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41)
- 2023(8550)
- 2022(7321)
- 2021(6740)
- 2020(5928)
- 2019(13706)
- 2018(13837)
- 2017(26415)
- 2016(14795)
- 2015(17039)
- 2014(17456)
- 2013(17289)
- 2012(16639)
- 2011(15050)
- 2010(15439)
- 2009(14536)
- 2008(15026)
- 2007(14148)
- 2006(12330)
- 2005(10828)
- 学科
- 济(63082)
- 经济(63014)
- 管理(42966)
- 业(36761)
- 企(29412)
- 企业(29412)
- 方法(28642)
- 数学(24866)
- 数学方法(24568)
- 农(18628)
- 中国(16646)
- 财(15377)
- 地方(15129)
- 学(15108)
- 业经(12888)
- 环境(12541)
- 农业(11991)
- 贸(11623)
- 贸易(11618)
- 制(11524)
- 易(11241)
- 和(10945)
- 理论(10051)
- 融(9561)
- 金融(9559)
- 银(9474)
- 银行(9443)
- 务(9149)
- 财务(9112)
- 财务管理(9078)
- 机构
- 大学(217858)
- 学院(217300)
- 济(83963)
- 经济(81873)
- 管理(79201)
- 研究(74612)
- 理学(66888)
- 理学院(66082)
- 管理学(64681)
- 管理学院(64285)
- 中国(57564)
- 科学(48435)
- 京(47603)
- 农(41333)
- 所(39509)
- 财(39436)
- 研究所(35582)
- 中心(35358)
- 江(35340)
- 业大(34800)
- 农业(32533)
- 财经(30662)
- 北京(30325)
- 范(29930)
- 师范(29609)
- 州(28126)
- 经(27536)
- 院(26795)
- 经济学(25238)
- 省(24727)
- 基金
- 项目(139075)
- 科学(106723)
- 研究(101379)
- 基金(97206)
- 家(85130)
- 国家(84392)
- 科学基金(70439)
- 社会(61435)
- 社会科(57913)
- 社会科学(57888)
- 省(56097)
- 基金项目(51628)
- 划(47063)
- 教育(46975)
- 自然(45427)
- 自然科(44194)
- 自然科学(44178)
- 自然科学基金(43358)
- 编号(42343)
- 资助(40277)
- 成果(35548)
- 重点(31946)
- 发(30526)
- 部(30246)
- 课题(30171)
- 创(27949)
- 科研(26873)
- 创新(26245)
- 大学(25848)
- 计划(25830)
共检索到3339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朱丹果
生态文明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战略布局,表明生态文明建设事关小康社会建成和现代化的实现。生态文明在不限制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正视、保障生态利益,实现社会永续发展,这需要跳出传统利益格局,重新协调相关利益。建设生态文明,法律作为利益均衡的"调节器"首当其冲。文章从法律的视角首先分析了法制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进而分析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通过利益协调实现的秩序、公平法律价值;生态文明建设中,利益协调应遵循的法律原则,最后,提出利益协调中立法理念及协调各方利益关系中的制度建构思路。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利益协调 法律价值 法律原则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杨加猛 叶佳蓉 王虹 张智光 刘璨
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公众等多元主体的协同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文章首先基于委托-代理模型,探讨了生态文明建设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的双方利益博弈,分别模拟了监督和不监督条件下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最优激励以及地方政府的努力水平;其次,构建了"地方政府-企业-公众"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分析了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影响三方决策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和公众之间的内生化综合激励模型,为多元利益相关者协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毛圆圆 尉京红 杨珣
本文从会计准则的微观和宏观经济后果出发,分析了会计准则国际协调过程中利益争夺的动因,论证了各相关利益集团为谋求自身利益而进行的博弈,得出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实质是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权的博弈。在此基础上对现阶段我国如何面对会计准则国际协调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会计准则 国际协调 博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术环
征地补偿安置中的不公平是新农村利益协调的主要障碍,从征地补偿项目、标准、方式、程序以及失地农民安置等方面加以完善,是新农村建设中利益协调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对不同类型的失地农民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偿安置,是协调利益关系、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条件。
关键词:
征地补偿安置 新农村建设 利益协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罗顺元 罗慧莲 梁健杰 张旭阳 严思疑
以广西域内14市为评价单位,采用综合评价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相对发展度模型对广西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水平进行全面评价,并测度它们之间的耦合协调状态。研究结果表明:(1)2010—2020年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建设水平提升均十分显著,但其协调发展不平衡、不充分。(2)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有较大提高。2010年广西14市均处于拮抗阶段,而2020年则有9个城市处于协调阶段,有5个城市处于磨合阶段。(3)广西生态文明建设总体上滞后于城市化。2010年广西12个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超前于城市化,只有2个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滞后于城市化。而到了2020年生态文明建设滞后的城市就达到了8个,仅剩1个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超前。(4)2010—2020年广西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类型发生了巨大变化,由2010年的大量Ⅲ型、少量Ⅰ型,演变成2020年的5种类型即Ⅳ、Ⅴ、Ⅶ、Ⅷ、Ⅸ。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城镇化 耦合协调 广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罗顺元 罗慧莲 梁健杰 张旭阳 严思疑
