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12)
2023(3931)
2022(3230)
2021(3013)
2020(2346)
2019(5305)
2018(5510)
2017(9280)
2016(5433)
2015(6235)
2014(6577)
2013(6128)
2012(5704)
2011(5172)
2010(5465)
2009(4828)
2008(5012)
2007(4955)
2006(4481)
2005(3757)
作者
(15511)
(12709)
(12514)
(12073)
(7939)
(6121)
(5822)
(4945)
(4852)
(4796)
(4333)
(4329)
(4298)
(3952)
(3914)
(3879)
(3873)
(3704)
(3614)
(3537)
(3247)
(3191)
(3128)
(3065)
(3015)
(2959)
(2846)
(2824)
(2642)
(2618)
学科
(16351)
经济(16336)
管理(16329)
(10271)
(8297)
企业(8297)
环境(7787)
(7327)
中国(6748)
地方(6462)
生态(5398)
业经(5375)
(5369)
理论(5212)
教育(4871)
农业(4731)
(4726)
(4623)
教学(4496)
资源(4195)
(4081)
(4047)
(3909)
方法(3405)
(3181)
银行(3175)
(3001)
学法(2930)
教学法(2930)
规划(2885)
机构
学院(71720)
大学(67303)
研究(23589)
管理(22652)
(21018)
经济(20129)
中国(19061)
理学(17694)
理学院(17430)
管理学(16955)
管理学院(16831)
科学(15823)
(15737)
(14353)
(12049)
(12047)
(11915)
中心(11908)
师范(11805)
(11797)
(11614)
技术(11277)
职业(10770)
研究所(10460)
北京(10355)
(10319)
业大(10076)
(9227)
师范大学(8928)
农业(8570)
基金
项目(41649)
研究(35195)
科学(30752)
基金(24965)
(21406)
国家(21137)
(19145)
社会(18719)
社会科(17363)
社会科学(17359)
科学基金(17265)
编号(17003)
教育(16934)
(15058)
成果(14380)
基金项目(13293)
课题(13068)
(11427)
自然(10059)
重点(10022)
(9951)
资助(9628)
自然科(9614)
自然科学(9613)
自然科学基金(9397)
项目编号(9305)
规划(9048)
(8824)
(8537)
大学(8051)
期刊
(34310)
经济(34310)
中国(22583)
研究(22074)
教育(17817)
(11285)
(10663)
学报(10272)
管理(8758)
科学(8676)
技术(8611)
大学(7726)
农业(7652)
图书(7618)
业经(7173)
(6611)
金融(6611)
学学(6601)
职业(6445)
书馆(5935)
图书馆(5935)
资源(4947)
(4657)
论坛(4657)
技术教育(4207)
职业技术(4207)
职业技术教育(4207)
(4024)
(3942)
问题(3871)
共检索到1242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于维民  
文章从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维护我国生态安全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四个方面阐述建设生态文明的目的意义;从学理上界定建设生态文明的内涵、外延;从操作层面阐述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措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罗吉文  
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21世纪社会、经济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工业园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实践模式。本文对此作一些探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迅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引发了众多生态环境问题。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重要成果,是人类新的文明形式之一。生态文明提出是以生态学为代表的人类科学发展为支撑的。生态理念进入了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了新的生态经济观、生态文化观和生态政治观。生态城市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体现。生态城市理论是伴随着城市生态学理论研究的发展而产生发展的。建设生态城市,首先需要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生态城市理念具体体现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环境、生态文化等方面。进而提出生态城市发展目标。政策引导与制度创新在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技术保障是建设生态城市的支撑手段。提出循环经济、资源利用、清...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孔翔  郑汝楠  
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危机的重要举措,生态文明则是新时期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努力方向。低碳经济和生态文明都是人类在发展面临生态环境危机的背景下提出的应对举措,两者的理念相似、目标相容、解决方案虽层次不同,但都依赖于系统化的保障机制,因而无论是在理念更新、利益协调、市场培育或制度与技术创新等方面,低碳经济建设都可能为区域生态文明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借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廖志丹  
"绿猫"理论希望中国成为一个"绿色国家"。绿色发展,是中国必然的抉择。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不仅能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推动绿色科技研究与创新,还能辐射和带动公众绿色观念的形成。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也丰富着"绿猫"理论的内涵,切实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美高  黄奕炳  
