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96)
2023(14018)
2022(12249)
2021(11350)
2020(9488)
2019(21549)
2018(21360)
2017(40596)
2016(21962)
2015(24656)
2014(23801)
2013(23320)
2012(20990)
2011(18918)
2010(18879)
2009(17085)
2008(16502)
2007(14292)
2006(12431)
2005(10551)
作者
(62428)
(51704)
(51316)
(48723)
(32804)
(24883)
(23284)
(20241)
(19608)
(18301)
(17803)
(17330)
(16393)
(16150)
(15952)
(15622)
(15453)
(15363)
(14696)
(14633)
(12770)
(12583)
(12304)
(11710)
(11581)
(11563)
(11495)
(11335)
(10383)
(10317)
学科
(83686)
经济(83609)
管理(68318)
(64854)
(55500)
企业(55500)
方法(39061)
数学(33406)
数学方法(32986)
(22936)
中国(21779)
业经(20930)
技术(19590)
(19178)
(18937)
地方(17832)
环境(16961)
理论(15608)
农业(15381)
(14435)
(14233)
贸易(14223)
(13878)
(13789)
(13788)
技术管理(13231)
(12331)
财务(12266)
财务管理(12248)
(12026)
机构
学院(302967)
大学(302519)
管理(124876)
(116909)
经济(114333)
理学(109325)
理学院(108114)
管理学(106223)
管理学院(105679)
研究(98712)
中国(71289)
(64508)
科学(63971)
(49918)
(48751)
(48650)
业大(47904)
研究所(44888)
中心(44522)
(43333)
财经(40783)
(40489)
北京(40334)
师范(40120)
农业(38164)
(37156)
(36418)
(35363)
经济学(33605)
技术(33033)
基金
项目(217343)
科学(171810)
研究(158635)
基金(156839)
(137125)
国家(135974)
科学基金(117782)
社会(99418)
社会科(94300)
社会科学(94274)
(87303)
基金项目(84258)
自然(77490)
自然科(75666)
自然科学(75649)
自然科学基金(74292)
(72610)
教育(72558)
编号(64163)
资助(63146)
成果(50328)
(49135)
重点(48583)
(46745)
(46575)
创新(45131)
课题(44326)
科研(41175)
国家社会(40411)
大学(40011)
期刊
(124371)
经济(124371)
研究(84673)
中国(57244)
学报(48538)
管理(46385)
科学(45009)
(43164)
大学(36522)
教育(36474)
(36102)
学学(34312)
农业(30678)
技术(27980)
业经(22106)
(21112)
金融(21112)
经济研究(19371)
财经(18486)
科技(17863)
(16604)
图书(16490)
(15793)
问题(15566)
技术经济(15513)
资源(14283)
理论(14199)
(13772)
现代(13740)
商业(13349)
共检索到4274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付丽娜  张爱群  
基于产业链视角,构建生态工业园链合创新动因模型,运用问卷调查和模糊聚类分析法,考量产业链内外部链合创新驱动因素。结果表明:链合创新驱动因素中政府驱动和利润驱动排序靠前,技术因素、资源整合和企业家精神居中,而企业文化、市场和制度因素排序相对靠后。鉴此,链合创新驱动应从主要依靠政府主导的方式逐渐向市场需求拉动方式转变,同时加强较为薄弱的创新文化培育和制度建设,推进链合创新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左志平  黎继子  
生态工业园与集群式供应链的耦合正是集群企业在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以及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等问题时形成的一种全新的组织生产模式。本文根据国内外生态工业园与产业集群的特点,提出了生态工业园与集群式供应链耦合的概念;从低成本交易性、差异化互补性和集中化规模性角度系统研究了生态工业园与集群式供应链的耦合驱动机理;结合武汉青山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发展实际,通过生态工业园与集群式供应链的耦合研究,揭示了生态工业园集群式供应链的形成过程。为我国传统产业集群向生态工业园改造提供理论借鉴。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朱庆华  杨启航  
