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00)
2023(15786)
2022(13390)
2021(12558)
2020(10737)
2019(24649)
2018(24118)
2017(46901)
2016(25630)
2015(28805)
2014(28829)
2013(28612)
2012(26589)
2011(23924)
2010(24273)
2009(22655)
2008(22634)
2007(20133)
2006(17770)
2005(15972)
作者
(73098)
(61336)
(61290)
(58755)
(39149)
(29219)
(27912)
(23725)
(23111)
(22148)
(21165)
(20494)
(19561)
(19404)
(19369)
(19112)
(18253)
(18187)
(17561)
(17535)
(15312)
(15242)
(14875)
(14201)
(14058)
(13787)
(13473)
(13308)
(12435)
(12160)
学科
(118592)
经济(118479)
管理(77135)
(70298)
(57201)
企业(57201)
方法(49035)
数学(43480)
数学方法(42922)
(40227)
(30170)
中国(28368)
地方(26898)
(24176)
业经(22974)
(22344)
(21094)
(21094)
财务(21039)
财务管理(20978)
税收(20873)
(20697)
企业财务(19919)
农业(19902)
(19547)
贸易(19540)
环境(19082)
(18932)
(17142)
财政(16463)
机构
学院(366672)
大学(364858)
(159790)
经济(156645)
管理(139483)
研究(125585)
理学(119749)
理学院(118445)
管理学(116334)
管理学院(115645)
中国(95356)
(82570)
科学(75949)
(75514)
(64041)
财经(61630)
(59231)
研究所(57604)
中心(57373)
(56724)
(55687)
业大(51862)
经济学(49989)
北京(47350)
(46439)
农业(46215)
师范(45998)
财经大学(45188)
经济学院(44872)
(44649)
基金
项目(238337)
科学(188020)
基金(173985)
研究(173714)
(151075)
国家(149866)
科学基金(128702)
社会(111321)
社会科(105589)
社会科学(105562)
(92839)
基金项目(91275)
自然(82625)
自然科(80651)
自然科学(80623)
教育(79371)
自然科学基金(79176)
(78008)
资助(72166)
编号(69952)
成果(57758)
重点(53975)
(53049)
(52005)
(48969)
课题(48230)
国家社会(46395)
科研(45997)
创新(45957)
教育部(45515)
期刊
(181057)
经济(181057)
研究(113927)
(67964)
中国(67109)
学报(54897)
(52886)
科学(50451)
管理(50344)
大学(41675)
学学(39752)
农业(35815)
(33327)
金融(33327)
技术(31831)
教育(31798)
财经(30686)
经济研究(30113)
业经(27369)
(26388)
问题(23347)
技术经济(19272)
统计(19233)
(19199)
(19129)
(18457)
(17320)
(17005)
财会(16973)
国际(16829)
共检索到5562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振宇  连家明  郭艳娇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国家决定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并做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本文运用生态足迹模型,以辽宁为分析样本,对生态文明建设现状进行了定量分析,并从生态效率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两个维度,评价了现行财税政策在促进生态和经济增长之间平衡发展的成效,分析成效不足的原因,进而提出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财税政策取向。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夏杰长  
中国经济运行的多年实践表明,消费需求是经济增长的助推器,对拉动经济增长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且我国正处于消费革命第二浪上升时期,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顺势调控潜力巨大,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如加大收入分配政策的力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调整消费税、改革对消费者的补贴方式等,是刺激消费需求、解决当前消费不足和经济增长乏力问题的有力举措。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夏杰长  
本文运用柯布—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和索洛模型,对中国20多年来经济增长中的技术进步作用进行了定量测算。结果表明,我国技术进步择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要建立有效的科技税收政策,支持科技进步,发挥它在经济增长中的主导作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朱晓波  
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看,生态、资源和环境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直接相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保护生态平衡和有效利用资源,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始终是政府需要认真考虑的重要问题。辽宁是一个老工业基地,长期超负荷的生产和开发使其生态和环境问题尤为严重,甚至阻碍经济进一步发展。因此,合理利用财政和税收政策,促进辽宁生态和环境改良已经成为辽宁经济发展的必要选择。本文通过对辽宁生态和环境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近期解决辽宁生态和环境问题可行的财政税收政策。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王柏玲  于颖  
新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提出知识积累、技术创新是导致一国经济实现长期持续增长的源泉。目前,我国经济增长存在着严重的技术约束,限制了我国实现内生增长的路径,为此,政府必须出台切实有效的财税政策,培育实现内生增长的知识积累和技术创新的条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振宇  连家明  郭艳娇  
