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94)
- 2023(13856)
- 2022(12039)
- 2021(11342)
- 2020(9197)
- 2019(20874)
- 2018(20835)
- 2017(39279)
- 2016(21326)
- 2015(23567)
- 2014(23003)
- 2013(22545)
- 2012(20296)
- 2011(18162)
- 2010(17962)
- 2009(16614)
- 2008(15471)
- 2007(13323)
- 2006(11477)
- 2005(9704)
- 学科
- 济(78747)
- 经济(78658)
- 管理(63723)
- 业(56491)
- 企(47592)
- 企业(47592)
- 方法(35897)
- 数学(30578)
- 数学方法(30202)
- 农(23361)
- 中国(20319)
- 财(19924)
- 业经(19699)
- 学(18871)
- 环境(17942)
- 地方(16834)
- 农业(15833)
- 理论(14359)
- 贸(14266)
- 贸易(14258)
- 和(14257)
- 易(13845)
- 划(13486)
- 制(13329)
- 务(13072)
- 技术(13043)
- 财务(13007)
- 财务管理(12985)
- 企业财务(12254)
- 银(11575)
- 机构
- 学院(291622)
- 大学(290187)
- 管理(118146)
- 济(109295)
- 经济(106803)
- 理学(103381)
- 理学院(102269)
- 管理学(100418)
- 管理学院(99923)
- 研究(94073)
- 中国(68037)
- 京(60871)
- 科学(60831)
- 财(49070)
- 农(47820)
- 所(46241)
- 业大(46148)
- 中心(42934)
- 研究所(42647)
- 江(40851)
- 财经(40138)
- 范(39033)
- 师范(38677)
- 北京(37951)
- 农业(37583)
- 经(36538)
- 院(34790)
- 州(33833)
- 经济学(31583)
- 技术(31222)
- 基金
- 项目(209740)
- 科学(164502)
- 研究(153544)
- 基金(150982)
- 家(132061)
- 国家(130954)
- 科学基金(112547)
- 社会(95553)
- 社会科(90390)
- 社会科学(90365)
- 省(82858)
- 基金项目(81081)
- 自然(74053)
- 自然科(72237)
- 自然科学(72220)
- 自然科学基金(70870)
- 教育(70019)
- 划(69798)
- 编号(63476)
- 资助(60704)
- 成果(49993)
- 重点(46925)
- 部(45103)
- 发(44754)
- 创(44091)
- 课题(42874)
- 创新(40984)
- 科研(40111)
- 项目编号(39101)
- 大学(38654)
- 期刊
- 济(118280)
- 经济(118280)
- 研究(80341)
- 中国(51135)
- 学报(48161)
- 农(43805)
- 科学(43348)
- 管理(41435)
- 财(35935)
- 大学(35844)
- 学学(33877)
- 教育(33523)
- 农业(31076)
- 技术(24257)
- 业经(21629)
- 融(20977)
- 金融(20977)
- 经济研究(18200)
- 财经(18143)
- 图书(15719)
- 业(15647)
- 经(15421)
- 科技(15276)
- 问题(14902)
- 版(14048)
- 理论(13957)
- 资源(13695)
- 现代(13215)
- 技术经济(13114)
- 实践(13040)
共检索到4063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恒 易小燕
乡村振兴是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重点任务,生态振兴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实现生态振兴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农业绿色发展,但我国农户的施肥结构和施肥行为不合理,制约了我国农业的绿色转型。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对国内外有关文献进行梳理,对国内绿色施肥行为的内涵和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发现绿色施肥行为包括对于新型肥料和绿色施肥技术等的选择。小农户的绿色施肥行为具有盲目性特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则具有自觉性特征。绿色施肥行为主要受耕地状况、个人家庭特征等因素影响。目前可以从以下3点进行深入研究:(1)在研究方法上可以采用试验法;(2)影响因素可以考虑主体特征和规模因素;(3)研究对象可以扩展到新型经营主体。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梅 易川琪 腾云
[目的]为加快推进化肥减量增效,探索政府应用信息传递型、激励型及控制型三类政策工具对农户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绿色施肥行为的动态影响机制,为构建高效施肥调控政策体系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基于演化博弈理论,以黑龙江省为例,应用matlab2016b软件进行数值仿真分析,以得出不同水平政策工具组合下农户与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绿色施肥策略变动过程。[结果]政府、农户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在推进化肥减量增效方面存在动态博弈关系,科学合理地制定施肥调控政策是协调三方利益冲突的关键。三类政策工具中,高水平的信息传递型工具对各主体绿色施肥行为的刺激效果最佳,而组合应用信息传递型与激励型工具对主体行为的推动作用更稳定,同时应用三类工具则更能全面构建起化肥减量增效的良性循环。[结论]政府应重视农户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在推进化肥减量增效方面的主体作用,及时开展施肥调控工作;根据各主体的个体特征与政策需求差异化地制定政策内容,着重应用信息传递型政策工具,必要时与激励型、控制型工具组合应用以获取叠加效应,推行绿色施肥。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运伟 景杰
基于江苏苏北536份蔬菜大棚种植农户问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农户绿色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农户的个体自然特征、家庭绿色生产能力、绿色生产认知和政府政策导向对农户的绿色生产意愿有较强的影响,是影响农户绿色生产意愿的深层根源因素,农户的社会身份特征和社会责任意识对农户的影响较小。农户的收益感知和成本感知在显著性影响因子与绿色生产意愿之间起到中介作用,是影响农业绿色生产意愿的最直接因素。加快构建农业绿色生产的政策体系以提高农户的获得感,提升农户绿色生产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以增强绿色生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注重农户内在利益需求以激发农户内生活力。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代首寒 许佳彬 王洋
