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13)
- 2023(15235)
- 2022(12973)
- 2021(12172)
- 2020(9934)
- 2019(22846)
- 2018(22780)
- 2017(42054)
- 2016(23756)
- 2015(27134)
- 2014(27544)
- 2013(26649)
- 2012(24722)
- 2011(22601)
- 2010(22917)
- 2009(20473)
- 2008(19937)
- 2007(17864)
- 2006(15978)
- 2005(13969)
- 学科
- 济(92668)
- 经济(92581)
- 管理(64099)
- 业(57835)
- 企(46271)
- 企业(46271)
- 方法(35789)
- 中国(30501)
- 数学(30023)
- 数学方法(29622)
- 农(27135)
- 地方(26521)
- 业经(22368)
- 学(21806)
- 环境(19279)
- 财(19166)
- 理论(18709)
- 教育(18359)
- 农业(18354)
- 和(16453)
- 技术(15719)
- 制(15317)
- 贸(15294)
- 贸易(15279)
- 发(15121)
- 银(14760)
- 银行(14712)
- 易(14710)
- 融(14474)
- 金融(14473)
- 机构
- 大学(328696)
- 学院(327598)
- 管理(124206)
- 济(121042)
- 经济(117942)
- 研究(115049)
- 理学(106029)
- 理学院(104691)
- 管理学(102637)
- 管理学院(102058)
- 中国(83382)
- 科学(73417)
- 京(73130)
- 所(58274)
- 农(55324)
- 财(54823)
- 研究所(52995)
- 中心(51637)
- 江(51053)
- 业大(50104)
- 范(50055)
- 师范(49594)
- 北京(47354)
- 财经(42880)
- 农业(42760)
- 院(42394)
- 州(41840)
- 师范大学(39669)
- 技术(39313)
- 经(38869)
- 基金
- 项目(221171)
- 科学(172043)
- 研究(166823)
- 基金(153560)
- 家(133217)
- 国家(131959)
- 科学基金(112318)
- 社会(100326)
- 社会科(94735)
- 社会科学(94708)
- 省(90134)
- 基金项目(81894)
- 教育(79335)
- 划(75611)
- 自然(72013)
- 编号(70691)
- 自然科(70201)
- 自然科学(70187)
- 自然科学基金(68841)
- 资助(62708)
- 成果(58848)
- 课题(51245)
- 发(51144)
- 重点(50269)
- 部(47482)
- 创(46123)
- 创新(42715)
- 项目编号(42489)
- 大学(42100)
- 年(41694)
- 期刊
- 济(142739)
- 经济(142739)
- 研究(102064)
- 中国(76977)
- 教育(60028)
- 学报(53182)
- 农(51347)
- 科学(47750)
- 管理(46679)
- 大学(40732)
- 财(39347)
- 学学(36557)
- 农业(36390)
- 技术(31756)
- 融(27970)
- 金融(27970)
- 业经(25208)
- 图书(22601)
- 经济研究(21202)
- 财经(20010)
- 业(18935)
- 问题(18120)
- 科技(17142)
- 经(17036)
- 职业(16024)
- 资源(15754)
- 书馆(15693)
- 图书馆(15693)
- 理论(15372)
- 坛(15332)
共检索到5051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肖贵
近年来,绿色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我国将发展绿色产业作为促进社会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强调绿色的理念和内涵,绿色发展是可持续发展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是基于生态环境的最大容量及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下,把绿色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一种新兴的发展模式,绿色发展理念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价值取向,其以低碳循环为主要原则,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本着力点,走绿色发展道路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大学生是国家未来,也是现代化建设的核心栋梁,所以要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中大学生绿色发展理念的培育。文章根据相关教学经验并结合广泛的社会实践调查研究,就生态文明建设中大学生绿色发展理念培育展开了相关的探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益求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它有利于绿色农业发展,有助于民生工程实现,更利于美丽中国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在遵循绿色原则、以人为本原则、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原则的前提下,构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强化农村相关主体生态文明的主人公意识,加强农村生态环保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生态文化建设。
关键词:
绿色发展 环境保护 农村生态文明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尚蒲 罗必良 李琴
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高等教育办学理念,有助于培养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以各地区的生态文明实施方案为例,指出地方政府需要统筹高等教育等多部门的协作与配合。通过对大学生生态责任意识展开问卷调查,发现强化生态文明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生态责任意识。建议强化高等院校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发挥地方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积极性;完善高等教育生态文明教育体系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妍君
大学生作为今后社会的中流砥柱、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力量,必须具备生态文明意识。文章通过分析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意义和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现状,提出了一些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具体路径,旨在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实践活动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生态文明教育 路径研究 高等院校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芳转 王昌民
社团文化对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是通过社团活动以及其形成的环境和成员间的相互作用来完成的。社团文化培育通过强化社团的教育和发展功能,从多层面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质,促进大学生的职业发展。
关键词:
社团文化 大学生 职业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佳琪
