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14)
- 2023(12345)
- 2022(9742)
- 2021(8821)
- 2020(7001)
- 2019(15324)
- 2018(15562)
- 2017(29715)
- 2016(15979)
- 2015(17974)
- 2014(17847)
- 2013(17324)
- 2012(15880)
- 2011(14688)
- 2010(15008)
- 2009(14452)
- 2008(13796)
- 2007(12639)
- 2006(11806)
- 2005(10412)
- 学科
- 济(69536)
- 经济(69473)
- 管理(39330)
- 业(37828)
- 农(32504)
- 中国(24889)
- 企(24074)
- 企业(24074)
- 方法(22454)
- 农业(21521)
- 地方(20705)
- 业经(19210)
- 数学(18548)
- 数学方法(18411)
- 制(15360)
- 财(14047)
- 环境(13911)
- 发(13386)
- 学(12762)
- 银(12396)
- 银行(12385)
- 行(12030)
- 贸(11451)
- 贸易(11442)
- 融(11127)
- 金融(11126)
- 易(11098)
- 发展(10642)
- 展(10625)
- 和(10024)
- 机构
- 学院(231980)
- 大学(225026)
- 济(92379)
- 经济(90151)
- 管理(83524)
- 研究(79858)
- 理学(70264)
- 理学院(69428)
- 管理学(68160)
- 管理学院(67731)
- 中国(62423)
- 科学(48381)
- 京(48370)
- 财(44139)
- 农(39800)
- 所(39338)
- 中心(36994)
- 江(36973)
- 研究所(35369)
- 范(35197)
- 师范(34926)
- 财经(34027)
- 业大(31693)
- 北京(30653)
- 经(30518)
- 州(30035)
- 农业(29597)
- 院(29046)
- 经济学(28334)
- 师范大学(27642)
- 基金
- 项目(148186)
- 科学(116613)
- 研究(114903)
- 基金(104322)
- 家(89791)
- 国家(88989)
- 科学基金(75585)
- 社会(74005)
- 社会科(69772)
- 社会科学(69758)
- 省(60370)
- 基金项目(55620)
- 教育(51278)
- 划(49317)
- 编号(49136)
- 自然(44251)
- 自然科(43014)
- 自然科学(43002)
- 自然科学基金(42157)
- 资助(40788)
- 成果(39904)
- 发(36019)
- 课题(34613)
- 重点(33916)
- 部(31413)
- 国家社会(30623)
- 创(30170)
- 发展(29800)
- 展(29319)
- 年(28894)
- 期刊
- 济(117077)
- 经济(117077)
- 研究(69150)
- 中国(48903)
- 农(41995)
- 科学(32000)
- 学报(31775)
- 财(30149)
- 管理(28905)
- 教育(28271)
- 农业(27686)
- 融(25197)
- 金融(25197)
- 大学(24801)
- 业经(24016)
- 学学(23135)
- 技术(19259)
- 经济研究(17323)
- 问题(16409)
- 财经(15808)
- 经(13733)
- 资源(12358)
- 商业(11976)
- 业(11954)
- 图书(11722)
- 版(11475)
- 农业经济(11329)
- 贸(11209)
- 经济问题(10924)
- 现代(10800)
共检索到3570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涌涛
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进入转型阶段,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为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提供了机遇,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是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乡村旅游的生态化仍然面临许多困境,如缺乏相关规范标准、生态意识较低等问题。为促进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升级,需系统梳理二者关系,分析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针对现实困境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
生态文明 乡村旅游 生态化 协调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莺莉 王灿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市病"与"农村病"问题日益突出,同时,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乡村旅游经济模式正面临着生态化转型的巨大压力。研究表明,旅游产业作为"环保产业"和"朝阳产业"发挥了其带动作用和乘数效应,为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加速起到了积极作用。乡村旅游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反生态"问题也逐渐表现出来,根本上制约了乡村旅游经济生态化转型的进程。因此,加快乡村旅游经济的生态化转型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生态化转型不仅是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也是新型城镇化的现实导向。成都"五朵金花"乡村旅游转型案例说明,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需要以生态经济和谐发展为核心、旅游特色...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曹晓慧
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旨在改变日益突出的农村发展问题。作为一个综合性国家决策,新农村建设从经济、政治、社会、文明等多个层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其中乡村生态旅游开发就是一个重要内容。开发乡村生态旅游不仅可以推动农村经济的转型发展,切实解决"三农"问题,而且可以有效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推动生态文明和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海波 李少游
我国乡村旅游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以来,在推进我国整体经济结构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再就业,优化农村传统产业结构,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提升农民思想文化素养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乡村旅游作为回归自然,放松身心的休闲旅游产业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但同时,乡村旅游粗放、不计后果的发展方式也引发了许多环境道德伦理问题。文章在生态视角下,研究分析我国乡村旅游集约可持续发展的背景和有效途径,通过对中国目前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及问题的剖析,本着集约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提出一些加强我国乡村旅游的集约、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生态 乡村旅游 集约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唐承财 周悦月 钟林生 何玉春
从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构建乡村生态旅游模式有助于保护北京生态涵养区的乡村生态环境与传统文化,可提升乡村旅游产品品质及其综合效益。首先辨析了生态文明建设、乡村生态旅游的概念,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其次,从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剖析北京乡村生态旅游的特点。最后,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理念,选择樱桃沟村、长城国际文化村、柳沟村为典型案例,构建乡村生态农旅模式、乡村生态文旅模式、乡村生态食旅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唐承财 周悦月 钟林生 何玉春