引导农户进行绿色施肥对推动化肥减量增效以及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究农户绿色施肥行为的影响因素,本文从农户感知利益视角,基于黑龙江省385个种植户的调查数据,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农户感知利益对绿色施肥行为的影响,并以环境规制作为调节变量,探究环境规制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1)感知经济利益对农户绿色施肥行为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感知生态利益的影响则不显著。2)环境规制对农户感知利益与绿色施肥行为有调节作用,通过引导农户认知、财政补贴以及惩罚措施来影响农户感知利益,进而促使农户进行绿色施肥。3)农户的受教育程度、是否参加过技术培训对农户绿色施肥行为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村子距县城的距离会抑制农户绿色施肥行为。最后提出了要加快推动绿色施肥技术的研发创新,促进绿色施肥降本增效;加强对绿色施肥的政策引导和财政补贴,并制定合理的惩罚机制;加大绿色施肥技术的推广力度,构建畅通的信息传导机制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高昕
基于对河南省42个县(区)938个农户的实证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定量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内在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绿色生产行为选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多种内在因素的影响,且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方式互有差异。户主个体特征、农户家庭特征、农户对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绿色发展潜在收益认知等都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产生正向影响;同时,户主个体特征和家庭特征又对农户的乡村振兴战略及潜在收益认知产生正向影响。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农民意愿,提升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益,培植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关键词:
农户绿色生产行为 结构方程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立朋 丁秀玲 李桦
[目的]化肥长期过量低效利用导致农业面源污染、土壤板结、农产品品质下降等问题,严重威胁食品安全与生态安全,农户实施减量化、有机化、精准化的绿色施肥行为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方法]文章基于绿色农业建设先行区陕北宝塔区苹果种植户调查数据,采用Multivariate Probit模型实证分析农户绿色施肥行为的关联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农户测土配方施肥行为与化肥减量化行为、有机肥使用行为存在显著关联效应,农户化肥减量化行为与有机肥使用行为间关联效应不显著。影响农户不同绿色施肥行为的因素具有异质性,农户化肥减量化行为主要受果园收入占比、社会技术培训、智能手机使用、政府技术支持、政策补贴的影响,农户有机肥使用行为主要受户主年龄、经营规模、果园收入占比、技术等级、合作社参与、智能手机使用、环境压力的影响,农户测土配方施肥行为主要受果园收入占比、政府技术支持、政策补贴的影响。[结论]基于此,在绿色施肥推广普及过程中必须重视不同绿色施肥技术间的关联,优化绿色施肥技术推广机制,强化其互动互补功能;应依据绿色施肥行为影响因素的共性与异质性制定具体政策,推进农业由粗放化肥投入增长向高质量绿色发展转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晓颖 郑军 张明月
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绿色生产,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在全面考察山东省388家种植类家庭农场的绿色生产和资本禀赋现状基础上,从水平、结构和互补三维度,实证检验了资本禀赋对家庭农场绿色生产行为实践的影响逻辑。结果表明:总资本、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水平提升,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结构性占优,自然资本和物质资本协同互补,三方面对家庭农场绿色生产起到显著促进作用。自然风险、市场风险、政策认知和产品追溯亦显著影响家庭农场绿色生产行为采纳。由此提出加大短板投入、优化结构配置、发挥协同效应和完善保障措施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家庭农场 绿色生产 资本禀赋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洁 夏婷
如何深化“两山”转化路径已成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关键路径在于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将绿水青山中蕴含的生态资源价值以市场化的方式实现,从而打通生态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一体化关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本文从我国“两山”建设及转化发展情况和浙江“两山”转化的实践内容、优势成效、转化路径及经典案例中得到相应启发,发现浙江虽然在“两山”转化中走在全国前列,但是在转化行动中仍然存在几大问题,并进一步从生态资源金融服务中心的五大功能定位出发,从零散资源集中收储、非标资源明确产权、低效资源招商开发、创新产品增信主体、产业培育带动收益等五大方面给出相应建议,助力实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目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卓娜 柴智慧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是支撑“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举措。文章以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的51个典型案例为研究对象,运用案例分析方法,在乡村生态振兴语境中探究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取得的成绩与面临的主要问题,探讨了新时期以农业绿色发展引领乡村生态振兴的实现路径。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农业绿色转型成效明显,呈现出农业资源节约保育水平有效提升、农业产地环境持续改善、农业绿色产品供给优质多元、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成效显著的全新面貌。