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92)
2023(16259)
2022(13860)
2021(12838)
2020(10463)
2019(23826)
2018(23591)
2017(44363)
2016(23996)
2015(26984)
2014(26997)
2013(26799)
2012(24769)
2011(22497)
2010(23005)
2009(21337)
2008(19941)
2007(17742)
2006(15889)
2005(14225)
作者
(71214)
(58908)
(58547)
(55463)
(37444)
(28272)
(26463)
(23037)
(22571)
(21110)
(20291)
(19909)
(18756)
(18697)
(18295)
(18111)
(17361)
(17170)
(16835)
(16761)
(14801)
(14544)
(14278)
(13455)
(13310)
(13188)
(13111)
(12957)
(11895)
(11634)
学科
(98951)
经济(98852)
管理(66953)
(65249)
(52560)
企业(52560)
方法(38458)
中国(34340)
数学(32622)
数学方法(32255)
(30181)
地方(28226)
(27965)
金融(27964)
(26804)
银行(26759)
(25911)
业经(24744)
(24538)
(22914)
农业(20821)
(20076)
环境(18683)
(16659)
贸易(16639)
理论(16549)
(16338)
(16056)
(15780)
技术(15490)
机构
学院(339083)
大学(338530)
(132371)
管理(131198)
经济(129179)
研究(119876)
理学(112236)
理学院(110899)
管理学(108933)
管理学院(108337)
中国(94913)
科学(75539)
(74229)
(61425)
(60876)
(57641)
中心(55742)
研究所(55506)
业大(51224)
(50997)
财经(48312)
北京(47757)
(47110)
师范(46631)
农业(44503)
(43855)
(43800)
(42443)
经济学(38977)
师范大学(37759)
基金
项目(231149)
科学(180819)
研究(169654)
基金(165346)
(144450)
国家(143179)
科学基金(122141)
社会(105108)
社会科(99487)
社会科学(99462)
(91468)
基金项目(88218)
自然(79141)
自然科(77181)
自然科学(77166)
(77035)
教育(76407)
自然科学基金(75729)
编号(69892)
资助(67426)
成果(56590)
(53474)
重点(52374)
(49437)
课题(48785)
(47725)
创新(44431)
科研(43943)
国家社会(42539)
发展(42387)
期刊
(152158)
经济(152158)
研究(103119)
中国(71087)
学报(54794)
(53998)
科学(51101)
管理(48410)
(44468)
(42791)
金融(42791)
大学(41250)
教育(39736)
学学(38764)
农业(37187)
技术(29314)
业经(26416)
经济研究(23229)
财经(22725)
问题(19322)
(19303)
图书(18803)
(18545)
理论(17108)
科技(17006)
资源(16857)
实践(15781)
(15781)
(15729)
技术经济(15687)
共检索到5173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浩  
城市与乡村金融体系存在差别,从整体上比较,城市金融业发展要比乡村金融业发展占绝对优势,按照马太效应,金融资源将流向效益高的城市,乡村无法获得绝对优势。然而,比较优势理论中的相对优势理论却提供了一种观察城乡各自优势的路径,按照这一视角可以发现城市与乡村在发展金融方面各有相对比较优势,城乡金融各自比较优势的发挥,将比目前二元格局下的金融发展具有更大效率。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郭福春  周建松  郭延安  
金融资源,主要包括资本、金融机构、金融人力资源、金融信息、金融产品等构成金融业发展的各种要素。现代金融发展理论认为,金融资源是经济持续成长的强大推动力,对经济发展具有先导作用。近年来,随着浙江经济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浙江金融资源总量呈现出不断扩张的发展趋势。但是,从浙江金融资源的总体发展布局来看,呈现出明显的城乡不均衡发展状况。金融资源的不平衡发展,严重制约了浙江经济的发展,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尽快实现浙江城乡金融和谐发展,已成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铁明太  
当前,统筹城乡发展对建设和谐社会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本文分析了当前统筹城乡发展进程当中所存在的矛盾,提出了围绕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统筹城乡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然斌  欧阳强  
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基础是以技术为核心的生产力的发展。良好和谐的金融环境有利于科学技术创新、应用与产业化,从而有力地支持循环经济发展。这样的金融环境包括高效率银行融资,激励风险投资的金融制度,有利于风险配置的金融市场机制以及适当的金融政策环境。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陈钊  
未来户籍制度改革应以公共服务的付费机制为核心,从扩大公共服务、完善付费机制、措施先易后难这三个层次上加以突破。对于高考机会与保障房政策这两项改革难点,应从开辟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市场、引进海外应用技术类高等教育、保障房政策逐步向外来人口延伸这几个方面加以突破。城市的人大代表应由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常住人口选举。最终,城市内部社会融合与城市和谐发展应体现以下四条标准,即:利益诉求有机制、社会保障广覆盖、公共服务无歧视、发展机会能均等。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高连和  