从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构建乡村生态旅游模式有助于保护北京生态涵养区的乡村生态环境与传统文化,可提升乡村旅游产品品质及其综合效益。首先辨析了生态文明建设、乡村生态旅游的概念,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其次,从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剖析北京乡村生态旅游的特点。最后,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理念,选择樱桃沟村、长城国际文化村、柳沟村为典型案例,构建乡村生态农旅模式、乡村生态文旅模式、乡村生态食旅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付检新
当前,我国城镇化的速度不断加快,城市病与农村病的问题非常突出。在新型城镇化视角下,乡村旅游经济模式正处于生态化转型的过程中。相关资料显示,旅游产业对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各种反生态问题也出现。在当前经济形式下,积极推动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本文中,笔者结合有关案例进行研究,指出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应始终围绕着生态经济和谐发展的目标而进行,应融合现代环保技术,只有这样,在当前新型城镇化的趋势下,乡村旅游才能够快速进行生态化转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付检新
当前,我国城镇化的速度不断加快,城市病与农村病的问题非常突出。在新型城镇化视角下,乡村旅游经济模式正处于生态化转型的过程中。相关资料显示,旅游产业对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各种反生态问题也出现。在当前经济形式下,积极推动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本文中,笔者结合有关案例进行研究,指出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应始终围绕着生态经济和谐发展的目标而进行,应融合现代环保技术,只有这样,在当前新型城镇化的趋势下,乡村旅游才能够快速进行生态化转型。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周贵平
随着乡村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反生态"问题的显现,乡村旅游经济模式正面临着生态化转型的巨大压力,从根本上制约了乡村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以江苏省为例,对其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历程、资源概况及发展现状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生态化转型的必要性,指出发展乡村旅游不能以牺牲农业和生态环境为代价,亟需着眼于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的乡村经济,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一体化。该文依据新城镇化对国内乡村旅游生态化转型的基本需求,并结合江苏省乡村旅游生态化发展需求,提出以环保技术为支撑、深化江苏省绿色乡村发展,以生态发展为核心、促进江苏省乡村旅游制度改革,以旅游特色城镇建设为导向、实现江...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乡村旅游 生态化转型 江苏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谢宁光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呈现出产业集聚的新态势,逐渐形成乡村产业集聚区。乡村旅游产业集聚背景下,我们要进一步推进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充分发挥旅游产业集聚效应,建设特色城镇,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二者的关系,为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基础。
关键词:
乡村旅游 集聚效应 生态化转型 特色城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谢宁光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呈现出产业集聚的新态势,逐渐形成乡村产业集聚区。乡村旅游产业集聚背景下,我们要进一步推进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充分发挥旅游产业集聚效应,建设特色城镇,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二者的关系,为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基础。
关键词:
乡村旅游 集聚效应 生态化转型 特色城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毛峰
随着国民休闲时代的到来,旅游业进入了以休闲娱乐、康体健身、休憩疗养为主要目的休闲度假旅游阶段,传统的乡村旅游和农家乐需要转型升级。美丽乡村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浓郁的乡村风情,独特的空气、气候、山林、水体、食材等休闲度假和养生养老资源,乡村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和养生养老旅游转型升级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和生态优势。通过对乡村生态养生旅游开发的实例分析和经验总结,阐述了乡村旅游转型升级需要从开发理念、产品设计、经营管理、宣传营销、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整体构架和科学规划。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晓臻 高晶
网络口碑对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区形象建设具有反馈效应,正面的信息有助于形成宣传和推广效应,负面的信息则不利于旅游区的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也更加凸显了旅游区形象建设的重要性。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区形象建设应始终坚持以生态理念为指导,形成生态旅游特色品牌,在基础设施、人文环境和服务管理中增加生态要素,进而形成良好的网络口碑,促进乡村生态旅游区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
生态旅游 网络口碑 形象建设 生态理念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爽
农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是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相符合的,同时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方向和有效手段。发展农村生态旅游是人们正确认识自然、保护自然的结果,是可持续发展观念的重要体现。生态意识应贯穿农村旅游的始终,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下,推进农村生态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农村旅游 生态意识 规范管理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周杰
在乡村振兴视域下,从生态文明的视角探讨新型生态旅游村建设,有助于推动乡村文化传播与传承,妥善解决广西三农问题,实现乡村振兴。桂林作为世界著名旅游地区,在生态旅游方面拥有其独特的天然优势,本文首先分析了桂林市秀峰区"芦笛三村"(桥头村、鲁家村、庙门前村)旅游建设的现状。然后,从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出发提出生态文旅、生态食旅及信息化管理的乡村旅游建设策略。
关键词:
新型生态 旅游村 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