1.调整生态文明建设的财税政策体系。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做法,调整现行财税政策,逐步形成相对系统完善的财政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工具框架。该框架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方面:一方面对污染、能源以及自然资源开发课以环境税费,将环境成本内部化,以正确反映环境问题的净成本与收益。通过提高污染、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光宇  刘志红  
本文采用1985-2011年的样本数据,通过建立多变量自回归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对辽宁省税务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预测分析了未来税务收入的增长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对税务收入的贡献率为0.755;从短期来看,税务收入与经济产出之间的波动响应系数分别是0.539,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税务收入会保持不低于17.2%的增长速度。由于辽宁省税收弹性偏低,要通过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和提高税收征管水平等措施,保证税务收入与经济能够长期稳定协调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军华  
文章在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法来描述我国经济增长与生态足迹之间的动态关联性。冲击响应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增长与生态足迹之间存在较强的交互响应作用,一方面经济增长是生态足迹持续增加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生态足迹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反作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顾晓薇  王青  刘建兴  李广军  丁一  刘敬智  
本文运用生态足迹方法,对2001年辽宁省及其14个城市自然资源的使用程度以及由此对土地的占用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和分析。研究表明:辽宁省绝大部分城市的生态负荷超过了其生态容量,全省人均生态赤字为1·31hm2;资源和资源加工型城市(盘锦、鞍山、辽阳、本溪和抚顺)构成了生态严重超载的“黑色带区”,其生态赤字高达2·45hm2~5·23hm2/cap;仅锦州没有生态赤字,具有相对可持续性。化石能源消费是生态负荷的主要来源,全省该项足迹为1·63hm2/cap,占总足迹的67·3%;上述生态赤字最高的5市的化石能源足迹比例更高,均在75%以上。耕地类生态盈余主要分布在锦州、铁岭、葫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范秋梅  孙铁珩  
文章运用"生态足迹""旅游生态足迹"及"旅游生态压力指数"的概念和计算模型对辽宁省2000~2005年间旅游生态足迹、旅游生态赤字及旅游生态压力动态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旅游人次的增加,给旅游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旅游生态赤字、旅游生态压力指数呈逐年增长的趋势,未来辽宁生态建设的完善是减轻旅游生态压力,减少旅游生态赤字,保障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夏杰长  
一、经济增长是提高就业率的根本途径 1.国民生产总值和潜在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CNP)是一国“永久居民”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在一年期间所生产的产品和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夏杰长  
当实际的经济增长低于潜在的产出水平时,就会出现失业率上升,因而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增长,让实际增长率能够接近潜在的产出增长,就可以防止失业率激增。这显示,充分利用闲置资源,尽可能实现国民经济高速增长,是解决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六君  毛谭  刘为  方福康  
本文通过中国生态足迹的实证分析 ,讨论了生态系统在资源供给方面对经济增长的制约。资源生态足迹是生态足迹的主要部分 ,反映了经济系统的资源消费。计算发现 ,1961~ 1999年中国资源生态足迹持续增长 ,从 1961年的 3 .3亿hm2 逐年递增到 1999年的16.8亿hm2 ,年平均增长率为 4.4%。资源生态足迹的增长支持了同期的经济增长 ,但是 ,实证比较发现资源生态承载力大大低于资源生态足迹。这些实证结果表明 :一方面 ,中国经济持续增长造成了资源消费持续增加 ,而另一方面 ,中国生态系统资源供给能力有限 ,不能支持当前的资源消费及其增长。由于自然资源是经济系统进行生产的物质基础 ...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连家明  王丹  
辽宁作为全国著名的老工业基地,重化工业比重很大,生态文明建设任务也十分繁重。在推进辽宁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财政担负着重要的职能作用,是支持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的制度支撑和政策手段。本报告以辽宁为例,系统回顾了支持生态文明建设财政政策实施情况,并结合垃圾污水处理运营机制构建,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和梳理,提出进一步优化政府相关决策的思路和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梅艳  何蓓蓓  刘友兆  
综合应用生态足迹、协整理论及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江苏省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计算了江苏省1985~2006年的生态足迹及能源足迹、耕地足迹、草地足迹、林地足迹、建筑足迹、水域足迹,在此基础上,对GDP与各种生态足迹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与因果关系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GDP与总生态足迹、能源足迹、耕地足迹、林地足迹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且总生态足迹、能源足迹、耕地足迹是GDP的单向Granger原因,林地足迹与GDP之间是双向的Granger原因。并建立了GDP与总生态足迹、能源足迹、耕地足迹、林地足迹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利用模型分析发现短期波动向长期均衡趋近的调整幅度达到91.84%。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