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55)
- 2023(15426)
- 2022(13260)
- 2021(12379)
- 2020(10058)
- 2019(23180)
- 2018(23149)
- 2017(43806)
- 2016(24086)
- 2015(26972)
- 2014(27037)
- 2013(26860)
- 2012(24989)
- 2011(22618)
- 2010(22727)
- 2009(20576)
- 2008(19784)
- 2007(17233)
- 2006(15320)
- 2005(13619)
- 学科
- 济(101107)
- 经济(101017)
- 管理(65232)
- 业(61088)
- 企(47777)
- 企业(47777)
- 方法(39054)
- 数学(33388)
- 数学方法(33010)
- 地方(31120)
- 农(29677)
- 中国(29356)
- 业经(23403)
- 学(23199)
- 环境(20510)
- 农业(20467)
- 财(20271)
- 和(16870)
- 贸(16608)
- 贸易(16593)
- 地方经济(16401)
- 制(16214)
- 技术(15993)
- 易(15941)
- 理论(15625)
- 融(15154)
- 金融(15151)
- 发(15122)
- 银(15031)
- 银行(14988)
- 机构
- 学院(334976)
- 大学(333756)
- 管理(130907)
- 济(128987)
- 经济(125898)
- 研究(118588)
- 理学(112596)
- 理学院(111204)
- 管理学(109275)
- 管理学院(108682)
- 中国(87358)
- 科学(76379)
- 京(73215)
- 所(60419)
- 农(58312)
- 财(56813)
- 研究所(55263)
- 中心(53797)
- 江(53343)
- 业大(52201)
- 范(48631)
- 师范(48156)
- 北京(46320)
- 农业(45242)
- 财经(44902)
- 院(43787)
- 州(42132)
- 经(40632)
- 师范大学(38985)
- 省(37919)
- 基金
- 项目(232506)
- 科学(181882)
- 研究(171088)
- 基金(164911)
- 家(144003)
- 国家(142727)
- 科学基金(121833)
- 社会(105413)
- 社会科(99607)
- 社会科学(99579)
- 省(94241)
- 基金项目(88859)
- 自然(79397)
- 划(78210)
- 自然科(77369)
- 自然科学(77352)
- 教育(77328)
- 自然科学基金(75886)
- 编号(71087)
- 资助(66601)
- 成果(56939)
- 发(54232)
- 重点(52546)
- 部(49635)
- 课题(49622)
- 创(48074)
- 创新(44785)
- 科研(43916)
- 发展(43153)
- 展(42468)
- 期刊
- 济(150117)
- 经济(150117)
- 研究(98996)
- 中国(70116)
- 学报(54002)
- 农(53359)
- 科学(50583)
- 管理(47283)
- 教育(42089)
- 财(40605)
- 大学(40021)
- 农业(37380)
- 学学(37352)
- 技术(29878)
- 融(29339)
- 金融(29339)
- 业经(26726)
- 经济研究(22144)
- 财经(20283)
- 图书(20108)
- 问题(19504)
- 业(19343)
- 资源(19107)
- 科技(17555)
- 经(17202)
- 理论(15852)
- 技术经济(15849)
- 现代(15538)
- 版(15365)
- 发(15171)
共检索到5039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胡书芳 苏平贵
在回顾国内外绿色发展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中国绿色发展的概况,以浙江省为研究对象,构建灰熵评价模型,评估2011—2015年浙江省的绿色发展水平。结果表明,浙江省近5年绿色发展水平逐年提高,2013年之前,环境是推动绿色发展的主要因素,2013年之后经济发展是推动绿色发展的主要因素。指出区域绿色发展不仅需要坚持生态文明为导向,完善法律法规,增加投入推动科技创新,加强宣传教育,还要发挥地方特色和地方优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珂 郭晓曦
采取因子分析的方法,对2011—2014年中国大陆31省份的生态经济文明、生态社会文明、生态环境文明、生态文化文明进行实证研究,横向与纵向比较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现状,通过对实证结论的分析,探寻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势与劣势。研究发现:浙江省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处于31省份上游水平;生态文化文明优势明显;生态经济文明与生态社会文明在31省份中具有一定优势,但处于优势界线,仍需积极关注其发展;生态环境文明在整个生态文明体系中得分最低。最后,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现阶段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改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因子分析 绩效评价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珂 郭晓曦
采取因子分析的方法,对2011—2014年中国大陆31省份的生态经济文明、生态社会文明、生态环境文明、生态文化文明进行实证研究,横向与纵向比较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现状,通过对实证结论的分析,探寻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势与劣势。研究发现:浙江省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处于31省份上游水平;生态文化文明优势明显;生态经济文明与生态社会文明在31省份中具有一定优势,但处于优势界线,仍需积极关注其发展;生态环境文明在整个生态文明体系中得分最低。最后,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现阶段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改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因子分析 绩效评价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胡书芳 马宪法
