27641)
- 省(26508)
- 技术(25869)
- 基金
- 项目(139975)
- 科学(110141)
- 研究(106737)
- 基金(96783)
- 家(84715)
- 国家(83947)
- 科学基金(71262)
- 社会(66344)
- 社会科(62738)
- 社会科学(62727)
- 省(58184)
- 基金项目(51073)
- 划(48796)
- 教育(48029)
- 编号(44973)
- 自然(43739)
- 自然科(42528)
- 自然科学(42519)
- 自然科学基金(41689)
- 资助(38232)
- 发(37983)
- 成果(36442)
- 课题(33189)
- 重点(32876)
- 发展(30557)
- 展(30019)
- 创(29255)
- 部(28575)
- 年(27634)
- 创新(27303)
共检索到3496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邓昭明 王甫园 王开泳 王诚庆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也是国家五大建设任务之一,区域旅游规划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文章从生态文明理念重新审视中国旅游规划发展历程,挖掘各时期旅游规划理念、方法和技术中蕴含的生态文明理念。然后,重点论述了当前区域旅游规划在贯彻实施优化国土开发空间格局、促进资源节约、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方面的科技支撑作用。最后,对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区域旅游规划发展的新要求和新趋势进行了讨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赖富强
一、广西旅游业发展现状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建设,我区旅游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并逐渐发展成为我区的八人优势行业之一,在全区的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黄震方 张圆刚 贾文通 洪学婷 余润哲
通过系统的文献梳理,回顾总结了中国乡村旅游的研究历程,将其划分为初级化应用研究(1992—2005年)、多元化拓展研究(2006—2015年)和融合性深化研究(2016年至今)三个阶段,分析了各阶段的时代背景和研究价值取向,借助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揭示了研究主题的变化过程与研究特征。结合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和旅游发展需求,阐述乡村旅游的基本特性,构建了新时代乡村旅游的研究框架,提出了主要科学问题,并对乡村旅游的研究趋向及其学术创新进行了展望。强调乡村性和游憩性构成了乡村旅游的基本特性。应围绕新时代的国家战略及高质量发展要求,紧跟国际学术前沿,立足于中国乡村旅游研究的本土实践,将产业、生态、文化、治理、生活作为核心要素,构建"五位一体"的乡村旅游研究基本框架;聚焦乡村地域系统及其复杂性、关键性旅游科学问题,加强研究平台与专业人才建设,综合集成多学科理论和技术方法,强化数据驱动与科技赋能,深入揭示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的过程、格局、机制和规律,探索中国特色的乡村旅游振兴发展模式与路径;不断推动理论研究深化、实践应用创新和乡村旅游学发展,提高乡村旅游学术水平、创新能力、服务价值和国际化水平。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余仲华
本文在科学研究和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并阐述了我国人才战略规划十个基本的战略发展趋向,并从基本内容和研制方法两个方面对研制人才战略规划提出了十二点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人才 战略规划 战略趋向 研制方法 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涌涛
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进入转型阶段,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为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提供了机遇,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是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乡村旅游的生态化仍然面临许多困境,如缺乏相关规范标准、生态意识较低等问题。为促进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升级,需系统梳理二者关系,分析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针对现实困境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
生态文明 乡村旅游 生态化 协调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春宇 成铁翔 洪焕州 曹雯
追溯包括旅游生态系统演化、环境承载力、环境税在内的旅游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探寻该领域研究未形成共同纲领与研究范式的内在原因,提出以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坚持系统科学动态、演化生存论研究范式,探讨区域人类活动与旅游生态系统耦合交互影响过程及演化机制;深入研究环境承载力合理阈值量测基础上旅游生态系统空间均衡发展量测模型与评价;以系统发展动态合理阈值为参照,引入预警机制,以环境规制等政策为调控手段,探寻旅游生态系统调控机制,从而推动旅游生态系统演化研究由宏观定性研究向定量研究、实证研究转向;由静态机械描述研究向动态生成论研究拓展;由单一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和对策研究向“规律探究—阈值测度—效应分析”深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春宇 成铁翔 洪焕州 曹雯
追溯包括旅游生态系统演化、环境承载力、环境税在内的旅游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探寻该领域研究未形成共同纲领与研究范式的内在原因,提出以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坚持系统科学动态、演化生存论研究范式,探讨区域人类活动与旅游生态系统耦合交互影响过程及演化机制;深入研究环境承载力合理阈值量测基础上旅游生态系统空间均衡发展量测模型与评价;以系统发展动态合理阈值为参照,引入预警机制,以环境规制等政策为调控手段,探寻旅游生态系统调控机制,从而推动旅游生态系统演化研究由宏观定性研究向定量研究、实证研究转向;由静态机械描述研究向动态生成论研究拓展;由单一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和对策研究向“规律探究—阈值测度—效应分析”深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舒小林 黄明刚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专门章节进行论述,并且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经济、社会、生态和文化等方面综合考虑,大众旅游、生态旅游、低碳旅游、洛哈思旅游、旅游循环经济、可持续旅游等任何单一的发展方式都不是较好的旅游发展方式。