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06)
- 2023(12786)
- 2022(11100)
- 2021(10416)
- 2020(8800)
- 2019(20206)
- 2018(20328)
- 2017(40073)
- 2016(21782)
- 2015(24285)
- 2014(24421)
- 2013(24477)
- 2012(22568)
- 2011(20493)
- 2010(20621)
- 2009(18928)
- 2008(18411)
- 2007(16313)
- 2006(14445)
- 2005(12778)
- 学科
- 济(93732)
- 经济(93647)
- 管理(61591)
- 业(57738)
- 企(46451)
- 企业(46451)
- 方法(41063)
- 数学(35853)
- 数学方法(35456)
- 农(25872)
- 中国(24963)
- 地方(22875)
- 财(20824)
- 业经(20766)
- 学(20140)
- 制(17654)
- 环境(17026)
- 农业(16906)
- 贸(16009)
- 贸易(16000)
- 易(15513)
- 和(15086)
- 银(14021)
- 技术(14015)
- 银行(13978)
- 理论(13665)
- 行(13381)
- 产业(13063)
- 融(13029)
- 金融(13026)
- 机构
- 大学(315837)
- 学院(315337)
- 济(126584)
- 管理(126094)
- 经济(123825)
- 理学(109541)
- 理学院(108309)
- 管理学(106567)
- 管理学院(106014)
- 研究(105533)
- 中国(77705)
- 京(67829)
- 科学(66679)
- 财(57311)
- 所(52914)
- 农(49184)
- 研究所(48337)
- 业大(46982)
- 中心(46849)
- 财经(46305)
- 江(45238)
- 北京(43318)
- 范(42171)
- 经(41896)
- 师范(41805)
- 院(38802)
- 农业(38388)
- 经济学(37624)
- 州(37034)
- 财经大学(34357)
- 基金
- 项目(216048)
- 科学(169509)
- 研究(158690)
- 基金(155633)
- 家(135316)
- 国家(134231)
- 科学基金(114800)
- 社会(99157)
- 社会科(93968)
- 社会科学(93944)
- 省(84738)
- 基金项目(83564)
- 自然(74387)
- 自然科(72474)
- 自然科学(72458)
- 教育(71371)
- 划(71286)
- 自然科学基金(71159)
- 编号(65272)
- 资助(63960)
- 成果(52483)
- 重点(48408)
- 发(47749)
- 部(47222)
- 课题(44701)
- 创(44417)
- 创新(41455)
- 科研(40936)
- 国家社会(40110)
- 教育部(40040)
- 期刊
- 济(140594)
- 经济(140594)
- 研究(93166)
- 中国(54000)
- 学报(48692)
- 科学(45746)
- 管理(45498)
- 农(44444)
- 财(39725)
- 大学(36522)
- 学学(34508)
- 教育(32287)
- 农业(31154)
- 技术(26589)
- 融(26069)
- 金融(26069)
- 业经(24658)
- 经济研究(22061)
- 财经(21767)
- 问题(19230)
- 经(18565)
- 理论(16182)
- 图书(16161)
- 科技(15951)
- 技术经济(15649)
- 资源(15268)
- 商业(15026)
- 业(14960)
- 实践(14854)
- 践(14854)
共检索到4527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任萃颖 金兆怀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作用举足轻重,2002年以来,中国县域经济名义GDP年均增幅达到17.5%,远远高于国民经济整体的增速。当前,虽然我国逐渐加大了环保力度,但以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的"三高型"第二产业在县域产业结构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也面临着大中城市"三高型"企业向县域转移的威胁。在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背景下保障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生态文明理念下的县域结构优化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分析生态文明理念下我国县域产业结构优化现状和制约因素,探讨了我国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升级机理,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分析县域产业结构发展,提出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实现优势产业生态化;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政府转变职...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国斌 王卓识
东北地区作为老工业基地,以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的"三高型"第二产业在县域产业结构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原本生态防护措施很弱的县域地区正面临着大中城市"三高型"企业向县域转移的威胁,因此,在保障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生态文明理念下的县域产业结构优化势在必行。生态文明理念下东北地区县域产业结构优化的路径为: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实现优势产业生态化;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推动农业园区发展。以此推动东北地区县域产业结构的生态化发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杨汭华 王丽红 闫仲勇
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农业是 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本文分析了县域产业结构的数量结构和产业相似 度,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法的原理测算了县域产业结构偏离率和三次 产业竞争力,得出了县域产业结构层次偏低、结构趋同、经济效应差异 不显著、西部县域经济竞争力最强的结论。
关键词:
县域经济 产业结构 经济效应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尤强 金鑫
本文以沈阳市县域地区产业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与2021年度中国GDP百强县产业结构进行对比分析,找出问题和差距,遵循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思维,以提升二、三产业占比、提高科技含量、构建产业梯度为目标,实施需求侧、供给侧协同的政策组合,最终为沈阳县域产业结构升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县域经济 产业结构 优化升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唯实
文章在理论实践与证明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西部的相关统计数据,通过对西部经济发展的简要分析,认为西部在第二产业方面要想和东部地区缩小差距是相当困难的,西部能够缩小和东部地区经济差距的最优路径就是使自身经济更开放,突破路径依赖和锁定效应,建立以服务业为核心的经济发展体制。
关键词:
西部地区 经济发展 开放:服务业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闫人华 熊黑钢 瞿秀华 郑丽丽
