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41)
2023(13103)
2022(11523)
2021(10816)
2020(9023)
2019(20596)
2018(20473)
2017(39158)
2016(21390)
2015(23846)
2014(23743)
2013(23267)
2012(21051)
2011(18974)
2010(18901)
2009(17572)
2008(17240)
2007(14909)
2006(13244)
2005(11862)
作者
(60313)
(49955)
(49564)
(47387)
(31757)
(24032)
(22495)
(19534)
(18995)
(17887)
(17150)
(16801)
(15869)
(15727)
(15423)
(15338)
(14796)
(14783)
(14250)
(14132)
(12366)
(12270)
(11982)
(11361)
(11122)
(11105)
(11069)
(11026)
(10012)
(9804)
学科
(80961)
经济(80833)
管理(68120)
(62351)
(51753)
企业(51753)
方法(36086)
数学(30764)
数学方法(30421)
(24555)
(23883)
中国(20798)
(19691)
业经(19593)
(18126)
环境(17136)
地方(16954)
农业(16588)
(14843)
财务(14775)
财务管理(14745)
(14219)
企业财务(14029)
(13935)
理论(13852)
(13791)
(13686)
贸易(13680)
(13286)
技术(13071)
机构
大学(301068)
学院(298827)
管理(121181)
(116224)
经济(113578)
理学(105275)
理学院(104131)
管理学(102462)
管理学院(101916)
研究(98286)
中国(72725)
(63986)
科学(60551)
(56364)
(48085)
(45232)
财经(44657)
中心(44225)
业大(43984)
研究所(43670)
(42956)
(40494)
北京(40382)
(39475)
师范(39163)
(36179)
(35008)
农业(34942)
经济学(34357)
财经大学(33300)
基金
项目(208296)
科学(164286)
研究(154941)
基金(151498)
(131023)
国家(129937)
科学基金(112194)
社会(97980)
社会科(92687)
社会科学(92663)
(80995)
基金项目(80938)
自然(72095)
教育(70374)
自然科(70292)
自然科学(70279)
自然科学基金(68989)
(67961)
编号(63314)
资助(61077)
成果(51789)
重点(46298)
(45997)
(43767)
(43447)
课题(43387)
(41978)
创新(40578)
国家社会(40026)
教育部(39703)
期刊
(129308)
经济(129308)
研究(88551)
中国(57360)
学报(46367)
管理(44200)
(43184)
科学(43097)
(42049)
大学(35668)
教育(33665)
学学(33541)
农业(29063)
技术(24634)
(24489)
金融(24489)
财经(21588)
业经(21264)
经济研究(19229)
(18254)
问题(16784)
科技(15189)
理论(15156)
图书(15150)
(14314)
实践(13972)
(13972)
(13962)
现代(13705)
技术经济(13463)
共检索到4330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肖备  董冉  刘通  
作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任务中的重要内容,生态扶贫在实践中面临着发展理念滞后、资源配置不均、生态与经济效益难以协调等难题,亟须增强政府、扶贫对象、扶贫企业及相关主体的协同治理能力。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对"库布其模式"这一典型案例的考察,分析了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体系的基本结构、要素与功能,为构建生态扶贫协同治理机制提供了一些经验性结论:首先要健全政府对生态扶贫工作的领导方式,不断巩固多元主体共治共享的格局;其次是优化生态产业的发展路径,促进生态财富和经济财富的充分涌流和合理分配;最后是以协同创新促进协同治理,形成创新助力协同、协同促进创新的正反馈关系。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文彬  
加速推进农村精准扶贫,事关国家"四个全面"战略落实和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但当前,我国农村扶贫却面临着农民缺位、政府越位和社会组织参与不足的问题,难以有效整合多方力量协同推进精准扶贫。究其根源,在于农村扶贫中没有树立协同治理理念。一方面,农村人才过度外流,脱贫主体不足;另一方面,在扶贫中,政府、农民和社会组织缺乏协商合作,导致现行脱贫机制难以满足农村精准扶贫要求。因此,应该通过培育农村脱贫主体,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吸引社会组织参与扶贫,重塑农村脱贫治理机制,来优化农村精准扶贫工作。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沈菊  
