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84)
2023(7270)
2022(6059)
2021(6054)
2020(4686)
2019(10587)
2018(10203)
2017(18734)
2016(10535)
2015(11482)
2014(11270)
2013(10959)
2012(10071)
2011(8718)
2010(9320)
2009(8430)
2008(8709)
2007(7696)
2006(7085)
2005(6440)
作者
(27037)
(22374)
(22213)
(21515)
(14500)
(10597)
(10143)
(8480)
(8456)
(8446)
(7629)
(7303)
(7299)
(7140)
(7108)
(6919)
(6646)
(6551)
(6492)
(6360)
(5582)
(5526)
(5302)
(5293)
(5212)
(5128)
(5068)
(4883)
(4545)
(4483)
学科
管理(35296)
(31125)
经济(31066)
(30760)
(24583)
(22721)
企业(22721)
(16258)
中国(14237)
财政(12998)
农业(11213)
(10871)
(10592)
财务(10580)
(10572)
财务管理(10536)
企业财务(10035)
环境(9895)
地方(9795)
方法(9601)
(8843)
数学(8160)
数学方法(7978)
业经(7955)
(7776)
银行(7772)
制度(7753)
(7753)
(7486)
收入(7333)
机构
学院(133355)
大学(129409)
(53159)
经济(51776)
管理(48566)
研究(47592)
理学(40386)
理学院(39936)
管理学(39292)
中国(39251)
管理学院(39032)
(35819)
(27438)
科学(27068)
(23821)
财经(23253)
(23156)
中心(22934)
(20849)
研究所(20661)
(19792)
(18971)
师范(18840)
(18156)
北京(18090)
(17651)
(16881)
财经大学(16549)
业大(16232)
经济学(15670)
基金
项目(82565)
研究(67012)
科学(64297)
基金(57090)
(48231)
国家(47713)
社会(40917)
科学基金(40835)
社会科(38571)
社会科学(38565)
(33142)
教育(31472)
编号(29123)
基金项目(29017)
(27143)
成果(25356)
自然(23775)
资助(23146)
自然科(23052)
自然科学(23048)
自然科学基金(22626)
课题(21138)
重点(18900)
(18503)
(18326)
(18162)
(17975)
项目编号(16935)
(16907)
(16863)
期刊
(67358)
经济(67358)
研究(47215)
中国(34751)
(31987)
教育(21536)
(18980)
管理(18114)
(17544)
金融(17544)
科学(16189)
学报(15878)
大学(13079)
农业(12844)
技术(12160)
学学(12104)
财经(11268)
业经(11194)
经济研究(10135)
(9623)
会计(8426)
(8314)
财政(8314)
问题(8107)
职业(7632)
财会(7306)
(6981)
(6890)
(6645)
资源(6347)
共检索到2254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鹏  张敏欣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一个奋斗目标出发,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青海省委政府提出提前1年,于2019年实现全省脱贫攻坚目标。生态扶贫是把有劳动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化为生态护林员,使生态得保护,贫困户有收入的"双赢"目标,实施"八个一批"脱贫措施,对助力脱贫攻坚目标的早日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3年来青海建档立卡贫困户生态护林员选聘上岗的经验教训,分析原因,提出改进的意见建议,推进青海省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选续聘和上岗规范、有序、有效、健康开展,助力脱贫攻坚目标的早日实现。
[期刊] 改革  [作者] 沈宏亮  张佳  
基于2018年入户调查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剖析精准扶贫政策对建档立卡户收入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精准扶贫政策对建档立卡户的家庭纯收入、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增长均有促进作用。在国家级贫困县和省级贫困县、贫困村和非贫困村,精准扶贫政策对农户各项收入增长的效果有所差异。进一步深入分析发现,在建档立卡户样本中,房屋政策、产业帮扶政策、转移就业扶贫政策、金融扶贫政策均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户收入增长起到促进作用,且农户享受多元化精准扶贫政策更有利于家庭收入增长。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房屋政策、产业帮扶政策、转移就业扶贫政策、金融扶贫政策对一般户、低保户、五保户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依次增强。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尹俊  孙博文  刘冲  易红梅  
本文基于西部S省G市三县贫困户建档立卡微观追踪数据,采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渐进DID方法,系统评估了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效果,并基于配套精准扶贫项目和帮扶人制度的双重视角,对促进搬迁政策效果的精准扶贫项目渠道作用和帮扶人制度保障作用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发现,易地扶贫搬迁显著降低了家庭贫困发生率,并提升了家庭人均纯收入水平,表现出显著的脱贫效应和增收效应。三县的本土化集中安置特色模式,比分散安置表现出更好的政策效果。搬迁政策除了直接效应外,还通过配套精准扶贫项目发挥作用,主要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和公益岗位项目等渠道发挥作用,但短期内教育扶贫、金融扶贫项目的渠道作用不显著。帮扶人长期帮扶是搬迁政策起效的制度支撑,搬迁政策效果仅在长期帮扶样本中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袁树卓  高宏伟  彭徽  
在贫困的精准治理中,农村反贫困政策创新的合法性值得关注。经过对已有文献的整理和归纳,构建了农村政策创新的合法性评价框架。以精准扶贫建档立卡为例,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进一步明确了农村反贫困政策创新的合法性评价维度和结构。然后,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再对其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最终获得2个二阶因子8个一阶因子的测量量表。本文为新时期的政策治理"重心下移"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启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马志雄  王娟  丁士军  张银银  
