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07)
2023(10452)
2022(8560)
2021(7647)
2020(5983)
2019(13188)
2018(12915)
2017(23915)
2016(12644)
2015(14159)
2014(14283)
2013(14267)
2012(13884)
2011(13054)
2010(13564)
2009(12451)
2008(12178)
2007(11171)
2006(10559)
2005(9708)
作者
(39089)
(32566)
(32399)
(30751)
(20835)
(15481)
(14684)
(12566)
(12493)
(11795)
(11416)
(10835)
(10682)
(10524)
(10171)
(10096)
(9547)
(9365)
(9279)
(8962)
(8496)
(8089)
(7903)
(7625)
(7448)
(7363)
(7232)
(7117)
(6722)
(6429)
学科
(79747)
经济(79696)
管理(32182)
地方(27969)
(26356)
中国(23661)
方法(19054)
(19015)
(18070)
企业(18070)
业经(16942)
地方经济(16708)
数学(16074)
数学方法(15987)
(15319)
环境(15199)
农业(13522)
(13437)
(12136)
金融(12135)
(11098)
银行(11086)
(10940)
(10639)
(10539)
资源(9663)
(9616)
(9583)
贸易(9571)
发展(9563)
机构
学院(190864)
大学(187187)
(88006)
经济(86124)
研究(77906)
管理(65471)
中国(59228)
理学(53673)
理学院(52916)
管理学(52097)
管理学院(51731)
科学(46088)
(42166)
(40169)
(37585)
研究所(35988)
中心(34310)
(31806)
(30873)
(28744)
师范(28505)
(28440)
财经(28385)
北京(27876)
经济学(27767)
(25666)
(25512)
业大(24849)
经济学院(24469)
科学院(24403)
基金
项目(118469)
科学(92941)
研究(91089)
基金(82026)
(71240)
国家(70608)
科学基金(59257)
社会(58737)
社会科(55620)
社会科学(55608)
(48445)
基金项目(42782)
(39941)
教育(39903)
编号(36945)
自然(34220)
(34056)
自然科(33202)
自然科学(33196)
自然科学基金(32552)
资助(32431)
成果(30447)
发展(28182)
重点(28037)
课题(27893)
(27698)
(24951)
国家社会(24433)
(24202)
创新(22784)
期刊
(118242)
经济(118242)
研究(65856)
中国(48573)
(29971)
管理(26811)
(26428)
学报(26358)
科学(26136)
教育(25143)
(21433)
金融(21433)
农业(20796)
大学(20073)
经济研究(19032)
技术(18921)
业经(18861)
学学(18581)
问题(14736)
财经(14696)
(12951)
资源(11670)
技术经济(10918)
(10785)
世界(10622)
(10350)
图书(10099)
经济问题(9757)
(9619)
论坛(9619)
共检索到3237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张跃胜  
生态文明的建设和完善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生态产品具有较强的外部性,但由于我国生态产品的产权归属不清晰,造成生态保护区提供生态产品积极性不高,生态受益区选择"搭便车"行为,致使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急剧恶化、区域经济发展失衡且可持续性较差。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建立健全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网络型跨区生态补偿体系,是解决区域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失衡、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鲁明中  张越  
任一生态经济区域都是更大区域的组成部分 ,区域生态经济建设既要注意区域内在的协调 ,更应关注对更大区域的环境影响。区域生态经济建设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 ,要特别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利用与经济开发利用的协调关系 ,因此 ,做好环境影响分析是区域生态经济建设的前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苏建军  
山西省区域经济差异发展令人堪忧,严重影响了全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实现。文章构建了一套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系统地分析了山西省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得出了5种类型,并比较了各类区域发展的特征,客观地揭示了区域经济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马浩  
为了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就非常重要。首先在分析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构建原则的基础上,依据Delphi法,通过问卷调查构建了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然后建立了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最后以山东省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章尺木  骆玲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崭新的发展观和发展战略,它要求区域经济发展必须与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以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建立在生态可持续发展、社会公正与和谐以及公众积极参与发展的基础上,它特别强调各种生产和生活活动的生态合理性。要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处理好城镇与乡村之间、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区域之间、区域内部各单元之间的协调发展以及经济发展、人类活动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问题。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冯年华  
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托知识产业。文章分析了知识产业的构成及其特点,从发展高科技产业群、教育产业与研究开发产业、知识服务产业等方面论述了知识产业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倪志远  
世纪之交的历史转折时期,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战略重心的逐步西移,对处于我国区域经济格局中后进地位的西部不发达民族地区来说,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又酝酿着重大的转折和机遇。因此,西部地区如何通过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来选择和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路径,已成为其经济发展跨世纪转型的关键所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段禄峰  张鸿  
在当今世界"生存和发展"的主题下,生态资源由过去经济发展的外生变量演变成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我国人地关系日益失调,资源与环境压力空前加剧。只有加强生态文明理念,在生态建设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寻求平衡,才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荣生  
黄河断流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上)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李荣生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黄河下游始现断流,并日趋严重。本文试图从黄河断流的原因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黄河流域经济在全国的地位与作用,以及确保黄河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三个部分,...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方颖  
一、引言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越发重视内河水运的发展,在2011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这也意味着内河水运发展成为国家战略。2012年12月,李克强总理在江西对九江港考察的时候就指出了:"要用好长江这条连接东西的黄金水道,推动沿江特别是内陆腹地梯度开发、开放发展,培育新的增长极。"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7月在考察武汉新港也指出长江流域要加强合作,要将内河航运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将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钱耀军  李娴  刘欢  
本文在构建区域经济差异衡量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2014年海南省经济统计数据,以SPSS为工具,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海南省18个市县的经济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探索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差异,分析造成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并提出协调海南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秀玲  苗芳   肖杨  
中国参与的次区域经济合作对边境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文章就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情况,进行了边境民族地区次区域合作的障碍分析,以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提出加强次区域各国和地区的多边协商,制定共同的次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调整产业结构,实施绿色产业经济计划,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改善贸易和投资环境,促进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积极谋求国际经济组织各方面的支持等四个方面的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侯杰  
文章构建了中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响应评估体系,考察了多个变量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的影响,得出了技术进步是促进中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来源等结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原爱民  
自20世纪环境学家和生态学家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观以来,人类社会便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一历史阶段,推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由于地区分割和地区封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间依赖性减弱等原因使区域经济发展存在诸多问题。为此,加强区域经济协调,追求可持续发展,对处理目前与长远利益关系,繁荣区域经济和促进共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从区域经济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加强区域经济协调的措施等方面对这些问题进行阐述。一、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区域经济在发展初期,保护和扶持了本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维护了地区利益。但是,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建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