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01)
2023(6467)
2022(5337)
2021(4749)
2020(3562)
2019(8048)
2018(7854)
2017(14408)
2016(7757)
2015(8579)
2014(8552)
2013(8600)
2012(8377)
2011(7898)
2010(8245)
2009(7542)
2008(7401)
2007(6685)
2006(6380)
2005(6026)
作者
(24321)
(20221)
(20173)
(18891)
(12864)
(9743)
(9007)
(7835)
(7741)
(7319)
(7057)
(6680)
(6609)
(6498)
(6379)
(6210)
(5937)
(5783)
(5765)
(5685)
(5175)
(5110)
(4871)
(4636)
(4595)
(4584)
(4503)
(4498)
(4184)
(4032)
学科
(40613)
经济(40580)
管理(20052)
(18851)
地方(17443)
中国(15218)
(13235)
(12571)
企业(12571)
环境(11567)
业经(10784)
(9971)
地方经济(9912)
农业(9458)
(8459)
方法(8341)
(8148)
金融(8148)
(7735)
银行(7724)
(7653)
发展(7162)
(7140)
生态(6892)
(6774)
资源(6649)
数学(6520)
(6475)
数学方法(6467)
贸易(6465)
机构
学院(115906)
大学(111576)
(48538)
研究(47688)
经济(47434)
管理(40132)
中国(36357)
理学(32885)
理学院(32418)
管理学(31902)
管理学院(31696)
科学(29635)
(25945)
(25093)
研究所(22588)
(21737)
(21402)
中心(21010)
(19533)
(18210)
师范(18044)
(17439)
北京(17415)
业大(16616)
农业(16446)
(16174)
财经(15930)
(15850)
科学院(15302)
师范大学(14334)
基金
项目(72805)
科学(57071)
研究(55705)
基金(49818)
(43566)
国家(43138)
科学基金(36113)
社会(35171)
社会科(33344)
社会科学(33337)
(30652)
基金项目(26150)
(25184)
教育(23742)
(23400)
编号(22673)
自然(21198)
自然科(20527)
自然科学(20524)
自然科学基金(20114)
资助(19387)
发展(19178)
(18812)
成果(18397)
重点(17184)
课题(17134)
(15323)
(14765)
国家社会(14371)
创新(14328)
期刊
(66742)
经济(66742)
研究(38461)
中国(30371)
(21762)
科学(16938)
学报(16926)
管理(16029)
教育(15711)
农业(15302)
(14322)
(14117)
金融(14117)
业经(13165)
大学(12662)
学学(11834)
技术(10157)
经济研究(10021)
问题(8414)
(8022)
资源(7848)
财经(7408)
(6451)
(6255)
科技(6237)
商业(6133)
世界(6009)
经济问题(5833)
现代(5771)
(5761)
共检索到1955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单保庆  李贵宝  尹澄清  辛小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冯维波  
分析了现代城市发展背后掩盖的各种问题、矛盾及其生态学实质 ,指出建立生态文明观是现代城市摆脱困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最后 ,提出实施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手段、方法和途径。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战飚  
一、生态文明是未来人类社会的文明形态文明是人类活动的积极成果,是文化中进取、积极、合理成分的总和.标志着文化的进步程度。文明是社会处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定发展阶段的体现,和一定的社会经济形态相联系。从人类文明发展史来看,传统的农业文明在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依靠农耕牧渔而发展。其自然观是天人合一的,对大自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严也舟#副教授  成金华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共产党在反思工业文明导致的生态危机,深刻认识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作出的理性选择,是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生态危机和人类的生存危机的唯一出路。本文对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理论的形成过程进行了系统梳理。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蒋飞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林业获得蓬勃发展的机会,产业规模逐渐扩大,产业结构日臻完善,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尽管中国林业资源丰富,但存在产业化水平低、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之间联系不紧密、林产品种类单一等问题。鉴于此,应立足于生态文明建设背景,积极探索林业可持续发展策略,推进林业现代化发展进程。由王培君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概论》一书,系统分析了生态文明理念和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为中国林业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尹昌斌  程磊磊  杨晓梅  赵俊伟  
该文系统地梳理了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农产品数量与质量需求双重提升、农业资源压力越来越大、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等挑战,基于"绿色、循环、低碳"的发展理念,阐述了生态文明型的现代农业主要表现为生产效益型的集约农业、资源节约型的循环农业、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农业、产品安全型的绿色农业等四个特征,探讨了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生态文明型农业新型生产模式的路径选择,指出生态文明型的现代农业建设重点为加强农业资源保护、推进农业资源节约利用、构建循环型农业产业链、实施一批农业可持续发展工程等,并提出加强生态补偿等制度安排,对于探索生态文明型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制定有针对性的推进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冯丹阳  张强  周美华  
