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48)
- 2023(5030)
- 2022(4191)
- 2021(4156)
- 2020(3314)
- 2019(7650)
- 2018(7465)
- 2017(13735)
- 2016(7189)
- 2015(8225)
- 2014(7764)
- 2013(7810)
- 2012(7358)
- 2011(7032)
- 2010(6850)
- 2009(6448)
- 2008(6252)
- 2007(5225)
- 2006(4768)
- 2005(4401)
- 学科
- 济(34637)
- 经济(34612)
- 管理(21847)
- 环境(15333)
- 业(15184)
- 方法(14877)
- 数学(13508)
- 数学方法(13460)
- 中国(12226)
- 企(11113)
- 企业(11113)
- 贸(9255)
- 贸易(9250)
- 易(9162)
- 农(8711)
- 划(8325)
- 学(7535)
- 生态(6728)
- 发(6529)
- 规划(6527)
- 环境规划(6387)
- 财(6377)
- 资源(6282)
- 和(6016)
- 关系(5912)
- 业经(5810)
- 制(5473)
- 农业(5457)
- 出(5401)
- 银(5148)
- 机构
- 大学(108822)
- 学院(106314)
- 济(55174)
- 经济(54550)
- 研究(44042)
- 管理(39014)
- 中国(34758)
- 理学(33670)
- 理学院(33278)
- 管理学(32950)
- 管理学院(32770)
- 科学(24766)
- 京(24110)
- 财(22188)
- 所(21779)
- 研究所(20166)
- 经济学(18928)
- 中心(18582)
- 财经(18432)
- 经(17117)
- 经济学院(17117)
- 北京(16098)
- 院(15920)
- 农(15365)
- 科学院(14373)
- 财经大学(13880)
- 范(13750)
- 师范(13669)
- 业大(13312)
- 江(13138)
- 基金
- 项目(73707)
- 科学(59523)
- 基金(57464)
- 研究(53981)
- 家(51090)
- 国家(50794)
- 科学基金(42905)
- 社会(38397)
- 社会科(36604)
- 社会科学(36595)
- 基金项目(29789)
- 自然(25739)
- 自然科(25017)
- 自然科学(25008)
- 自然科学基金(24579)
- 省(24212)
- 资助(23584)
- 教育(22698)
- 划(21934)
- 编号(18566)
- 中国(18560)
- 国家社会(18097)
- 部(18097)
- 重点(17221)
- 发(16784)
- 教育部(15542)
- 创(14939)
- 成果(14796)
- 人文(14556)
- 制(14313)
共检索到1585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爱军
当今社会正处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过程中 ,而克服人类面临的严重环境危机 ,是建立生态文明的主攻方向之一。因此 ,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进一步修改完善我们的环境立法 ,从而规范预防各种破坏环境的行为 ,并最终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环境保护 立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万本太,王玉芬
一、中国环境保护立法的现状 中国自1979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以来,环境保护立法工作有了长足的进展,先后共颁布了十多部保护环境的法律,初步建立了中国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框架,这可以从纵横两个方面的考察来加以说明: 从纵向上看,中国的环境保护立法共有六个层次,即根本法层次、基本法层次、单行法层次、行政法规层次、部门规章层次和地方性法规(规章)层次(详见图1)。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毛新
中国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要根本改善中国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的发展,必须采取产业经济的发展思路,大力培育环境产业,充分发展环境基金,尽早建立碳税收和碳交易制度,不断加强环境法治建设。争取以产业发展推动环境的治理,以制度文明建设推动生态文明的发展。
关键词:
环境产业 低碳经济 生态文明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华军
从生态文明视阈出发,在环境生产技术和DEA框架下,采用基于全局基准技术的非径向方向性距离函数模型构建一种新型的环境污染排放绩效指数,测度2000年~2012年中国分省及区域环境污染排放绩效,并基于Bootstrap截断回归方法实证考察环境污染排放绩效的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样本考察期内,我国环境污染排放绩效指数均值为0.812 2,表明环境污染排放绩效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以2005年为拐点,中国的环境污染排放绩效指数呈"V"型变化,"十二五"以来的提升速度明显快于"十一五"时期;在空间分布上,东部地区的环境污染排放绩效最高,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低;"十一五"以来,东部地区的环境污染排放绩效的提升速度明显快于中西部地区,区域之间环境污染排放绩效的差距呈现先缩小后扩大的演变趋势;经济发展、结构调整和环境规制是影响环境污染排放绩效的重要因素,应通过不断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完善环境规制等措施,来提升环境污染排放绩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为杰
中国的环境规制机制及其效率受所在的环境政治系统影响。在中央生态文明导向下,公众诉求在环境政治系统中对地方政府环境政策的影响日益显现。本文首先研究了公众环境诉求纳入环境规制体系的逻辑起点及影响环境规制效率的理论机理。在此基础上,基于联邦制国家的视角分析公众诉求的环境政策效应;其次,在环境政治系统框架下探讨中国地方政府对公众环境诉求的回应机制及对应的环境政策策略;再次,剖析了中国公众环境诉求的表达困境及现实化解;最后,基于个案的视角对地方政府的公众环境诉求的回应逻辑进行探讨。
关键词:
公众 环境诉求 环境规制政策 政府回应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为杰
中国的环境规制机制及其效率受所在的环境政治系统影响。在中央生态文明导向下,公众诉求在环境政治系统中对地方政府环境政策的影响日益显现。本文首先研究了公众环境诉求纳入环境规制体系的逻辑起点及影响环境规制效率的理论机理。在此基础上,基于联邦制国家的视角分析公众诉求的环境政策效应;其次,在环境政治系统框架下探讨中国地方政府对公众环境诉求的回应机制及对应的环境政策策略;再次,剖析了中国公众环境诉求的表达困境及现实化解;最后,基于个案的视角对地方政府的公众环境诉求的回应逻辑进行探讨。
关键词:
公众 环境诉求 环境规制政策 政府回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董前程 王慧芬
