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07)
- 2023(10643)
- 2022(9038)
- 2021(8849)
- 2020(7179)
- 2019(16320)
- 2018(16215)
- 2017(31118)
- 2016(17178)
- 2015(19169)
- 2014(18984)
- 2013(18560)
- 2012(17719)
- 2011(16046)
- 2010(16574)
- 2009(15324)
- 2008(15134)
- 2007(13952)
- 2006(12828)
- 2005(11542)
- 学科
- 济(68471)
- 经济(68407)
- 业(50082)
- 农(48226)
- 管理(45477)
- 农业(32101)
- 企(27914)
- 企业(27914)
- 地方(21622)
- 方法(20834)
- 业经(18278)
- 数学(17845)
- 中国(17830)
- 环境(17812)
- 数学方法(17509)
- 学(15960)
- 财(14891)
- 制(14480)
- 策(13326)
- 贸(12934)
- 贸易(12925)
- 发(12819)
- 易(12485)
- 及其(11560)
- 划(11390)
- 农业经济(11088)
- 土地(10562)
- 资源(10270)
- 体(10149)
- 技术(9929)
- 机构
- 学院(240073)
- 大学(232906)
- 济(95555)
- 经济(93233)
- 管理(89268)
- 研究(86670)
- 理学(75788)
- 理学院(74827)
- 管理学(73368)
- 管理学院(72930)
- 中国(68357)
- 农(61422)
- 科学(55573)
- 京(52619)
- 农业(46758)
- 所(44872)
- 业大(43477)
- 财(42546)
- 中心(41987)
- 研究所(40488)
- 江(39743)
- 范(34216)
- 师范(33974)
- 北京(33501)
- 财经(32069)
- 省(31810)
- 州(31357)
- 院(31151)
- 经(28911)
- 农业大学(28876)
- 基金
- 项目(159039)
- 科学(123916)
- 研究(118456)
- 基金(112523)
- 家(98718)
- 国家(97733)
- 科学基金(82628)
- 社会(73467)
- 社会科(68969)
- 社会科学(68948)
- 省(63934)
- 基金项目(60333)
- 自然(53249)
- 划(53111)
- 自然科(51727)
- 自然科学(51711)
- 教育(51160)
- 自然科学基金(50739)
- 编号(50266)
- 资助(44939)
- 成果(40444)
- 发(36954)
- 重点(35726)
- 课题(34458)
- 部(33926)
- 农(33346)
- 创(31943)
- 创新(29864)
- 发展(29723)
- 科研(29576)
- 期刊
- 济(121740)
- 经济(121740)
- 研究(69237)
- 农(64374)
- 中国(56039)
- 农业(43482)
- 学报(39776)
- 科学(37626)
- 财(31005)
- 大学(30533)
- 学学(28868)
- 管理(28100)
- 融(26654)
- 金融(26654)
- 业经(25642)
- 教育(25393)
- 业(21334)
- 技术(19546)
- 问题(17510)
- 资源(16464)
- 农村(15113)
- 村(15113)
- 经济研究(14929)
- 农业经济(14618)
- 版(14546)
- 财经(14516)
- 世界(12621)
- 经(12522)
- 经济问题(12014)
- 图书(11840)
共检索到3801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桂慎 李彩恋 彭澎 冯丹阳 梁龙
有机农业发展与水源地等生态敏感区的生态安全维护息息相关,科学合理地对有机农业进行生态补偿,是促进水源地有机农业发展的重要激励手段,对防止水库水体污染、维护水库生态系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应用生态服务价值评估、生命周期评价以及农户问卷调查等方法,综合考虑有机农产品生产的额外成本、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环境成本三大基本影响因素,建立有机农产品生态补偿标准定量化指标体系和估算方法,确定了北京市密云库区有机板栗的生态补偿标准。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板栗相比,密云有机板栗生产的额外成本为6 000.00元/hm~2;有机板栗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高于常规板栗,增量为4 434.50元/hm~2;有机板栗的环境成...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周连第 胡艳霞 严茂超 董孝斌 吴志强 魏长山
地理科学的研究与发展,迫切需要运用新的科学手段和定量研究方法综合研究区域生态经济格局,为区域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密云县为例,通过能值理论与方法的应用,展现了区域地理信息与生态经济格局综合评估研究的新框架,对促进地理科学向纵深领域发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在简要分析密云县自然、社会经济概况及其在北京的战略地位基础上,运用能值理论与方法,对其主要资源流的价值、总能值用量、能值的流入流出情况、人口承载力、能值投入率、能值使用强度、环境负荷等指标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与其他区域的有关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定量描述了密云县生态经济格局和发展状况的总体特征,提出了进一步开发密云资源,合理配置产业,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盖永芹 李晓兵 张立 李超 梁燕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植被盖度变化的影响,为提高地区植被盖度、防止水土流失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①20世纪90年代密云县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和草地为主,覆盖率约为66%多;总体植被状况较好,IV级(盖度介于50%~70%)和V级(盖度大于70%)植被覆盖率约为40%多;②林地、城乡居民用地、水体和未利用地面积增加,耕地、草地面积减少,变幅最大的是草地,其次为未利用地、林地;③林地的植被覆盖度较高,草地次之,耕地最低;植被盖度等级分布重心发生转移,由中覆盖度向高覆盖度移动;④中高覆盖度、高覆盖度中以林地、草地和耕地为主,对保持植被盖度起重要作用;林地面积的变化对重心转移起关键作用,而草地、耕地的波...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苑鹏
本文以北京市密云县奶牛合作联社为例,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合作社联合社是如何出现的,又是如何运作的?联合社显示了哪些优越性,又存在哪些问题?联合社未来的发展空间如何?案例分析的三个基本推论是:第一,走向联合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联合的形式是开放式还是封闭式,并无固定范式;第二,政府对于合作社联合社的扶持不可或缺,但应当有个"度"的界限;第三,合作社联合社的发展道路并不一定要"自下而上",关键在于基层社是否存在对联合的强烈需求,在于联合社的运行能否坚持独立、自治、民主的精神。