我国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了较大比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阶段,推动农业生产转型和发展是促进生态环境安全、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矛盾、提高农业产能的重要课题,也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推动生态文明理念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与推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王凡所著的《生态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一书是作者对其既往研究的整体梳理和总结,也是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下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思考与展望。作者在开篇就阐明,农业绿色发展是建设现代化农业经济体系的永恒主题,在逐渐深入的实证研究与案例分析中,作者对农业绿色发展的概念、特征及内涵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生态学、经济学理论以及多年研究经验,建构生态农业绿色发展的理论框架,从理论层面提出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后续章节分别从农业生产基地的建设、龙头企业的培育、农业经营管理制度、知识经济在农业生产中的转化等几个角度总结农业绿色发展策略,对新时期农业调整与转型具有较高的启发与参考价值。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刚
实现绿色发展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二者互为表里,是当下我国社会乃至整个人类文明进程中的新阶段。生态文明是绿色发展的精神内涵,绿色发展反过来又是生态文明的总要支撑。相关的破解策略才能应对当前我国社会在绿色发展中面临特殊问题。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绿色发展 特殊关系 问题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庆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改变生态产品等同于自然生态产品的传统认识,强调基于生态效益的生态产品市场特征,追求生态产品的生态附加效益,能够起到推动市场产品全面向生态产品升级的作用,从而产生促进经济增长的强大动能。工业化高速发展的工业文明阶段,人们普遍认为生态环境保护是经济发展的成本,经济增长必然产生破坏生态环境的恶果,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转变对生态产品的传统认识,就可以通过增加生态产品供给把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统一起来,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新动能统一起来,使增加生态产品供给成为绿色发展新动能。
关键词:
生态产品 绿色发展 新动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唐彰新 李子涛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树立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地位,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意识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首先对生态文明意识的内涵进行了界定,接着阐明了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紧迫性,最后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
大学生 生态文明意识 培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胜男 汪行舟
文章针对当代大学生防灾减灾价值理念缺失的现状以及对当代防灾减灾理念进行分析,提出优化灾害教育课程、普及并强化实际训练、构建防灾减灾校园环境等途径,以强化大学生防灾减灾理念的培育。
关键词:
大学生 防灾减灾 价值理念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卢灿丽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日益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势在必行。绿色发展理念是生态文明建设所倡导的生态理念,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引,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助推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基本素质的主要内容,也是传播新思想、新观念的重要途径。自工业革命以来,人与自然的冲突日益严峻,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并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恶劣影响。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对于促进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人翁意识具有重要意义。由林卿、张俊飚合著的《生态文明视域中的农业绿色发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一书,阐述了生态文明理念的内涵与核心,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与农业绿色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就如何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倡导低碳农业发展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该书具有两大特色。
关键词:
高校思政教育 生态文明 绿色发展理念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敏 杜天宝
生态农业是适应传统农业实现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新业态,其强调生态循环、绿色高效,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立足于"绿色发展"理念的生态农业经济,应贯彻以生态学为范式的生态经济价值观,而生态环保、均衡循环、产能高效是其基本发展模式,整体共生、系统优化是其发展的基本原则。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余吉安 张友生 彭茜
增强高校对绿色治理的重视,培育师生的绿色理念,提升绿色技能。高校需要建立绿色教学体系,将绿色人才培养纳入到学校的规划中。引导学生在作业、毕业设计和论文中融入更多绿色方面的内容和主题。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色发展理念,提出要"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建设美丽中国,需要一批具有绿色理念、掌握绿色技术和管理技能的绿色人才,绿色发展对绿色人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越芬 李国庆
水生态文明理念培育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为了一江清水浩荡东流"为主旨的一系列水生态环境保护思想为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水生态文明理念培育是为了更好地凝聚全社会共识,更好地阐明培育水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意义,探析出水生态文明理念培育的正确路径,形成以水生态价值观为准则的水生态文化体系,更好地实现水生态文明教育大众化、生活化。
关键词:
习近平 水生态文明 理念培育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金刚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抓手,绿色生产力的发展依赖有效的环境治理促进传统产业绿色化转型并推动绿色产业快速成长。在传统的环境治理模式下,尽管有数字管理但无数字技术治理,纵向政府间委托代理难题、横向政府间和部门间协作困境以及社会公众的环境信息壁垒成为阻碍环境有效治理的主要症结,不利于绿色生产力的发展。基于此,在数字化时代,需要从数字管理的旧模式转向数字技术治理的新模式,通过数字技术赋能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以破解环境治理效能低下难题,从供给端和需求端两方面促进绿色生产力发展,助力新质生产力培育。在环境领域的数字技术治理中,也需警惕数字技术滥用之殇、数字形式主义以及信息安全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