本文以复杂环境行为模型为理论基础,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首先识别出生态工业园建设过程中企业实施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包括政策法规、政府支持、供应链结构以及信息资源与技术资源。进一步通过关联分析和回归分析探讨影响因素与企业环境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政策法规、供应链结构和信息与技术资源对企业环境行为存在显著正影响,而政府支持对企业环境行为直接影响不明显。因此,政府除了加强法规完善,更应该提供支持,帮助和激发企业实施环境行为;企业则应该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能力,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环境行为实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俊丽  金浩  李国栋  
文章在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股权特征、董事会治理、经理层激励等公司治理维度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经理层现金报酬、经理层持股比例等均与企业研发投入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从而表明强化股东与董事会监督能力、加大对经理层激励力度特别是长期激励机制建设对于推动经理层积极实施技术创新战略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邢丽云  俞会新  朱兆同  
利用多元层次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了内、外部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建筑企业绿色创新的驱动影响。结果表明:政府环保压力、竞争者环保实践、绿色动态能力均正向影响企业绿色产品及工艺创新;业主环保意识对绿色产品创新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高管环保认知单独影响作用并不显著,但与外部因素的交互作用效果明显。基于此,从政府和企业层面提出具体解决对策与建议。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苏谦  孙艳玲  吴亮  
智慧旅游是旅游业升级转型的重要途径,已成为从政府、业界到学术界的共识。利用智慧旅游进行业态创新对行业的发展意义重大,但是哪些因素在驱动创新,从理论上仍然需要更系统性的研究。基于已有研究和应用案例,运用德尔菲法提出了智慧旅游业态创新驱动因素框架模型,共包括新兴信息技术、需求、政策、市场和资本5方面因素。然后通过对一个典型的智慧旅游创新业态—handy进行案例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该模型。研究成果扩展了现有智慧旅游业态创新理论,可为政府部门制定智慧旅游产业政策,以及企业在智慧旅游领域开展创新实践提供重要参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吕洪燕  乔朋华  
中国工业发展经历了40年的改革开放历程,工业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绿色创新是基于目前能源与生态约束下中国工业创新的必经之路。文章采用DDF模型,分析中国各地区绿色创新效率、技术缺口比率以及全局参比下工业绿色创新动态效率Malmquist指数及其驱动因素。结果显示:中国工业绿色创新效率地区间异质性明显,多数效率前沿省份都位于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在考虑地区差异的基础上,各地区TGR呈上升趋势,地区间技术缺口比率差距逐渐缩小;样本期内全局参比Malmquist指数显示中国大部分省份工业绿色创新动态效率是提高的;工业绿色创新效率较高的省份主要为技术驱动,而工业绿色创新效率较低省份多为效率驱动,工业绿色创新动态效率较高的省份为技术变化和效率变化共同驱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雅君  刘静艳  覃方铭  
尽管围绕生态创新已经有30多年的研究历史,但研究领域多集中于制造业,,服务业的生态创新为研究者所忽视。文章以高星级酒店这一典型服务行业为代表,通过深度访谈,运用扎根理论对酒店生态创新的驱动因素及作用机制进行分析,明确了酒店生态创新的5个构成维度,即管理生态创新、服务设施生态创新、产品(服务)内容生态创新、顾客参与的生态创新、服务流程生态创新;梳理了推动酒店生态创新的4个关键驱动因素,即机会识别能力、机会利用能力、高管态度和利益相关者压力;同时,分析了酒店生态创新对经营绩效的影响路径,除直接影响外,生态创新还通过为酒店带来成本竞争优势和差异化竞争优势间接地对经营绩效产生影响。文章基于扎根理论构建了酒店生态创新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研究成果既是对酒店环境管理理论体系的补充,也是对生态创新研究领域的丰富和发展,并为酒店业生态创新实践提供了测量框架和决策工具。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霍远  王盛兰  
本文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对产业创新与产业升级两个系统进行评价,并借助耦合协调发展模型,对我国30个省市区(除西藏外)2004-2013年产业创新与产业升级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产业创新与产业升级耦合协调发展度在样本期内有递减趋势,且呈现明显的"东高西低"空间分布特征。文章进一步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探讨产业创新与产业升级协调发展的驱动机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丁绪辉  高素惠  贺菊花  