从浙江城市绿色发展现状出发,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同时结合浙江省绿色发展特色和区域特色选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建立评价模型,测算出2015年浙江省各地市的绿色发展指数。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各市绿色发展水平不高,区域差异较大,部分城市以绿色为代价来追求发展。最后提出城市绿色转型的建议。
关键词:
浙江省 城市 绿色发展 绿色转型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金堂 王志强
绿色崛起赋予了新时代江西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内涵,也是江西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本文在梳理国家及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政策主张后,阐述了绿色崛起背景下江西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内涵。认为江西生态文明建设还存在认识和行动误差、生态资源优势潜力未得到充分挖掘、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和生态技术落后四个方面的问题,使得生态文明建设难以标本兼治。在此基础上从重引导、强宣传、努力形成"四位一体"绿色发展的共识共为;挖潜力、创品牌、打造"江西样板"典型模式;补短板、缩差距,促进江西区域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以及加快技术创新、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质量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旨在为江西省探索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提供借鉴。
关键词:
江西省 绿色崛起 生态文明 发展对策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裴育 徐炜锋 杨国桥
本文以"两山"理论发源地——浙江省湖州市为例,使用微观企业数据,构建PVAR模型研究绿色信贷投入、绿色产业发展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投入直接促进了绿色产业发展与地区经济增长,且绿色产业发展对地区经济增长也有积极作用;同时,地区经济增长又是地区绿色信贷持续投入与地区绿色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应保持经济持续发展,在金融系统内推广绿色金融,助力绿色产业发展。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贾小乐 周源 延建林 魏亿钢
运用能值分析方法将示范型中小城市湖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期间的绿色GDP核算研究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及健康水平研究结合起来探讨内部的深层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6年湖州市能值利用结构特点为不可更新资源能值占比最大,2000年之后占比超过85%;可更新资源能值占比在6%~10%;输入能值占比在1%~6%。2000—2016年湖州市绿色GDP发展特点为绿色GDP与传统GDP年际呈正相关变化,传统GDP总量增长88.85%,绿色GDP总量增长94.22%;不可更新环境资源在传统GDP的占比从4.52%下降到1.05%;不可更新能源在传统GDP的占比从68.78%下降到31.67%;环境损耗在传统GDP的占比从最高值4.47%下降到2.79%。2000—2016年湖州市城市发展特点为可持续指标ESI从2000年的6.31逐年下降到2016年的1.20,能值可持续发展指标EISD从2000年的39.20逐年下降到2016年的2.60,湖州市生态经济系统具有可持续发展特征;城市健康能值指数EUEHI从2000年为26.40,逐年下降到2008年为9.59,而后上涨到2016年为15.70,湖州市城市健康发展水平很高,据此结果提出了有助于中小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南
本文以浙江省杭甬高速公路为例,分析了高速公路对沿线区域经济发展所产生的促进作用。通过一个经济计量模型分析,显示了杭甬高速公路对沿线三市经济的贡献在逐年增大。统计数据表明杭甬高速公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沿线区域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高速公路 区域经济发展 经济计量模型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蔡建平 沈陆娟
产业集群是产业结构演变升级下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产物,高职教育应面向产业集群,为区域专用性劳动力市场服务。然而,将3次产业按国民经济行业类型进行细分,将高职院校招生大类与之对应,引入相似度、偏离度和支持度评价模型,对具体集群经济就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支持视角进行案例剖析后发现,我国当前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需求并不吻合,应构建高职教育对产业集群内容、人才需求、技术升级等方面的协调支持策略。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产业集群 协调支持度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孔明明 俞海山