以广西域内14市为评价单位,采用综合评价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相对发展度模型对广西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水平进行全面评价,并测度它们之间的耦合协调状态。研究结果表明:(1)2010—2020年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建设水平提升均十分显著,但其协调发展不平衡、不充分。(2)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有较大提高。2010年广西14市均处于拮抗阶段,而2020年则有9个城市处于协调阶段,有5个城市处于磨合阶段。(3)广西生态文明建设总体上滞后于城市化。2010年广西12个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超前于城市化,只有2个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滞后于城市化。而到了2020年生态文明建设滞后的城市就达到了8个,仅剩1个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超前。(4)2010—2020年广西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类型发生了巨大变化,由2010年的大量Ⅲ型、少量Ⅰ型,演变成2020年的5种类型即Ⅳ、Ⅴ、Ⅶ、Ⅷ、Ⅸ。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城镇化 耦合协调 广西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周柯 郭晓梦 高洁
承接产业转移能够实现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但一些欠发达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存在着注重眼前忽视长远、注重上马项目忽视环境污染、注重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的问题,导致人与自然的良性循环被打破,生态文明受到破坏。对此,必须以生态文明为本位,树立环保意识,加强环境污染监管力度,走有选择的、符合生态文明承接之路。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志敏 何爱平 赵菡
利益关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问题,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利益进行分析,是把握生态文明建设本质的内在要求。本文借鉴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塞缪尔·鲍尔斯三维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利益悖论。企业、家庭和政府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三大主体,在"竞争"维度中,企业和家庭存在追求经济利益与生态利益的对立,必须实现生态的"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相统一;在"统制"维度中,政府部门存在追求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冲突,政府应明确其生态职能,形成正确的行为导向;在"变革"维度中,各参与主体存在追求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矛盾,必须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理念。通过"竞争"、"统制"与"变革"维度破解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利益悖论...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利益悖论 竞争 统制 变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于进川
灾后重建与生态文明建设都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问题,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灾后重建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为:用系统学原理引导重建和生态文明建设进程;把防灾工作作为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内容;用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灾后重建工作;用生态效益考量灾后重建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效果。
关键词:
生态文明 自然灾害 重建 协调发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马建斌
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呈现出多元的利益结构形态,由此引发了大量的利益差别和利益矛盾。如何将日益分化的社会利益主体及其利益要求整合起来,使之有序地传输到国家的政治中枢系统,并通过政府来有效协调社会利益关系,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以强调阶层合作,主张协商妥协为根本特征的新合作主义可以为全面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矛盾、缓解冲突、寻求社会和谐提供独特的研究角度。
关键词:
利益分化 政府 新合作主义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赵晓飞
蔬菜的生产价格、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之间存在一定的稳定的比值关系,但流通过程中的利润大部分被批发商和零售商所占有,菜农仅获取较少利润,利益分配存在明显的不均衡性。因此,为稳定蔬菜价格,保护菜农收益,应构建完善的利益协调机制,完善菜农和流通企业间的利益分配模式,健全菜农利益保护机制,大力发展蔬菜合作组织,提高蔬菜流通链的信息化水平。
关键词:
蔬菜 流通渠道 价格波动 利益协调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祁鹏卫 张贤
以重庆市38个区县为评价单元,运用综合评价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及相对发展度模型,全面评价重庆市县域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水平,并测度其当前耦合协调状态。研究发现:(1)2006—2016年,重庆市生态文明建设由低水平阶段整体提升至较高水平,空间格局呈“东高西低”;城镇化由起步阶段进入加速发展阶段,空间格局呈“西高东低”。(2)2006—2016年,重庆市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耦合协调状态整体由拮抗阶段转向磨合阶段和协调阶段,并形成了处于协调阶段的主城高质量发展区和处于磨合阶段的其他较大区域。(3)2006—2016年,重庆市生态文明建设整体超前于城镇化,但各区县形成原因差异较大。(4)2006—2016年,重庆市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类型整体由Ⅲ型转向Ⅵ型和Ⅸ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祁鹏卫 张贤
以重庆市38个区县为评价单元,运用综合评价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及相对发展度模型,全面评价重庆市县域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水平,并测度其当前耦合协调状态。研究发现:(1)2006—2016年,重庆市生态文明建设由低水平阶段整体提升至较高水平,空间格局呈“东高西低”;城镇化由起步阶段进入加速发展阶段,空间格局呈“西高东低”。(2)2006—2016年,重庆市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耦合协调状态整体由拮抗阶段转向磨合阶段和协调阶段,并形成了处于协调阶段的主城高质量发展区和处于磨合阶段的其他较大区域。(3)2006—2016年,重庆市生态文明建设整体超前于城镇化,但各区县形成原因差异较大。(4)2006—2016年,重庆市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类型整体由Ⅲ型转向Ⅵ型和Ⅸ型。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殷宇宁
职员的非职业道德行为是企业所有者痛恨而又无可奈何的事。刚刚治理了组织中林立的帮派,组织文化又变得一团和气,职员们做事谨小慎微、关系第一,宁肯不做事,也不肯轻易地去得罪一个有地位的人。管理不善让职员与所有者的利益对立起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