在精准脱贫考核评估过程中,脱贫认同是衡量贫困户是否真正脱贫的重要标准。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揭示了已脱贫农户的脱贫认同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家庭人均收入、脱贫程序规范性、家庭发展能力、脱贫公平感和脱贫成效满意度均对已脱贫户的脱贫认同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在县、村、户不同层面的脱贫考核评估中,应重视脱贫认同这一主观性指标;在脱贫客观标准上,应重视家庭发展能力考核指标的构建,对发展后劲不足但收入暂时达到脱贫线的农户不应强制脱贫,对"硬伤户"的剔除标准应充分考虑农户自身发展能力问题,还应特别关注"因病致贫"农户的长期发展能力问题;精准脱贫不仅要通过鼓励农户参与以体现互动性公平,更要理顺精准管理的体制机制,以体现脱贫考核的过程公平。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骆祚炎  
本文根据ELES分析认为,总消费口径的2002-2004年农村贫困人口分别为2699万人、3827万人和3323万人,贫困人口的收入分布呈现“两端分化”的特征,即人均纯收入小于100元和收入400元以上的群体构成农村贫困人口的主体,这要求政府实行结构性的扶贫政策。为此,对最低收入者和最贫困地区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对贫困人口中的“较高”收入者和地区做好开发式扶贫,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制度,增强贫困人口的创收能力应成为扶贫政策的根本目标。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覃凤琴  
本文剖析了财政支持生态扶贫的内在机理,通过实地调研发现青海省面临生态环境压力大、财力严重不足、基础设施薄弱等困境,从财政角度提出政策措施,构建青海省生态扶贫的财政支持体制机制,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之间良性循环,即生态服务于生产生活,生产支持生活,生产生活不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从而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美丽和谐的状态。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丽华  
本文在阐述湘西八个贫困县贫困人口分布及构成变化基础上,分析了现有扶贫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瞄准地缘性贫困群体、促进贫困群体人力资源开发、推动劳动力流动和保护等相关对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静  庄鹏睿  罗良清  
本文基于江西省贫困人口调查,构建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通过模拟仿真,对比了3种扶贫工作模式下的减贫效果,得到改变江西省扶贫工作范式路径依赖的部分建议:一是要坚持协调发展范式,不能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换取短期经济增长;二是要加大产业化扶贫的政策力度,加快产业升级的进程。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静  庄鹏睿  罗良清  
本文基于江西省贫困人口调查,构建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通过模拟仿真,对比了3种扶贫工作模式下的减贫效果,得到改变江西省扶贫工作范式路径依赖的部分建议:一是要坚持协调发展范式,不能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换取短期经济增长;二是要加大产业化扶贫的政策力度,加快产业升级的进程。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卫平  申学锋  
扶贫开发进入新阶段以后,我国农村年度人均纯收入处于温饱线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减少的速度明显趋缓。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监测, 2001—2004年,全国绝对贫困人口分别为2927万、2820万、2900万和2610万,平均每年减少150万,大大低于“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时期的每年减少650万的速度。按照这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孟秋莉  
文章运用面板数据模型,通过对湖北省2010—2015年旅游扶贫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究了政府旅游扶贫资金投入、旅游企业投资、地方旅游收入对贫困人口年人均收入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政府旅游扶贫资金投入、旅游企业投资与地方旅游收入的增长,对贫困人口年人均收入的增加均有正向影响,且地方旅游收入的增长对贫困人口年人均收入增长的影响较大,这说明贫困人口可以从旅游业发展中获益;同时,政府旅游扶贫资金投入与旅游企业投资增加是贫困人口年人均收入增长的Granger原因,地方旅游收入增加与贫困人口年人均收入的增长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这说明地方旅游收入增加与贫困人口年人均收入的增长相互促进,为有效衡量旅游扶贫微观经济效应提供了理论和实证研究基础。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裕  王璇  
通过对山西省两个集中连片特困区的184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入户调研,采用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对贫困户精准扶贫满意度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建档立卡贫困户对精准扶贫总体评价为"基本满意",其中对扶贫政策的满意度最高,对帮扶措施的满意度最低;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来源、致贫原因、对精准扶贫政策的了解程度、贫困户人均收入增长情况及退出精准度是影响建档立卡贫困户对精准扶贫满意度的主要因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继承  
生态扶贫是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生态扶贫经历萌芽、探索、成熟三个演进阶段,基本形成相对完整的生态扶贫制度体系,在中国全面消除绝对贫困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绝对贫困的终结,相对贫困的伊始,中国反贫困事业进入后扶贫时代。论文从理论层面分析生态建设与贫困治理的内在联系,从实践层面剖析生态扶贫的创新性探索,能够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为中国生态扶贫科学有序推进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继承  
生态扶贫是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生态扶贫经历萌芽、探索、成熟三个演进阶段,基本形成相对完整的生态扶贫制度体系,在中国全面消除绝对贫困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绝对贫困的终结,相对贫困的伊始,中国反贫困事业进入后扶贫时代。论文从理论层面分析生态建设与贫困治理的内在联系,从实践层面剖析生态扶贫的创新性探索,能够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为中国生态扶贫科学有序推进提供理论支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