建设城市林业生态初探陈美高,黄奕炳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它不仅为社会提供木材和各种林副产品,还具有调节气候、净化空气、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等多种功能,也是农牧业稳定高产的生态屏障,更是人们休息娱乐、强身健体、森林旅游...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宓泽锋  曾刚  尚勇敏  陈弘挺  朱菲菲  陈斐然  
生态文明建设是长江经济带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之一。从生态文明和发展潜力的内涵出发,构建了耦合协调度模型和发展潜力模型,并对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长江经济带东中西部生态文明特征差异明显,东部为经济、社会系统优势区,中部为相对协调区,西部为自然系统相对优势区;(2)当前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格局主要受经济因素的影响;(3)协调发展地区整体上表现出最佳的生态文明发展潜力,协调发展应成为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娟  梁称福  
当前国内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构建侧重于生态环境建设,而在经济发展、文化建设、民生改善、社会保障等方面考虑不够深入。构建县域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应坚持系统性与代表性相结合、科学性与规范性相结合、整体性与独立性相结合、定性化与定量化相结合、导向性与创新性相结合、可操作性与可比性相结合等六项基本原则。基于此,笔者初步研究并构建了衡阳市的县域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分为三级,包括生态经济文明、生态环境文明、生态社会文明、生态精神文明、生态制度文明等5个一级指标,经济增长状况、绿色发展模式等11个二级指标,人均GDP、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等46个三级指标。旨在为衡阳市的县域生态文明建设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伟杰  师海娟  
公众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其参与的积极性和有效性,不仅对生态文明建设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同时,也是加快美丽中国建设的有效举措。因此,政府要转变执政理念,完善生态利益表达机制;要引导公众发挥主体意识,参与生产过程各环节;要畅通公众参与渠道,提高生态治理能力;要培育参与意识,提高公众参与能力。公众多方位、多领域、多渠道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能最大限度地凝聚公众合力,最终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的美好愿景。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忠祥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而生态环境面临严峻形势的今天,生态文明建设势在必行。我们应积极探索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并将其付诸实践,从而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刘海霞  马洪建  
人类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同时带来了不容忽视的生态环境问题,习近平在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和胡锦涛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启迪下,提出了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其主要内容表现在三个层面:生产力层面,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生产关系层面,主张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调整并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的双重和谐;社会层面,强调关注生态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都具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蒋飞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林业获得蓬勃发展的机会,产业规模逐渐扩大,产业结构日臻完善,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尽管中国林业资源丰富,但存在产业化水平低、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之间联系不紧密、林产品种类单一等问题。鉴于此,应立足于生态文明建设背景,积极探索林业可持续发展策略,推进林业现代化发展进程。由王培君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概论》一书,系统分析了生态文明理念和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为中国林业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邦  张胜旺  
国际话语权一直是各主权国家表达自己诉求,维护自身利益的博弈点。近年来,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异军突起奏响了推进全球生态文明改革进程的乐章,提高了中国在国际生态文明话语领域的音量。伴随中华人民共和国70多年的风雨历程,我国生态文明国际话语权实现了从积蓄中国动力到传播中国声音,从讲好中国故事到阐述中国主张的巨变。构建我国生态文明国际话语权就要统筹全国上下一盘棋,官方民间双重外交齐配合,积极组织多国多边活动,勇担世界生态建设重任。这对巩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话语体系,提高我国在国际舆论阵地中的地位,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具有举足轻重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邦  张胜旺  
国际话语权一直是各主权国家表达自己诉求,维护自身利益的博弈点。近年来,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异军突起奏响了推进全球生态文明改革进程的乐章,提高了中国在国际生态文明话语领域的音量。伴随中华人民共和国70多年的风雨历程,我国生态文明国际话语权实现了从积蓄中国动力到传播中国声音,从讲好中国故事到阐述中国主张的巨变。构建我国生态文明国际话语权就要统筹全国上下一盘棋,官方民间双重外交齐配合,积极组织多国多边活动,勇担世界生态建设重任。这对巩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话语体系,提高我国在国际舆论阵地中的地位,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具有举足轻重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