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62)
2023(12293)
2022(10720)
2021(10005)
2020(8297)
2019(19142)
2018(19102)
2017(36552)
2016(19889)
2015(22185)
2014(22019)
2013(21600)
2012(19428)
2011(17381)
2010(17248)
2009(15516)
2008(14742)
2007(12572)
2006(10946)
2005(9320)
作者
(56706)
(47265)
(46894)
(44719)
(29922)
(22858)
(21190)
(18571)
(18008)
(16741)
(16341)
(15834)
(14907)
(14713)
(14549)
(14362)
(14253)
(14039)
(13351)
(13228)
(11811)
(11430)
(11309)
(10613)
(10541)
(10421)
(10410)
(10364)
(9443)
(9365)
学科
(77502)
经济(77428)
管理(54125)
(49610)
(40000)
企业(40000)
方法(34811)
数学(30365)
数学方法(29953)
(22186)
地方(20533)
中国(20256)
(18752)
业经(17037)
(16974)
环境(16003)
农业(15000)
(13251)
(13187)
贸易(13182)
(12703)
理论(12361)
(11610)
(11508)
技术(11423)
(10953)
地方经济(10542)
(10266)
财务(10195)
财务管理(10178)
机构
学院(273079)
大学(272813)
管理(109525)
(102266)
经济(99854)
理学(95802)
理学院(94643)
管理学(92878)
管理学院(92412)
研究(92235)
中国(65477)
科学(61155)
(58584)
(46135)
(45834)
(44086)
业大(44075)
研究所(42621)
中心(41354)
(38361)
(38198)
师范(37874)
北京(36827)
财经(36169)
农业(35672)
(34277)
(32886)
(32015)
师范大学(30791)
经济学(29248)
基金
项目(199184)
科学(155833)
研究(143590)
基金(143292)
(126089)
国家(125096)
科学基金(107016)
社会(88835)
社会科(84102)
社会科学(84079)
(78582)
基金项目(77904)
自然(71430)
自然科(69642)
自然科学(69625)
自然科学基金(68318)
(66417)
教育(64938)
编号(58904)
资助(57874)
成果(46234)
重点(44587)
(43220)
(42387)
(40937)
课题(40227)
创新(38199)
科研(38077)
计划(36525)
大学(36070)
期刊
(111178)
经济(111178)
研究(76644)
中国(47908)
学报(46012)
科学(42321)
(42079)
管理(37683)
大学(34215)
学学(32357)
(30137)
农业(29754)
教育(29570)
技术(22662)
业经(19507)
(18430)
金融(18430)
经济研究(16923)
财经(15839)
(15104)
图书(15058)
资源(15024)
科技(14789)
问题(14580)
(13361)
理论(13050)
(12998)
林业(12485)
现代(12437)
技术经济(12382)
共检索到3827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焱序  薛亮  刘宪锋  
针对关中地区城市化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的关系,利用2000年和2008年的TM、ETM+与MODIS影像,在不同尺度的格网下,基于土地利用度、生态位理论、廊道与点轴理论,并采用对山脊线山谷线提取的方法,从格局、过程和机理等角度进行研究,实现区域格局优化,并进行功能分区。研究结论如下:①研究区2000—2008年东部与中部土地利用程度增加、西部与南北部分土地利用程度下降,而LAI整体上增加显著,城市发展与植被恢复相对协调;②基于空间生态位理论,绝大多数区县的现实生态位都超过基础生态位的50%,表明调控可从区县所辖乡镇进行,并按照现实生态位范围进行城市发展阻力测算;③选用基于DEM的山脊线山谷线提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白文龙  张福平  倪海燕  刘焱序  刘宪锋  
基于1999-2010年SPOT NDVI数据,采用NDVI均值法、趋势分析法以及相关分析法对关中地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其与气温和降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关中地区大部分区域植被覆盖良好,其中秦岭北坡NDVI值最高,城市中心区NDVI值最低,1999-2010年间年均NDVI值在整体上呈上升趋势,增速为5%/10a;植被覆盖轻度改善的区域面积占关中地区总面积的70.39%,基本不变区域占24.77%,表明关中地区植被覆盖呈稳中有升的趋势;关中地区植被覆盖变化对气温、降水量的响应良好,大部分区域呈现正相关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吴博  
[目的]基于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对陕西省农村居住环境进行优化研究,对集约有效利用各种资源、实现关中地区人居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更好的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通过层次分析法构建基于新型城镇化的陕西省关中地区农村居住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其优化策略进行分析。[结果]陕西关中地区农村居住环境总体得分为81. 39,处于中等偏下水平,5个系统的得分顺序依次为基础设施>社会环境>生态环境>经济环境>居住条件。[结论]农村绿化水平、投资和创业环境、集体供暖率、医疗设施满意度以及社会福利与保障是影响陕西关中地区农村居住环境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农村地区发展乡村旅游及特色小镇建设,重点改善资源利用不合理、建筑设计美感缺乏,景观协调度不足,人文气息缺失等制约农村居住环境发展的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农村地区文化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和就业率全面提升陕西关中地区农村居住环境质量。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李旭红  何瑞  
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沿线国家商品和服务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各国呈现出降低或取消对有关商品或服务征收关税的趋势。本文分析了我国现行的关税减免制度和国际协调现状,总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在关税减免制度国际协调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等区域组织在关税减免制度的国际协调方面的成功经验,提出完善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镇中  段汉明  
从区域视角出发,应用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了区域地理要素对城镇空间格局的影响作用,通过解析关中地区城镇空间格局演变与区域地理要素方面的关系,认为区域城镇空间格局是自然基础、交通条件、技术经济、社会政治等诸多自然环境要素和社会环境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由于区域地理要素的变化,区域的城镇空间格局也会相应的处于不同演化阶段。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夏维力  李博  
文章从分形理论在城镇体系研究中的应用入手,根据豪斯道夫(Hausdorff)维数,运用Zipf公式,对陕西省关中地区的城镇等级规模结构进行了分维测算。结果表明,该区域城镇体系具有分形特征,说明分形理论适合关中地区城镇等级规模结构的测算分析。并在分形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区城镇规模结构的分布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最后基于分形理论的测算与分析结果,提出了关中地区城镇体系结构和功能优化的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定青  翟晓婷  
