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35)
- 2023(5692)
- 2022(4636)
- 2021(4315)
- 2020(3496)
- 2019(7703)
- 2018(7553)
- 2017(13688)
- 2016(7654)
- 2015(8584)
- 2014(8516)
- 2013(8227)
- 2012(7962)
- 2011(7314)
- 2010(7787)
- 2009(7525)
- 2008(7932)
- 2007(7772)
- 2006(7100)
- 2005(6305)
- 学科
- 济(28940)
- 经济(28905)
- 管理(24841)
- 业(19951)
- 企(16581)
- 企业(16581)
- 农(10836)
- 中国(9835)
- 学(9741)
- 方法(8937)
- 环境(8579)
- 业经(8302)
- 财(8182)
- 理论(7948)
- 地方(7338)
- 农业(7316)
- 教育(7160)
- 和(6700)
- 制(6475)
- 数学(5964)
- 数学方法(5773)
- 生态(5628)
- 划(5585)
- 发(5438)
- 贸(5344)
- 贸易(5338)
- 易(5192)
- 务(4983)
- 财务(4956)
- 财务管理(4943)
- 机构
- 大学(115547)
- 学院(115242)
- 研究(39772)
- 济(38799)
- 管理(37668)
- 经济(37643)
- 理学(30699)
- 中国(30501)
- 理学院(30261)
- 管理学(29479)
- 管理学院(29268)
- 京(25981)
- 科学(25801)
- 财(20998)
- 所(20578)
- 江(20011)
- 范(19852)
- 师范(19698)
- 农(18565)
- 中心(18408)
- 研究所(18330)
- 北京(16840)
- 州(16490)
- 业大(15851)
- 财经(15739)
- 师范大学(15653)
- 院(14301)
- 农业(14082)
- 经(13955)
- 技术(13717)
- 基金
- 项目(68333)
- 研究(53876)
- 科学(52453)
- 基金(46223)
- 家(40134)
- 国家(39671)
- 科学基金(32937)
- 社会(32510)
- 社会科(30364)
- 社会科学(30354)
- 省(27756)
- 教育(25483)
- 基金项目(23764)
- 编号(23473)
- 划(23198)
- 成果(21168)
- 自然(19507)
- 自然科(18892)
- 自然科学(18888)
- 自然科学基金(18532)
- 资助(18188)
- 课题(17342)
- 重点(15993)
- 年(15081)
- 发(15073)
- 部(14348)
- 项目编号(13893)
- 性(13778)
- 创(13460)
- 规划(13093)
共检索到1912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华章琳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过程中,"正人心论"是一种主导的理论观点与措施方法。生态伦理学是"正人心论"的集中体现与核心精神。生态伦理学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但因生态伦理学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着自身的困境,因此只是实行价值观的大转折,即"正人心论",并不能完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只有"正人心论"与"正制度论"的有机结合才能建成生态文明。
关键词:
生态文明 正人心论 生态伦理学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穆凯桥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任务。文章认为,要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有所成就,不仅要清醒地认识到社会发展阶段所带来的局限和挑战,还要尽最大努力破解在建设中遇到的难题,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和技术支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不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现实困境 对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宋成鑫 王方舟
目前我国面临着一些严重的消费危机,资源粗放式利用和极端的物质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高消费等不合理的消费方式屡见不鲜,从而导致高消耗和高污染,加重环境的生态危机。所以,消费危机影响着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而遵循可持续、低碳、生态、适度、绿色等原则的消费转型是解决消费危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文章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消费转型在经济、社会、生态、人文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消费危机 消费转型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谢忠强 成文雅
数字生态文明已经成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现实课题。数字生态文明建设是适应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实现美丽中国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建设数字中国、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选择。在当前数字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数字化转型困难、人才支撑薄弱、资源平台建设有待加强、标准体系有待完善等现实困境。今后推动数字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是加强数字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建设高素质的生态环境保护科技人才队伍、推进数字生态文明资源与平台建设、完善数字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准体系,力求提高数字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胥洁
<正>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粮食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更在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等方面具有深远战略意义。在过去的实践中,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诸方面困境,例如环保设施投入不足、精神文化建设匮乏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迟滞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进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胥洁
