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39)
- 2023(5940)
- 2022(4522)
- 2021(4521)
- 2020(3448)
- 2019(8176)
- 2018(8363)
- 2017(13853)
- 2016(8630)
- 2015(10034)
- 2014(10215)
- 2013(9117)
- 2012(8450)
- 2011(7736)
- 2010(8321)
- 2009(6981)
- 2008(6944)
- 2007(6647)
- 2006(6170)
- 2005(5262)
- 学科
- 教育(20722)
- 济(19544)
- 经济(19526)
- 管理(18578)
- 中国(14495)
- 业(12441)
- 理论(9786)
- 企(9640)
- 企业(9640)
- 教学(9275)
- 农(8941)
- 学(8095)
- 环境(7864)
- 发(7163)
- 地方(7052)
- 业经(6220)
- 发展(5785)
- 展(5663)
- 农业(5613)
- 生态(5436)
- 和(5272)
- 技术(5095)
- 学法(5059)
- 教学法(5059)
- 财(4616)
- 划(4563)
- 制(4498)
- 学校(4457)
- 研究(4361)
- 思想(4304)
- 机构
- 大学(105890)
- 学院(104799)
- 研究(39458)
- 管理(31363)
- 教育(29832)
- 济(28272)
- 经济(27091)
- 范(27008)
- 师范(26868)
- 京(25557)
- 理学(25499)
- 理学院(25069)
- 管理学(24373)
- 管理学院(24168)
- 中国(24099)
- 科学(23857)
- 师范大学(21803)
- 江(19490)
- 所(19222)
- 职业(18550)
- 技术(18404)
- 中心(17590)
- 北京(17487)
- 研究所(17307)
- 州(15514)
- 院(14782)
- 财(14680)
- 农(14368)
- 业大(13352)
- 职业技术(12812)
- 基金
- 项目(64449)
- 研究(58353)
- 科学(50489)
- 基金(38662)
- 教育(35675)
- 家(32762)
- 国家(32275)
- 社会(31454)
- 社会科(29207)
- 社会科学(29197)
- 省(28851)
- 编号(28400)
- 科学基金(26264)
- 成果(26028)
- 划(25785)
- 课题(24058)
- 年(21009)
- 基金项目(19785)
- 规划(17201)
- 重点(16712)
- 发(16281)
- 项目编号(16145)
- 性(14992)
- 部(14921)
- 资助(14724)
- 度(14672)
- 研究成果(14320)
- 自然(14300)
- 创(13908)
- 自然科(13785)
共检索到1795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孙伦轩 孙铁成
教育系统作为社会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处于一定社会生态中的人。因此,教育对人的价值定位要与教育的外部生态环境一起协同进化。在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传统教育所赋予的"机械人"与"市场人"的人学范式定位,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的需要。生态文明建设中教育语境的转换,需要教育使"人"走向以自然、社会和个体的生态性存在为主要内容的"生态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郑燕祥
论文对作为人本教育的技能范式、文化范式、市场范式和未来范式的基本特征及其内涵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就这四种范式对学校创新所带来的影响提出作者自己三方面的建议,即学校内部人本教育的检讨、人本教育的革新和教学法的革新。
关键词:
人本教育 学校创新 范式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徐敬博
生态理性是现代人在认识、完善自身与自然界的过程中形成的规范、约束和指导自我实践活动的自觉意识。它与生态哲学、生态文明存在着必然的逻辑关联,生态理性是引导生态哲学构建的思维范式先导,生态哲学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实践基础,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也能推动生态理性与生态哲学的更好完善。在新时期,探寻生态理性的实践路径,对于我们发展生态哲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生态理性 生态哲学 生态文明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程红艳
规范本位道德深受理性主义的影响,至今仍是主导学校道德教育的主流意识形态。规范本位德育寻求道德规范的普遍性,过于倚重道德理性,易陷入知行必然合一等认知陷阱,在认识与实践中存在"见物不见人"的弊病。道德规范的普遍性、强制性与个人道德发展的特殊性、自发性之间始终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综合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等多学科视野,德育范式的重构在方法论上应以生态系统思维代替理性崇拜,在道德发展观上应以社会生态建构观代替线性发展观,在道德教育的主旨上应以育人为本位,即专注于学生发展。"育人本位"的道德教育要求建设道德学校、聚焦学生的成长需要、教师拥有实践智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闫兵
人学是系统研究人的存在、本质并从根本上关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学问。在信息化、现代化的今天,人的自我价值实现和发展的诉求越来越强烈。真正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应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而不是物化的工具。参与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建立在对个人主体性尊重的基础上,基于实践人学范式对高等教育的管理理念进行重构,从而提升教育管理的效能,促进"育人"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人学范式 高等教育 参与型管理模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浩
结合对中国生态城市研究发展历程的分析,从当代生态城市理念被西方所主导的内在原因、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生态城市"智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低碳、生态发展基本国策等方面,讨论了中国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自主性"问题;进而针对中国特殊的资源条件、地理格局、体制环境、社会背景和发展阶段等基本国情,提出了以"中国范式"思维推进我国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基本要义:有序推进、因地制宜、安全至上、返朴归真、部门协同、政府转型、引导消费、文化传承。