关中地区渭河水系支流众多,与城镇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结合本地区自然地理与生态环境特点,以渭河重要支流灞河流域的典型城镇蓝田县为例,分析了城镇分布与流域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河流水系与城镇发展建设的相互作用与影响,提出与河流相协调的城镇生态化建设理念及对策,针对流域生态环境特点进行整体规划与控制,依托河流水系建构生态廊道网络,通过生态区划对不同类型城镇发展予以引导。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超群  何艳芬  
运用生态位理论分析区域内城市间的竞争程度及变化情况。采用生态位宽度模型、重叠度模型,计算1984年和2004年两个时期关中地区各城市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度,并对比分关中城市竞争力变化。结果表明:(1)生态位可以用来表征城市竞争能力;(2)1984年关中地区城市生态位宽度窄,且重叠度高,城市竞争激烈;2004年城市生态位宽度大大加宽,重叠度较低,城市竞争缓和;关中地区各城市产业结构逐渐合理,生态位宽度增大,重叠度减小,城市间竞争程度大幅下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占车生  乔晨  徐宗学  尹剑  
基于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以1978年-2007年的Landsat MSS/TM/ETM影像为数据源,综合运用数理统计和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方法,对渭河流域关中地区1978年-2007年生态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渭河流域关中地区各景观类型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消长变化,耕地斑块面积减少,但分离度和破碎度增加;草地和林地斑块面积增加,破碎度和分离度减小;居民工矿建设用地面积显著增加;未利用土地斑块面积有所减少。从景观格局变化来看,渭河流域关中地区景观斑块分布趋于破碎化,破碎度指数从0.9127下降为0.8755;景观多样性指数和景观均匀度指数均在20世纪90年代有所增...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宁  粟晓玲  
【目的】分析陕西关中地区的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赤字,为该地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确定了计算水资源生态足迹所需的3个关键参数: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全球均衡因子和地区产量因子,对关中地区及各地市1994-2008年的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进行了定量分析和评价,并与陕西省其他地区进行了比较。【结果】核算期内,陕西关中地区的水资源生态足迹变化比较稳定,平均为0.704 5hm2/人,各市区的水资源生态足迹水平高低依次为咸阳>渭南>铜川>西安>宝鸡>杨凌;在核算期内关中地区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变化较大,平均为0.196 0hm2/...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园林  刘玉亭  权东计  
以关中地区的乡村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基于"制度干预、社会变迁、空间演变"的辩证分析视角,从政府、乡村二元主体出发,分析其演变特征及机制。通过历史追踪,总结了关中地区乡村公共空间"繁荣—弱化—复兴—衰落—迷茫"的演变历程。结果表明:关中地区乡村公共空间演变的主要驱动主体是政府和乡村,不同时期驱动力分别表现为乡村内生发展、制度干预、乡村内生恢复、乡村离散、行政干预。行政力量的强制介入会造成传统公共空间的衰落,而在当前发展背景下单靠乡村内生生长也难以为继。新时代的乡村振兴要充分正视行政力量再次干预造成的乡村公共空间衰落问题,进而更多重视在多方力量协调互动下实现其有机生长。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乐乐  
文章在对关中地区新型城镇化与农业产业现状描述的基础上,分析新型城镇化对关中地区农业产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积极影响主要包括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了农民收入、拉动了关中地区的城市内需,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优化了关中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及提升了关中地区农业信息化水平等;消极影响主要包括农村耕地面积减少、农村资源出现流失、环境恶化、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减少等。针对城镇化对农业产业的影响提出了以下策略:坚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协调发展,实现互惠共赢;对新型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协调发展的相关制度进行改革或创新相关制度;在农村建设住宅小区,实行集聚化居住,减少宅基地的占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杰义  郑文哲  郑小碧  
本文运用新型城市化、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城镇化、小城镇以及中心镇等研究成果,试图在对浙江200个省级中心镇开展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中心镇支撑新型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互动的内在机理和实现条件,为制定符合我国各中心镇实际的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决策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敬岳  张光宏  胡银花  
本文利用协调发展模型和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了土地与产业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并对两者动态变化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规模方面(城镇化率),土地城镇化小于产业城镇化,而在发展速度(城镇化增长率)方面,前者却远快于后者;对比2005和2015年,省域土地与产业城镇化协调性指数由空间分异明显向空间分异弱化转变;产业城镇化对土地城镇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土地城镇化对产业城镇化却具有不显著的负向影响。因此,针对目前土地城镇化和产业城镇化之间的非协调状况,应注重将抑制城市空间无序扩张、粗放利用和加快产业体系优化升级结合,切实提升城镇化建设质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蒋洪昉  冯建国  薛正旗  张颖  
为贯彻落实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北京市提出在二道绿隔地区开展新一轮的平原造林建设,并以此为契机,全面推进该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该文在空间布局分析的基础上,概述了北京市城镇化发展的阶段特征,并从现实角度出发深入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包括科学布局城镇体系、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推动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化以及大力整治城镇环境4个方面。同时,该文基于规划、土地利用、资金支持、农民利益、绿色产业等多方面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制约因素,并针对性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即从空间布局入手,优化人口与产业的结构;从规划入手,制定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顶层规划设计;从政策入手,确保农民全面、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