精细化社会治理是对传统粗放式管理方式的反思和改进,是政府职能转变和社会治理转型的必然要求,实现社会治理精细化的关键在于引入共享发展理念,吸纳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社会治理,明晰各个治理主体的权责,达到协同共治的目标。精准扶贫本质上是一种精细化社会治理的实践,也应融入分权、合作和参与等治理理念,立足乡村体系,通过要素引进,充分调动政府、社会组织、社区、企业和扶贫对象等主体协同治贫。首先,应分析各扶贫治理主体的行为逻辑,从而探讨其参与精准扶贫的动力;其次,应明确各主体职责,以发挥各主体在精准扶贫中的优势和资源;最后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君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多元化的特征,这意味着在治理农村生态环境的过程中不能够依赖单一的政府主体,要构建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机制,在创新理念下,全面提升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治理效果。在本文中,笔者从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现状出发,总结其当前存在的问题,并从创新角度探究农村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机制的完善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余海燕  
现在我国在社会救助这一层面上,政府所能给予的职能表现出来是"提供"。这应划分为旧式的被动救济形式,实际上是对国民经济进行二次分配。当代社会的大潮下,社会救助要实现从被动到主动的质的飞跃,而政府能做的,是在"供给"后再度"调整",例如:调节单人、制度和社会的经济情形。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喆  周凌一  
京津冀是生态超负和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区域之一。资源管理体制的尚未统一与系统性缺失,地方利益追求的制约和地方治理成本收益不对等,共同造成了京津冀生态环境治理的困局。基于生态治理利益相关者的多元化和区域性环境问题的"脱域化"特征,京津冀生态环境一体化建设要以协同发展为契机,从区域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和区域府际协同治理两大路径入手。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周  
生态扶贫是生态产业发展、生态移民安置、生态系统保育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的一种扶贫模式。贫困人口参与生态扶贫活动不仅可以得到生产经营或劳务收入,还可以得到生态扶贫成果带来的生态红利,实现脱贫致富与可持续发展相统一,脱贫攻坚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生态扶贫与其他扶贫相比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它的成果是具有乘数效应和溢出效益的公共物品,可以由广大国民共享。创建生态成果共建共享机制,是将共建共享发展理念落到实地的具体举措。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连国  
从复杂性管理范式的视域论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生态协同治理机制,生态协同治理的主体,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网络机制,生态协同治理机制的基础,政府主导下的生态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生态协同治理机制的特色,适应性管理和复合生态系统风险管理机制的结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罗蓉  王志凌  
我国的产业化扶贫是新时期农村扶贫开发的重要模式。十几年来,我国产业化扶贫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生态工业园区是工业化的重要发展方向,部分地区开始尝试把扶贫产业化与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相结合,探索以产业园区为基础的"造血型"产业化扶贫模式。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产业化扶贫与生态工业园区的协同作用,结合各地实践分析了扶贫产业园区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最后从六个方面提出了推进扶贫产业园区建设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夏一璞  