以1975—2010年8个年份的县域产业数据为基础,运用探索性空间统计方法(ESDA)对该时段新疆县域产业结构发展格局的时空差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总体空间格局来看,新疆县域产业发展水平具有较强的正空间自相关性,集聚态势显著,并呈现出以2000年为拐点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五五"时期以来,主要分布在北疆、东疆的产业发展热点区域由单一的核心区域向东扩展为三大核心区并列("克拉玛依—奎屯—乌苏"、"乌鲁木齐—昌吉"、"哈密—吐鲁番"),进而连接形成天山北坡优势产业带;但"十五"时期以后,产业带又收缩为原有的三个核心区。新疆冷点区域主要集中于西南部,其范围呈现出2000年以前不断向东扩张到阿克苏、和田东部地区,而2000年以后又开始向西退缩至和田西部、喀什地区。总体来看,沿东北到西南方向,新疆产业结构的集聚分布呈现出"热点区—次热区—次冷区—冷点区"的阶梯环形带,并有按梯度推移模式扩展的趋势。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区域政策环境是促使产业结构时空格局发生演化的重要因子,其中改革开放和自1999年底开始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对新疆产业空间格局演化的推动作用更为明显。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国斌 杨富田
传统的东北地区县域产业结构不合理,限制了县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需要进行产业结构升级,改善县域产业结构,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与工业生产相关的配套设施产业、"互联网+产业"的信息化产业,不断优化东北地区县域产业结构,使东北地区县域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协调发展。在此基础上,通过加强乡村旅游监督管理,树立乡村旅游品牌;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提升农产品加工业的核心竞争力;打造电子商务平台,发展线下物流,促进现代新兴产业结构升级等对策,解决东北地区县域产业结构升级进程中的矛盾,推动东北地区县域产业结构更加趋于合理、高级。
关键词:
新常态 产业结构 县域 东北地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何剑 李健
本文从时间层面和地理空间集聚角度,运用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法,探讨了县域产业结构调整差异化的问题。结果表明:如果忽略县域差异性,新疆"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会产生抑制作用,"产业结构高度化"提高将会在短期内对经济产生较强的正向影响;新疆县域经济空间相关性较弱、空间聚集不显著,仅有乌鲁木齐和克拉玛依是区域性经济中心,同质化的调整模式反而会使县域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产业结构调整需考虑地域差异性,核心是促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宜采取适合当地的调整模式提高经济系统的升级能力。
关键词:
产业结构调整 脉冲响应 空间自相关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传民 袁伦渠
本文首先概述了协同理论和产业结构安全理论,并以中国百强县的调查数据为依据,以协同理论为理论基础和分析工具,找出并分析影响县域产业结构安全的诸多因素,最后根据我国当前产业结构安全的主要特点提出解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协同理论 产业结构安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黄河东 黄文炎
实现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既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广西贺州现阶段发展态势的必然举措。本文概括了广西贺州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从产业结构和动力结构两个维度分析了制约广西贺州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产业结构调整和动力结构升级是实现广西贺州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县域经济 产业结构 动力结构 广西贺州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林
在对县域财政金融服务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分析基础上,本文基于2014年中国1772个县(区)的截面数据,采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实证研究了县域财政金融服务及其二者联动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并进一步研究了其在贫困县与非贫困县的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服务和金融服务均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财政服务的影响作用更大,但财政金融服务联动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作用不显著;财政服务的促进作用在贫困地区更大,金融服务的促进作用在非贫困地区更大;贫困县财政服务的促进作用大于金融服务,非贫困县金融服务的促进作用大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战伟
通过对生态文明与产业结构关系的分析,指出了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和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认为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该省产业结构优化。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建立现代生态产业、增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是优化河南省产业结构的必要途径。
关键词:
生态文明 产业结构优化 生态产业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许华 路正南
文章采用ArcGIS空间分析方法,对江苏省"十五"期间县域经济的差异及产业结构在五年内的变化进行研究,探索县域经济及产业结构在空间上的差异,从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角度将江苏省县域分为5大类,分析了每一类的产业特点,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产业发展策略,以期对政府决策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
县域经济 产业结构 区域差异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马随随 陈洪全 彭俊
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结构,其时空演进及优化升级是提升区域综合实力的重要保证。县域作为我国主体功能区划分和规划落实的基本空间单元,主体功能区战略所倡导的适度开发、有序发展的理念为其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良好契机。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综合考虑生态、社会、经济等因素完成县域内部空间产业发展适宜性分区,为县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提供更精确的空间框架,是推进县域经济有序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该思路,选取新沂地区为案例,对县域空间进行了"四层五区"的空间适宜性分区,并以其为空间支撑,结合县域重点开发区的主体功能定位及其产业结构现状,分别讨论了中心片区、西北片区、西南片区、东北片区及东南片区的产业结构优化...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县域 产业结构 优化 新沂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玉 唐秀美 潘瑜春 胡月明
基于产业结构视角,系统揭示区域农林牧渔业增长的空间特征,有助于制定科学的农业发展策略。研究借助Esteban-Marquillas拓展模型将县域农业增长分解为份额分量、产业结构分量、净竞争分量和资源配置分量,并借助ESDA方法系统分析2000—2014年京津冀地区县域农林牧渔业增长的空间特征。结果表明:1)2000—2014年,京津冀地区农林牧渔业总体呈现增长态势,且种植业和牧业是农业增长的主要产业。2)京津冀地区县域农业增长具有显著的同质集聚性,集聚效应表现为渔业>牧业>林业>种植业。就产业各分量而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