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17)
- 2023(9391)
- 2022(7770)
- 2021(6873)
- 2020(5377)
- 2019(12004)
- 2018(11913)
- 2017(22028)
- 2016(11641)
- 2015(13046)
- 2014(13204)
- 2013(13278)
- 2012(12940)
- 2011(12183)
- 2010(12783)
- 2009(11771)
- 2008(11505)
- 2007(10686)
- 2006(10110)
- 2005(9321)
- 学科
- 济(74918)
- 经济(74870)
- 管理(30185)
- 地方(26093)
- 业(24926)
- 中国(22334)
- 农(17743)
- 企(17353)
- 企业(17353)
- 方法(17030)
- 业经(16057)
- 地方经济(15742)
- 数学(14207)
- 数学方法(14135)
- 学(14102)
- 环境(14093)
- 发(12721)
- 农业(12474)
- 融(11482)
- 金融(11482)
- 银(10655)
- 银行(10643)
- 行(10502)
- 制(10376)
- 和(9647)
- 财(9169)
- 发展(9141)
- 展(9115)
- 贸(9087)
- 贸易(9075)
- 机构
- 学院(176235)
- 大学(172753)
- 济(82342)
- 经济(80601)
- 研究(72225)
- 管理(59842)
- 中国(55009)
- 理学(48562)
- 理学院(47885)
- 管理学(47169)
- 管理学院(46834)
- 科学(41876)
- 京(39013)
- 所(37284)
- 财(35544)
- 研究所(33220)
- 中心(31646)
- 江(29745)
- 农(29014)
- 财经(26550)
- 范(26178)
- 院(26072)
- 北京(26062)
- 师范(25959)
- 经济学(25942)
- 州(24031)
- 经(23830)
- 省(23112)
- 业大(22895)
- 经济学院(22788)
- 基金
- 项目(105845)
- 科学(82434)
- 研究(81926)
- 基金(72636)
- 家(62826)
- 国家(62219)
- 社会(52625)
- 科学基金(51976)
- 社会科(49792)
- 社会科学(49782)
- 省(43487)
- 基金项目(37626)
- 教育(36066)
- 划(35518)
- 编号(33193)
- 发(31043)
- 自然(29551)
- 资助(29145)
- 自然科(28653)
- 自然科学(28647)
- 自然科学基金(28085)
- 成果(27830)
- 发展(25744)
- 课题(25524)
- 展(25294)
- 重点(24897)
- 部(22278)
- 国家社会(21712)
- 创(21518)
- 年(20582)
共检索到3051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明亮
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发展观、关系处理及目标实现上都具有内在一致性。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推进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形成促进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政策和机制是在生态文明背景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经济发展方式 路径选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云兰
广西作为后发展欠发达地区,制约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和结构性矛盾突出,要富民强桂、赶超跨越,又要保持和发展"山清水秀生态美"的核心品牌,必须放弃传统粗放型增长的老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确保生态文明和经济发展相协调。因此广西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明确了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地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方时姣
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破解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的有效途径,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试图从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关联入手,阐述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机统一性。通过剖析现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生态约束因素,提出了以生态文明为基点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思路。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发展方式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方时姣
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破解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的有效途径,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试图从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关联入手,阐述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机统一性。通过剖析现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生态约束因素,提出了以生态文明为基点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思路。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经济发展方式 转型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国亮 陈治亚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等新观念。建设生态文明和发展循环经济,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萍
研究阐述了契合生态文明的农村物流系统的内涵及特点;从农村物流组织发育滞缓,农村物流运作模式落后及农村物流信息化与标准化力量薄弱等方面揭示与生态文明相冲突的农村物流经济发展模式的现存问题;给出建构适应生态文明的生态型农村物流组织,优化适应生态文明的农村物流运作模式及完善适应生态文明的农村物流信息化与标准化系统等有效对策,切实推动农村物流经济发展模式转变,提升农村物流系统与生态文明的融合式发展能力。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农村物流 物流信息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鸿昌
在肯定了河南60余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投资建设成就的基础上,指出了投资领域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根据中央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定位,提出了加快并优化投资结构的建议。
关键词:
投资领域 投资结构 经济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姚聪莉
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主要还是一种以高物耗、高能耗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必然要求,在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中最为关键的是如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向集约的转变,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率。在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重建过程中,要以产业结构的调整,推进西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西部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互动机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西部工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建立西部生态工业经济体系,实现工业经济增长的生态化。
关键词:
西部地区 生态环境 发展方式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何雄浪 杨继瑞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全新的思想,反映了我们党经济建设指导理念的升华,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的高增长和高发展,但存在的各种问题也十分明显。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有效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佩钢
黑龙江是一个欠发达省份,在其发展的征程上虽然取得过辉煌成绩,但近些年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经济总量在全国排名不断后移。要加速经济发展,再靠传统的、落后的发展方式已无法支撑,只有依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依靠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对黑龙江而言,目前实现加速经济发展和加快方式转变的统一,找准两者最佳结合点的路径就是大力推进产业项目建设。从财政讲,在推进产业项目建设过程中,至少应注意把握好四个方面的工作重点: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许捷 龚新蜀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全面发展的紧迫而又重大的战略任务。构建指标体系测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程度有助于明确转变的阻力和动力,进而确定转变路径。本文建立以经济增长、发展动力、经济结构、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为框架的指数评价体系,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下文简称兵团)为例,测评了2004-2011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状况。研究发现发展动力尤其是消费动力不足、资源环境制约、城乡协调程度低是兵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三大阻力,金融危机后形成的倒逼机制是兵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动力。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测评 指数 兵团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在美国经济萎缩带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我国出口增长放缓的新形势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的当务之急。本文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从大力开发自然资源、基础工业优化升级、善用已有财力、重提西部大开发等角度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马国强
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主要是从高能耗、粗加工、科技含量低的生产发展模式向高科技、精加工、低能耗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产业结构的优化,而投资的增量及其结构的变化必然引起产业结构的改变。因此,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应该从投资结构的优化入手。目前,我国投资结构不合理问题十分突出,尤其是房地产投资比重过大,严重制约了资金向其他领域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洪银兴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党的十七大确定的重要任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转向主要依靠科技、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实现这个转变需要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的支持。一是通过知识创新支持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二是通过知识传播,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高劳动者素质。这意味着,大学无论是在科学发展还是在社会和谐中都起着重大作用、承担着重要责任。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杨欢进
当前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从非结构优化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结构优化型经济发展方式;从非协调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协调型经济发展方式;从不可持续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可持续型经济发展方式;从片面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全面型经济发展方式;从投入主导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创新主导型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市场体系,完善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深化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形成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经济发展方式 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