<正>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粮食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更在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等方面具有深远战略意义。在过去的实践中,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诸方面困境,例如环保设施投入不足、精神文化建设匮乏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迟滞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进程。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刘益东
"双一流方案"系统描绘了"双一流"建设的理论框架,体现了先人后物的大学发展逻辑。但是,其以绩效为杠杆的基本原则与这一逻辑发生了内在冲突,至少会在三个方面造成高校的学术文化困境:导致高校的学术气候产生异化;削弱大学教师的价值认同;加剧高校内外部无序竞争,并使校长的学术领导力产生一定程度的偏离。从系统思考的"转移负担"模式来看,绩效原则不仅造成了学术文化困境,还在实质上阻碍了双一流的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轶舫
推进乡村振兴是国家提出的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部署,而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之“魂”,为“点亮”农民的精神世界注入了持续动力。然而,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长期存在,使得乡风文明的建设步伐明显滞后于城市,乡风文明建设面临着基层政府行动逻辑出现偏差、传统规范日渐式微、乡村文化载体作用欠缺等现实困境,因而需要明确乡村振兴中乡风文明建设的价值意蕴,充分发挥乡镇政府的主导作用、完善村规民约以引导农民转变观念、以文化嵌入作为重要抓手等实践路径,进而为乡村振兴奠定强有力的基础保障。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陈龙
合作共识可以增强社会的韧性稳定、提高运行效率,是现代良序社会生成的重要因子。然而,"理性困境"阻碍了合作共识的形成。在良序社会生成中,除了作为效率工具和控制工具之外,预算还可以成为合作共识和公共理性的"培育场"。通过这一"培育场"功能,预算在国家治理中体现一些新价值,可以破解"理性困境"。例如,发挥社会安全阀功能,构建韧性、可控的稳定机制;促进价值和利益整合,消除共识阙如;促进社会资本与经济资本有机融合,为发展提供新动力,等等。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充分发挥预算的控制功能和培育功能,实现预算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平衡、统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姜英国
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探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目前农村生态文明法治建设存在观念淡薄、制度不完善、执法与监督不力等问题,唯有加快农村生态文明法制建设步伐,才能有效遏制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推动农村社会有序发展,而这既需要增强农民、企业以及基层政府的生态法制观念,又需要争取更多环境资金支持,更需要完善立法、强化执法并构筑有效的环境监督体系。
关键词:
农村生态环境 生态文明建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咏梅
民生科技是新农村建设中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在新农村建设实践中,面临着农村民生科技的价值追求和需求的多样性带来的技术开发困境、农技推广站的现状和农民科技素质低带来的技术推广困境和传统科技的负效应及民生意识的缺失带来的技术风险困境。要消解这些困境,必须采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强具有区域特点的农技推广站建设、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建设和培养民生意识等对策。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技术困境 民生科技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贵华 岳伟
无论是生态文明理念的树立,经济结构的调整,还是生活方式的变革,或是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都离不开教育的参与和贡献。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础作用体现为:提高认识,增进人们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复杂性的理解;促进观念转变,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增强创新驱动力,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培育生态人格,转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促进社会公正,为生态文明建设创建良性的竞争机制;营造文化氛围,提升人们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实现自身的生态化、与其他手段间的协同配合、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借鉴国外生态文明教育经验等是走好生态文明建设教育之路的重要保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锡叶
农村生态问题的解决需要依靠法治。当前我国农村生态法治建设存在诸多困境,需要依托宪法和相关生态基本法,制定和完善地方性生态法规,建立健全农村生态执法机制,构建农村生态法治宣传教育长效机制来化解困境。
关键词:
农村生态法治 现实困境 路径 机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孙正林
高校以传承和创新自然科学知识成果的重要文化使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应当充分有效地融入高等教育的全过程。当前,我国高校教育在资源配置和基本职能发挥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缺乏生态保护内涵,忽视生态保护规范。反思市场取向、学科壁垒和科技理性的办学模式所导致的生态文明教育困境,强化生态文明教育的自觉性,我国高校才能切实肩负建设美丽中国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生态文明教育 科学技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卞观宇
将生态环保理念融入课程建设,建立适应生态文明发展的课程体系是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途径。针对当前我国高职生态教育在课程建设方面面临缺乏统筹管理、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资源的开发缺乏开放性、评价体系不科学等问题,文章提出了明确生态教育课程的统筹方向、开展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实践、组织与开发课程网络资源、优化课程评价等发展路径,以期推进高职院校生态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生态教育 课程建设 跨学科融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