以浙江省1986年~2009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通过建立VAR(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浙江省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之间的长期动态关系,结果表明:浙江省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之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进口是金融发展的Granger原因,出口则不是金融发展的Granger原因,说明该省应进行全方位的金融改革创新,加快贸易结构转型升级步伐。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盛亚 郑书莉
流通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承担着商品流通和物资交换的功能,我国流通产业长期受被动成长路径的影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程度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以浙江省为例,构建耦合度和耦合发展度指标,研究发现:(1)两系统耦合度呈现短期波动、长期平稳的状态,区域经济发展指数明显受到宏观环境的影响滞后于流通产业发展指数;(2)耦合发展度在2005-2013年期间可划分为过渡阶段和协调发展阶段,随着产业集群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初现成效,流通业内生增长机制逐步形成;(3)预测期内两系统耦合度为优,耦合发展度快速提高,预计在新常态背景下表现更为稳定;(4)依然需要通过创新驱动,优化产业结构,发...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朴哲范 缪彬彬 张伟恩
在经济增长向创新驱动型模式转变的时期,有效评价区域的经济创新发展能力,对区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利用企业TFP模型和熵权-AHP模型,构建经济创新发展能力评价体系,分析经济创新发展度、耦合协调度和空间相关性。以浙江为例的计量结果显示,需要进一步提升区域经济创新发展能力的一级指标水平,并强化一级指标间相互作用。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能源消耗产出率,提高企业TFP是促进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的关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唯 张庭婷 谢晓敏 黄震
基于浙江省2005—2016年能源消费等统计数据,以LEAP模型为研究工具,分析了不同情景下浙江省2020—2050年的能源需求和碳排放。结果表明:在基准情景下,浙江省能源需求及碳排放将会持续增长;在充分挖掘浙江省节能减排潜力的条件下,浙江省能源需求及碳排放未来能够实现缓慢增长甚至有所下降。研究发现:短期来看,提高终端能源利用效率是浙江省降低能源需求总量的最有效动力;长期来看,经济转型即产业结构优化,是降低浙江省能源需求总量的最有效路径。而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均是浙江省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最有效选择。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红娟 方梅
为考察物流业与区域经济相互影响程度在不同时期的状态及变化趋势,在对物流业和区域经济关系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首先,构建了物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采用熵权法计算物流业与区域经济指标权重,得到综合指标,进而建立耦合协调模型,得到物流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情况;借鉴已有研究,构建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共生模型。再次,以浙江省为例,根据建立的物流业和区域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01-2021年的数据,共计315个样本,从耦合协调、共生两个视角分析了浙江省物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最后,根据算例结果提出了浙江省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物流业 区域经济 耦合协调 共生 浙江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田玉英 孙国民
总部经济亦日益成为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之一。文章以浙江为例,运用唯物辩证法内外因理论分析了县域总部经济发展的动因及作用机理,指出浙江县域总部经济发展是在宏观、微观、行政三种动因耦合作用的结果,并基于发展动因的作用机理对浙江县域总部经济路径来源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总部经济 动因 内外因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湾区”发展背景下区域创新发展研究——基于浙江省四大建设发展理论
绿色发展背景下区域旅游业碳排放时空分异与影响因素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海域开发生态效率测度及提升对策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对县域发展差距的影响:以浙江省山区26县为例
服务业外资对区域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的影响——以浙江省为例的实证分析
区域创新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制及其空间分异——以浙江省为例
基于公平与市场的协调:高职教育区域均衡与治理——以浙江省高职教育区域发展的实证研究为例
浙江省粮食区域发展的思考
浙江省农业功能分区与区域农业发展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以浙江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