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10)
- 2023(12920)
- 2022(11142)
- 2021(10608)
- 2020(8963)
- 2019(20828)
- 2018(20991)
- 2017(40945)
- 2016(22302)
- 2015(24944)
- 2014(25065)
- 2013(24709)
- 2012(22235)
- 2011(19959)
- 2010(20021)
- 2009(18194)
- 2008(17702)
- 2007(15330)
- 2006(13141)
- 2005(11439)
- 学科
- 济(87448)
- 经济(87357)
- 管理(64777)
- 业(60479)
- 企(51356)
- 企业(51356)
- 方法(44762)
- 数学(39226)
- 数学方法(38527)
- 农(22441)
- 财(21329)
- 学(21171)
- 中国(20899)
- 业经(18980)
- 地方(16802)
- 理论(16286)
- 环境(15981)
- 农业(14964)
- 和(14850)
- 制(14628)
- 务(14337)
- 贸(14299)
- 贸易(14293)
- 财务(14262)
- 财务管理(14234)
- 技术(13952)
- 易(13879)
- 企业财务(13545)
- 划(13217)
- 银(12391)
- 机构
- 大学(312561)
- 学院(312102)
- 管理(126433)
- 济(117931)
- 经济(115243)
- 理学(110742)
- 理学院(109509)
- 管理学(107210)
- 管理学院(106660)
- 研究(100722)
- 中国(73256)
- 京(66482)
- 科学(66043)
- 财(53245)
- 农(50764)
- 所(50590)
- 业大(49092)
- 研究所(46556)
- 中心(45554)
- 江(43993)
- 财经(43512)
- 北京(41800)
- 范(41015)
- 师范(40613)
- 农业(39746)
- 经(39587)
- 院(37048)
- 州(36286)
- 经济学(34429)
- 技术(33580)
- 基金
- 项目(220897)
- 科学(173151)
- 基金(160037)
- 研究(158327)
- 家(140235)
- 国家(139124)
- 科学基金(119638)
- 社会(97920)
- 社会科(92794)
- 社会科学(92764)
- 省(86807)
- 基金项目(85209)
- 自然(80381)
- 自然科(78484)
- 自然科学(78464)
- 自然科学基金(77005)
- 划(73300)
- 教育(73292)
- 资助(67150)
- 编号(64430)
- 成果(51300)
- 重点(49265)
- 部(47972)
- 发(46005)
- 创(45684)
- 课题(44213)
- 科研(42701)
- 创新(42548)
- 大学(40912)
- 教育部(40868)
- 期刊
- 济(124157)
- 经济(124157)
- 研究(86558)
- 中国(54738)
- 学报(51762)
- 科学(47342)
- 农(45297)
- 管理(45208)
- 财(39736)
- 大学(38837)
- 学学(36676)
- 教育(35042)
- 农业(31878)
- 技术(27928)
- 融(22976)
- 金融(22976)
- 业经(21137)
- 财经(20337)
- 经济研究(19716)
- 经(17189)
- 业(16725)
- 图书(16295)
- 科技(15921)
- 问题(15752)
- 技术经济(15392)
- 理论(14939)
- 版(14910)
- 统计(14602)
- 资源(14491)
- 实践(13862)
共检索到4358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长江
会计概念中的生态效益外部性计量应从生态效益价值计量和生态收益计量两方面入手。生态效益价值计量将广泛运用公允价值模式,并结合生态学等学科方法,在生态效益生态因子计量基础上,分固碳释氧、涵养水源、生态防护、净化环境、生物多样性、生态游憩、保育土壤七类计量。生态收益计量基本采纳当前对收入的计量方法,分生态效益财政补偿收益计量和生态服务市场交易收益计量(后者又包括生态服务销售收入、生态服务劳务收入和生态服务合同收入)。期末对当期生态效益价值及生态收益的计量结果予以汇总,计量出当期的生态效益外部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长胜 冯仲科
为了使人们直观地认识和了解森林所具有的全部价值,使我国的GDP尽快进入绿色GDN核算中,有必要对森林生态效益进行货币化计量.通过对森林多种生态效益的分析,确定了计量森林生态效益的因变量集和自变量集.自变量集又分为区域自变量和林分自变量.按照这样的计量体系,建立了森林生态效益计量的多元线性模型.通过该多元线性模型对我国森林的生态效益进行计量,得到我国森林每年产生的生态效益为7 238.16亿元,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量的合理确定提供了参考数据.
关键词:
森林生态效益 生态效益计量 多元线性模型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昌海 温亚利 李强 高海波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在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在界定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的概念及分析其内涵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专家咨询法及文献参考方法,建立了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生态效益计量指标体系,利用市场价值法、等效替代法以及机会成本法等方法,对秦岭自然保护区群保护生物多样性产生的生态效益进行了经济计量及分析。结果表明: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产生了巨大的生态效益,总生态效益约88.16亿元/a,其中涵养水源效益为31.77亿元;水土保持效益为17.85亿元;固碳制氧效益为3.41亿元;净化环境效益为7.56亿元;调节区域气候效益为5.32亿元;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益为22.25亿元。本研究...