但也要认识到从全国范围来看仍存在绿色支持力度不足,政策效应无法有效发挥;农户生态意识缺乏,生活方式和环保意识随意化;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资源约束成为发展短板;绿色农业科技供给不足,技术转化率不高等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提出下一步农业绿色发展引领乡村生态振兴应在优化农业绿色发展政策支持、促进农户生产行为绿色化、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绿色科技研发与供给实现科技兴农四个方面予以重视。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欧阳宇俍 刘安炉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之本,绿色金融作为促进产业绿色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是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力量,是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村共同富裕的有效手段。近年来,我国通过绿色信贷助力乡村产业发展规模持续增长、绿色保险助力乡村产业安全作用逐年提升、绿色债券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供需双赢格局快速形成,有效发挥了绿色金融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作用。但是,仍然存在政府政策体系不完善、金融机构支持力度不大、农业经营主体参与程度不高等问题。政府应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打造多维绿色金融市场,优化绿色产业营商环境;金融机构应夯实金融基础设施,健全绿色金融普惠体系,提升服务质量;农业经营主体应统筹绿色金融资源,强化金融科技赋能,注重金融评价体系。通过政府、金融机构、农业经营主体的协同联动,充分发挥绿色金融作用,切实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亮亮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不仅是加快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引领。本文依据可操作性、系统性、科学性、可持续性的原则,从农药化肥使用量、水资源利用效率、生态农田面积和农民收入四个方面建立了农业绿色发展的评价指标,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水足迹分析、生态系统服务估价以及农民收入的经济效益分析等四种评价方法,分析了绿色农业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制定绿色农业政策、提供农民培训和教育、投资并支持技术创新、增加市场需求、强化土地资源管理和保护,统筹各领域资源,协调各方力量,通过产业、市场、科技和政策等多方面的协同作用,更有助于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当前,全社会已经形成了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的共识,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正在全面推动绿色转型,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宝贵机遇。
关键词:
农业 绿色发展 乡村振兴 评价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婷婷 冯梅菊
绿色金融作为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创新力,为乡村振兴提供可持续发展动力。本文以2011-2021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熵值法构建绿色金融和乡村振兴指数,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农业生态效率,研究绿色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并且引入农业生态效率的中介效应模型,探讨“绿色金融—农业生态效率—乡村振兴”的传导路径,进一步分析绿色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异质性。研究表明:绿色金融通过提高农业生态效率带动乡村振兴发展。在市场化水平较高、人力资本水平较高的地区绿色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影响较大。为更好地推动绿色金融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应加强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和投入,实现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加大绿色金融投入力度,提升农业生态效率;强化多主体合作,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发展。
关键词:
绿色金融 乡村振兴 农业生态效率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赛群 肖光辉 王志伟
对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基质的材料处理、配制、理化性状、配方筛选、营养和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的施肥技术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设施栽培 有机生态型 栽培基质 施肥技术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左正龙
乡村振兴的实现离不开绿色发展,而绿色发展离不开绿色金融支持。文章突破传统研究范式,基于新制度经济学分析框架,以产权理论为主导,围绕降低交易成本的主线,剖析了绿色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机制:产权明晰的资源配置效应、智能合约降低交易成本、金融组织体系的金融抑制效应及金融立法的行为规范效应。基于目前绿色金融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存在的问题,得出结论,关键在进一步明晰农地经营权,它是农地能否用作抵押融资的前提,也为后续的绿色产权立法指明了方向,随后的颁证确认为智能合约的引入奠定了基础。绿色金融组织体系则应重在化解“供给型”金融抑制。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郭庆军 赛云秀
根据施工系统的特点,构建生态视角下绿色施工系统,指出该系统包括受生态环境影响的条件子系统、过程子系统和目标子系统;分析绿色施工生态系统流,为系统评价奠定基础。通过对绿色施工系统的研究,分析其构成要素,认为该系统利于提高建筑企业绿色施工竞争力,满足绿色施工的要求,符合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
关键词:
绿色施工系统 生态系统 系统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