文章以产出为导向,充分考虑非合意产出构建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对效率测度且进行时空差异分析,在此基础上,选取典型影响因素采用Tobit模型对其作用路径及强度进行估计检验并给出解释。研究结果显示:区域水生态安全创新系统效率呈现东部、东北、西部、中部阶梯式分布;东、中部效率均处于不断上升趋势,但东北和西部地区效率波动且处于下降趋势;从变异系数来看,区域内省际创新效率处于收敛状态;地区发展水平、高新技术产业结构、教育水平和城镇化水平对水生态创新效率存在明显促进作用,水资源禀赋对其存在负面影响,外资引进和对外开放未通过显著性检验。文章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熊鹏  吕佳  
企业是创新活动中最具活力的主体,对区域企业创新活动能力进行多维度的整体性评测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文章在回顾中国情境下区域企业创新研究框架和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由5个维度30个指标组成的区域企业创新能力评测体系,并对中国55个不同类型城市进行了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区域企业创新能力分布呈现华南和华东强、华中和西南次之、北方(西北、华北和东北)偏弱的显著特点,而影响区域企业创新能力的主要是外商直接投资、高新区企业技术收入、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等因素。最后,根据上述城市在分项维度和总分值上的表现将其划分为强中弱三个等级,并根据三类城市特点分别提出了差异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孟霏   高粼彤   田启波  
文章基于2009—2021年中国30个省份1045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企业数据,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全面揭示产业创新能力的时空演进特征,并结合空间杜宾模型、门槛模型考察研发投入对产业创新能力的空间溢出及非线性效应。结果显示:产业创新能力整体呈波动增长态势,且东部地区产业创新能力高于中西部地区;产业创新能力在空间上大致呈“东强西弱”的稳定分布格局,且集聚类型总体呈以东部沿海省份为代表的“高-高”型,以及以中西部内陆省份为代表的“低-低”型;研发投入对产业创新能力既存在显著的直接促进作用,更多体现在实质式创新领域,又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更多体现在策略式创新领域;在政府创新资助单一门槛下,研发投入对产业创新能力存在边际递增的非线性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宋杰鲲  韩文杰  康忠燕  梁璐璐  
分析技术创新产出重心迁移路径,寻求区域贡献及其技术创新产出变动的驱动因素,对落实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区域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构建了技术创新产出重心测算模型及重心迁移的区域贡献模型,并构建了区域技术创新产出变动的驱动因素分解模型,分解为人员投入、经济基础、投入强度和经费产出效率四方面效应,同时对2001-2017年的专利授权数进行实际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7年中国技术创新产出重心迁移可分为四个阶段,重心分别向东南、东北、西北和向南迁移;华南、华东地区技术创新产出快速增加是2001-2005年重心迁移的主要推力,华东、西北和华南地区技术创新产出快速增加则分别是2005-2012年、2012-2016年和2016-2017年的主要推力。结合各地区技术创新产出变动的驱动因素分析和各省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促进技术创新产出增加的对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熊鹏  吕佳  
企业是创新活动中最具活力的主体,对区域企业创新活动能力进行多维度的整体性评测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文章在回顾中国情境下区域企业创新研究框架和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由5个维度30个指标组成的区域企业创新能力评测体系,并对中国55个不同类型城市进行了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区域企业创新能力分布呈现华南和华东强、华中和西南次之、北方(西北、华北和东北)偏弱的显著特点,而影响区域企业创新能力的主要是外商直接投资、高新区企业技术收入、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等因素。最后,根据上述城市在分项维度和总分值上的表现将其划分为强中弱三个等级,并根据三类城市特点分别提出了差异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秦剑  王迎军  
组织能力是突破性创新的成功驱动要素。我们构建了一个关于组织能力与突破式创新的理论框架,基于文献分析将组织能力划分为营销能力、信息技术能力、吸收能力以及转换能力四个维度。基于126家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这四种能力均与突破性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在文章的最后,讨论了研究结论及其对管理实践的影响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