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50)
2023(12268)
2022(10633)
2021(10255)
2020(8567)
2019(20231)
2018(20312)
2017(39061)
2016(21298)
2015(24006)
2014(24117)
2013(23637)
2012(21347)
2011(19326)
2010(19561)
2009(17612)
2008(17193)
2007(14846)
2006(12954)
2005(11234)
作者
(61774)
(51295)
(51056)
(48582)
(32845)
(24551)
(23056)
(20171)
(19600)
(18296)
(17696)
(17324)
(16367)
(16112)
(15890)
(15702)
(15244)
(15184)
(14654)
(14594)
(12876)
(12607)
(12469)
(11850)
(11471)
(11410)
(11358)
(11249)
(10322)
(10111)
学科
(83375)
经济(83281)
管理(59905)
(57029)
(46115)
企业(46115)
方法(42092)
数学(36734)
数学方法(36033)
(24419)
(20603)
中国(20328)
(18609)
业经(18347)
农业(17060)
地方(16576)
理论(16050)
环境(15776)
(14563)
(13642)
贸易(13636)
(13208)
(13011)
技术(12887)
(12623)
(11642)
财务(11567)
财务管理(11544)
教育(11457)
(11151)
机构
大学(302557)
学院(301271)
管理(121442)
(112037)
经济(109444)
理学(106312)
理学院(105092)
管理学(102789)
管理学院(102275)
研究(98600)
中国(71351)
科学(65127)
(64889)
(49753)
(49650)
(49287)
业大(47535)
研究所(46043)
中心(44290)
(42571)
(41671)
师范(41298)
北京(40938)
财经(40575)
农业(38574)
(36885)
(35942)
(35309)
师范大学(33494)
技术(32771)
基金
项目(213494)
科学(167374)
研究(154304)
基金(154007)
(134892)
国家(133794)
科学基金(114627)
社会(94726)
社会科(89608)
社会科学(89579)
(83951)
基金项目(82041)
自然(76651)
自然科(74819)
自然科学(74800)
自然科学基金(73404)
教育(71752)
(71310)
资助(64249)
编号(63498)
成果(51164)
重点(47970)
(46345)
(44776)
(43991)
课题(43807)
创新(40976)
科研(40934)
教育部(39385)
大学(39344)
期刊
(119605)
经济(119605)
研究(83509)
中国(53468)
学报(50045)
科学(46544)
(44580)
管理(42950)
大学(37553)
教育(36393)
(35356)
学学(35350)
农业(31558)
技术(27160)
(20992)
金融(20992)
业经(20353)
财经(18435)
经济研究(18343)
图书(16691)
(15944)
科技(15544)
(15544)
问题(15343)
(14971)
资源(14845)
理论(14601)
技术经济(14554)
统计(13658)
实践(13614)
共检索到4213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沈茂英  杨萍  
生态扶贫是绿色发展、协调发展理念在扶贫开发领域的具体体现,是中国特色扶贫道路的核心内容。我国从1998年陆续实施的重点生态建设项目,不仅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还取得了良好的扶贫成效,为生态扶贫的实施奠定了基础。本文系统论述了实施生态扶贫的四大战略意义,明确界定了生态扶贫概念与生态扶贫的五大类型,提出了新时期生态扶贫建设的重点领域与制度保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曙光  王琼慧  
新中国持续进行了近七十年卓有成效的扶贫工作,减贫成就举世瞩目。本文作者在对新中国扶贫事业六个关键阶段及其主要成就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我国扶贫工作存在的深层问题,并创新性地系统提出了社会网络扶贫的理论,总结了现实中我国各地创造的社会网络扶贫模式。作者通过引入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的概念,阐释社会网络在构建共同体中发挥的作用,对社会网络扶贫的内涵、理论基础和现实模式进行了系统分析。文中最后提出,未来的扶贫可从制度供给、发挥各类组织的作用及引入多元主体参与扶贫等方式形成覆盖贫困人口的完善社会网络,进而提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峭  徐磊  
文章运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从科技供给和需求的视角构建出中国科技扶贫模式的理论分析框架,并以此为基点结合各地科技扶贫的实践经验,认为科技供给主导模式主要有:科技网络推广模式、区域支柱产业开发带动模式和易地科技开发模式;科技需求主导模式主要有:龙头企业扶持模式、专业技术协会服务模式和小额信贷模式。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慧峰  李彤  高峰  
邢台内邱岗底村20世纪80年代以前曾经属于贫困山区.经历科技扶贫后,经过三个阶段的建设——早期的治山治水阶段、发展林果产业阶段和市场化多元化经营阶段,创建了具有岗底特色的科技扶贫发展模式,即"科技专家+治山(两聚理论)+公司(村集体企业)+基地+农户"的"岗底模式"。该模式的科技扶贫机理是:科技专家是源头,"科技专家+农民技术员"是技术推广的主线,"公司+基地+农户"的组织形式是科技扶贫的长效保障机制。岗底村跳出了贫困恶性循环,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的有机结合。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红梅  高飞  
林业生态扶贫作为中国扶贫攻坚工作的重要内容,依托生态产业理念建立起长效化发展机制,不仅拓宽了贫困户的增收渠道,解决了贫困山区的经济发展难题,而且为当地生态建设提供了科学发展路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兴江  陈怀叶  
本文从参与式扶贫的理论来源及特征出发,首先分析了参与式扶贫模式有效运行的内在机制,然后就如何评价参与式扶贫模式的扶贫效果,提出了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绩效评价,并对参与式扶贫在实践中取得的成绩进行了综述。最后,根据参与式扶贫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指出参与式扶贫模式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必要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郎亮明  张彤  陆迁  