文章基于生态文明理念提出SCELL旅游发展方式,即宏观层面以可持续旅游为发展方向和理念,中观层面大力发展旅游循环经济,推动产业循环型、融合化、集群化和制度化发展,在微观层面,对游客和居民倡导洛哈思消费方式,对旅游及相关企业进行生态化、低碳化设计,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处理好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尹贻梅 刘志高 戴俊骋 周青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人类文明建设的更高阶段,涉及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众多方面,因此应当成为当前区域空间规划的新的理念和新的指导思想。以宁波北仑为例,提炼出生态文明理念对区域空间规划的新要求,介绍生态文明空间规划的内容和方法。文章首先分析了北仑发展现状及空间演化过程,认为其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与区域空间格局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建设生态文明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然后详细探讨了北仑生态文明整体空间格局功能区划、产业空间、生态空间以及生活空间规划;最后提出了北仑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区域空间规划 宁波北仑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袁中许
就旅游业自身的发展规律、资源优势以及城乡与区域统筹迫切的现实情形而言,我国乡村旅游业亟须蓬勃发展。然而,尚未有理论方法为保证我国乡村旅游业整体持续、深化及和谐的战略发展提供可选择的途径。基于此,文章在辨识产业耦合与产业融合概念理论基础上,立足乡村旅游业与包含丰富异质性农业、地理与文化资源的大农业耦合,从产业互动与要素凝聚理论视角分别阐述了旅农耦合对农村第一、第三产业分别产生牵动效应和促动发展效应的机理。在此基础上,借助1993~2010年的序列经验数据,结合深入的理论分析和直观考察,主要运用模型实证,证实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冯郑凭
文章主要从航空旅游销售渠道中的两个最重要成员:航空代理人和旅行社的角度,探析我国航空旅游销售渠道结构的特征,以及不同成员在该渠道结构功能中的差异。同时对影响航空旅游销售渠道结构变迁的要素和所存问题展开探讨。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代表着航空旅游销售渠道重要环节的航空代理和旅行社业将朝着更加规模化、专业化、网络化、信息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那些在该渠道结构中技术含量低、旅游市场功能弱和服务效率差的中间环节势必面临淘汰的过程。
关键词:
航空旅游 销售渠道 结构 特征 发展趋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余达锦 胡振鹏
生态文明要求具有较高的生态意识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生态旅游的出现打破了我国传统旅游产业长期以来的"资源掠夺式"经营模式,是适应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最优经营模式,是生态文明理论所体现的重要发展模式。本文通过对现状剖析发现,新形势下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存在无经济发展的生态保护缺失、无生态保护的经济虚增、缺乏有效的产业培育机制等现象,指出区域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区域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应加强制度创新、观念创新和产业结构创新,应强化生态旅游产业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功能。文章以江西环鄱阳湖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为案例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生态旅游 发展战略 环鄱阳湖区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吴希贤
当前WTO框架下的数字贸易规则发展缓慢,而区域层面的数字贸易规则发展受到各国的极大重视与推动。《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与《新加坡-澳大利亚数字经济协定》(SADEA)是亚太区域数字贸易规则的最新发展成果,在规则模式与议题范围上均有值得关注的创新。与亚太区域主要的其他贸易协定相比,DEPA与SADEA的规则范围更广,并深化扩展了美式数字贸易规则。由此可以预测:未来亚太区域数字贸易规则的发展将趋向多元化,并将对诸边和多边层面的规则谈判和规制整合产生重大影响;亚太区域数字贸易规则的发展将进一步追求议题范围扩大化、主题模块化的开放型和包容型规则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亚明 党春梅 唐朝生 刘邦凡
促进区域旅游的协调发展是提高区域旅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举措。当前,京津冀区域旅游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资源整合与利益协调乏力等一系列问题。文章基于生态位态势理论,构建涵盖旅游发展环境、旅游市场、旅游资源等维度的区域旅游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协调度模型并分别计算得出京津冀区域旅游两维度和三维度综合协调指数,进而分析了京津冀各地旅游协调性存在的问题,最终从政府统筹、旅游品牌建设、资源错位开发以及生态与经济耦合视角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区域旅游 生态位测评 协调度 京津冀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胡瑞 徐传雲
国际教育援外是全球教育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遭遇了价值危机、合作危机以及行动危机。在深度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过程中,中国教育援外提倡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来推动全球治理。在行动策略上,构建了科学的分级管理体制,持续优化教育援外运行机制,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援外方式等,走出了中国教育援外促进人文交流、赋能全球教育治理的新路径。新时代,我国教育援外工作应始终遵循“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的基本原则,彰显“互惠互利”的道义本色;立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全球教育发展成果共享新平台;继续面向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以教育援外推进我国深度参与全球教育治理。
关键词:
全球教育治理 教育援外 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