从联合国通过“千年发展目标”到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制定,全球可持续发展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仍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是世界各国未来发展面临的根本性问题之一。目前存在着以强弱可持续为特征的生态经济范式,以浅绿、深绿和红绿为代表的政治哲学范式,不同学科与境下的交叉融通范式等不同视角的可持续发展理论范式,但这些理论范式在助推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过程中仍存在不足之处。中国生态文明代表了一种新的理论范式,在文明形态、发展维度、生态向度和实践深度各方面都有所创新。展望后2020时代,生态文明在宏观上引领可持续发展思想理念新路径,在中观上引领可持续发展实践行动新路径,在微观上引领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君  
本文通过对生态文明理念的发展过程、内涵与特征的阐述 ,指出生态文明所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协同进化 ,正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 ,最后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转换政府职能、促使社会物质生产生态化、以及对人们的生活方式进行生态价值观的引导等建议 ,对生态、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段禄峰  张鸿  
在当今世界"生存和发展"的主题下,生态资源由过去经济发展的外生变量演变成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我国人地关系日益失调,资源与环境压力空前加剧。只有加强生态文明理念,在生态建设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寻求平衡,才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严奉宪  
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其基本目标之一。而我国的农业资源及生态环境现状差强人意,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着极大的资源与生态环境压力。鉴此,必须从深层次上来认识农业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从而探索农...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张跃胜  
生态文明的建设和完善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生态产品具有较强的外部性,但由于我国生态产品的产权归属不清晰,造成生态保护区提供生态产品积极性不高,生态受益区选择"搭便车"行为,致使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急剧恶化、区域经济发展失衡且可持续性较差。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建立健全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网络型跨区生态补偿体系,是解决区域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失衡、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熊絮茸  徐海滨  
生态文明观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熊絮茸徐海滨人口激增,资源枯竭,环境恶化,人与自然的不和谐程度的扩大已成为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巨大障碍。追求可持续发展是人类迫于资源,人口、环境的压力而不得不作出的选择。文明,其内涵是自有文字记载以来,人类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冯丹阳  张强  周美华  
从联合国通过“千年发展目标”到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制定,全球可持续发展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仍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是世界各国未来发展面临的根本性问题之一。目前存在着以强弱可持续为特征的生态经济范式,以浅绿、深绿和红绿为代表的政治哲学范式,不同学科与境下的交叉融通范式等不同视角的可持续发展理论范式,但这些理论范式在助推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过程中仍存在不足之处。中国生态文明代表了一种新的理论范式,在文明形态、发展维度、生态向度和实践深度各方面都有所创新。展望后2020时代,生态文明在宏观上引领可持续发展思想理念新路径,在中观上引领可持续发展实践行动新路径,在微观上引领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建成  程宝栋  印中华  
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新型文明形态,影响着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发展。生态文明的内涵主要包括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价值观、生态系统可持续前提下的生产观、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的消费观。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是规模巨大的循环经济体,是可再生、可降解的绿色能源,是生态文化的主要源泉和重要阵地,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生态文明的本质决定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本文回顾了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促进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①建立完备的森林生态补偿体系;②建立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③繁荣具有创意的森林文化体系;④完善先进实用的林业科技支撑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