探索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和贫困人口减贫相结合的科技扶贫模式,是我国目前精准扶贫战略实施的重点。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产业示范站科技扶贫模式为例,从理论层面分析了其减贫机制,并运用陕西省3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748份微观农户调研数据,实证检验了科技扶贫的减贫效应。研究发现:(1)产业示范站科技扶贫模式具有显著减贫效应,即农户通过参与农业科技培训、主导产业示范、农业信息服务和产业组织化带动4种扶贫方式,不仅能提高其家庭农业收入,也能降低家庭贫困发生的概率;(2)不同科技扶贫方式的减贫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农业科技培训的减贫效应较为突出,而农业信息服务的减贫效应有待进一步提升;(3)建档立卡贫困户科技扶贫参与度低于非贫困户。因此,地方政府应加大财政支持与组织保障的力度,引导高校优势科技资源与贫困地区特色产业精准对接,借鉴"西农模式"为深入推进区域精准扶贫战略提供科技支撑。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毕娅  陶君成  
中国农村贫困人口近期面临着总体数量下降但地理位置分散的新形势,这给政府扶贫工作带来了新的困难。本文基于社会化扶贫视角,提出了社会众筹扶贫的概念和模式;分析了相较于传统扶贫模式,社会众筹扶贫模式的优越性和实践形式,同时研究了社会众筹扶贫模式的实现路径。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曲蕴  马春  
基于扶贫、文化扶贫、精准扶贫的相关概念,对文化精准扶贫进行定义,阐述文化精准扶贫的手段、原则、目标等内涵。同时,围绕精确识别、精确帮扶和精确管理三方面,探讨开展文化精准扶贫的具体要求并重点从人、资源、环境、经济等四个纬度,分析实现文化精准扶贫的关键路径。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王曙光  
易地扶贫搬迁是在扶贫攻坚阶段为解决生态脆弱区深度贫困问题而采取的重要举措,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在理论层面从阻断效应、重构效应、增长效应和社会一体化效应等方面系统研究了易地扶贫搬迁的意义,同时也从融入障碍、共同体割裂效应、生活成本约束、就业困境和公共服务瓶颈等角度论述了易地扶贫搬迁的约束条件,并着重以广西模式为核心研究了易地扶贫搬迁的"顶层设计-动员激励-统筹协调-监督考核"四位一体核心机制。广西易地扶贫搬迁的核心模式包含基础设施、就业培训、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产业带动、社区重建、文化融入、心理介入、生态恢复等九个方面,从而从"经济-社会-文化"三个维度建立了系统性的制度框架。这些经验具有一定典型性,值得总结和推广。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明洪  涂开均  
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有对口帮扶和维稳工作的双重压力。在压力源、压力点和压力氛围的作用下,精准扶贫中的扶贫责任人、扶贫责任单位和扶贫帮扶单位等扶贫群体构成了独特的压力分解与承接工作机制。在此背景下,扶贫群体由于所面临和所分解的压力不同,因此其主体行为和行动特征也就各不相同。而作为被扶贫者的贫困群体,由于其所依赖的扶贫群体的压力和资源不同,使得前者的行为也各不相同,角色特征也会出现异化。总体来看,扶贫过程中存在着扶贫压力或过重、或不足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既需要适当减轻扶贫者的任务压力,又需要增加被扶贫者的利益压力,从而回到科学扶贫的道路上来。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曾庆捷  牛乙钦  
贫困治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基层工作的核心,促进农村产业发展是贫困治理的重要手段。全国乡村出现了形式多样的产业扶贫模式。依据产业经营主体的所有制性质和土地利用方式两项标准,可以划分出"村营市场主体""、企业承包制"和"企业示范经营制"三类产业扶贫模式。考察扶贫模式绩效,应考虑三个评价标准,即收入增加、对政府扶贫资金依赖性和贫困户参与生产程度。案例研究显示,"村营市场主体模式"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公益性,但对村干部素质和能力要求较高。"企业承包制"在资金、技术和管理等方面具有优势,"企业示范经营模式"形式灵活,有利于激发贫困户的生产积极性,但二者都面临企业、村集体和农户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基于案例分析提炼出产业模式和扶贫绩效之间的因果关系,为定量绩效评估提供了理论准备。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世举  
体验营销是适应现代经济的一种全新的营销模式,其推动力源于企业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的体验需求的急剧膨胀,为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与带来了新的挑战。我国企业应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尽快开展体验营销,以实行全面接触点管理、业务流程再造、客户关键满意因素管理等保证体验营销战略的实施。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饶蕊  耿达  
贫困地区农村居民长期受"贫困文化"的影响处于"文化贫困"之中。当前我国文化扶贫的实践形式是把文化作为民生重要工程进行建设,切实推动文化惠民,加快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章指出我国文化扶贫的根本困境是贫困地区的文化生态处于结构失衡和供需错位的状态,提出我国文化扶贫须建立"上下联动"与"有效对接"机制,以实现贫困地区的全面脱贫、真实脱贫和有效脱贫。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全喜  
借助文献研究和对比研究,在解释网络扶贫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网络扶贫的实践特色。研究发现,网络扶贫能够推动扶贫思维的深层变革:从单向思维到互联网思维;助力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从主观判断到科学界定;促进扶贫动力的内外融通:从外源救济到内生崛起;推进扶贫主体的系统升级:从单一分离到通力合作;优化扶贫路径的实践切入:从共性举措到个性特色;保障扶贫效果的稳定有序:从短期快速到长期持续。因此,在网络扶贫的过程中,既要注重提升网络扶贫主体的人力资本、加强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又要注重构建网络扶贫信息服务体系、培育贫困地区特色产业,推进网络公益扶贫有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