精准扶贫政策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治理贫困事业的重大战略转型,是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重点。在精准扶贫的顶层设计之下,我国推行多元主体参与、协同合作的扶贫运行机制,构建了政府、企业、社会、农户之间彼此依存、相互作用的系统工程,遵循有利于扶贫对象发展和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道路。加强对精准扶贫过程中多元主体协同运行机制研究,有利于准确理解精准扶贫政策的核心要义,把握政策实施走向,探索切实可行的精准扶贫路径。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红梅  高飞  
林业生态扶贫作为中国扶贫攻坚工作的重要内容,依托生态产业理念建立起长效化发展机制,不仅拓宽了贫困户的增收渠道,解决了贫困山区的经济发展难题,而且为当地生态建设提供了科学发展路径,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严炜炜   宋佳慧   王妍妍  
[目的/意义]平台经济发展背景下,针对网络平台中的信息内容治理已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网络信息内容生态协同治理的框架与模式,有助于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研究设计/方法]基于扎根理论方法中的三级编码工作开展研究,对77份来源于政府、行业组织和平台的三层级制度文本进行编码,得到160个初始概念、31个范畴、10个子范畴和3个主范畴;结合内容分析法,揭示网络信息内容生态结构组成要素并构建协同治理框架,同时进一步围绕主体协同关系探究协同治理模式。[结论/发现]网络信息内容生态包括治理对象、治理主体和治理活动三个组成要素;政府、行业组织、平台和用户四类治理主体按照制度规约、管理工作和处理方式三个方面的治理活动,并主要以“预防性治理-即时性治理-结果性治理”等治理环节开展协同治理工作。[创新/价值]基于三层级制度要求,结合信息生态学视角进行解构剖析,并构建网络信息内容生态协同治理框架与模式,重点揭示其中主体协同治理工作的运行机理与不足,可丰富网络信息内容治理的理论体系,所提出的优化策略可为有序实践具有中国特色的互联网信息内容治理提供指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高杰   王燕萍   谢排科   魏泽龙  
在数字化时代,构建“平台+小微”的共享制造生态系统是制造企业转型的典型路径。然而,共享制造面临着“如何设计治理模式以促进成员企业实现共创共享”的挑战。基于问题解决视角,本研究采用纵向案例跟踪法探讨共享制造的治理模式,研究发现:(1)共享制造的治理模式超越了单一的层级制或市场治理,需要依据解决问题所涉及的互补知识集来确定治理的主体与客体,并根据问题的可分解性来选择治理模式。对于创新性高的不可分解的产品设计问题,适合采用基于共识的层级制治理模式,通过成员间的知识共享与共同协商搜寻高质量的解决方案;对于半可分解的质量检测问题,适合采用基于权威的层级制治理模式,平台企业通过集中决策提高搜寻解决方案过程中的知识交换的效率;对于可分解的众多零件的生产问题,适合采用内部市场化治理模式,通过自由竞争和价格机制来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2)根据不同活动的互补性,治理模式之间还存在互动机制:基于共识的层级制和基于权威的层级制有助于平台分解复杂问题以促进产品模块化,为内部市场化提供基础;内部市场化则有利于小微企业内部采用基于共识的层级制以提高员工技能。(3)共享制造有效融合了层级制的复杂问题分解能力和内部市场化的高效资源配置能力,适用于强调企业间协同创新的生产型平台以及市场复杂性和技术复杂性较高的制造行业。通过整合上述发现,本研究提出了共享制造的协同治理模型,为数字化时代下我国以单一治理模式为主导的大型企业或地理性产业集群向以知识共享为核心的平台转型提供了管理启示,为共享制造生态中的跨主体、跨生产环节的协同治理问题提供了理论解答。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林艳  喻辰捷  
社区教育管理问题频现,严重制约着社区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纵深发展,需要改变传统的政府一元行政管理局面为现代的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社区教育治理。建立良好的社区教育治理运行机制有利于改善社区教育治理现状,优化社区教育治理环境,因此,针对目前社区教育治理中出现的问题,亟待在协同治理理论指引下,构建科学化的决策运营机制、精细化的执行运营机制、全面化的监督运营机制、民主化的协调运营机制和人本化的服务运营机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黎敏  
环境管理机制创新是我国应对当前严峻的环境形势,进一步有效实施环境管理的必然选择。企业环境管理机制是政府环境规制、企业环境规范和社会公众共同认知三要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通过协同治理以求达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为此,应不断推进环境管理主体的多元化;进一步完善协同治理的环境规制;创新与完善环境协同治理的参与、监督制约机制;培育环境协同治理的市场机制,使得企业由被动环境管理变为主动环境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