当和谐社会成为当今中国经济发展动力和社会目标的时候,从理论上研究并在实践中探索区域金融和谐发展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区域金融的和谐不仅表现为"自和谐",而且表现为"共和谐"。区域金融和谐发展是一个"自和谐"与"共和谐"相融相洽的金融复杂系统的动态适应性平衡过程,其基本维次是多方位、立体的。区域金融和谐发展的内在机理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区域金融和谐发展的本质、内容和形式三个层面之间有秩序有规律地完美结合,形成一个强大的、有力的区域金融和谐发展体系。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朴基石  金华林  
对2002年到2016年中日韩三国之间金融系统风险的总体溢出效果及各国输出、输入系统风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全球金融危机期间金融压力的总溢出效果突然上升,且长期停留在较高的水平上;各国系统风险的输入或输出呈阶梯式变化,使隔离外部系统风险冲击变得更为困难;各国在金融危机后系统风险的净输入和输出的状况发生了逆转,中国成为净输入方。金融系统风险在国家间的溢出使各国难以独自维持金融稳定、实现金融安全。东亚各国应建立区域金融系统风险评价和预警机制,并对区域内金融系统风险的溢出状况及传染性进行追踪、监视、评价,在此基础上通过各国间的政策协调与合作,统一、协调地制定金融系统风险的应对政策。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史跃峰  赵黎明  蒲斯纬  
20世纪80年代中期,复杂系统理论科学的研究开始兴起。作为一场新的思维方式变革运动,开始成为国内外科学和哲学研究的一个前沿和热点。从金融系统内部层面建立了评价其和谐程度的指标体系,根据国家最新的区域划分方法,将全国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个地区,分别选取四个区域的典型省份,并对这四个典型省份的金融系统内部和谐现状做出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东部、中部、西部以及东北四个区域内部以及区域间金融发展仍存在一些不平衡、不协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金融体系的和谐状况。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衣长军  
本文运用金融共生理论分析了目前我国金融生态环境,从强化金融共生单元、完善金融共生模式和金融共生环境等方面对构建和谐的金融生态环境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施丽红  朱德全  
城乡职业教育是两个具有高度相关的生态种群,和谐共生应是职业教育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取向。在此目标下,建构城乡职业教育对称互惠集团化共生的办学体制、多元耦合的管理体制、交互共生的人才培养体制以及双元一体化招生就业体制,需要紧紧围绕资源来打造区域内城乡职业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和职业教育集团办学的投入保障机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鸿  
城乡基础教育差距的拉大,扩大了教育的不公平,直接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造成这种现象,既有制度原因,也有经济和观念因素。本文通过解析目前城乡基础教育不均衡的现状,对如何缩小城乡基础教育的差距、实现教育均衡和谐发展进行了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鲍小平  
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把机遇变成现实,尚需加快农村制度创新、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废除不合理的二元体制、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保(社会保障)体制。只有这样,我国才能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扫除城市化障碍,缓解粮食安全危机和社会危机,实现城乡和谐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钟茂初  
城乡差距过大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障碍,必须通过“反哺三农”的方式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间的社会公平与协调发展。从历史贡献补偿角度而言,国民经济应对工业化初期以“剪刀差”方式吸纳的“三农”资金予以补偿;从社会福利角度来说,国民经济的发展不应牺牲涉农主体的利益,政府应对低工资、低地价、农产品低价格予以利益保障或补偿;从社会公正角度而言,政府应保障处于弱势地位的涉农群体的基本权益;从博弈均衡的角度而言,社会公共财政应承担起农村公共品的供给责任。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PieterBottelier  
中国强大的外在金融实力掩盖了其内在的金融薄弱性。自1978年以来,中国金融业改革一向落后于实际经济的改革和发展。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中国更深刻地意识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玉华  赵刚  
利用金融生态理论去研究社会经济领域的问题已经成为理论界探讨的一个热点,文章将生态理论与经济理论交叉结合,立足于航运业的结构特征,构建了航运金融生态系统,分析了航运金融生态的运行机制,并从和谐系统理论的角度提出了判断航运金融生态水平的依据,最后,结合我国航运金融业的发展状况提出了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