关键词:
生态城市 规划建设 自主性 “中国范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巴战龙
"何谓教育人类学"是一个令包括人类学和教育研究在内的社会科学从业者困惑不已的问题。传统上,教育人类学的界说范式是"归属+对象+方法",但这一界说范式在知识的更替速度日趋加快、知识生产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显得苍白无力,学科界说范式转换迫在眉睫。回顾与检视改革开放后社会科学重建以来的学科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教育人类学传统界说范式的实质是学术领域的"圈地运动",浸淫其中的学术政治比例和浓度过大。鉴于当前学科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实,教育人类学界应该主动作为,适时将界说范式从传统范式转换到新的范式,即"论题+主题+策略"的"新教育人类学"上来,重塑这门学科生产新知和洞察生活的能力,走"积累性知识生产"和"标志性作品打造"两轮驱动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
新教育人类学 社会科学 范式转换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世甫
网络赋权使师生超越主体——客体的关系而发展成为主体——主体的主体间性关系,生成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范式。高校应树立主体间性理念,建设集成化立体化的网络平台,加强网络育人队伍建设,提高网络育人的实效性。
关键词:
网络育人 思想政治教育 立德树人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晓林 李麟 顾立平 曾燕
介绍SCOAP3资助联盟将高能物理学术论文转为开放出版的基本模式、内容范围和运行机制,指出它所代表的开放出版资助方式更适合数字网络时代,能更有效、更经济地保障知识获取,强调这种模式同样服务于图书馆保障信息获取的本质目标,并为图书馆扩展信息服务、提高自身地位和作用提供新的空间。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义龙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环境问题已经让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世人已经逐渐意识到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并对生态损害的影响越来越敏感。人们正在改变消费模式,把环境责任和食品安全纳入到市场决策之中。政府从地方和国家层面对环境问题做出反应,通过立法和建立污染监测网络保护生态环境。企业也将环境列为优先考虑的问题。政府和企业必须通过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范式,建立以工业生态经济为主导的经济增长范式,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资源分配的代际公平。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晓兵
《建议》明确提出,要破解日益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的着力点,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是继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建设生态文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许杰
“传统”的公共教育体制的组织原则是官僚科层制,它的典型特征是政府对公共教育的集权和垄断。在当今巨大的社会变迁过程中,官僚科层制已暴露出诸多的弊端。教育分权是各国对公共教育体制的官僚科层组织进行重构和再造所“不约而同”达成的共识,已成为改革公立学校,提高公共教育的质量、效益和效能的核心理念。教育分权使“传统”的公共教育体制的范式发生了转变,带来了现代学校制度的创新。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申仁洪
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特殊师范教育逐渐成为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训的主体 ,这是当时特殊教育发展的使然。但是随着社会变迁 ,特殊教育的发展 ,带有一次性、终结性的职前教育特色的特殊师范教育面临着严重的困境 ,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的形势需要。以特殊教师教育代替特殊师范教育标志着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范式转变。奠基于终身教育思想和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特殊教师教育有着自己鲜明的特征并蕴涵着深刻的思想内涵。
关键词:
特殊教育 师范教育 教师教育 专业发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赵勇 殷丹青
东方和西方现有的教育本质上是相似的,都在不断对学生灌输知识和技能;但是由于文化的差异,双方教育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东西方教育因而产生了双方互相崇拜的结果,例如,东亚学生在国际评估中成绩优异,西方学生擅于创新等。这样的结果受着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的影响,因而无法通过浅层的学习来获得。如果当前的教育范式不做出改变,努力跟上技术的迅速发展,那么东西方再如何互相学习都是不足够的。本文认为,在当今新的技术变革面前,技能和知识被大规模和广泛地重新定义,教育也需要做出相应的改变,从而为年轻的一代提供新时代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本文详细列举了我们当前已经拥有的构建新教育范式的原材料、工具以及创新教育的实践经验,阐述了新教育范式可能的特性,例如,个性化教育、产品导向型教育、全球化校园等。随后,本文强调了中国在这场教育范式变革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未来教育范式对创新和企业家、多元化发展路径、教育平等方面的希冀。最后,本文从战略远景、研究发展、改革创新等方面为中国引领教育新范式提供了建议,供教育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们参考借鉴。
关键词:
比较教育 教育范式创新 中国机遇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吴景松 吴志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