生态文明理论是中国对世界的巨大理论贡献,体现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等一系列科学论断,统筹生态环境治理并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基本遵循。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污染严重、传染病流行等导致的生态环境失衡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好转,严重威胁全球人类的安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董前程 王慧芬
生态文明理论是中国对世界的巨大理论贡献,体现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等一系列科学论断,统筹生态环境治理并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基本遵循。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污染严重、传染病流行等导致的生态环境失衡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好转,严重威胁全球人类的安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玲 杨加猛 张智光
文章立足生态文明建设的广义内涵,构建出包含资源能源文明、环境保护文明、生态经济文明、生态科技文明和生态精神文明共5项一级指标,20项二级指标的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价体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03~2010年,中国生态文明的建设绩效呈现持续提高态势,但是反映自然保护区和第三产业状况的因子绩效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
关键词:
生态文明 指标体系 主成份分析 绩效评价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曾珠
中共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报告,是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是我们党发展理念的理论升华。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都离不开生态文明。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是生态文明的一个突出特征。生态文明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种和谐必须以维护人类经济利益为前提。生态文明的建设不能离开人类经济的发展,而人类经济的发展在现阶段必须实行人的生态化转向。具体我们可以从硬约束和软约束两方面着手来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建设 十七大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段娟
陈云立足中国的现实国情,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领导中国经济建设的实践中,把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的协调问题提高到战略和国策的高度,对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进行过深入的思考和探索。他在保护环境、治理污染、森林资源与水资源的保护利用以及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的协调等方面提出的许多基本观点和政策主张,促进了当时环保事业和国土资源保护利用工作的发展,同时对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陈云 环境保护 资源利用 生态文明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茜 胡昊 李名升 张殷俊 宋金平 张建辉 张凤英
以生态文明理论为核心,以系统间耦合协调发展为导向,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研究建立了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三大子系统,12个要素,64个指标因子的生态文明综合评价体系,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系统间协调发展度的研究,从全国和省域两个尺度分析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化规律。运用1990-2010年全国尺度的时序数据进行分析,表明21年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持续提高,环境与经济、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能力不断加强。以中国省域为对象,定量研究其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和协调发展度的空间分布规律,评价结果显示各省份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差异,协调发展度基本呈现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的格局,但生态文明指数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孝德
编者按从时代高度看,中国走向生态文明是历史的必然。处在历史十字路口的当代中国,如果继续工业化之路将遭受多重障碍:一是保护既得利益的西方发达国家的障碍;二是地球资源与环境的承载力极限的障碍;三是工业文明病与中国走社会主义要求相矛盾。相反,如果选择走向生态文明之路,不仅会化解走工业化之路遇到的障碍,还会为中国走向伟大复兴创造新机遇。具体而言,一是生态文明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新内容、新空间和新方向;二是生态文明之路,也是中国承诺和平崛起必须走的文明之路;三是生态文明为中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帅 朱坦 王军 田丽丽
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企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主体,其可持续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是企业为促进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环境信息交流而进行的信息披露行为。文章从生态文明建设视角,分析了推进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必要性,介绍了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在国家层面做好顶层设计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环境信息公开 企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