关键词: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 生态效益内涵 计量分析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秋贤 孙根年 任志远
植被保土、保肥、保水功能是陆地生态系统最重要的生态服务 ,对于促进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该文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 ,以通用土壤侵蚀方程 (ULSE)及植被指数 (C)为依据 ,按裸地侵蚀模数减植被覆盖侵蚀模数 ,测算了渭北高原植被保土、保肥的物质量 ,以保土、保肥物质量为基础 ,按等效应原则测算了植被保土、保肥的价值量。结果显示 ,渭北黄土高原植被每年保持表土 3 6 45× 1 0 8t,按等效应人工保土措施计算 ,植被保土价值量合 2 5 5× 1 0 8元 ;植被在保持表土的同时也保持了土壤有机质及N、P、K等土壤养分 ,按各类土壤养分含量及面积加权计算 ,每年可保持 45...
关键词:
渭北高原 植被保土效益 物质量 价值量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森林生态环境的价值越来越大,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广。经森林生态价值评价软件系统(FSEEVE)计算,黑龙江省森工总局每年总的森林生态效益是179.1208亿元人民币。在森林生态效益货币化的基础上,根据恩格尔系数和特征系数增长曲线模型,计算了黑龙江省森工总局40多个林业局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量。每年黑龙江省森工总局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量是5.194503亿元人民币。基于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三种获取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费用的途径。
关键词:
森林生态效益 生态补偿 补偿特征系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长江 温作民 吴胜 孙萍
将森林资源和环境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模式,主要是增设"森林资源净值"和"森林环境福利"两个指标,用以反映森林资源和环境的流量,调整国民经济循环账户中的相关项目。同时,利用扩展的国民经济循环矩阵技术,文章建立了基于环境福利的森林资源—环境—经济综合核算循环矩阵,它的建立给森林经济—环境关系分析、建模及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它是一种既见森林又见树木的重要森林经济—环境分析工具。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金龙 杨伶 张大红 彭强
水源涵养林在京冀流域水源地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在野外调查与实验数据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文献筛选及专家咨询方法,建立了京冀水源涵养林生态效益计量指标体系。研究过程中采用市场价格法、影子工程法等对京冀水源涵养林建设产生的生态效益进行价值量估算并货币化计量。分析结果表明:2009~2013年,京冀水源涵养林建设产生了可观的生态效益,总生态效益为39 343.13万元,其中涵养水源效益为20 792.87万元;水土保持效益为278.01万元;固碳制氧效益为4616.25万元;净化大气环境效益为5673.9万元;改善小气候效益为2466.8万元;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益为5515.3万元。本研究的计量结果将为京...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贾云 杨会侠 王卫 张景根 陶玉柱 姚荣升 张玉鹏
采用典型区位固定样地方法,连续6年测定辽东山地实施不同退耕还林模式后初期阶段的生态效益变动过程。结果表明:退耕后3年植被开始进入激烈竞争阶段,多年生草本、半木质化植物、灌木等相对长寿植物开始占据主导。人工辅助(造林)可在6年后形成较稳定的森林植被群落,单位面积生物产量尤其是木质化根系以乔灌木混交模式为最高,虽其固土蓄水功能恢复的速度比自然恢复模式晚1~2年,但其综合效果明显高于其他模式;其次为乔木恢复模式。若依对照(持续农作物耕作)的地表径流量为100%,则6年平均值乔木模式为11.9%,乔灌模式14.49%,自然模式10.65%。依相同方法计算,泥沙流失量在乔木模式下为1.95%,乔灌模式下...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施先旺
资产负债收益计量模式考虑了经济交易或事项的实质,大量使用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能提供对决策更有用的信息;资产负债收益计量模式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我国会计准则采用的是不完整的资产负债观收益计量模式。
关键词:
资产负债观 收入费用观 收益计量模式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振胜 伦丽珍
根据森林生态效益具有作为资产的特征,把森林生态效益确认为一项衍生资产,并对森林生态效益计量的基础和依据,以及效益物替代法、人力资本法、恢复费用法、调查评价法等森林生态效益计量的具体方法进行了分析,提出采用彩色模式来披露森林生态效益作为一项衍生资产的信息,认为披露方式不应局限于表内报告,可以适当采用补充报告形式,由此为国家建立森林生态效益的补偿制度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忠国 高军
从土地资源的经济和生态特性入手 ,结合我国土地利用的现状 ,分析了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探讨了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又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模式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 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胜旺
在现代文明的生态转向过程中,发展模式由非持续发展向可持续发展转变就成为了历史的必然。在可持续发展模式下,社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之间不仅有共存共生的关系,而且还有矛盾对立的关系。它们的相互作用促进了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的协调发展,使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有机统一起来,把现代社会推进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经济与生态共同发展的生态文明时代。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宾
一、城市生态经济效益评价对城市建设的重要性 城市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的出现是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社会前进和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城市具有以下特点:(1)城市是以人为中心的实体。在这里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口高度密集,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人为干预最为强烈。(2)城市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其资源要从外界输入,而废物也要向外排出。(3)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它具有多属性、多层次的结构和多种多样的功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德益 曹娇娇
一、消耗性林木资产特殊性对会计计量的影响消耗性林木资产是指为出售而持有的、或在将来为收获为林产品的林木类生物资产。消耗性林木资产是林木类生物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兼有林木资产一般特征和消耗性林木资产自身特征,资产的特殊性为其会计计量带来了挑战,有关历史成本计量或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选择一直争论不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