关键词:
合作社 联合社 奶业 北京市密云县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蚌蚌 刘秀萍 王数
为探讨北京市密云县各岩性区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分析岩性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和约束状况,通过实际调查,并借助GIS软件,将北京市密云县1∶5万地质图进行矢量化,形成岩性分区图,并结合密云县土地利用类型和结构,以7个岩性区为研究单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密云县的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中林地占绝对优势,其与岩石的分布密切相关;第四系沉积物类型区的土地利用类型齐全程度最高,优势度很低。岩性差异影响着土地利用在数量结构和空间格局方面的区域性差异。
关键词:
岩性 土地利用 空间格局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高娟 冯长春 桑映辉
"三农"问题是我国各级政府和各界人事广泛关注的领域,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2006年中央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又进一步提出:"十一五"时期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北京市率先展开了编制村庄体系规划及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规划建设活动,从经济产业、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人口、生态、基础设施及公共设施、新能源利用及节能等方面进行研究,注重规划的可实施性及公众参与性,将新农村建设逐项落到实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宿丽霞 郭旭升 王兆华 周情
在文献梳理、实地调研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扎根理论和解释结构方程,构建了密云水库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影响因素的多级梯阶有向结构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补偿方式、补偿途径、保护者的受偿需求和生态补偿的相关法律法规,是影响密云水库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运行的核心因素;公众对优质水源的需求是最基层因素;各影响因素之间存在梯阶层次关系。
关键词:
水源保护区 生态补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静 丁奇
本文通过在北京市延庆县刘斌堡村的具体实践,对新农村规划建设中的村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探讨,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设新农村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方法。希冀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在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同时,利用技术来改善和恢复农村特有的农田生态环境,保护农村自身的生态价值和地域特色,避免建设就是破坏,使农村变为不伦不类的城市的建设。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生态环境 保护 对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秦贤宏 陈雯 段学军 董雅文 王磊
复杂地貌区域国土开发受生态环境因素影响较单一地貌地区更复杂,其境内生态敏感区类型较多,且空间分布比较杂乱,不同生态敏感区之间又相互影响。文章选择山、水、林、田、城互为镶嵌的广西钦州市作为案例城市,以小流域为评价单元,建立集"地"、"水"、"绿"三位于一体的评价体系,在遥感和GIS技术的支持下,将单因子定性分级和多因子空间叠加模型相结合,对整个区域的生态敏感区进行综合评价及分区。从研究结果来看,这种评价技术能够较好地反映这些生态敏感区的综合分异规律,有助于当地政府在区域开发中制定更为科学的生态安全防范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岸元 王元
积极应对金融危机以来,县域信贷市场格局发生新的变化,突出表现在四大行分支机构业务萎缩、地方城市银行业务急速膨胀两方面。县域经济发展必须有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相匹配的金融市场作为支撑,而这一金融市场的主体只能是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必须下放监管权力和责任,建立起与地方金融发展相匹配的地方性金融监管体系由地方在获得融资效率提高的好处同时,承担相应的风险和监管责任。可以考虑准确划分农村基础金融服务领域,对服务提供商予以营业税等方面的优惠。
关键词:
信贷市场 金融监管 中小银行 县域经济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穆松林 刘彦随 刘春腊
沟域经济是山区发展的新视角,以密云县沟域数据为基础,针对沟域土地对经济发展、粮食供给和生态保护所能提供的支撑能力,构建了土地支撑能力定量评价方法,评价了各沟域的土地支撑能力,并与发展需求进行了比较,进而从沟域发展的经验事实中总结出面对土地支撑能力不足的响应途径。结果表明:土地支撑能力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非均衡性,各个沟域差异较大,整体存在土地的支撑能力不足,但通过发展沟域经济、优化响应途径,土地支撑能力和发展需求的差距逐步缩小,即土地相对支撑能力逐步得到提升和加强。
关键词:
沟域经济 土地支撑能力 响应途径 密云县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谢杰 朱立志
本研究以北京市水源地密云水库周边农村为例,应用Logit离散选择模型对影响城市水源地环境状况的农村污染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农村生活污水发生、人畜生活污水处理方式不当、厕所设施落后、人畜粪便处理方式不当、人畜饮水量对城市水源地农村环境污染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农村清洁能源使用量对城市水源地农村环境污染有显著负向影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曾宪勤 庄严 张天宇 王秀颖 刘和平
基于抽样调查的方法,以北方石质山区典型区域北京密云县为研究区,采集了87个基本抽样单元中的222个样点的表层0~20cm的土壤,通过实验分析与计算得到每个土壤样点的土壤有机碳密度。数据统计结果表明:①研究区有机碳含量变化范围为(0.30~61.00)g/kg,平均有机碳含量为15.7g/kg,变异系数为0.70,属中等强度变异;②土壤有机碳密度介于(0.08~11.01)kg/m2之间,平均值为3.27kg/m2,中值为2.84kg/m2,变异系数为0.59,属中等强度变异;③空间插值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上分布具有一定规律性,该分布特征与土地利用及地形空间分布特征较为一致,有机碳密度分...
关键词:
有机碳 有机碳密度 石质山区 密云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